現代機械製圖(第2版)

現代機械製圖(第2版)

《現代機械製圖(第2版)》是由黃勁枝、程時甘主編,2008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職業教育教材。該教材除作為高職院校機械類和近機械類各專業機械製圖課程的教材外,也可供繼續教育同類專業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使用或參考。

全書共9章,包括機械製圖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機械圖樣繪製的基本原理、形體上幾何元素的投影分析、常見形體的投影分析與作圖、組合體的視圖和尺寸注法、表達機件形狀的常用方法、零件圖、常用機件的表達方法和裝配圖。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機械製圖(第2版)
  • 作者:黃勁枝、程時甘
  • ISBN:9787121072291
  • 類別:高等職業教育教材
  • 頁數:264頁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422千字
  • CIP核字號:2008120708
成書過程,修訂過程,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過程

該教材是在第1版的基礎上,以中國國家教育部審定的高職高專《機械製圖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以滿足現代製造職業對高職機械製圖教學需求為目的,結合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特點,同時總結並吸納了高職院校同類課程教學實踐的經驗改編而成。該版本對章節順序作了適當的調整,充實了有關章節的內容,更新了部分圖例,並將原教材AutoCAD 2005版本改為AutoCAD 2007版。
參加該教材編寫的有: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丁紅珍(第1、3、5章)、李會文(第2、4章)、黃勁枝(第6、7、8、9章)、程時甘(全書的AutoCAD 2007內容及附錄),並由黃勁枝、程時甘擔任主編。

出版工作

2008年8月,該教材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策劃編輯責任編輯特約編輯
李瑋
李瑋
劉嘉

內容簡介

全書共9章,包括機械製圖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機械圖樣繪製的基本原理、形體上幾何元素的投影分析、常見形體的投影分析與作圖、組合體的視圖和尺寸注法、表達機件形狀的常用方法、零件圖、常用機件的表達方法和裝配圖。此外,附錄還包含了普通螺紋直徑與螺距、優先配合中軸的極限偏差、優先配合中孔的極限偏差、六角頭螺栓、雙頭螺栓、螺釘、普通平鍵、銷、深溝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

教材目錄

緒論
第1章 機械製圖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
1.1 國家標準有關製圖的基本規定
1.1.1 圖紙幅面及格式
1.1.2 比例
1.1.3 字型
1.1.4 圖線
1.1.5 尺寸注法
1.1.6 儀器繪圖
1.2 幾何作圖
1.2.1 等分圓周及正多邊形的繪製方法
1.2.2 斜度和錐度
1.2.3 圓弧連線
1.2.4 橢圓的近似畫法
1.2.5 平面圖形的分析與繪製
1.2.6 平面圖形的尺寸標註
1.3 計算機繪圖基礎
1.3.1 AutoCAD 2007基礎知識
1.3.2 創建圖形樣板檔案實例
1.3.3 用AutoCAD 2007繪製平面圖形實例
第2章 機械圖樣繪製的基本原理
2.1 三視圖及其投影規律
2.1.1 正投影與視圖
2.1.2 三視圖的形成及對應關係
2.2 基本形體的三視圖
2.2.1 基本形體及其三視圖
2.2.2 對照實物看三視圖
2.2.3 對照實物看圖舉例
2.3 基本形體的軸測圖
2.3.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2.3.2 基本形體的軸測圖畫法
2.3.3 軸測草圖的畫法
第3章 形體上幾何元素的投影分析
3.1 正投影的基本性質
3.2 平面的投影分析
3.3 直線的投影分析
3.4 點的投影分析
3.5 綜合分析舉例
第4章 常見形體的投影分析與作圖
4.1 平面體的投影分析與作圖
4.1.1 稜柱
4.1.2 稜錐
4.1.3 平面切割體
4.2 曲面體的投影分析與作圖
4.2.1 圓柱及其切割體
4.2.2 圓錐及其切割體
4.2.3 圓球及其切割體
4.2.4 綜合實例分析
4.3 兩個基本形體相交的投影分析與作圖
4.3.1 相貫線的投影分析與作圖舉例
4.3.2 相貫線的特殊情況
4.4 常見形體的軸測圖畫法舉例
第5章 組合體的視圖和尺寸注法
5.1 組合體的形體分析及投影
5.1.1 形體分析法
5.1.2 形體表面間連線關係及投影特徵
5.2 組合體的畫法
5.2.1 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
5.2.2 組合體軸測圖的畫法
5.3 組合體的尺寸標註
5.3.1 簡單形體的尺寸注法
5.3.2 組合體的尺寸注法
5.3.3 組合體尺寸的清晰布置
5.3.4 用AutoCAD 2007標註尺寸
5.4 組合體三視圖的讀法
5.4.1 整體構形法
5.4.2 形體分析法
5.4.3 線面分析法
5.4.4 由兩視圖補畫第三視圖
5.5 用AutoCAD 2007繪製三維圖實例
5.5.1 相關基本知識
5.5.2 用AutoCAD 2005繪製三維圖實例
第6章 表達機件形狀的常用方法
6.1 視圖
6.1.1 基本視圖
6.1.2 向視圖
6.1.3 斜視圖6.1.4 局部視圖
6.1.5 第三角投影簡介
6.2 剖視圖
6.2.1 剖視圖概述和畫法
6.2.2 剖視圖種類
6.2.3 剖切方法
6.3 斷面圖
6.3.1 移出斷面
6.3.2 重合斷面
6.4 軸測剖視圖的畫法
6.5 其他表達方法
6.5.1 局部放大圖
6.5.2 簡化畫法
第7章 零件圖
7.1 零件圖的作用與內容
7.2 零件的類型和結構
7.2.1 零件的基本類型
7.2.2 零件的常見結構
7.3 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與尺寸標註
7.3.1 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
7.3.2 零件圖中的尺寸標註
7.3.3 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和尺寸標註舉例
7.4 零件的技術要求
7.4.1 表面粗糙度
7.4.2 極限與配合
7.4.3 形位公差簡介
7.5 零件的測繪
7.5.1 零件測繪的一般過程
7.5.2 零件尺寸的測量和數據處理
7.5.3 零件測繪應注意的問題
7.6 看零件圖
7.7 用AutoCAD 2007繪製零件圖實例
第8章 常用機件的表達方法
8.1 螺紋緊固件及其連線
8.1.1 常用螺紋緊固件及其標記
8.1.2 螺紋連線及其畫法
8.2 鍵和銷
8.2.1 鍵連線
8.2.2 銷連線
8.3 齒輪
8.3.1 齒輪各部分名稱、代號及尺寸計算
8.3.2 圓柱齒輪的規定畫法
8.4 滾動軸承
8.4.1 滾動軸承的結構及畫法
8.4.2 滾動軸承的代號
8.5 彈簧
8.5.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各部分的名稱及尺寸關係
8.5.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規定畫法
8.5.3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畫圖步驟
第9章 裝配圖
9.1 裝配圖的作用與內容
9.1.1 裝配圖的作用
9.1.2 裝配圖的內容
9.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9.2.1 規定畫法
9.2.2 特殊表達方法
9.3 裝配圖的畫法
9.3.1 畫裝配圖
9.3.2 標註裝配圖的尺寸及技術要求
9.3.3 編寫零件序號與明細欄
9.4 裝配結構的合理性簡介
9.5 看裝配圖
9.6 裝配體測繪
9.7 用AutoCAD 2007繪製裝配圖簡介
附錄A 普通螺紋直徑與螺距
附錄B 優先配合中軸的極限偏差
附錄C 優先配合中孔的極限偏差
附錄D 六角頭螺栓
附錄E 雙頭螺栓
附錄F 螺釘
附錄G 普通平鍵
附錄H 銷
附錄I 深溝球軸承
附錄J 圓錐滾子軸承
參考文獻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該教材有配套教材——《現代機械製圖習題集(第2版)》。
書名書號出版社出版時間作者
《現代機械製圖習題集(第2版)》
9787121072284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8-08
黃勁枝、程時甘
  • 課程資源
該教材還配有教學指南、電子教案及習題答案(電子版)。

教材特色

  1. 構建“基本形體——簡單形體——組合形體——工程形體”這種以 “體”為主線的、由局部到整體的教材體系,為掌握繪圖原理而編入投影知識,並貫徹從感性認知(即“由物及圖”)入手的教學方式;
  2. 在教材內容及要求上,將“看圖”作為貫穿全書的重點,並從對照實物講圖、對照實物看圖入手,對物與圖的聯繫建立感性認識,達到理性地看圖構形的目的;全書採用文圖並舉、視圖與實物立體圖對照的表現手法;
  3. 軸測圖作為三維形體二維表達、二維圖形三維構思的重要手段,貫穿整個教材的有關部分,並注重徒手畫軸測草圖的訓練;
  4. 在繪圖技能培養上,將尺規、徒手和計算機繪圖三種方法貫穿教材的始終;與傳統的教學比較,淡化了尺規繪圖的訓練,加強了徒手繪圖訓練,以滿足現代機械製圖的需要。AutoCAD 2007作為一種輔助繪圖手段,已融於該教材的各有關章節,並圍繞機械製圖的主體內容,通過案例的形式介紹其基本操作方法和一些常用命令,使繪圖的基本理論與繪圖手段融合;
  5. 該教材將繪圖的基本知識寓於工程實例之中,以淡化教學內容的理論性、抽象性和複雜性;全書所選題例、圖例源於生產實際,以加強教材內容的工程背景;
  6. 採用國家製圖標準,並採用AutoCAD 2007版本;
  7. 該教材適應於70~120學時的教學,教師可針對不同專業和不同學時數的需要,以及計算機繪圖教學條件的需要,對該教材內容和順序做適當的節選、刪減和調整。

作者簡介

黃勁枝,1957年生,女,湖南長沙人,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教授,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
程時甘,1955年生,男,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機械設計方面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