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春(一種習俗)

班春(一種習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班春是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中國現存最大漢語辭彙工具書《漢語大詞典》將“班春”收詞立目,解釋為:“頒布春令。指古代地方官督導農耕之命令。”這個解釋沿襲了李賢的舊說,當然不能說全面的、準確的。實際上“班春”就是“鞭春”,亦稱“打春”。它起源於漢代,是由地方行政長官主持、民眾廣泛參與的一種群體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班春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中國
  • 節日起源:漢代
  • 讀音:bān chū
詞語解釋,班春習俗,作者簡介,

詞語解釋

具體說,它是由地方官主持的警示農時、祈禱豐年的一種儀式。由於它每年在立春日舉行一次,以致於約定俗成,成為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社會習俗。

班春習俗

中國古代的“班春”習俗,最早的記載見於漢代。《後漢書·崔篆傳》曰:“篆為新建大尹……稱疾不視事,三年不行縣。門下掾倪敞諫,篆乃強起班春。”唐代李賢注曰:“班春,班布春令。”
'班春'儀式之祭拜'班春'儀式之祭拜
多年以來,人們只是沿襲舊說,把班春僅僅看成是“頒布春令”,認為“鞭春牛”風俗的到六朝時才逐漸興起。實際上,李賢的注文是錯誤的。他把“班春”僅僅看成是“頒布春令”,如此以來,“班春”就只是古代官吏的一種行政職責了,用句時髦的話來說,“班春”就僅僅是一種“政府行為”了。
對於《後漢書》這段寶貴的記載,我們從情理上看,崔篆“稱疾不視事”,按說他完全可以在家裡頒布“春令”,況且他還可以委託屬掾代替他“頒布春令”,他只要在“春令”告示上鈐上大紅官印就可以了。問題是“班春”要舉行一系列儀式。所以,在屬掾的勸諫下,他才“強起”組織班春的活動。
古代關於“班春”的記載大約從漢代開始,一直延續到近代。唐代元稹的《生春》詩之七曰:“鞭牛縣門外,爭土蓋蠶叢。”元稹詩中的“鞭春”即是“班春”。最值得注意的是宋代何耕的《錄二叟語》,該書對“班春”有著詳盡具體的記載:“立春日,通天下郡邑設土牛而磔之,謂之‘班春’。……黎明,尹率掾屬,相與祠句芒,環牛而鞭之三匝,退而縱民磔牛。民歡嘩攫攘,盡土乃已。俗謂其土歸置之耕、蠶之器上,則繭孳而稼美,故爭得之,雖一丸不忍棄。”
宋代以後關於“班春”的記載逐漸多了起來。王安石《次韻春日感事》詩曰 :“病得一官隨太守,班春無助愧周任。” 詩中的“隨太守”非常明確地告訴人們是隨太守參加“班春”的儀式,而非隨太守“頒布春令”。清代趙翼《吊湯緯堂殉難鳳山》詩曰:“一官海外正班春,伏莽無端起劫塵。”詩中的“伏莽”指潛伏於草莽之中的歹人。該詩更是明確地表明“班春”不是坐在衙門裡就能辦的事情。它是一種在野外舉行儀式,殉職的湯緯堂是在鳳山“正班春”時,被潛伏在草莽中的歹人無端殺害的。
以上分析說明,“班春”不僅僅是頒布春令,而是警示農時、祈禱豐年的一種儀式。“班春”就是“鞭春”,它不是從六朝開始的,而是從漢代就有了這種習俗。

作者簡介

曲文軍 1957年生,山東煙臺市人。1982年1月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1984—1987年參加《漢語大詞典》編纂工作。現任臨沂師範學院文學院院長,教授。曾在《文史哲》、《文獻》、《紅樓夢學刊》、《江海學刊》、《尋根》、《民俗研究》、《理論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部分論文被《文匯報》、《光明日報》、《文摘報》、《高校文科學報》、人大複印資料中心轉載、摘登、評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