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坑村(福建秀嶼區笏石鎮下轄村)

珠坑村(福建秀嶼區笏石鎮下轄村)

位於笏石鎮駐地北側3公里處,在西徐、下鄭二個村委會之間,有鄭塘、宋墓、山頭、船渡4個自然村,設20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宋墓自然村,755戶3668人,講莆田話,以姓黃、劉最多,還有陳、張、辛、林等姓,聚落布局似工字形,北連黃石鎮之天馬、西向土海,屬平原、丘陵二棲之地,耕水田1350畝,農田708畝,種水稻、甘蔗、大小麥、花生、地瓜、豆類等作物,設電力抽水機站5處,零散木麻黃、相思樹等林業約50畝,果樹200畝,以栽龍眼、枇杷、柑桔為主,設國小2所、醫療所1所,有電燈照明,以村道相通,內河水上可船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珠坑村
  • 所屬地區:福建秀嶼區笏石鎮
  • 下轄地區:鄭塘、宋墓、山頭、船渡
  • 人口:3668人
地名由來,歷史沿革,支部建設,財務公開,

地名由來

據傳說明代天啟年間狀元朱繼祚曾至本境視地哩似龍以珠,不覺脫口而出好一個珠坑,故名。
珠坑村

歷史沿革

49年屬5區本店保,50年屬5區本店鄉,52年屬笏石區本店鄉,54年屬10區珠坑鄉,55年屬10區珠坑鄉,同年屬笏石區珠坑鄉,57年屬笏石鄉珠坑高級社,58年屬笏石公社,84年屬笏石鎮。

支部建設

珠坑村地處笏石鎮東北部偏僻地區,多年來一直是笏石鎮“榜上有名”的後進村,村幹部換了一茬又一茬,信訪上訪接連不斷。2000年6月,村級黨支部換屆,年僅35歲的張福裕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黨支部一班人奏響班子建設“三步曲”。
“入戶號脈查病根”。換屆後,珠坑村黨支部第一步就是制定村兩委幹部集中辦公制度和每月25天的入戶制度,村支部成員走家串戶,訪貧問苦,蒐集民情、糾紛並分類梳理,廣泛徵求民眾意見和建議,深入了解並幫助民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找準“癥結”,對“症”下藥。船渡自然村民眾因校舍欠款7萬多元,多次越級上訪,村支部一班人在了解情況後,果斷作出每年償還2萬元,分三年還清債務的承諾,雷厲風行的作風給民眾耳目一新的感受。 “常年保健勤充電”。曾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的張福裕深知不斷提高解決問題和駕馭市場經濟能力是新形勢下農村民眾“領頭雁”必須具備的素質,因而,把加強學習作為該村黨支部的“必修課”,隨意翻開村兩委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寫滿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和實用技術知識。 “新陳代謝保務實”。採用支部民主評議黨員、村幹部的辦法,對村幹部進行優勝劣汰。2001年,村里一位較散漫的村幹部被評議為“差”等級後引咎辭職,大大增強了村兩委幹部的危機感和責任意識。新班子到任後的“三把火”著實燒起來了,民眾看在眼裡,明在心裡,村黨支部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取得了進入民眾心坎的“門票”,民眾尋回了對黨支部的期望與信任。

財務公開

在珠坑村的4個自然村,整齊劃一的“村務公開欄”尤為顯眼。村務公開是珠坑村形成的村規民約之一。針對以往村財務公開不及時、不徹底、半公開、假公開等現象,村黨支部提出“農村幹部廉不廉,財務公開瞧一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堅持季度公開、隨時公開,還做到點題公開,對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間加以細化,保證公開到位,民眾監督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