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謝優劣

王謝優劣

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存亡,在此一行。”相與俱前。王之恐狀,轉見於色;謝之寬容愈表於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桓憚其曠遠,乃趣解兵。王、謝舊齊名,於此始判優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王謝優劣
  • 創作年代:南北朝時期
  • 作品出處:《世說新語·雅量》
  • 文學體裁:筆記小說
  • 作者:劉義慶
  • 故事年份:魏晉時期
譯文:,句子翻譯:,淺論王謝之優劣:,

譯文:

桓溫埋伏下軍隊設酒宴,大請朝廷中的官員,想趁此機會殺了謝安王坦之。王坦之很害怕,問謝安說“這如何是好?”謝安面不改色,對王說“東晉王室的存亡,全看我倆此行了。”就和王坦之一起前去(赴宴)。王坦之的恐懼神色,都在他外表表現出來。而謝安的從容,也更加在他外表表現出來。(謝安)走上台階 找座位坐下,作了一首《洛生詠》,是詠浩浩洪流的。桓溫被謝安的曠達風度和自若本色鎮住了,連忙傳令撤走兵士。王坦之和謝安以前是齊名的,這件事之後,誰好誰壞就可以評判的出來了。
字詞加點:
延:邀請
遽:害怕
表:表現
乃:於是;就

句子翻譯:

王、謝舊齊名,於此始判優劣。
譯:王坦之、謝安以前是齊名的,這件事之後,誰好誰壞就可以評判的出來了。
魏晉風度:風流不羈,不拘小節,放浪形骸。淡泊不追求名利,具有隱士風範,注重精神上的感受。大體這樣的人。
王謝優劣寫出了魏晉風度的精神氣概:極為自信風流蕭散、不滯於物、不拘禮節。士人們多獨立特行,又頗喜雅集。
魏晉風度作為當時的士族意識形態的一種人格表現,成為當時的審美理想。風流名士們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

淺論王謝之優劣:

王謝二家,算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最大的世族。王家有兩支:一是琅琊臨沂(山東臨沂)王氏,一是晉陽(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以王衍、王敦、王導、王羲之等等為代表。太原晉陽王氏以王濟、王述為代表。王濟就是和王愷、石崇經常炫富的人。王述和王羲之同時而有矛盾。謝家只有一支,陳郡陽夏(河南太康)。謝安算是最傑出的人物。
在權勢上,或者王家稍勝半籌,但是翻開文學史,王家出色的人真沒幾個。除開王羲之的那篇《蘭亭集序》,其他還真難以找出來。不過托三希帖的幅(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王家書法的名聲是謝家難以企及的。謝家的文名卻一直不弱。李白的“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憶的是謝尚,這是謝安的堂兄。李白的“中有小謝又清發”,說的是謝朓。當然大謝是指謝靈運。還有謝惠連、謝莊什麼的,文才也算獨步。謝家的女子詠柳絮的謝道韞嫁到王家,簡直是辱沒風流,王凝之配謝道韞可差了一大截。
那個時候尚清談,縱容不學無術。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的哥哥王徽之,那是名士風流,盡得魏晉真傳。王徽之在桓沖手下任騎兵參軍。桓沖問他:“你當的是什麼官?”小王回答說,不知道,經常看到有人牽馬,好像是馬曹。桓沖跟他說,你官當久了,應該做點事。小王也不理人家,半天冒了一句:西山朝來,致有爽氣。王徽之是個很灑脫的人,名氣也大。他有句名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李白對他的雪夜訪戴佩服的五體投地。杜牧也緬懷說:大地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他那兄弟王獻之也不是好惹的主。私闖人家莊園,就像主人一樣指指畫畫。
王家有如此名氣,大約是比較張揚的原因。謝家的人任武將的多,偏偏文學上勝出好大一籌。這也大約謝家重視教育有關係。謝家在人家眼裡,是新興的名門旺族,有點真率不懂禮貌。相比王家,謝家要識時務些。謝安對親職教育的重視不是一般的。謝安經常自己教導下一代,謝玄的“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謝道韞的“莫若柳絮因風起”,那可都是在他的教育下出來的。謝安的孫子謝混的文字號稱“江左第一”,那也不是蓋的。謝玄的孫子謝靈運,山水詩打他那兒起,文學史上還得大書一筆。謝莊的《月賦》和《懷園引》都是經典。謝惠連也有“小謝”的稱呼,當然弱不了。他的《雪賦》自然不差。
謝家要文人有文人,要武將有武將,在務實上要勝王家一籌。但王家有“王與馬,共天下”的底氣。想當初,琅琊王司馬睿(晉元帝)榮登大寶時,那是邀請王導跟他一起坐。在整個南朝,基本上是不以姓王的當宰相,就娶王姓皇后,鋒芒其實無人能抵。王敦叛亂失敗了,皇上也沒敢把其他人怎樣。王家人老愛叛亂,謝家人偶爾叛亂,都沒把皇帝放眼裡。而所謂的文學、書法,不過是王謝二族的消遣。有人把這看成望族現象,認為是一種文化底蘊。只是這種底蘊,是危險的底蘊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