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又名宏凱,字荷生、號嵩山居士、老屋山人,生於1968年10月19日,祖籍河南省登封市,職業畫家。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系,師從著名畫家韓野、曹新林。.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洪凱
  • 別名:宏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省登封市
  • 出生日期:1968年10月19日
  • 職業: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河南大學美術系
  • 代表作品:《十里荷香圖》《成雙圖》
人物簡介,所任職務,相關作品圖,社會評論,才情盡灑入畫卷,又見荷花別樣紅,素心寫墨荷 雕飾意天成,創作作品,

人物簡介

王洪凱:又名宏凱,字荷生、號嵩山居士、老屋山人,職業畫家。
師從著名畫家盧禹舜、史國良、韓野、曹新林、丁中一諸先生。作品清新淡雅、大氣高古、畫風渾厚華滋、意境深幽、出古而不擬古、自創一格,其傳統功力深厚、學識淵博。作品及傳記入編《中國當代書畫家名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美術報》、《中國書畫報》、《大河報》等重要媒體。近幾年來致力於中國水墨荷花的研究,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並獲大獎,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與市場的認可。作品藝術價值在不斷攀升,拍賣價格在不斷刷新。其作品被美國、紐西蘭、新加坡、台灣、香港、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藝術機構及眾多國內收藏家收藏。
王洪凱王洪凱

所任職務

現任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畫家。

相關作品圖

王洪凱作品:
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

社會評論

荷生有品格自高
——記著名荷畫家王洪凱
□文/王建波
王洪凱先生以畫荷在當代畫壇立足,取字荷生,蜚聲海內,聞名遐邇。自古畫荷者眾,有成者寡,水墨寫意荷花大師則更鮮見。因此,畫荷者,每出一家,必為大家。如明代徐渭,清初八大山人、石濤,近當代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張立辰等,無不婦孺皆知,名揚天下。荷生多年磨礪,在寂寞、平淡、清苦中,把自己的心置於浩瀚荷塘,春秋復始,數十載輪迴,終獲小成。
王洪凱
中國人對荷歷來崇敬,寓其於“神聖、莊嚴、高潔、清邁、光明”之意。上至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下到巨商富賈,黎民百姓,多喜置荷花圖懸於正堂中、書房內,彰顯品格。對畫家來說,畫荷,是水墨寫意花卉中有最大空間可供發揮的一種。它看似最容易畫,但要畫好,要畫出自己的特色、亮點,又最不容易。荷生畫荷,師法上古,根植傳統,汲取前人精華,注重時代氣象,努力從兩個方面出新意:首先是大場面。荷生胸懷寬廣,放眼遠方,其作品構圖大氣,立意鮮明。觀其作品,視野開闊,意境遼遠,使荷花栩栩如生於周邊生機盎然之環境。
其次是線條。荷畫有葉、莖、花、蕾、實、草,荷生作畫時用筆線條、墨塊極其講究粗細,乾濕、枯潤,疾遲,穿插,轉折等等變化,用來加強表現力。同時,荷生強調墨分五色,極擅水破墨,墨破水的洇化變化之法。旁人畫荷,往往用“濕墨畫荷葉,乾墨畫荷莖”,因濕墨之洇化變化能夠極其豐富的表現荷之意象,產生空靈秀美之感,但畫荷莖時因線條之均勻、簡潔,多數畫家難以掌握好濕墨出線條之法,只能用乾墨來表現,導致荷畫往往“莖”出於“葉”。荷生不然,“濕墨畫荷葉,濕墨畫荷莖”是荷生絕技,因此,荷生荷畫線條靈動,濃淡相宜,意境深遠,氣象萬千。
荷生畫荷多以夏荷為題,很少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雅嫩,更少見殘荷飄落的頹敗景像。他認為花艷葉碧的夏荷更能給人美的視覺享受,最能彰顯物象的張力和生命的旺盛。蓮子的清香,蓮藕的甘甜,均可在夏荷的蓬勃中獲得希望。《夏荷出浴》圖,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荷花的嫵媚,風流多姿。一株盛開的荷花,花紅似火,大如鏡,嬌艷欲滴,傲視蒼穹。含英咀華花蕊,溫香四溢間有蜂蝶飛舞。嚴然是君子臨風,閒看雲捲雲舒,又仿佛天女散香,芬芳人滿間。從中不難發現畫家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禮讚,美化人間的藝術追求。和愛美、愛潔的審美趨向,這大概就是荷生先生有別於古人,今人,卓然不群的畫格畫風。很與他的性情相契相通。
荷生自幼喜畫,河南大學美術系畢業,上班十幾載,又別土離根,一頭鑽進國家畫院,精研畫理法道。因之畫,荷生放棄工作,甘做清貧畫匠;因之荷,荷生取字荷生,心無旁騖。荷生深知畫家之路遙遠,卻自不量力,寂寞前行。畫荷者必先心中有荷,性情似荷,後方能表現荷之神妙。荷生為人隨和,人品厚道,個性隨緣,廣交朋友,衣著整潔,時念“阿彌陀佛”,外表文質彬彬,內心堅毅不拔,淡定執著,頗似蓮花君子之品,荷生荷花融合,作品人品輝映。
近 日聽聞荷生於登封山野開闢千畝荷莊,養荷育荷,伴荷共生,不禁感嘆。荷中生,荷處去,一葉扁舟,留戀荷叢,荷生仿若仙人,縱情於荷界,在“接天蓮葉無窮碧”中,成就一代荷畫大師。
(作者為:資深書畫媒體人,書畫評論家,經紀人,長期致力於書畫市場研究與策劃推廣)

才情盡灑入畫卷,又見荷花別樣紅

荷生天生愛荷,如痴如狂。他愛荷花之嬌艷,荷葉之碧綠,愛嚼蓮藕之嫩脆,品蓮子之清香。荷出淤泥而不染之高潔,濯清漣而不妖之品性,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之謙和更成為他修身之準則和藝術創作的取向。他常對人說:荷乃天生尤物,艷比牡丹、香蓋玫瑰,姿壓群芳,盡脫世間俗氣、濁氣,全憑自然雕飾。難怪他畫荷前必梵香淨手,靜氣屏息,雜念盡除,在心如明鏡台的一片空靈中,解衣磅礴,率性而作,任情揮灑,筆走龍蛇,墨潑蓊鬱,荷之蒼潤,荷之韻秀,荷之風神,荷之高潔,一一從筆下溢出。時如荷梗挺節,時如荷花怒放,疏放處似山翁病酒,綽約處如蝶舞莊生,慎密處如陶潛植竹,冷逸處似列子乘風。
王洪凱
荷生愛荷不是出於獵艷趨媚,而是地緣文化的薰陶和心靈的感應。荷生先生的出生地登封市君召鄉為大禹故里,是延綿三千多年的荷文化文明之鄉禮儀之邦。這裡北倚嵩岳,南望伏牛山脈,東臨穎河之源、西接洛水,纖陌縱橫,伏脈千里,文化底蘊豐厚,人文景觀遍布。生活在這裡的先人,今人,禮佛信教,大多愛荷,寫荷,頌荷,荷早已成為這裡圖騰似的文明符號。荷生就是在這種荷文化的包裹中,少小媴戲荷塘,看荷花怒放,荷葉搖碧,聽荷株拔節,蓮藕吟唱,全然忘卻身置何處,時為何物。稍長便養荷,畫荷,觀荷生荷長,與荷語,與荷舞,與荷共勉,共勵。常年不綴,在自覺不自覺的輪迴中與荷溶為一體,身如出水芙蓉般孑然立於當地畫壇。特別是經歷了河南大學繪畫藝術的深造和三十多年陶情怡性的累積,更從心底里發生“萬物荷為貴,萬物荷為尊”的感悟。立荷品,做荷人,便成為他貫徹始終的人生信條。
荷生先生的筆墨取法徐謂、雪濤,融兩家之長,化合為我。他借徑徐渭闊筆大寫意花鳥畫技法和筆墨靈動技巧,強化荷花的意境。借鑑雪濤花鳥畫的甜潤,用濕筆表現荷之清淡,秀逸,營造空靈的畫境。使筆下的荷花既樸厚豪放,又嫵媚清寂。《十里荷香圖》荷株如林,荷花逼目,荷葉碧透,荷枝搖曳,千姿百態,恣肆汪洋,氣象萬千,勢接千古,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性,亭亭玉植的風姿,風韻,嬌艷欲滴的形態,接天蓮葉連窮碧的氣勢表達的淋漓盡致,可謂是神清意足,氣韻生動。
筆墨是抒發情懷的載體,也是畫家立象達意的語言形式。荷生先生的成功之處是堅持中國水墨畫的傳統,著意刻畫荷之內涵,藉助筆墨語言抒情達意。以荷花彰顯人品,畫品。他筆下荷花千姿百態,風情萬種,其共有的特徵就是挺拔向上,這種“挺”,不是盲目的拔高,筆墨的堆砌,而是蘊含著中華民族美德和多元文化的彰顯,而是民族精神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玉立、昌盛、崛起。無論是勾擦搓皺甚是渲染洇點,全然毫無保留的服務於挺其民族脊樑這個永恆不變的主題。《高潔圖》以全景式構圖表現群荷爭艷的景像。荷花艷而不俗,一棵棵荷株蓬勃向上,勢似無限伸展,蓮蓬從多個角度爭相挺出,抑楊向上,荷葉參差,俯仰開合,搖曳有秩,荷之美,荷之潔,荷之情,荷之姿,荷之趣,荷之神,荷之韻,跌然眼帘,主題鮮明,寓意清楚,分明是中華民族蒸蒸日上的壯麗畫卷。
任何一個畫家,他的文化底蘊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培養的,民族 文化對畫家以及這個民族的公民來說都是一座不可摧毀的長城。荷生先生的畫作只所以能取得令人驚羨的成功,得意於他對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堅守,更得意於對民族精神的發揚與光大。為發揚民族傳統畫荷技法,他自費創辦了《藝術前沿》雜誌和《凱旋國際畫廊》,以此為平台傳枝授藝,還經常邀請國內外一些荷畫名家切磋、探討荷文化發展的方法方向,促進荷文化深入生活,走向世界,近幾年來,他還組織開展“荷畫進軍營活動”,每逢共和國重大節日,和“八一”建軍節之際,他都要組織多名荷畫家到軍營作畫獻藝,傳藝,期望軍營處處荷花香。以此方法回報社會,感恩祖國,為民族傳統的繪畫藝術發揚光大作出更大的貢獻。
王洪凱
荷生先生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繼承延續了荷花精神核心與深層基因,以藝術脈絡中對荷花筆墨語言和造型樣式探索革新,開啟了卓然獨立的繪畫藝術形式,以正大莊嚴的構圖,暢酣縱逸的筆墨闊寫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有力骨體,接天碧日的恢宏氣勢和玉潔高雅婉約鮮活的人文景象,展示出在當今多元文化氛圍中最具中原特色的美學文體。願荷生先生的荷畫藝術再攀新高,願荷生先生的荷花溫馨華夏,飄香五洲。
文/世界藝術家聯合會副會長 劉峰

素心寫墨荷 雕飾意天成

青年水墨荷花畫家王洪凱出生於書香門第,爺爺是一位愛好書法的高級國民黨軍官,父親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書法家。受家庭文化薰陶,王洪凱教授自幼就非常喜歡畫畫,當時流行的連環畫《紅樓夢》、《武松打虎》、《三國演義》里靈動的人物形象、流暢的線條等都是他臨摹的對象。
王洪凱
在國小五年級的一次美術課上,美術老師畫的一幅荷花一下子吸引住了王洪凱。20多年過去了,用今天的審美眼光看,那幅畫甚至有些俗氣。但在當時,它是王洪凱教授的全部精神世界,是開啟他藝術啟蒙之路的一道曙光。
開明的父親很重視這個喜愛美術的兒子,他開始為兒子訂閱在當時、全國比較專業、權威的《美術》刊物,該刊物曾刊登過傅抱石等名人的作品。據王洪凱教授同憶,他連續收集並保存了十幾年的《美術》刊物,並開始碎片式整理有關荷花題材的一切畫片。
從河南大學藝術系畢業後,為繼續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王洪凱多次到美術館參觀大師的作品,尤以省外的展覽為主。國家畫院、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黃賓虹、崔子范等人的展覽他更是不會錯過,為了節約時間,不錯過展覽,他常常在美術館外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也顧不上吃飯、喝水,也曾在面臨被保全責難的“危險”偷偷拍攝展覽的作品。
“我看過很多展覽,但很少照本宣科、刻意的去臨摹。這正如張大幹的一句:“似我者亡、逆我者生。”我更希望通過系統理淪與實踐思考,能夠形成一套自己的藝術風格,完成一個從‘有法’到‘無法’的蛻變。畫面所傳達的是畫者本人心跡的一種自然流露,照本宣科也許會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圈子裡,無法走出來。”王洪凱教授說。
對於繪畫而言,荷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題材,自古至今,畫荷的高人更是不勝枚舉。如明代的徐渭、近代的張大千,他們都有著自己成熟的荷花風格。
佛雲,蓮境是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神聖的。從最初啟蒙至今,王洪凱始終對荷花情有獨鐘,他每年都要外出寫生。他筆下的水墨荷花大都是綻放在盛夏的荷塘里和秋冬一派蕭索的景象,象徵著一種生命的勃勃生機與不懈追求;荷的枝幹挺拔直上,寓意奮勇前進、崛起、自強不息;全景式構圖和諧圓滿、清新淡雅,似乎無跡可尋,卻又暗藏規律。
在王洪凱教授的經紀人傅昶錕先生看來,荷花又名蓮花,蓮者,廉也。荷題材非常適合當前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傅昶錕先生還講了一件小事:由於整日整日的思考如何畫好荷花,有一晚,王洪凱輾轉反側,熟通詩賦的他居然一氣呵成寫了三十六首讚美荷花的小詩,令旁人難以置信。
王洪凱教授筆下的荷花清新淡雅,脫離了俗氣、濁氣,迅速在藝術圈裡掀起一陣熱潮,軍界友人、政界友人、商界精英、拍賣行業、收藏圈內、藝術媒體都把目光聚焦在了這位年輕的藝術家身上。
“他整日裡只知道為別人付出,不停的奔波在外,實在是太瘦了,太瘦了”,談著談著,與王洪凱教授有著深厚感情的傅昶錕先生,眼睛竟慢慢紅了。
無淪是一名不為人知、潛心鑽研荷花的痴子,還是小有名氣、眾人看好的書畫圈值得投資收藏的藝術家,王洪凱教授始終謙恭如一,如痴如醉的愛荷、畫荷、寫荷,取字荷生,並在家鄉登封市建立千畝荷花寫生基地——仙荷灣。
他曾師從韓野、曹新林、陳天然、盧禹舜、史國良等人,後心揣師恩,為老師舉辦畫展,並將多年蒐集的一百多幅陳良才恩師的作品無償捐贈給了老師的家人。對一些慕名而來、學習藝術的學生,他也是無償指導,悉心傳授解惑。
王洪凱教授成名以後,也有富豪一擲千金,希望能得一墨寶,他也總是儘量滿足。在汶川地震、同胞受難時王洪凱教授慷慨解囊,捐款捐畫,並組織大型振災義賣活動。他經常說:“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做人不能過分重視利益,有比金錢更值得重視的東西。有些感情,與錢無關”。佛雲,當你付出一定程度,該收穫的自然收穫,該來的自然都來了。
荷開盛夏,大美無言,衷心祝願王洪凱教授藝術之路四季常青。
文 / 雅昌藝術網資深編輯 王碩

創作作品

王洪凱作品:
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
王洪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