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敬

王心敬(公元1658-1738),字爾緝,號澧川,陝西鄠縣石井阿福泉歡樂穀人。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心敬
  • 字號:爾緝
    澧川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陝西鄠縣石井阿福泉歡樂谷
  • 出生時間:一六五六年
  • 去世時間:一七三八年
  • 性別:男
史料,清史記載,人物解讀,主要著作,

史料

生於清世祖順治十三年,卒於高宗乾隆三年,年八十三歲。為諸生督學待以非禮,棄去。從李容游,講明正之學。總督額倫特年羹堯先後以隱逸薦,不就。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舉孝廉方正,又以老病不赴。陳詵撫鄂,聘主講江漢書院。心敬學問淹通,有康濟之志。著有豐川全集二十八卷,續集三十四卷,詩說二十卷,尚書質疑八卷,禮記匯篇八卷,春秋原經二卷,關學編五卷,及豐川易說十卷,(均清史稿列傳)並行於世。

清史記載

王心敬,字爾緝,鄠縣人。乾隆元年,舉孝廉方正。心敬論學,以明、新、止至善為歸。謹嚴不逮其師(李顒),注經好為異論,而易說為篤實。其言曰:“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是孔子論易,切於人身,即可知四聖之本旨。”著有豐川集、關學編、豐川易說。

人物解讀

王心敬(1656—1738)清理學家,字豕緝,學者稱豐川先生,戶縣文義里人,後居縣城北街。
心敬25歲時,負笈拜周至李顒(號二曲)為師,講“正心誠意’’之學。從師十年,奮然用功,40歲後,便成為遠近聞名的理學名儒。宰相朱軾在陝督學時,曾多次到戶縣向他請教;周親王至陝,殷勤顧問;總督額倫特、年羹堯先後以隱逸薦,皆辭而不就。蒲城某進士殿試時,大學士鄂爾泰問: “豐川安否?”某茫然不知所對,鄂笑著說: “天下莫不知豐川,子為其同鄉人,顧不知耶?”凡一、二品大員來陝,鄂爾泰一定要他們代問豐川安。一時黔、粵、吳、楚等地的巡撫都以優厚的待遇聘請他為本省書院總講習。他曾應湖北巡撫陳銑之邀,講學於江漢書院。豐川一生勤於著述,現存的有: 《易說》十卷、《江漢書院講義》十卷、《荒政考》二卷、《尚書質疑》二十四卷、《詩經說》三十卷, 《春秋原經》二十四卷、又續五十卷、 《詩草》十二卷、《禮記纂》二十四卷、 《關學彙編》十二卷、《文獻攬要》十二卷、《歷年》四卷、 《洗冤錄》三卷、 《南行述》四卷、 《家禮寧儉編》四卷。
他的著作以孔孟學說為宗旨,反對空淡玄虛之說,並能注意研究農業,經世致用。他推崇汜勝之的“區田法’’,著有《區田圃田說》載於《皇朝經世文編·農政門》。他的“區田法”經當地農民實踐,每畝穀子可有小米一石八斗二(每斗約三十三斤)的收穫。他的“圃田法”講種菜技術,主張土地綜合利用。如在田塊周圍種桑,田內種植蔬菜、苧麻、穀物等,一畝的收益能數倍於往常。兒子王功在他影響下,於湖南新田縣令任上,曾集著《蠶桑成法》一書,教民栽桑養蠶。
豐川為人仁慈寬恕,淡泊名利。康熙五十三年、雍正元年兩次“奉旨特徵”,皆託病推辭。乾隆三年(1738)病逝,終年84歲。

主要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