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勝之

汜勝之

“汜勝之”是“氾(Fan)勝之”的錯誤寫法。氾勝之,氾水(今山東曹縣)人。西漢農學家。漢成帝時任為議郎、勸農使者。曾在三輔教民種田,後遷御史。他總結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創造了精耕細作的區田法,另還有溲種法、穗選法、嫁接法等。著有《氾勝之書》共2 卷18 篇,是中國最早的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氾勝之
  • 別名:氾勝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曹縣
  • 職業:農學家
  • 主要成就:中國最早的農學著作
  • 代表作品:《氾勝之書》
  • 性別:男
簡介,氾勝之書,文獻,

簡介

汜勝之是“氾勝之”的錯誤寫法。(註:此名源自山東氾水而非河南汜水。)
汜勝之
勝之的先人本姓凡,在秦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為躲避戰亂,舉家遷往氾水,因此改姓氾。氾水是濟水支流,位於今山東省曹縣北20公里和菏澤市定陶區分界處。
勝之生平事跡不詳。只知他在漢成帝(公元前32—前7年在位)時,出任議郎。他曾在包括整個關中平原的三輔地區推廣農業,教導種植冬小麥,而且頗有成效,許多熱心於農業生產的人都前來向他請教,關中地區的農業因此取得了豐收。他本人也可能是因為推廣農業有功,由議郎提拔為御史。在總結農業生產經驗的基礎上,氾勝之寫成了農書18篇,這就是《氾勝之書》。
關中地區有著悠久的農業傳統,是古代農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堯、舜的農師,周人的祖先后稷(棄)就誕生在這塊土地上,以後重農一直為周王朝的基本國策。戰國末期,秦國便是憑藉關中雄厚的經濟實力,完成了統一大業。西漢建立以後,也非常重視關中地區的農業,興修了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到漢武帝統治時期,先是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在關中地區推廣種植冬小麥,後又任命趙過為搜粟都尉,在關中地區推行代田法和改良農器。就在趙過之後約60年,氾勝之也踏上了與趙過相同的路。
勝之繼承了前人的重農思想,認為糧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谷帛是統治天下的根本。他主張備荒,把稗草和大豆列為備荒作物,倍加注意。
勝之不僅在思想上重農,而且還身體力行,進行了區田法的試驗,列入此項試驗的主要作物有禾、黍、麥、大豆、荏、胡麻、瓜瓠、等等作物,目的在於將擴大耕地面積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結合起來。因為關中地區,經過數千年的開發,許多良田沃土早已得到利用,剩下的一些荒地,如山地、丘陵、陡坡等,一般傾斜坡度較大,利用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隨著人口的增加,就出現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無地可耕的農民,轉而從事工商業,成為農業的異化,這是當時一個較為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如何解決關中地區地少人眾,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棄農經商的問題,成為西漢政府煞費苦心的大事。為此,政府曾經多次將官家直接掌管的苑囿、公田、池田等假借給貧民,但這對於問題的解決畢竟是有限的。汜勝之的區田法試驗表明,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須良田也。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丘城上,皆可為區田。區種,不先治地,便荒地為之。在區田法試驗的基礎上,氾勝之還總結了一系列的作物栽培技術。他將自己收至畝40石的試驗結果上奏到朝廷,冀望有助於解決當時關中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出於同樣原因,氾勝之還提出於桑、黍混播的集約栽培法。

氾勝之書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從先秦到漢末有農書一共是9家,114篇。其中有《神農》20篇,《野老》17篇,《宰氏》17篇,《董安國》16篇,《尹都尉》14篇,《趙氏》肇事5篇,《氾勝之》18篇,《王氏》6篇,《蔡癸》1篇。
“氾勝之十八篇”即《氾勝之書》,此書在《隋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舊唐書·經籍志》和宋代鄭樵的《通志》中都有著錄,以後失傳,只有《齊民要術》《太平御覽》等北宋以前的古書摘錄了此書中的內容,因此,被部分地保留下來。經19世紀前半期洪頤煊、宋葆淳、馬國翰,20世紀50年代石聲漢、萬國鼎等先生的輯集之後,得到了約3700字,這就是今天見到的《氾勝之書》。
現存《氾勝之書》主要包括耕作總原則,耕作的具體方法,12種作物的栽培方法,諸如選種、播種、栽培、收藏等各個細節。此處,還有溲種和區種兩項新內容。
氾勝之書》說:“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
“耕之本”即耕作的基本法則。“趣時”,即不誤農時,要求選擇最佳的耕作時期,這個要求貫穿於耕作栽培的每個環節。以耕為例,氾勝之非常強調“耕得其時”,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還從正反兩個方面闡述了得時與失時的利害關係。所謂“耕得其時”,必須以土壤和氣候條件為依據,以搶墒為目的。《氾勝之書》在強調“慎無旱耕”的同時,再三提到“有雨即耕”。為了做到耕得其時,《氾勝之書》不僅採用了傳統的物候方法,還創造了土壤測量的方法,這種方法即在立春前,用一根長1.2尺的木棒,將其中1尺埋入土中,地面上露出0.2尺,立春以後,土壤鬆散,將露在地面上的0.2尺埋沒,此時可將地里的樹根、草根拔掉。這就把耕得其時建立在較為科學的基礎上,比單純的物候方法又進了一步。
為了趣時,《氾勝之書》依據土壤和氣候(特別是雨水)對每種作物的播種期都有較明確規定。“和土”,即利用耕、鋤、平摩、藺踐等方法,消滅土塊,使“強土而弱之”、“弱土而強之”,以保持土壤鬆軟細密。“務糞澤”,即施肥和灌溉,保持土壤的肥沃與水分。《氾勝之書》記載了基肥、種肥和追肥3種施肥方法。基肥結合整地起到“和土”的作用,主要用之於■、芋、瓠等作物;另外,耕田之前,所生之草,翻耕在土中。這種綠肥實際上也起著基肥的作用,所謂“草穢爛,皆成良田”。種肥結合播種,可起到防蟲、御旱、忍寒的作用,主要用於禾麥等糧食作物。溲種實際上也是使用種肥的方法。追肥則是結合田間管理,以促進作物生長,主要用於種麻。這是中國文獻上有關追肥的最早記載。肥料的種類主要有動物糞便,如蠶屎、羊屎、人糞尿、綠肥等等,對於用肥量也有記載。
在灌溉方面,《氾勝之書》記述了作物的灌溉次數和用水量,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水溫調節法和地下灌溉法。水溫調節法,主要用於種稻,即水稻生長初期,對水的溫度要求較高,可將稻田的出水口和進水口,安排在田邊的同一側,使水在田的一邊直線穿過,整田的水流動不大,保持原有水溫。夏至後,水溫過高不利水稻生長,可將出水口和進水口錯開,水流斜穿過田面,田中的水換動較大,從而相對地降低水溫。另外,用井水澆麻,可以將汲起的井水在太陽下曬一曬,以提高水溫。地下灌溉法主要用於種瓜,方法是將一口容積為三斗的瓦瓮埋在四棵瓜苗中間,瓮口與地面平,瓮中盛滿水,然後用瓦蓋住瓮口,水減少了又添加,經常保持瓮中水滿。這種方法通過瓮的滲透作用,可使作物得到均勻的水分供給,減少地面蒸發,提高水的利用率,特別適用於乾旱的北方。灌溉的目的在於保墒,而合理的耕作方法也具有同樣的作用,“趣時”“和土”就具有這個意義,“早鋤”也不例外。“早鋤”的目的,一是消滅雜草,二是防止天然蒸發。鋤還與間苗、培土結合起來,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氾勝之書》中非常重視鋤,要求早鋤、多鋤、鋤小、鋤了。鋤的方法有鋤、耬、藺、曳、拔、鏟、刈(yì)等。
“早獲”,可以避免落粒、防止發芽、減少不利天氣造成的損失。《氾勝之書》中具體論述了收穫大豆、禾、麻、瓠等的方法。指出當豆莢已變黑,而豆莖仍然呈青色的時候就該收穫;如果等到豆粒要掉落的時候才收,就要受損失。所以說,大豆是在穀場上成熟的。收禾也一樣,只要有一半熟了,或者是芒已張開,葉已發黃,就應很快收割,苴麻(雌株大麻)和瓠在初霜的時候就該收,而■麻(雄株大麻)則在穗上花粉放散如灰末時就要拔起來。
氾勝之書》列有12種作物的栽培技術。這12種作物中,糧食有黍、谷、宿麥(冬小麥)、旋麥(春小麥)、水稻、小豆、大豆;油料有苴麻和荏(油蘇子);纖維有■麻和桑樹;蔬菜有瓜、瓠、芋等。每種作物都記載了具體的栽培方法,這些技術又都貫徹了“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的原則。如《氾勝之書》對於作物的播種期、播種量、播種方法、播種密度、播種深度、覆土厚度等都依據作物種類、土壤肥瘠和氣候條件(主要是雨水)等作了明確的規定。此外,還提出了麥、禾、瓠的選種方法,禾、黍的防霜露方法,瓠的嫁接方法等。《氾勝之書》中提出的選種標準就是“大”。認為大種結大果,以瓠為例,如果以容納一斗的瓠為種,可收到容納一石的瓠;以容納一石瓠為種,可收到容納十石的瓠。因此,選種必須求大。為了求得大種,《氾勝之書》提出了利用嫁接,以求結出特別大的瓠的技術,即種瓠子10顆,在長到2尺多時,便用布和泥把這10顆捆在一起,使其合為一莖,留下強莖,其餘掐去,引蔓藤結瓠,初生的3個瓠去掉,留第四、五、六三個就夠了,再用馬鞭打掉蔓心,不讓它再向前生長,以免果實結多了變小了。至於收麥種、禾種,《氾勝之書》則提出穗選法,即在禾麥成熟之後,選擇穗又大又強,或又高又大的為種。這是中國文獻上關於穗選法的最早記載。禾、黍防霜露法,即在打霜下露時節,天亮之前,用一根繩兩人相向各執一端,拉去禾黍上的霜露,以避免霜露危害。
氾勝之書》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區種法和溲種法。區種法,又叫區田法,其基本原理就是“深挖作區”,在區內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加強管理,合理密植,保證充分供應作物生長所必需的肥水條件,發揮作物最大的生產能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同時擴大耕地面積,把耕地擴展到不易開墾的山丘坡地。《氾勝之書》先用一畝地為標準對區田法作了一般性的介紹,然後又根據作物的種類和土地的肥瘠對區田作了具體的說明。區深和區間距離一般為一尺。但區深往往因作物而異,從0.5尺到3尺不等,大致上植株大而蔓長根深,或是塊根作物要求深,植株較小的鬚根作物要求則相對淺些。區間距離則因土地而異,從0.9尺至3尺不等,土地肥則小些,瘠則大些,與種植密度有一定的聯繫。溲種法即將獸骨骨汁、繰蛹汁、蠶糞、獸糞、附子、水或雪汁,按一定比例,和成稠粥狀,用以淘洗種子,經過淘洗的種子看上去像麥飯粒,然後再播種。氾勝之認為,溲種可以防蟲、抗旱、施肥,保證豐收。實驗表明溲種可以起到種肥的作用,以供應幼苗期根系生長所急需的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旱能力。
氾勝之致力於農業推廣和農學研究,他寫作的農書在漢朝就享有盛譽。東漢經師,如鄭玄在注經時,就一再引用《氾勝之書》。例如《周禮·地官·草人》註:“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氾勝之術也。”又《禮記·月令》有孟春之月“草木萌動”註:“農書曰:土長冒橛,陳根可拔,耕者急發。”孔穎達《禮記正義》說:“鄭所引農書,先師以為氾勝之書也。”所以唐賈公彥《周禮疏》說:“漢時農書有數家,氾勝為上。”
氾勝之書》也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農書。《漢書·藝文志》所載的9家114篇,除該書以外,其他都早已失傳。今之所存先秦農學典籍只有被列入雜家的《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辨土》、《審時》四篇農學論文。
氾勝之書》總結了北方旱作農業技術,對傳統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齊民要術》直接引用前人的著述,以《氾勝之書》為最多。此外,該書所記載的一些農業技術,也為後來的農書所繼承和發展。如《四民月令·正月》就繼承了此書中■橛木測土壤定春耕的方法;又《齊民要術》不僅摘錄了很多關於區種法的文字,還記載了西兗州刺史劉仁之進行區田試驗,取得好收成的事例,以證實“頃不比畝善”的觀點。的確,在《氾勝之書》的影響下,歷史上做過區田試驗的人很多,有的還寫下了實驗報告和論著,據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的統計,在汜書之後,有關區田的著作有13種之多,曾有人將這些書輯為《區種五種》和《區種十種》出版。區田法的影響還不止於此,金代曾以行政力量,在黃河流域推行。明清時代也有不少人倡議實行。現代陝西、山東等地所採用的“掏缽種”或“窩種”,其原理與區田法是一致的。《氾勝之書》所提出的耕作總原則對於北方旱作農業仍起著指導作用。
氾勝之書》不僅提出了耕作的總原理和具體的耕作技術,還列舉了十幾種作物具體的栽培方法,奠定了中國傳統農學作物栽培總論和各論的基礎,而且其寫作體例也成了中國傳統綜合性農書的重要範本。從《齊民要術》到《農桑輯要》《王禎農書》,再到《農政全書》《授時通考》莫不如此,凡此種種足以證明氾勝之對中國農學的貢獻。

文獻

原始文獻
[1](漢)氾勝之撰,石聲漢釋:氾勝之書今釋,科學出版社,1956。
[2](漢)氾勝之撰,萬國鼎輯釋:氾勝之書輯釋,中華書局,1957。
[3](漢)班固:漢書·食貨志、藝文志,中華書局,1964。研究文獻
[4](北魏)賈思勰撰,繆啟愉校釋:齊民要術校繹,農業出版社,1982。
[5]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中國農學史·上冊,科學出版社,1959。
[6]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農業出版社,1964。
[7]張履鵬、蒿樹德:溲種法試驗報告,見《農業遺產研究集刊》第2集,中
華書局,1958。
(科學出版社《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