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祥

王得祥

王得祥,男,生於1966年2月,教授,博士,森林生態學科點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副院長,擔任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試點)及“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路(CFERN)”—“秦嶺森林生態站”副站長;學校優秀“青年學術骨幹”;擔任全國森林防火暨森林消防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種苗協會副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得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66年2月
教學成就,科研成就,主要成果,科研項目,學術交流,

教學成就

共承擔完成 本、專科“城市園林植物生態”、 “森林經營”、 “森林火災與管理”、 “環境保護學”、“林學概論”、“林火生態”等課程的教學及實驗實習任務;
承擔完成碩士研究生“套用生態學”、“高級森林生態學”課程的教學任務;
指導3名碩士研究生;
參編面向21世紀教材《森林火災與管理》,2005年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副主編教材《GIS與GPS導論》,2004.0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4.10月, “林學專業骨幹課程內容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 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科研成就

主持科研、推廣項目5項;
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6篇;副主編撰寫研究成果專著《江河源區生態環境演變與質量評價體系研究》、《中國西北地區退耕還林還草研究》2部。獲2000年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一項;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一項;參加完成的林業部重點項目“陝西秦嶺火地塘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穩定性機理的定位研究”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驗收委員會認定為成果,“秦嶺中山地帶主要森林群落演替規律及穩定性機理”獲2006年梁希林業科學三等獎;第二負責人完成的科技部重點項目“西北地區退耕還林還牧及調整農業結構戰略研究” (K2000-05-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北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可行性基礎研究”(30170539)於2004.12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鑑定委員會鑑定,研究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第二負責人完成的青海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江河源區生態環境演變與質量評價體系研究”(2002- N-04),於2007.1月通過青海省科技廳組織的鑑定,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套用生態學學報》、《林業科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版)》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6篇;
副主編研究成果專著《中國西北地區退耕還林還草研究》,2005.03,科學出版社出版;
第二負責人完成的科技部重點項目“西北地區退耕還林還牧及調整農業結構戰略研究” (K2000-05-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北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可行性基礎研究”(30170539)於2004.12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鑑定委員會鑑定,研究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參加完成的林業部重點項目“陝西秦嶺火地塘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穩定性機理的定位研究”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驗收委員會認定為成果,2003年獲陝西林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參加完成的“陝西省經濟林木菌根研究”成果,獲2000年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主要成果

1.中國西北地區退耕還林還草研究
對西北地區的地理位置、氣候類型、土壤狀況、植被特徵及分布規律,當地人口數量、質量,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在氣候變化和人類經濟活動的綜合影響下植被的變化過程等因素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對西北地區目前退耕還林還草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首先是根據西北地區不同地域的氣候、地形、土壤、水分、生物等因素及其組合特徵,對該區的植被進行了區劃,把複雜多樣的西北地區的植被分為5個植被區域,13個植被地帶,25個植被區,58個植被小區。並對58個植被小區的植被類型、結構和植被分布規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為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比較系統的背景資料;其次是提出了西北地區退耕還林(草)功能區、功能單元的概念,根據不同區域的地形、氣候、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歸納了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植被建設的16種模式,對各種模式適合的地域、植被恢復採取的方法及重建植被套用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手段等進行了論述,以期指導和促進西北地區的退耕還林(草)進程;第三是根據西北地區在退耕還林(草)中對糧食、生活能源、農民收入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需求,構建了不同水平因素下退耕還林(草)還草的技術、糧食、能源和經濟政策支撐體系,得出西北地區退耕還林(草)還草需求的國家糧食補助及其農村能源建設的量化結論。
2.秦嶺中山地帶主要森林群落演替規律及穩定性機理
(1)根據秦嶺林區現存次生樺木林多呈塊狀分布的實際,用相異性係數等級聚類法研究了樺木群落的類型以及不同類型的結構、更新特點及其穩定性。
(2)依據數量分類、群落排序方法,對秦嶺林區次生銳齒櫟林進行了群落類型劃分,分析了該群落的結構特徵和更新動態。
(3)在秦嶺林區,巴山冷杉是寒溫性針葉林群落的主要類型。針對由於採伐干擾,群落處於消退狀態,原始林日趨減少的問題,對巴山冷杉群落演替動態、穩定性及恢復途徑進行了研究。
(4)主伐後天然更新的主要次生林—華山松群落的類型、結構特徵以及華山松種群結構、空間分布格局以及更新動態。

科研項目

1、飼料灌木型濱藜種質資源及栽培技術引進,“948”國際引進,農業部,2003-2006
2、中國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延安試驗點的研究,科技攻關計畫重大專項專題,中國林科院,2002-2005
3、人工林可持續經營與近自然重構技術體系引進,“948”國際引進,國家林業局,2005—2008
4、日元貸款—陝西省植樹造林生態環境監測項目,監測專項,陝西省林業廳,2003-2012
5、退耕還林(草)工程效應評價及林草植被自我維持機制研究,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2008

學術交流

2006年3月,在河南省濟源市與中國林科院交流碳匯觀測設施建設情況;
2007年4月,在北京參加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學術研討會;
2006年7月、2007年9月,與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林業與資源管理學院 Reinhard Mosandl教授為組長的德國學術訪問團進行了為期8天的學術交流,Mosandl教授作了題為“德國近自然森林經營理論與人工林可持續經營”的學術報告。雙方就人工林可持續經營與近自然重構技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與Mosandl教授一行在秦嶺火地塘試驗示範區進行現場考察。
2007年5月11日~15日,與國際林聯副主席、國際著名林業可持續經營專家、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Dr.John Innes教授交流。Dr.John Innes教授作了“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and Forest certification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Chinese Forestry”(國際森林可持續經營的發展動態、森林認證體系及其對中國林業的影響)”的學術報告。併到秦嶺火地塘教學試驗林場進行參觀考察,就可持續經營技術方面進行了交流。
2007年8-9月在美國猶他州立大學訪問、交流。
2008年2月—3月,作為國家林業局系統專家,負責完成對寧夏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計算和評估,為我國林業發展對減少CO2排放量問題的闡述提供了依據。
2008年10月,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Reinhard Mosandl教授等在西安就雙方共同申請德國Robert Bosch Foundation項目開展充分討論,申請項目已獲德方批准。
2008年10月,邀請加拿大首席科學家 (Canada Research Chair)-聯邦政府榮譽職位, 魁北克大學終身教授和McGill大學兼職教授及全球環境和氣候變化中心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彭長輝來校訪問,就聯合培養研究生、開展合作研究等方面達成意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