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
  • 拉丁學名: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 :真菌界
  • 病原中文名:立枯絲核菌
  • 病原拉丁學名: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為害部位:根部和莖基部
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苗期引起根系及莖基部染病部位變褐壞死,地上部葉片邊緣出現黃褐色雲紋狀斑,可致田間大量死苗,嚴重地塊發病率高達80%。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

形態特徵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此外禾穀絲核菌(R.cerealisVanderHoeven)中的CAG-3、CAG-6、CAG-8、CAG-9、CAG-10等菌絲融合群也是該病重要的病原菌,其中CAG-10對玉米致病力強。中國不同玉米種植區玉米紋枯病的立枯絲核菌的菌絲融合群及致病性不同。引發典型症狀的主要是立枯絲核菌R.solaniAG-1IA菌絲融合群。華北地區AG-IIA、AG-lIB、AG-3、AG-5四個菌絲融合群都能侵染玉米。西南地區廣泛分布著AG-4、AG-1IA兩個菌絲融合群,其中AG-4對玉米幼苗致病力較強,成株期AG-IIA的致病力較強。該菌群是一種不產孢的絲狀真菌。菌絲在融合前常相互誘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或接觸融合三種融合狀態。玉米紋枯病菌為多核的立枯絲核菌,具3個或3個以上的細胞核,菌絲直徑6~10微米。菌核由單一菌絲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尖端菌絲密集而成。該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層蠟狀或白粉色網狀至網膜狀子實層。擔子桶形或亞圓筒形,較支撐擔子的菌絲略寬,上具3~5個小梗,梗上著生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至寬棒狀,基部較寬,大小7.5~12×4.5~5.5(um)。擔孢子能重複萌發形成2次擔子。

傳播途徑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從播種至出苗期均可發生。絲核菌主要以菌核菌絲體在土壤或病殘體中越冬。遇有發病條件即開始侵染。侵染適期為苗齡0~10天。

發病條件

玉米苗期立枯絲核菌根腐病條件總的趨勢是:土溫低、濕度大、粘質土發病重,播種前整地粗放、種子質量不高、播種過深、土壤貧瘠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實行大面積輪作。
(2)採用高壟或高畦栽培,認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和雨後積水。苗期注意鬆土,增加土壤通透性。
(3)適期播種,不宜過早。
(4)提倡採用地膜覆蓋和種衣劑包衣,具體用法見使用說明書。
(5)發病初期噴灑或澆灌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配成藥土撒在莖基部。也可用3.2%惡甲水劑300~400倍液或95%綠亨1號(惡霉靈)精品40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