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絲核菌根腐病

絲核菌在苜蓿幼苗階段引起猝倒症,還引起成株期的根潰瘍、芽腐、根頸腐爛、莖基腐以及莖和葉的枯萎等症狀。猝倒症狀在幼苗出土前後均可發生,但以出土後多見。與僅在小苗階段發生的由腐黴菌(Pythium spp.)引起的猝倒不同,絲核菌猝倒病只要遇高溫、高濕條件,在苗期的任何階段都會發生。幼苗的莖基部和根變為褐色,嚴重時折倒死亡。根部被侵染後,形成橢圓形,凹陷的潰瘍斑,黃褐色至褐色,病斑邊緣的顏色較深。冬季病原菌不再活躍生長時,癒合的病斑變黑。若病斑環繞根一周,植株將死掉,若未環繞根一周,新根將在秋天長出,並維持植株生長直到次年。根部的潰瘍斑往往發生在側根生出之處,根頸染病,褐色病斑首先出現在頸芽和新抽生的幼枝的地下部,造成芽和新枝死亡,並阻礙新芽再生,根頸本身也可腐爛。葉和莖受到侵染後,出現灰色並帶暗紅色和褐色邊緣的病斑,形狀不規則,病組織很快呈水漬狀崩解,數日內蔓延到許多植株上。病葉死後常因菌絲體粘結而貼附在附近的枝莖和葉子上,這是本病的一個特徵,死組織呈深褐色至黑色。莖被病斑環繞而死亡,表現與炭疽病相似,但絲核菌病斑沒有藍黑色及由分生孢子盤生出的剛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苜蓿絲核菌根腐病
  • 症狀:在苜蓿幼苗階段引起猝倒症
  • 病原:立枯絲核菌
  • 防治方法:應及時刈割,減少危害
病原特徵,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有性階段: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異名:絲核薄膜革菌(ellicularia filamentosa(Pat.)Rogers)。菌絲初為白色,後變為褐色,直徑7-10微米,典型特徵是在菌絲分枝處上方形成隔膜,分枝菌絲的基部略縊縮。菌絲糾結形成。不規則形的菌核,直徑0.5毫米左右(前蘇聯資料為1-3毫米),褐色至黑色,偶爾在感病植株上看到,但這不是病原鑑別性特徵。病原菌的擔子階段可在裝有土壤的培養皿中培養產生,在自然條件下對病害發生並不重要。擔子倒卵形或棍棒狀,12-18微米×8-11微米,上生4-6個擔孢子梗,長6-10微米,擔孢子單胞,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基部稍細,無色,7-12.5微米×4-7微米。只有確定的菌株才在土壤中引起苜蓿的根潰瘍症,但對苜蓿不是專化性。病菌生長的溫度為6-30℃,最適溫度24-26℃(美國資料為25-30℃),35℃停止生長。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菌核或菌絲在土壤或病株殘體記憶體活越冬。絲核菌是土壤習居菌,當沒有寄主存在時,能以腐生狀態在土壤中存活。菌核發芽產生菌絲,在寄主表面形成一個侵染墊,通過菌絲釘直接侵入植物。菌絲在寄主細胞內和細胞間生長蔓延,產生果膠溶解酶分解寄主組織。通常病菌通過生出側根時造成的自然傷口侵入主根。根潰瘍只發生在高溫的土壤里。土壤含水量在70%-80%時易發病,在有灌溉條件的沙漠地區,此菌主要使植株發生根潰瘍症狀。在降雨多、空氣濕度大而又炎熱的氣候,主要發生莖枯和葉枯症狀。立枯絲核菌寄主範圍極廣,侵染許多植物,但有生理分化現象。各生理小種有不同的寄主範圍,此菌能嚴重為害各種苜蓿、三葉草、羽扇豆、沙打旺、紅豆草等豆科牧草。

分布與危害

分布很廣,幾乎在所有苜蓿種植區均有發生,在比較濕熱的地區,危害性較大。美國、澳大利亞和伊朗多有報導。我國在台灣省、吉林、甘肅和新疆地區也有發生。

防治方法

如果出現葉枯症狀,應及時刈割,減少危害。科研地可用以下藥物保護:①75%百菌清500-600倍液;②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500倍液;③40%立枯靈水劑灌地,以滲入土層4-6厘米為佳;④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800-1000倍液;⑤70%敵克松可溶性粉700-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