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廟鎮(山東省商河縣玉皇廟鎮)

玉皇廟鎮(山東省商河縣玉皇廟鎮)

玉皇廟鎮,位於商河縣西南部,距省城濟南60公里。東與楊莊鋪鄉相鄰,北與賈莊鎮相連,西與臨邑縣的孫安、孟寺鄉交界,南與濟陽縣唐廟鄉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皇廟鎮
  • 外文名:Yu Huang Miao town
  • 位於:商河縣西南部
  • 面積:153.49方方公里
  • 農作物:小麥、玉米等
歷史沿革,自然狀況,鄉鎮由來,大事記,經濟發展,文教科技,歷史沿革,人口數據,屬各學校,各村委會,

歷史沿革

1934年,商河縣劃分為9區6鎮73鄉,玉皇廟屬第五區,區公所在玉皇廟。第五區下轄1鎮9鄉, “1鎮”即玉皇廟鎮。1945年11月,中共商河縣委決定,建立玉皇廟區委,駐地玉皇廟。1958年3月,縣調整行政區劃,建立玉皇廟鄉。1960年1月,改為玉皇廟公社。1984年3月,由玉皇廟公社改為玉皇廟鎮至今。2005年11月,根據中共山東省委決定,將原來的楊莊鋪鄉撤掉,撤掉玉皇廟鎮,組建玉皇廟街道辦事處。2009年11月撤銷街道辦事處,改為玉皇廟鎮。

自然狀況

玉皇廟鎮位於黃河沖積平原,黃河水系下游,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東西最大距離20公里, 南北最大距離14公里,面積153.49方方公里。境內主要河流有土駭河、土馬河、商中河、商西河,境內流長57公里,流域面積70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棉花、花生、大豆、瓜果、蔬菜等。
全鎮轄94個行政村和1個商業街居委會,總人口6.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28‰。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 苗族、 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為108人,占全鎮人口總數的0.2‰。全鎮有張、王、李、楊、魏、孫、陳等46個姓氏,其中張姓最多。
主要經濟狀況 建國初, 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1.59萬元, 1978年為58.7萬元,2000年為7.8億元, 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之比為27∶55∶18。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500萬元。 1995年以來, 該鎮抓住全國範圍內的產業調整以及市“千人下派”的機遇,堅持“工業立鎮、農業強鎮、三產活鎮”的指導思想,“抓引進、促發展”,初步形成了三大產業交叉延伸、互為條件、協調發展的局面,先後引進企業項目20多個,。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小城鎮功能日趨完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截止2011年8月,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59億,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593萬元,比上年增長74.2%。農民人均純收入7418.4元,比上年增長19.73%。

鄉鎮由來

玉皇廟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市鄉鎮第十一名,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影響。 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首屆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山東省雙文明建設“明星鄉鎮”、山東省安全文明鎮、山東省平原綠化達標單位、山東省小城鎮建設“新型鄉鎮”、山東省“中心鎮”、連續五年被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和中共商河縣委、縣政府命名為“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是濟南市八個農業現代化建設試點鄉鎮之一。

大事記

1932年秋,為破除迷信,發展教育,段家村村民將關口寺改為學校,報請縣上批准為“商河縣第八高級國小”,牛立峰任校長。
1934年,商河縣劃分為九個區,玉皇廟屬第五區,區公所在玉皇廟。
1940年12月26日,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一部,攻擊商河城南李家河溝據點,激戰到次日中午,斃敵偽100餘人,繳獲戰利品一宗。
1945年11月,中共商河縣委決定,建立玉皇廟區委,駐地玉皇廟,馬漢民任書記,儲建華任副書記。
1972年6月, 大嶺農場所屬的玉皇廟、西瓦、南辛等三個小隊移交給勝利油田,改建為油田農場,修築瀝青路專線和工人及家屬居民點,促進了當地各項事業的發展。
1980年7月6日下午,玉皇廟公社風雹驟至,1000公頃莊稼受害。
1981年9月,貫徹落實聯產承包責任制,將土地全部承包到戶。
1986年,全鎮林果種植面積發展到7000畝,成為濟南市林果大鎮。
1991年,全市第一次城鄉一體化工作會議召開,全鎮第一個機械化工業企業煅熱廠開業。
1992年,被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命名為“雙文明建設明星鄉鎮”。
1993年2月,全鎮微波程控電話大樓投入使用。
5月1日,鎮政府完成了第三次駐地搬遷,搬遷至具有現代化辦公條件的辦公大樓。
1993年12月,濟南市千人下派工作隊一行29人來鎮調研工作。
1994年,被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確定為“百新鎮”。2000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中心鎮”。
1995年3月17日,中共濟南市委書記孫淑義來鎮視察黃淮海平原農業綜合開發區。
7月, 第一所民營學校--平皇武校掛牌開學。全鎮第一條鎮村路--聯盟路建成通車。
8月,為推進全鎮畜牧業發展,舉辦了第一屆賽牛大會。
11月29日,鎮工業開發區成立,第一家私營企業三威公司破土動工。
是月,被國家科委、體改委、農業部、民政部和農民日報社等聯合授予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稱號。
1997年5月,被濟南市命名為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達標鄉鎮”。
7月,鎮人大推選產生了第一個減輕農民負擔領導小組。
9月,教學大樓、衛生院門診大樓落成。
1998年3月,通過考試選拔,招收了37名農村青年組建了第一支“110”機動巡邏大隊,實行全天候24小時巡邏。
5月, 全鎮58個村均掛起了免餐牌,嚴禁村級設立招待費,此舉得到了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中央廣播電台、人民日報、人民權利報等多家媒體的關注。
11月,第一個商業街居委會成立。
是年,成為全縣第一個財政收入過500萬元的鄉鎮,並宣布實現財政自足。
1999年3月17日,濟南市市長謝玉堂在視察鎮三威公司、鍛造中心等鎮骨幹企業,題詞“工業立鄉、大有希望”。
10月, 投資640萬元實施的“暢通工程”--玉皇大道竣工通車。實現了“道平、燈亮、街綠、花香”。
1999年12月31日,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確定玉皇廟鎮跨入全市一類鄉鎮行列。
是年,全鎮第一家魯港合資企業皇港綠色果業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月1日,商河縣六大班子全體領導來鎮祝賀“財政收入在黃河以北兩縣率先過1000萬元”和全縣第一個進入市經濟一類鄉鎮,中共商河縣委書記宋玉國贈送賀匾“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台階”。
10月, 投資500萬元的“命脈工程”--35千伏變電站投入使用,在全縣首次實現了濟、德雙網、雙迴路供電,為全鎮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是年底,全鎮實現工商稅收2684萬元,財政收入突破1500萬元,經濟建設實現了超常規、大跨度、跳躍式、全方位的發展,躍居全市116個鄉鎮前十強。
2001年5月12日,全國日用玻璃協會年會及力諾新產品發布會召開。
6月, 國家醫藥局“甲基料玻璃醫藥安瓿生產”現場觀摩會在該鎮召開,國家醫藥局醫藥包裝司司長馮同平、省醫藥局局長李華及300名商界人士參加了會議。
2005年11月成立玉皇廟街道辦事處。
2007年3月,新建玉皇廟中心醫院。
2009年2月開工建設玉皇廟實驗中學。
4月開工新修玉凱路、玉皇廟水上公園。
11月撤街道辦事處,改為玉皇廟鎮。
2010年2月新建居民小區兩個:玉苑、玉南。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建國初期全鎮糧食平均畝產50公斤, 總產375萬公斤。1978年平均畝產達到70.5公斤,總產728.88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1986年以來,實行種植結構調整,發展優質果園1.3萬畝,稱濟南市“萬畝優質果園” ,享譽省內外,年產富士、玫瑰紅等果品11040噸,出口到俄羅斯、韓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玉皇廟鎮重視植樹造林,是山東省的平原綠化先進單位,每年植樹都在10萬株以上。按照“梁、路、林、村統一規劃,網、帶、點、片合理布局,風沙、旱澇綜合治理” 的林業發展方案,已建立起了以毛白楊為主的速生防護林3萬畝,林木存有量500萬株,農業林網綠化面積達2萬畝,既綠化了環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該鎮享有濟南市黃河以北“養牛第一鎮” 的美譽。全鎮大牲畜存欄量達2萬頭,羊2萬隻,年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40%。
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0992億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1.06億元,林果業總產值2000萬元,畜牧業總產值3397萬元。農作物播種面積8272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254公頃,經濟作物2985公頃。
第二產業建國前,僅有少量零星的私營手工業。建國初,手工業作坊大部分停辦。1958年開始發展社隊工業,先後建立了酒廠、麵粉廠等小型企業。1978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僅500人, 產值只有15萬元。到1995年,鎮上的企業只有兩家磚瓦廠和一家與汽配廠合作的鍛造分廠。1995年,濟南市“千人下派”帶來了思想上的大解放,從而推動了經濟的大發展,確立了“工業立鎮、引進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以玻璃產業為龍頭,以鍛造、化工、建材為骨幹協調發展的工業格局。2000年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超過7000人, 實現產值7.8億元,利稅2600萬元。鎮財政收入由1995年的64萬元增加到2000年的1500萬元,增長了22倍,從全市經濟三類鄉鎮一躍成為一類鄉鎮。連續5年被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第三產業建國前, 境內僅有玉皇廟一處集市, 商業、飲食業、服務業較少。195 3年, 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私營商業大多數納入合作化軌道。1978年後,個體私營商業、飲食業和服務業開始繁榮,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38人,年創產值3萬元。 鎮政府出台優惠政策、最佳化發展環境,至2000年底,發展到擁有玉皇廟、 魏集、段家、大張、安東和鎮中心商貿中心等6處集貿市場。商業區已發展各類商業網點418家,工業園區已有9家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落戶,年吸收各類中級職稱以上人才300人以上,轄區擁有賓館8處,幼稚園3處,醫院5處,影劇院及體育館各1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7300人,年創產值7000萬元。

文教科技

文教科技 民國以前,境內私塾教育為主,普通老百姓讀書識字的很少。1912年後,限制私塾,發展新教育,1932年秋,商河縣第八高小(段家關口寺高小)在段家村建成,使周圍村的青少年有了受教育的機會。1945年中共商河縣委決定在玉皇廟創辦完全國小,境內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43%。建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1958年,商河縣第三中學在玉皇廟建成;1984年,玉皇廟鎮一中建校招生;1986年,玉皇廟鎮第二中學在李庵建成;1991年成立了成人教育中心,培育了農村各類人才1359人。1986年,全鎮學校實現了校舍、課桌凳、操場、院牆、大門、廁所六配套,達到了省級標準。 1997年,全鎮籌集資金200萬元,在鎮一中修建了綜合教學大樓,順利地實現了全鎮中學的合併。 同年5月, 被濟南市命名為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達標鄉鎮” 。2000年, 全鎮有中學1所,在校生1359人,國小41所,在校生3846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省級標準,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1148名。
2000年,全鎮共有科技人員120人,自1990年以來,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8項。濟南力諾玻璃製品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太陽能集熱高硼矽玻璃管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該公司研製生產的醫用玻璃管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乙級料標準,並已完成甲級料的研製,投產後,產品質量將與國際接軌,達到國際標準,填補該項目的國內空白。
玉皇廟歷史悠久,當地人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其中鼓子秧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1993年2月,鎮政府舉辦了有14支代表隊參加的第一屆鼓子秧歌匯演。2000年,在濟南市第二屆青少年運動會上,玉皇廟鎮少年鼓子秧歌隊代表商河縣參加了開幕式表演。鎮政府還通過建文化站、廣播站、檔案室等手段,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民眾的整體素質。1997~2000年連續四年被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和中共商河縣委、縣政府命名為“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全鎮學校體育活動異常活躍,體育競賽形成制度。2000年,鎮中學在商河縣舉辦的中學生運動會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各村民眾體育活動蔚然成風,1997年,在商河縣舉辦的全民運動會上,玉皇廟代表隊獲第一名。玉西村民辦學校--玉皇武校,是全縣第一所民辦學校。建校以來,在全國及省市重大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武術人才。 為此, 中央電視台於2000年5月錄製播放了專題片《武瑰花開黃土地》。該校的綜合體育館建築面積達1700平方米,為舉辦體育比賽及各界民眾進行體育活動提供了良好場所。
人民生活 建國前,廣大民眾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年人均糧食只有7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30元。 建國後,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 7年人均糧食280公斤,經濟收入30元。70年代,農村以玉米、地瓜為主食。1981年,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人民生活更是有了飛躍的發展,雞、魚、肉、蛋成了民眾的家常便飯。穿著逐步向高檔發展。已有90%以上的農戶住進了磚石結構的房屋。 全鎮人均住房面積達40平方米。電話裝機總量4000餘部,行動電話800餘部,閉路電視普及率75%。80年代普及腳踏車,90年代機車、機動三輪車、各種汽車已逐步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2000年計有機動車輛8000餘輛,全鎮已基本實現了“水、電、氣、路、話、視”六通。隨著農業生產機械化、電氣化的發展,農民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越來越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投入工業和第三產業。1988年,鎮敬老院建成,有2 0多名無兒無女的老人在此安度晚年。2000年,全鎮共完成產值7.8億元,其中農業產值2.1億元,利稅210萬元,實現工商稅收2684萬元,財政收入1500萬元。經濟的迅猛發展,保障了全鎮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鎮村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 鎮政府加強了鎮村的建設。1995年7月,全鎮第一條鎮村路--聯盟路建成通車。1998年,全鎮第一個商業街居民委員會成立。1999年10月, 投資640萬元實施的“暢通工程”--玉皇大道竣工通車,實現了“道平、燈亮、街綠、花香”的要求。為提高小城鎮的功能,還實施了“中心帶動,軸線開發”工程,以“玉皇大道” 為軸線,3000米經濟長廊同步開發,當年底,200多套商業樓交付使用,加上已初具規模的商業街,3000米經濟長廊的框架已經搭成。1997年,被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評為山東省小城鎮建設“新型鄉鎮”。

歷史沿革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39年初,在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幹校學習的劉剛平被派往本地發展黨員,由孫安鄉李吉祥為首,鞋裡塢村張士周、安龍亭、張建華、安立信等組成鞋裡塢村黨支部,成為玉皇廟鎮第一個黨支部。
1945年11月,中共商河縣委決定建立玉皇廟區委, 駐地玉皇廟,黨員近百名。
1949年底,共有黨員300人,建黨支部35個。 1976年底,中共黨員總數達到500人。
1995年玉皇廟鎮黨校被評為濟南市先進基層黨校。近幾年來,調整充實了58個村的黨支部,2000年底,鎮黨員人數發展到1381人。
1939年10月, 五區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57年1月成立玉皇廟鄉政府。
1960年1月成立玉皇廟人民公社,行政機構稱玉皇廟公社人民委員會,實行政社合一,
1961年9月改稱公社管理委員會
1968年5月建立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4年3月改為玉皇廟鎮政府至今。
中共領導下的民眾組織抗日戰爭時期,建立五區民眾抗日總動員委員會。工人團體有玉皇廟抗日救國會,建國後改稱玉皇廟工人聯合會,簡稱工會。農民團體在土地革命時期有玉皇廟農民協會,抗戰時期稱玉皇廟農民抗日救國會,簡稱農會,
1964年成立玉皇廟貧下中農協會,簡稱貧協。婦女團體在抗戰時期有玉皇廟婦女抗日救國會,簡稱婦救會,建國後改稱玉皇廟民主婦女聯合會
1958年改稱玉皇廟婦女聯合會。青年團體在抗戰時期稱玉皇廟青年抗日救國會,簡稱青救會。
1957年改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玉皇廟委員會。
1952年成立於玉皇廟工商聯合會
1993年成立玉皇廟鎮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1994年成立玉皇廟鎮個體勞動者協會,又成立玉皇廟鎮計畫生育協會。 2005年11月組建玉皇廟街道辦事處。
2009年11月重新改為玉皇廟鎮。

人口數據

據玉皇廟鎮計生辦統計,  2010年人口6.4萬,人口出生率9.7‰,人口自然增長率2.8‰ ,下轄94個自然村。

屬各學校

商河縣玉皇廟鎮實驗中學
商河縣玉皇廟鎮中心國小
商河縣玉皇廟鎮教委
商河縣玉皇廟鎮李安國小
商河縣玉皇廟鎮楊莊鋪國小
商河縣玉皇廟鎮育才國小

各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東大嶺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東溫橋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東甄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東石橋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於寨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付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前孫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前昝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史家莊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後孫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後昝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周李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埃李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塔坡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夏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大張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太平莊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安子東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安子西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安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宋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小呂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小展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小張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小時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小李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崇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常莊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張名楊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張大人村
商河縣玉皇廟鎮李家庵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李河溝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楊廣塢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柴王村委
商河縣玉皇廟鎮段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演武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玉東村
商河縣玉皇廟鎮玉西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王天幣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瓦東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瓦西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田趙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紀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羅家村
商河縣玉皇廟鎮芮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西大嶺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西李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西溫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西甄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西石橋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許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許寺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趙美雨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路家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鞋裡塢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魏集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黃孫村委會
商河縣玉皇廟鎮亓家村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