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鯨(獨角鯨)

一角鯨

獨角鯨一般指本詞條

一角鯨(學名:Monodon monoceros)體長一般在4到5米(不包括長牙),雄性略長於雌性。成年鯨平均體重800~1600公斤。一角鯨沒有背鰭,它們的脖子和椎骨的連線方式更像其他哺乳動物,與海豚和鯨魚反而不一樣。腹部呈白色,背部有許多深褐色或黑色的斑點。一角鯨出生時皮膚顏色很深,隨著年齡增長,皮膚變得越來越白,至性成熟時,腹部出現許多白色斑塊,年齡較長的一角鯨體色又幾乎呈白色,所以可能與白鯨混淆。一角鯨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它們腦袋上伸出的長牙,那是從左上顎突出唇外的犬齒,長度可達2~3米,呈螺旋狀,因為長得像角,故而得名。牙齒平時除了打鬥之外,還是它在家族當中地位的一種象徵,獨角鯨的牙齒越長、越粗,代表它在鯨群中的地位越高。

一角鯨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大多數集中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島西部的海灣和水灣。它們是深層潛水者,會在海洋各層深度覓食,冬天捕食底棲生物,特別是生活在厚厚冰層下的比目魚,夏天的主要食物是北極鱈魚、比目魚以及一些其他魚類。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種群數量,種群威脅,保護級別,主要價值,相關研究,

形態特徵

一角鯨的頭部小而圓,嘴喙不明顯,額隆凸出,在嘴部前方呈小幅度上翹。頸部活動自如,帶有少許頸部皺摺的痕跡。胸鰭呈暗灰色,小而寬闊,但長度較短,胸鰭末端往上彎(末端隨著年齡會愈往上彎)。無背鰭,但在背的後半部有低矮的肉質隆起。背部與體側花紋斑駁。腹部顏色較淡或呈白色。尾鰭中央缺刻明顯;尾鰭前緣隨年齡愈加向內凹,後緣隨年齡愈加向外突出。
一角鯨的體色會隨著年齡顯著地變化,初生者呈斑污灰色或棕灰色。1至2歲為均一的紫灰色;青春期會出現白色斑塊;成鯨則在灰色的底色上帶有黑或暗棕色的斑塊;老鯨則幾乎通體全白。
成體長牙末端雪白,通常磨得很光滑。長牙大部分都是中空的,頗脆弱。成體一角鯨有兩種長牙形式:
雙長牙
上顎長著兩顆牙齒。當雄鯨一歲時,左側的牙齒就會突出,變成長牙;但雄鯨兩顆牙齒都突出的幾率有2‰,形成雙長牙。只有少數人曾在野外見過“雙長牙一角鯨”。當前只發觀過一隻雌鯨長有雙長牙。所有雄鯨的左側都有長牙,額外長出的右側長牙通常比左側的短,兩根長牙的螺旋都呈逆時針方向(從根部看)。
單長牙
長牙穿出上唇,呈逆時針螺旋(從根部看)。幾乎大多長牙都從上顎左側的牙齒長出,平均長度為2米,最長可達3米。長牙基部的圓周可達30厘米,重量可達10公斤。約有3%的雌鯨會長出一根纖細的長角,長度很少超過1.2米。
大小量度:成體頭至尾長4~5米;重800~1600公斤。雄性牙長150~267厘米。

棲息環境

傳統觀點認為一角鯨是深水鯨種,實際上它們在靠近北極浮冰帶的海洋各層深度覓食。

生活習性

攝食行動沒有規律,浮現海面的時間極短,潛水時間通常為7~20分鐘;遷徙時,游速極快,並浮游在海面或近海面處;捕獵時,會兜圈子或緩慢移動。群隊的所有成員可能同時浮升或下潛。可能在海面休息長達10分鐘,露出部分背部或一隻胸鰭;海況不佳時傾向待在深處休息。長牙可能揚升出水。浮窺、鯨尾擊浪與胸鰭拍水相當常見。很少躍身擊浪,但偶爾會在海面衝刺。噴氣微弱,經常不明顯。
雄一角鯨會以長牙互相較量,不論在水中或海面上;發出的聲音就像兩根木棍互擊。年輕的雄鯨經常嬉戲打鬥,但很少刺戳對方;較年長的雄鯨在激烈打鬥之後,經常傷痕累累。可能會有兩隻以上的一角鯨參與打鬥,有時有第三隻(或雄或雌)擔任“觀察員”。相信打鬥是用來建立社會階級的支配權,並通過長牙比試的儀式來維持。最強壯的雄鯨,通常也是長牙最長、最粗者,可能會與較多的雌鯨交配。
通常1~25隻組群,也有數百甚或數千隻同游的情況。“小群”由各種動物混合組成,但是一 般都具有年齡與性別隔離的特性。雌鯨與仔鯨經常組成群隊,而仔鯨或雄成鯨也時常形成個別的組織。數百個小群可能聚集一起同游,此時可能數千頭一角鯨廣布數平方公里;秋季遷徙時節,在大群隊中的性別隔離最為明顯。當雄鯨浮至海面呼吸時,偶爾可見到長牙,但一般都會在水面以下;一角鯨的社會地位與其長牙的長度有關。成群的大型雄鯨大都停留在比雌鯨或仔鯨距離岸邊較遠的外海。

分布範圍

所有鯨豚類中分布最北者。不連續地分布於北極附近,大都在北極圈以北,以及冰帽的邊緣;很少越過北緯70度以南。
原產地(海域):加拿大、格陵蘭島、俄羅斯、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
漫遊地(海域):德國、冰島、荷蘭、挪威、英國、美國。
一角鯨分布一角鯨分布

繁殖方式

一角鯨為季節性繁殖者。妊娠期約15.3個月,交配季在3~5月,次年7、8月間產仔。泌乳持續時間未知,猜測和白鯨Delphinapterus leucas)20個月的泌乳期相當。再次產仔間隔通常3年。每胎產一仔(也有一些雙胞胎的記錄),幼仔尾先頭後脫離母鯨子宮,初生仔鯨鯨脂層厚達25毫米,體長1.5~1.7米,重80公斤。出生後即可遊動,但仍由雌鯨撫育一段時間。兩性通常4~7齡性成熟,成熟期的雌鯨體長4米,重900公斤;雄鯨長4.7米,重1600公斤。
野生一角鯨壽命約50年,圈養繁殖尚未成功。

種群現狀

種群數量

一角鯨的全球種群規模超過8萬頭。加拿大北極高地的種群對全球種群的貢獻率最大,估計超過7萬頭(Innes等2002;NAMMCO/JCNB 2005)。此外,可能有數千頭一角鯨在夏季沿巴芬島東海岸的海灣和峽灣出沒(NAMMCO/JCNB 2005)。在哈德遜灣北部群聚避暑的一角鯨約3500頭(COSEWIC 2004)。西格陵蘭(英格爾菲爾德和梅爾維爾灣)兩年夏季的聚集個體超過2000頭;東格陵蘭粗略估計有1000多頭;中格陵蘭在1998和1999兩年的越冬群體約2800頭(Heide-Jørgensen &Acquarone 2002)。

種群威脅

一角鯨的天敵有虎鯨、海象、北極熊與鯊魚;然而這些都比不上人類。愛斯基摩人捕獵一角鯨以取其寶貴的長牙和厚皮已有數世紀了;生食其皮更是他們的傳統美食;肉則用來餵狗,鯨脂與脂肪可用於燃燒和照明。當前,加拿大的因努伊特人以高速機船及火力強大的來福槍捕獵一角鯨,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為受傷的一角鯨至少有半數會下沉或逃脫,但仍難逃一死;儘管每年的捕殺配額有數百隻,屠殺的總數卻往往遠高於此。
一般認為一角鯨並沒有滅絕的危險。即使如此,《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仍將一角鯨列入需監控並管制其身上長牙的交易,以免該物種陷入滅絕的危險。

保護級別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鯨目*其它鯨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NT),2008年評估。

主要價值

由於一角鯨的長牙讓人聯想到獨角獸的傳說,因此有好幾個世紀,人們相信它具有醫療效果,甚至具有魔力。在長牙價值最高的中世紀,“獨角獸的角”價格是同等重量的黃金的十倍。傳說英國伊莉莎白女王曾收到一根價值1萬英鎊的長牙,這筆金額在當時可以買下一座城堡。

相關研究

探測海洋溫度
大多數氣候研究藉助於氣象氣球、衛星、深海和冰鑽設備來獲取全球氣候變化的數據。而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學家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他們將感應設備附在一角鯨的背上,靠一角鯨的活動來獲取信息。克里斯汀·萊德(KristinLaidre)和她在華盛頓大學極地科學中心套用物理實驗室的同事們為三頭一角鯨裝上了衛星傳輸設備,並跟蹤它們的行蹤,以測量某一地區的水溫。科學家們跟蹤的三頭一角鯨都是2006年夏天捕獲的。每頭鯨每天能傳輸來400多個溫度數據。在已結束的第二階段的工作中,物理學家們還通過設定在海洋深處的探測儀器獲得了包括海水鹽度等更多的數據。
一角鯨的長牙一角鯨的長牙
長牙的功能
雄一角鯨作常獨特,不可能與其他的鯨混淆。螺旋狀的長牙實際上是退化的牙齒,很像粗糙而有螺旋紋路的拐杖;至17世紀初期,一角鯨的長牙還一直被視為傳說中獨角獸的犄角。多年來,這長牙的功用困惑了許多科學家。眾說紛紜的理論中,有的認為可用來叉魚、挖掘食物或鑿穿冰層。一角鯨的確經常為急速結凍的冰層所困,卻非利用長牙,而是以頭部撞出所需的呼吸孔。長牙的功用也可能類似鹿的叉角,足競奪芳心、展現力量的工具;平均約有1/3的雄鯨長牙會斷裂;多數老雄鯨的頭部也都留有打鬥的傷痕。大多數的雌鯨都沒有長牙。還有研究發現,一角鯨長牙表面有很多的神經通道,猜測長牙可能是雄性一角鯨測試水文和氣壓的工具。而萊德和海德·哲森指出,沒有長牙的雌性一角鯨的壽命更長,因此長牙對於一角鯨的生存並不是至關重要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