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腳戲

獨腳戲

曲藝的一種。一般由一人或兩三人演出,生動滑稽,近於北方相聲。流行於滬 、杭等地。

獨腳戲是一種新興的傳統曲藝曲種。流行於上海、江蘇(蘇南)、浙江一帶,以吳語方言演出。獨腳戲興起於1920年前後,早期多由一人演出,藝術上受到江、浙、滬一帶流行的“小熱昏”、“唱新聞”、“隔壁戲”等說唱形式的影響。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獨腳戲
  • 地理標誌:上海,江蘇,浙江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68
  • 遺產類別:曲藝
  • 申報地區:上海市黃浦區、浙江省杭州市
  • 別稱:滑稽
  • 國家:中國
  • 表演用語吳語為主
名稱來源,歷史源流,起源,發展至鼎盛,新潮滑稽,“唱”派大發展,滑稽劇團恢復,入遺,表演形式,表演劇目,早期,抗日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後,粉碎“四人幫”後,曲目伴奏,傳承人物,

名稱來源

獨腳戲又名滑稽,是一種發源於民國時期的上海,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南部地區的地方傳統曲藝種類。因最初由演員一人飾演多種角色,故名獨腳戲。,而在上海話中“腳(jia)”、“角(go)”二字讀音不同,此時,獨腳戲還是獨腳戲,直至該名詞傳到了北方,在國語中角(jiǎo)色與腳色同音,所以“腳色”通“角色”,這時“獨腳戲”通作“獨角戲”。
獨腳戲
這裡有人會有疑問,角色不應該念jue嗎?其實不然,角色的本音是jiaose,早期在北京各行各業都會使用異讀的方式來表達行業特徵性辭彙(老北京人管這種叫“不好好念詞兒”),比方說古玩界的珊瑚不念珊瑚,念珊虎,琥珀不念琥珀,念琥波。而當時的戲曲界的行業特徵性詞角(jiǎo)色就被念成角(jué)色,業內人逢人便說“我是個角(jué)兒”,而角jué音的由來是可以追溯到早期北京話跟中原官話融合的時期所帶來的文白二讀,江攝二等和宕攝三等入聲字文讀yœ/uo來自南京官話,白讀iɑu/ɑu來自北京官話,最後發展成jue音。到了後期戲曲界發展,影響力越來越大,於是人們就屈服於角(jué)色這種念法,包括現行的字典都改成jué音。
“獨腳戲” 是原詞,後才作“獨角戲”,同樣的,角色的原詞是“腳色”。

歷史源流

起源

民國9年(1920年)前後,上海文明戲藝人王無能堂會客串演出時,由一人說笑話、講故事、唱京戲、學方言,扮演多種角色,自稱獨腳戲。民國16年,王無能正式以“獨腳戲”掛牌演出。同年,杭州江笑笑來滬,稱為“社會滑稽”。次年,劉春山相繼而起,稱為“潮流滑稽”。三人為獨腳戲的崛起,獨樹一幟,後人稱為“滑稽三大家”。

發展至鼎盛

民國18年,上海新世界遊藝場邀當時著名的五班(10人)獨腳戲藝人以“五福團”名義舉行每周一次的“大會串”,擴大了獨腳戲的影響。30年代獨腳戲處於鼎盛時期,從業人員有100多檔,並在遊藝場、堂會和民營電台演播,均自編自演,各顯其能。抗日戰爭期間,不少獨腳戲演員投入宣傳抗戰活動。民國31年,由江笑笑發起組成專演滑稽戲的“笑笑劇團”。獨腳戲藝人大多數開始兼演滑稽戲。
獨腳戲獨腳戲

新潮滑稽

抗戰勝利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姚慕雙周柏春以“新潮滑稽”出現,颱風帶有書卷氣,在繼承發展前人曲目的同時,大量編演新段子,如《人民真開心》等。程笑飛在“唱”上另樹一幟,在獨腳戲中展示各種地方戲曲。楊華生從內地回滬,表演獨腳戲注重作品內容。其時,姚、周檔,程、劉(小劉春山)、俞(祥明)檔,楊、張(樵儂)、笑(嘻嘻)、沈(一樂)檔,在民間電台上各展所長,擁有大量聽眾。藝人們足跡遍於電台、遊樂場、堂會、舞廳、酒樓,再次掀起獨腳戲的高潮。建國初期,獨腳戲演員已逾500人。此後,獨腳戲演員大多數參加劇團以演滑稽戲為主。獨腳戲的表演一般出現在專門組織的“獨腳戲專場”,或滑稽廣播會,或下廠下鄉下基層時演出整套或零星節目。
獨腳戲

“唱”派大發展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獨腳戲的“唱”派得到較大發展。不少獨腳戲演員經常以“說”或“說說唱唱“的名稱,在電台說唱新人新事,或演播獨腳戲“唱”派的節目。以黃永生為代表的一些業餘演員弘揚獨腳戲“唱“派中唱時事新聞的傳統,於1964年左右脫標出“上海說唱”名稱。雖然此時有了專門從事上海說唱的個別演員,但獨腳戲中以“唱”為特色的表演一直沒有間斷,他們較多的在電台演唱新人新事,如周柏春楊華生袁一靈田麗麗沈一樂吳雙藝王雙慶童雙春張醉地等,他們一直兼演獨腳戲的唱的段子,直到“文革”開始。
獨腳戲

滑稽劇團恢復

1978年起,一些專演獨腳戲和兼演獨腳戲的滑稽劇團逐漸恢復建立,它們是:上海曲藝劇團(後改名為上海滑稽劇團),上海廣播電視藝術團曲藝隊,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上海市青藝滑稽劇團。不少中青年演員挑起了獨腳戲演出的大梁,有影響的有吳雙藝、童雙春王雙慶翁雙傑李青筱聲咪孫明方艷華郭明敏劉福生姚琪兒、姚勇兒、沈少亭、蔡劍英等。人民滑稽劇團充實了大量的業餘演員,王汝剛便是其中佼佼者。上海滑稽劇團在1981年起辦起了培養滑稽演員的學館,新人有錢程胡睛雲秦雷等。獨腳戲走上了另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入遺

2008年,獨腳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表演形式

獨腳戲一般以二人合作演出為主,也有一人和三人合演的形式。
獨腳戲
在遊樂場、堂會、劇場等,多為站立表演。在電台演播時多為坐演。分單檔(單口)和雙檔(對口),兩人以上,稱為“大獨腳戲“。雙檔多為男性,少數也有男女檔的。
表演時,舞台上常用堂幔(或以屏風替代),堂幔前置一橫放的半桌,半桌左右各有一張椅子。早期,半桌和椅子上都有桌披和椅披,桌披上還常繡上演員藝名或本檔獨腳戲的滑稽名稱,如“社會滑稽”、“醒世談笑”等。半桌上放置常用道具,如春鑼、木魚、三巧板等。半桌和椅子可隨表演內容而移動,變成“象徵性”的實物道具,如將半桌代櫃檯、代牆,將椅子代黃包車、轎車等。
獨腳戲的表演,講究說、學、做、唱。“說”、“學”、“唱”近似於北方相聲,以學習京劇等戲曲劇種、地方方言和曲藝為主,“做”則以直接扮演人物,在舞台上表演作品中的情節和人物對話為主,表演的誇張幅度大。角色的語言、對白,又以相同於相聲組織“包袱”的手法,來產生笑料,喜劇效果強烈。這種“做”的手法已逐漸滲入到以說、學、唱為主的節目當中,成為重要的藝術手段。這四種表演形式均為製造笑料服務,它通常運用語言上的誇張誤會巧合對比詭辯差錯拉扯、偷換、諧音拼湊重複雙關等,形成“噱”(逗笑)的效果。常用簡易的化妝和各地方言在表演(起角色)時區分各種不同人物。有時也藉助木魚、三巧板之類的小道具,或者作象徵性甚至誇張性的表演,以加強“噱”的演出效果。
獨腳戲

表演劇目

早期

獨腳戲早期以口技、雜學唱一類的節目為多,以後又發展了以“學”為主的《學電台》、《學話劇》、《各地堂倌》、《關店大拍賣》及以“說”為主表現人物故事的《金蛤蟆》、《七十二家房客》、《阿福上生意》和以“做”為主的《釘巴》、《關亡》等節目。傳統曲目有《哭妙根篤爺》(王無能代表作)、《火燒豆腐店》(江笑笑鮑樂樂代表作)、《一百零八將》(劉春山代表作)、《七十二家房客》、《十三個人叉麻將》、《各地堂館》、《新老法結婚》等。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獨腳戲演員編演了大量宣傳抗日和愛國的曲目,有痛罵賣國賊與歌頌戰英雄的《漢奸一百另八將》、《抗日英雄馬占山將軍》、《抗戰八年》、《汪家大出喪》;有諷刺“接收大員”與假公濟私的《五子登科》,鞭韃社會黑暗的《罵米蛀蟲》、《競選總統》等。

新中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獨腳戲演員進行了大量的藝術改革和實踐,整理了一批優秀傳統節目,如《調查戶口》、《學英語》、《國語與方言》、《寧波音樂家》、《水淹七軍》、《拉黃包車》、《七十二家房客》等,多已收集在1963年編輯出版的《獨腳戲選》一書中。
獨腳戲獨腳戲

粉碎“四人幫”後

粉碎“四人幫”後,獨腳戲起死回生,重新煥發青春。在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市曲藝家協會的扶植下,許多優秀曲目萌生。揭露“四人幫”倒逆施的《看風使舵》、《啼笑皆非》、《貼標語》等寓莊於諧,引起觀眾極大的共嗚;謳歌勞動模範的《選擇》,宣傳法制的《現身說法》,以及《頭頭是道》、《啥人嫁撥伊》、《鄰隔壁》、《新紅》、《繁花似錦》、《各派越劇》等已成為流傳甚廣的保留節目。
獨腳戲劇本職業寫作者有沈菊隱、於鬥鬥、裴凱爾、王劍心等。

曲目伴奏

1948年左右,獨腳戲在電台演出時,唱的段子曾出現過用鋼琴伴奏的形式,1949年後,伴奏的樂隊基本穩定,一般採用二胡揚琴琵琶、鼓板;基本曲調有【小鼓調】、【蘇賦調】、【宣卷調】、【青年曲】、【媽媽不要哭】、【探親相罵】、【節節高】等。

傳承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