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戲(上海傳統曲藝)

獨角戲(上海傳統曲藝)

獨腳戲(亦名滑稽) 受小熱昏、文明戲、蘇灘等兄弟藝術影響,以滑稽娛人為主要審美功能的曲藝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角戲,獨腳戲
  • 性質:上海傳統曲藝
  • 別名:滑稽
  • 主要審美功能:滑稽娛人
出現與發展,藝術特色,藝術價值,

出現與發展

獨腳戲亦稱“滑稽”,是上海富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曲藝形式,發祥於上海,分布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
民國9年(1920年)前後,上海文明戲藝人王無能在堂會客串演出時,由一人說笑話、講故事、唱京戲、學方言,扮演多種角色,自稱獨腳戲。民國16年,王無能正式以“獨腳戲”掛牌演出。同年,杭州江笑笑來滬,稱為“社會滑稽”。次年,劉春山相繼而起,稱為“潮流滑稽”。三人為獨腳戲的崛起,獨樹一幟,後人稱為“滑稽三大家”。民國18年,上海新世界遊藝場邀當時著名的五班(10人)獨腳戲藝人以“五福團”名義舉行每周一次的“大會串”,擴大了獨腳戲的影響。
30年代,獨腳戲處於鼎盛時期,從業人員有100多檔,並在遊藝場、堂會和民營電台演播,均自編自演,各顯其能。抗日戰爭期間,不少獨腳戲演員投入宣傳抗戰活動。民國31年,由江笑笑發起組成專演滑稽戲的“笑笑劇團”。獨腳戲藝人大多數開始兼演滑稽戲。
抗戰勝利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姚慕雙、周柏春以“新潮滑稽”出現,颱風帶有書卷氣,在繼承發展前人曲目的同時,大量編演新段子,如《人民真開心》等。程笑飛在“唱”上另樹一幟,在獨腳戲中展示各種地方戲曲。楊華生從內地回滬,表演獨腳戲注重作品內容。其時,姚、周檔,程、劉(小劉春山)、俞(祥明)檔,楊、張(樵儂)、笑(嘻嘻)、沈(一樂)檔,在民間電台上各展所長,擁有大量聽眾。藝人們足跡遍於電台、遊樂場、堂會、舞廳、酒樓,再次掀起獨腳戲的高潮。建國初期,獨腳戲演員已逾500人。此後,獨腳戲演員大多數參加劇團以演滑稽戲為主。獨腳戲的表演一般出現在專門組織的“獨腳戲專場”,或滑稽廣播會,或下廠下鄉下基層時演出整套或零星節目。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獨腳戲獲得新生,不僅走向螢屏,而且出現了“滑稽小品”的表演形式,湧現出王汝剛和錢程等一批新獨腳戲演員。上海獨腳戲演員還赴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演出。

藝術特色

獨腳戲具有強烈的喜劇色彩和娛樂性,表現形式廣采雜糅,深深植根於人民民眾。
獨腳戲的表演,講究說、學、做、唱。說,包括敘述故事、角色對白、饒口令等;學,指學說各地方言;做,指虛擬性表演,包括臉部表情,手勢、動作等;唱,指學唱南腔北調,唱京劇及其他地方戲曲、曲藝的唱腔,唱蘇灘、宣卷和江南各種小調等。
這四種表演形式均為製造笑料服務,它通常運用語言上的誇張、誤會、巧合、對比、詭辯、差錯、拉扯、偷換、諧音、拼湊、重複、雙關等,形成“噱”(逗笑)的效果。有時也藉助木魚、三巧板之類的小道具,或者作象徵性甚至誇張性的表演,以加強“噱”的演出效果。傳統曲目有《哭妙根篤爺》(王無能代表作)、《火燒豆腐店》(江笑笑、鮑樂樂代表作)、《一百零八將》(劉春山代表作)、《七十二家房客》、《十三個人叉麻將》、《各地堂館》、《新老法結婚》等。建國後新創作和改編的保留曲目有《學英語》、《國語與方言》、《啥人嫁撥伊》、《頭頭是道》、《新紅娘》、《請角兒》、《補婚》、《請保姆》等。

藝術價值

獨腳戲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豐富了中國曲藝藝術寶庫;它生長於都市市民文化的土壤,屬於典型的市民文化藝術;它既繼承了民族喜劇藝術的傳統,又不排斥對外國喜劇藝術的借鑑。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獨腳戲的傳統優秀作品的傳承及新作品的創作均面臨窘境,觀眾群大量分流及流失,觀眾層老齡化現象嚴重,演出市場嚴重萎縮,演員出現斷層(自稱一家的表演藝術家更是缺乏),而各方面保護及傳承方面所需的資金又嚴重缺乏。獨腳戲這一民族文化藝術瑰寶亟待各個相關部門合力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