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子養老時代

獨子養老時代

獨子養老時代,指的是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裡,獨生子女們將不得不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70年代,中國開始實行計畫生育政策,由此中國有了第一代獨生子女,30年時間過去了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逐步邁入老年人行列,一個新的命題應運而生,那就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子養老時代
  • 介紹:獨生子女們將面對父母的養老問題
  • 決定了:老人的贍養主要依靠子孫
  • 養老模式:家庭式養老
簡介,歷史背景,產生原因,面臨問題,新型養老,服務體系,解決方法,

簡介

他們不僅有“養不起小孩”的憂慮,還要直面“養不起父母”的危機。長期以來,中國社會最主要的養老模式是家庭式養老,“養兒防老、積穀防饑”是沿襲多年的至理名言,這就決定了老人的贍養主要依靠子孫,而不是像國外那樣依靠社會。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獨生子女無力、無暇照顧老人的矛盾越發凸顯,特別是新的家庭結構——“四二一”模式(四個老人,兩個夫妻,一個孩子)的形成,兩個年輕人要負擔起4個老人的養老重任,更增加了家庭養老的難度。

歷史背景

上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實行計畫生育政策,由此中國有了第一代獨生子女,30年時間過去了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逐步邁入老年人行列,一個新的命題應運而生,那就是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問題。一直以來,人口問題始終是制約中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20世紀70年代開始,面對嚴峻的人口形勢,中國開始在城鄉全面推行計畫生育,控制人口增長。
1971年國務院批轉了《關於做好計畫生育工作的報告》,把控制人口增長的指標首次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畫。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發表了《關於控制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信中明確提到,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1982年黨的十二大把實行計畫生育確定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提前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嚴格執行的國策幫助中國成功地避免了人口的失控,但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些顯著的變化。其中一個就是隨著計畫生育的推行和家庭意識的變化,獨生子女增多,家庭平均人口逐漸下降,家庭構成呈現小型化趨勢。
獨子養老時代獨子養老時代

產生原因

由於分配製度改革不到位,致使大多數工薪階層職工的收入沒有隨中國經濟成長而增長,由於國家在實行計畫生育時對觀點片面,片面強調人是消費者,忽略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的根本原因: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人口壽命的提高。

面臨問題

根據中國老齡辦調查,1982年中國平均每個家庭的人口為4.4人,1995年為3.7人,2005年為3.13人,23年間家庭平均人口減少了1.27人,下降幅度約28%,城市家庭結構小型化更加明顯,而且這種趨勢仍在延續。與此同時,獨生子女的父母正在逐漸老去。1979年中國婦女平均初育年齡為24歲至25歲,這就意味著,當時回響計畫生育政策,只生育了一個孩子的父母,如今差不多都到了退休年齡,開始步入老年。這一代人大概有多少呢?新華社1980年9月3日發布的一則訊息稱,1979年全國有607萬個家庭領取了獨生子女證。這不是一個小數目。顯然“獨子養老”的時代已經悄悄來臨,一個新課題擺在了我們面前。
以上海市為例,上海獨生子女家庭目前約有305萬個,占全市家庭戶總數的比例為60.2%;全市有610萬左右的獨生子女父母,占戶籍人口的比例為43%。據預測,上海市2013年新進入老年階段的人口中80%以上為獨生子女父母,在2018年以後,每年有24萬到34萬的獨生子女父母進入老年階段。

新型養老

1、針對“獨子養老”面臨的困境,有關專家指出,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方向。
2、老年人晚年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醫療保障等方面。其中需求比例最高的是生活照料,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化養老保障體系。
3、中國當前的情況下,必須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堅持社會養老與家庭養老相結合,充分發揮二者各自的優勢。一方面要完善對老年人的社會服務,發展各種形式的養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發揮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居家養老和社區服務養老,使老年人既能生活在熟悉的生活環境里,又能發揮社區老年人互相幫助的優勢,這對老年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是最好的選擇。
社會化養老社會化養老
4、所謂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會提供養老服務的養老方式。這種方式已經在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社區中普遍運用,中國的上海、天津、北京的一些街道社區也相繼引進了這種服務,其中上海市的探索值得關注。
5、整合社區資源,依託助老服務社、醫療機構、家政公司等社區服務網點,通過上門或日托照料形式,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急、助浴、助行、助醫等“六助”服務,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初步形成了覆蓋社區的養老服務網路。
6、對老年人的服務不只是簡單的送餐、沐浴、理髮、洗衣被、居室打掃一類,還包括康復護理、讀報陪聊、緊急援助呼叫等。但目前中國的居家養老服務還只是星星點點,服務能力薄弱。

服務體系

1、社會化養老的好處是把一些自行養老能力差的人通過契約捆綁的方式保護起來了,為此增加的問題是如何防範契約網路的系統風險。本次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是金融機構與客戶、金融機構之間的金融產品契約除了各自的縱向關係外,又被以種種期權(Option)和遠期契約(Forward Contract)在橫向上串聯起來了,當一些契約的失敗達到了一個臨界點之後,整個金融市場的形勢就“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2、與社會化養老的契約網路相比,金融市場的契約串聯所牽涉的利害是小巫見大巫。社會化養老是以普遍覆蓋為特徵的。例如,德國的法定養老保險覆蓋了德國約90%的工作者。1999年,米爾頓·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撰文評價社保,稱社保是世界上最大的龐氏項目(the Biggest Ponzi Scheme on Earth)。
3、社會化養老網路契約的系統風險就在於,不再像“家庭保障”那樣,資源總體上是向下一代傾斜的,而是反過來,資源有向上一代轉移的趨勢,而且這種趨勢日益明顯,相當於總的賬本有虧空,子女一代償還。就像是擊鼓傳花,只要鼓點不停,花還是會不斷傳下去的。

解決方法

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勵生育,養活孩子無論是成本還是年限都低於老年人,新生一代可以及時分擔獨子養老壓力,但是由於涉及到國家政策的制定,具體實施還值得期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