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野派

狩野派

狩野派(かのうは)是日本著名的一個宗族畫派,其畫風是在15~19世紀之間發展起來的,長達七代,歷時兩百餘年。

日本的主要畫家都來自於這個宗族。同時這個畫派又主要是為將領和武士們服務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狩野派
  • 外文名:かのうは
  • 屬於:日本著名的一個宗族畫派
  • 地位:日本的主要畫家都來自於這個宗族
畫風,代表人物,首倡者狩野正信,第一代狩野元信,狩野永德,狩野探幽,第六代傳人,第七代傳人,狩野派作品,

畫風

狩野派的畫風雖在題材和用墨技巧方面屬於中國傳統,但在實際表達方式上卻是完全的日本式。作風粗獷是其主要的特徵,線條的明快和宋代繪畫有明顯的區別。狩野派的屏風畫更以明暗配合及其單純的裝飾性處理表現突出。

代表人物

應該說狩野派的首倡者是武士階層的業餘畫家狩野景信,然而被公認為第一代狩野派畫家的則是他的兒子狩野正信

首倡者狩野正信

狩野正信(1434~1530)是足利幕府御用畫家,狩野派的始祖。這一派的“大和化”中國畫風曾統治日本畫壇三百餘年。他曾受畫僧天章、周文(日本水墨畫畫風的代表)的影響,但其水墨山水不是以筆墨表現禪意,而是輪廓清晰,這正是發揮了日本藝術固有的纖細風格。
據傳他曾模仿周文畫過聖徒和菩薩,但無一存世。狩野正信為禪武兩家所重用,其畫事出見於1463年的記錄。當時他為足利義政在東山山莊的隔扇上描繪山水畫和佛畫,還做有許多肖像畫。
現存的狩野正信的作品極其罕見,代表的有東京中村家藏的《周茂叔愛蓮圖》,栗山家藏的《崖下布袋圖》和京都真珠庵藏的屏風畫《竹石白鶴圖》。他的畫平易近人,促使漢畫向近世轉化,也就是說基於日本人的感覺和情趣的和式漢畫。
不過狩野派畫風的真正形成,是在狩野正信的兒子元信之時。

第一代狩野元信

狩野元信(1477~1559)同父親正信一樣,是足利幕府的御用畫師,也為細川高國大內義隆等幕府權貴所用,經常出入宮廷、幕府官邸畫障屏畫。他承襲了足利家所喜好的中國水墨畫風格,但同時他又是提倡“大和畫”的土佐派始祖土佐光信的義子。
因此,狩野元信採用折衷的辦法,將中國水墨畫的挺拔筆勢同“大和畫”的絢麗裝飾結合起來,這種合二為一的風格特別適合於巨幅作品。他天資聰穎、多才多藝,所畫山水、人物和花鳥均美輪美奐。
1539年-1553年,他數次在石山本願寺畫襖繪,又為東福寺永明院繪製扇繪,向嚴島神社奉獻繪馬,廣泛活躍於官、武、禪各界,晚年被授於“法眼”。
他的畫域廣泛,最初的作品是獻給細川高國的《鞍馬寺緣起繪》。他在京都靈雲院的隔扇上畫過許多畫,最有名的是他用山水畫裝潢寺中的三個房間,採用三位中國大師的風格:法常的“隨筆點墨”、夏圭的“簡勁蒼老”和玉澗的“飛龍斷墨”。
他的有些畫原先畫在隔扇上,後來裱為掛軸,其中最主要的是《四季花鳥圖》和《瀟湘八景圖》。元信的出現,決定了以往具有多種可能的漢畫日本畫方向最終歸結於大型花鳥畫。這種大型花鳥畫既是室町時代漢畫的必然歸結也是桃山時代障屏畫的出發點。

狩野永德

到了安土桃山時代,出現了日本最偉大的屏風畫師,他就是狩野永德(1543~1590),狩野元信的孫子。以障壁畫為主線的桃山繪畫樣式與狩野永德的名字緊緊的聯繫在一起。狩野永德是狩野元信之子松榮直信的長子。他通過祖父元信的指導,很早就煥發出非凡的才質,年輕時才華就超過其父親。因此元信曾斷言:以後狩野派的命運就要看永德的發展了。狩野永德以金底、艷色施加較濃的水墨輪廓,使狩野派的風格顯得更加富麗堂皇。他的構圖簡單,喜在摺疊屏風和隔扇上畫鳥獸、花木和岩石。
1566年,他為京都聚光院做的《花鳥圖》襖繪,就可見其大膽的筆法和有動感力度的構圖,從元信風格的大步邁進,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1574年,織田信長狩野永德的《洛中洛外圖》屏風贈給上杉謙信。這幅屏風是扣人心弦的細密濃繪,金雲蔽日。畫中人物多達兩千,充滿裝飾性、動感、現實感,其氣魄之宏大在日本繪畫史上史無前例。於是,永德的超群才能為信長所賞識。
1576年修築著名的安土城時,永德逐被重用,率領門人傾心製作天守和城內御殿的障壁畫。據《信長公記》記載,這些障壁畫以濃繪的花鳥、名勝和風俗為主題,極其華艷,為劃時代的巨作。可惜的是,這些紀念碑式的作品,由於1582年明智光秀的叛亂,而隨城郭一起燒毀了。以後,狩野永德又成為豐臣秀吉的御用繪師,在秀吉從1583年開始興建的一系列大型建築中,毫不停息地製作障壁畫。
他先後作畫於大阪城聚樂第、正親町院御所、天瑞寺、東福寺和御所等地。過分的勞累損壞了他的健康,終於在1592年勞瘁而死。狩野永德晚年辛勤創作的成果,至今幾乎都隨建築物的毀壞而蕩然無存了,僅能通過他的其他一些作品窺視其一端。現存的作品中還有畫在六扇摺疊屏風上的《唐獅子圖》(日本皇室);畫在京都天球院16隔扇上的《山水與花卉》;以及畫在京都南禪寺牆壁上的《二十四孝圖》。由於狩野永德的出色活動和他所創造的障壁畫新樣式,狩野派在畫壇上的指導地位從此確立。

狩野探幽

並稱為狩野派“三大畫家”的狩野元信狩野永德,另一位便是永德的孫子狩野探幽(1602~1674)。作為日本德川時代最有影響的狩野派畫家,他採用保守性的題材,如體現儒家倫理觀念的歷史人物,恢復狩野派早期畫家的柔和色調和圖案,成為此後狩野派畫家的樣板。在屏風畫孔子與兩個門徒》中,能看出他畫人物肖像的謹嚴畫風。從他所獲得的種種榮譽,可知他的藝術迎合了當時幕府將軍的趣味。他17歲時就成了德川幕府的御用畫家,在“鍛冶橋”有他得到恩賜的宅邸,因而他的畫派被稱為“鍛冶橋派”。他曾為許多宮殿和城堡作壁畫,包括京都二條御所、名古屋城和京都的皇宮。他還畫過德川第一代將軍家康的生平事跡,並且裝飾家康墓(即日光東照宮)的門廊。34歲時,他自號探幽齋,兩年後任了高級僧職。他一生作畫,直到72歲高齡,倒在畫筆紙墨旁。

第六代傳人

狩野派的第六代傳人是德川幕府御用畫師,狩野永德的門徒、養子狩野山樂(1559~1635)。他最擅長巨幅裝飾構圖,在金底上塗以粗體的線條和鮮明的色彩。他畫過許多屏風畫和隔扇畫,均成為了寺院、城堡和皇宮的內部裝飾。作品存世很多,其中有《鷙鳥圖屏風》(熊本市西村家藏);一對中國古代傳說人物畫屏(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和京都天球院壁畫《花、木和虎圖》(定為國寶)。他還從中國的《帝鑒圖說》選擇了一些歷史人物作畫,此後的狩野派畫家常用這種主題。

第七代傳人

狩野家族的第七代傳人,亦是德川幕府的御用畫師。他就是曾創立“木挽町”分派的狩野尚信(1607~1650)。他的畫接近水墨傳統,以草體畫法知名。運筆開闊大膽,用墨樸素清淡,使人有簡潔、鮮明之感。他的草體畫代表作有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的兩幅山水屏風。其他作品,如《瀟湘八景圖》現存一個片斷(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其主題和技法都以南宋中國水墨畫家法常的作品為範本。

狩野派作品

《四季花鳥圖》、《禪宗祖師圖》、《月夜山水圖》、《四季花鳥圖屏風》、《京洛月曆風俗圖扇面屏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