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野永德

狩野永德

狩野永德(1543年~1590年),日本畫家。名州信,通稱源四郎。1543年1月13日生於山越國(今京都),卒於1590年9月14日。他的傳世作品還有《唐獅子屏風》、《檜圖屏風》及《洛中洛外圖屏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狩野永德
  • 國籍越國(今京都
  • 出生地:山越國
  • 出生日期:1543年1月13日
  • 職業:藝術 畫家
  • 代表作品:《松鷹圖》;《唐獅子屏風》;《檜圖屏風》
簡介,生平介紹,繪畫藝術,

簡介

狩野永德是日本畫家。名州信,通稱源四郎。1543年1月13日生於山越國(今京都),卒於1590年9月14日。祖父狩野元信、父親狩野松榮都是幕府御用畫師,永德9歲就獲得機會隨父輩參加障壁畫創作,1566年初露頭角,所作16面花鳥圖和8面琴棋書畫圖,一洗過去因襲模仿風氣,轉向描繪社會生活,獲得好評。之後名望迅速上升,先後主持了安士城、聚樂第和正親町院御所、天瑞寺、東福寺法堂等處的障壁畫、藻井畫的創作,使始自狩野元信的大型裝飾畫得到創造性的發展,奠定了豪華壯麗的桃山障壁畫的基礎,被稱為集障壁畫之大成者,其影響超越了狩野畫派的門閥界線。他的傳世作品還有《唐獅子屏風》、《檜圖屏風》及《洛中洛外圖屏風》等。

生平介紹

狩野永德(1543年~1590年)金碧輝煌的安土桃山時代,在美術層面表現最為出色的莫過於障壁畫,而集障壁畫之大成者則是開一代師風的狩野永德。他是一位以獨創的畫風、傑出的藝術成就與長谷川等伯並稱為安土桃山畫壇雙璧的天才型繪師。
天文十一年(1543),永德降生於山城國京都的幕府御用畫師狩野家。作為家長的祖父狩野元信大喜過望,親自賜名給這個可愛的長孫“源四郎”的幼名,代表了祖父元信(幼名四郎次郎)對他所抱持的期望是多么大,“好像這個長孫才是自己最優秀的血統繼承人。”(醫學上稱為“隔代遺傳”)
源四郎的父親狩野松榮直信是個並不十分出色的畫師,在歷史上留下名號更多的也因為他是狩野畫派第三代繼承人的關係。但狩野派卻是日本繪畫史上最大的畫派,從十五世紀後期創始,歷四百多年長青不倒,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末,對日本畫壇的影響極為深遠。創始人可以追溯到小粟宗湛,奠基人為狩野正信,他是一位承先啟後的畫家,漢畫與大和繪的功底都相當深厚。以此為基礎,他得以將各種技法與通俗的題材相結合,除去舊觀念,從視覺效果出發,使繪畫完全適應日本障壁畫的形式。其子狩野元信通稱大坎助,後世稱為“古法眼”。據說他與土佐畫派首領土佐光信的女兒成親,使他在狩野派漢畫的基礎上又習得了土佐派世代相傳的密奧義--大和繪技法。他的作品第一次被記錄在文獻中,是在1513年繪製的《鞍馬寺緣起》。三年後,當他向足利幕府敬獻扇子時,可能已經取得了御用繪師的職位,而到長孫源四郎出生時,他正擔任著禁中襖繪的製作仕事,由此可見他與朝庭、幕府的關係都很深厚。
天文十三年(1545),狩野元信獲賜繪師的最高段位“法眼”,年幼的源四郎在一家的歡慶中度過了他的兩周歲。
自天文七年到天文十四年的七年間,元信與弟子們在石山本願寺不懈的製作障壁畫,同時,又率領眾多門人繪製扇面畫,適應了包括市民在內的各階層的需求,時人將狩野派的扇面繪推為“極品”。元信積極的攝取中國宋、元、明各代繪畫的諸種樣式,熟悉大和繪的手法,融會貫通,脫離了佛教美術觀對他創作的束縛,創造出清新淡雅的裝飾式障壁畫風格。這種風格成為了狩野派學習的典範,也成為了安土桃山時代障壁畫的原型。這些突出的成就使他無愧為一個開創新時代的重要畫家。大德寺大仙院的襖繪《花鳥圖》和妙心寺靈雲院襖繪《花鳥圖》均是元信風格的代表作。此外還有《瀟湘八景》(現藏於京都妙心寺東海庵)、《清涼寺緣起繪卷》(現藏於京都清涼寺)等傳世佳作。
如此深厚的家學淵源,使得後世的研究者們不禁要對永德寫下“攜著五彩畫筆出身”這樣並不抱有惡意的評語來,而且,永德的繪畫天才很早就顯露了出來,幼年時即常常的跟隨祖父、父親,侍候於畫案旁感受長輩(特別是祖父)的薰陶。
天文二十年(1552),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返回京都,元信攜帶孫兒源四郎向將軍問候新年,這使源四郎在年紀還很小時就能夠獲得一些重要的創作機會。祖父元信在他幼年時的苦心載培讓他終身都無法忘懷,即使到了中年也常常向人提起。
永祿二年(1559),源四郎已改名為州信(狩野家世代以“信”為通字),號永德。元信對畫技已趨純熟但卻遠未挖掘完全的愛孫下了這樣的評價,“狩野派的前途,就要看對永德的培養和造就了。”也是在當年,元信去世。失去了在前面引導的祖父,永德以後只能一個人摸索前行了。
永祿九年(1566),他隨父親狩野松榮直信參加了大德寺聚光院障壁畫的製作,才華初露,頗獲好評。其父直信擔當了虎圖壁畫和猿圖隔扇畫,而永德卻擔當了十六面花鳥圖和八面琴棋書畫圖。對於這樣的安排,想來直信也很明白自己比不上兒子永德的才華吧。好在直信是牛而非虎,有舔犢之情卻無食子之意,兒子的成就即是狩野派的成就,門派的興盛是第一重要的。永德一洗過去因襲模仿的守舊風氣,從以往宗教或文學中的程式性繪畫處理,向著通俗性的描繪社會生活方面發展。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畫中的文人高士已從已往的中心人物轉變成了僅僅具有特徵的點景人物。
在時代的風雲兒織田信長入京後,永德憑藉幕府御用畫師的身份拜見了這位亂世的豪雄,他那氣魄豪邁的作品讓信長為之傾倒(這就是為何歷代《太閤立志傳》將永德設定為京的職人的原因了)。
天正二年(1574)六月,信長將永德所繪的《洛中洛外圖》屏風做為外交禮物饋贈給上杉謙信。這是一件有力的顯示永德畫風並具有新時代感的作品(當時京之町人的寫實生活,《信長的野望——嵐世紀》里的城池畫面即是以此為藍本),它正好與信長的審美趣味合拍一致。因此,當兩年後信長開始修造安土城障壁畫時,就讓永德率一門眾擔當了此項仕事。通過這一大型障壁畫的製作,奠定了豪華壯麗的安土桃山障壁畫的基礎。之後,永德的名望迅速飈升。他也廣范的結交得勢的武家權貴,畫名之盛一時無二。
在本能寺之變後,永德很快的又取得了羽柴秀吉的庇護,金碧輝煌的排場實在是太適合秀吉的需要了,所謂的“一拍即合”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天正十三年(1585),永德受命製作規模宏偉的大阪城障壁畫。次年,又擔當了聚樂第和正親町御所兩處障壁畫的製作仕事。一切都那么順利,一切都那么完美,相對於那些飽經人生坎坷而滿腹怨氣的繪師們來說,永德的命運一定讓他們嫉妒得發狂吧。
天正十六年(1588),修復天瑞寺障壁畫,接著,他完成了東福寺法堂的藻井畫。次年,又以其極旺盛的創作力率領門人完成了許多大型的障壁畫。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同時代的繪師們所無法比擬的。他使始自狩野元信的大型裝飾畫得到了創造性的發展,融合了富於生命表現力的畫面和裝飾性手法而確定了永德畫風。這種畫風適應了當日武家政權對自己威勢的炫耀,而金碧輝煌的裝飾性手法奠定了日本障壁畫樣式的基礎,其影響遠遠超過了畫派的門閥界線,波及了安土桃山時代以及後來的眾多畫家。因此,稱永德為“障壁畫的宗師”是非常貼切的。他傳世的主要作品還有《唐獅子屏風》、《松圖屏風》(一級國寶,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等。
天正十八年(1590),永德以四十八歲之齡病逝於京都的家中,在戰國這個大時代的天空中划過了一道最炫目的痕跡。
唐獅子屏風唐獅子屏風

繪畫藝術

在安土桃山時代(公元1563~1615 年),日本的封建專制君主的權力意志十分強烈。這表現在利用宗教,建立神權一體的新政治等上面。如豐臣秀吉死後,敕封他的神號為豐國大明神,並在京都東山建豐國寺,讓百姓把他當作神來膜拜;寵臣富田知廣讓狩野山樂等畫家為其畫肖像,以傳後世。因而肖像畫十分盛行。此外,裝飾在達官貴人的客廳里的屏風畫或作為門扉的?扇畫也十分流行。這種畫擺設在上層官僚特別是武士將領的府邸大廳內,其題材也受到制約,目的也是為了顯示其權力意志。屏風畫松鷹圖》就是典型的一例。《松鷹圖》的繪製者是日本著名的屏風畫家狩野永德。他是狩野派畫族始祖元信的孫子。狩野派是日本流行四個世紀(15~19世紀)之久的一個宗族畫派。差不多日本的主要畫家都來自這個宗派。這一畫派在當時主要為將領武士與官僚階層服務。就該派所畫的作品題材與畫法技巧來看,雖屬中國畫傳統,但實際上的表達方式與藝術風格是日本式的。畫面最初以前後兩個層次來表現,後來又變為一個層次。畫風比較粗獷,有的用大掃帚作畫筆,以大面積色塊來處理;線條較為流暢明快,有別於我國宋代山水畫的表達方法。另外,畫面的明暗關係也不複雜,但裝飾性很強,這是由屏風的用途或雙面?扇作門扉的建築部位決定的,它一般只供遠處觀看。狩野派的首倡人是狩野景信。他原是武士階層中的一位業餘畫家。其子狩野正信被公認為是這一畫派的第一代畫人。但真正自成體系的時代,是在正信的兒子狩野元信(1476~1559年)之後。
仙人高士圖屏風(右只)仙人高士圖屏風(右只)
狩野永德作為元信的孫子,創造了一種以金地、濃彩為特色的屏風畫。它以水墨勾勒作輪廓。屏風畫從整體看富麗堂皇,構圖雖不複雜,卻氣勢磅礴,為室內平添一種精神氣氛。桃山時代的武將為了炫耀其宅第的豪邁與威嚴,常喜歡在屏風上畫雄鷹、鳳凰、龍虎、獅子、犀牛、麒麟等猛禽異獸形象,用以象徵主人的權勢。在武將法制中有所謂威懾庶民之說。這種題材的屏風畫可算是這種武權政治的精神反映了。《松鷹圖》是永德應最高統治者織田信長之命繪製的。畫面以金地為襯,一棵巨松虬結盤曲,上立一頭側面凝視的雄鷹。姿態兇猛,睥睨一切。背景還有潺潺碧水,險崖峻岭,雲石鋪陳,氣概非凡。此類屏風畫,在狩野永德的創作中還有多幅,但據說存世不多。其中有畫在六扇摺疊屏風上的《唐獅子圖》(日本皇室藏)、京都天球院十六槅扇上的《山水與花卉》以及畫在京都南禪寺牆壁上的《二十四孝圖》,可被視為親筆珍品。這幅原作現藏東京藝術大學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