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武

犀武(?~公元前293年),姬姓,公孫氏,名喜,陰晉(今陝西華陰市)人。戰國時期魏國大將。

參與垂沙之戰,打敗楚國。伊闕之戰時,被秦國將領白起殺死。而其事跡作為蘇厲勸說白起罷兵的理由。

基本介紹

  • 本名:犀武
  • 別稱公孫喜
  • 所處時代:戰國時期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公元前293年
  • 主要作品:不詳
人物生平,垂沙之戰,伊闕之戰,相關描述,

人物生平

垂沙之戰

魏襄王十八年(前301年),齊、魏、韓三國聯軍出擊楚國,齊將匡章與魏將公孫喜、韓將暴鳶攻楚方城。楚懷王唐昧率軍迎擊聯軍。雙方在垂沙隔水列陣(即重丘,今河南唐河縣),相持6個多月。在齊王派大臣周最多次催促下,匡章派人探測水深,欲渡水進擊,但因楚軍射箭受阻。後從樵夫口中得知楚重兵把守處水淺可渡,於是選精兵乘夜涉渡奔襲楚軍。唐昧因聯軍6月余沒有動靜,放鬆戒備。在聯軍上岸後,倉卒調兵應戰。楚軍大敗,2萬餘人被殲,唐眜被殺,餘部潰散。聯軍乘勝攻占垂丘(今河南沁陽市)、宛(今河南南陽市)、葉(今河南葉縣)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國宛、葉以北的土地為韓、魏兩國奪取,楚國不得不向齊國表示屈服,被迫以太子橫為質,向齊求和。

伊闕之戰

魏昭王元年(前295年),秦國左庶長白起統率秦軍進攻韓國,一舉攻占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前294年,韓、魏以公孫喜為主帥,率聯軍24萬進據伊闕迎擊秦軍。聯軍據險扼守,和秦軍呈對峙態勢。雙方相持至翌年(前293年),白起升遷左更,韓魏聯軍24萬進據伊闕迎擊秦軍。伊闕為韓、魏門戶,兩山對峙,伊水流經其間,望之若闕,地勢險要。聯軍據險扼守,和秦軍呈對峙態勢。秦軍在數量上只有韓、魏聯軍的一半。聯軍各自保守實力,互相推諉,不肯先戰。白起針對這種情況,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先設疑兵牽制聯軍主力韓軍,然後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猛攻魏軍,一舉將其殲滅,殺其主將犀武。隨後立即轉用兵力攻打韓軍。

相關描述

有網友仿古文為犀武立傳,如下:
犀武者,魏之良將也,名喜,姓公孫氏。魏襄王五年,犀武從相國惠施伐齊。七年,與秦攻齊,虜聲子。八年,攻衛,取二城。復攻楚,拔鄧。十二年,援皮氏,走秦疾。十八年,與齊、韓敗楚垂沙,取方城。二十一年,與齊、韓共攻秦。二十三年,圍封陵。襄王卒,子昭王立。三年,韓請兵伐秦,昭王使犀武將兵佐韓伐秦。韓將畏秦,守伊闕不出,及秦兵來攻,竟坐視不救。犀武率銳卒陷陣,身被數創,士卒殆盡,遂為秦兵所擒。犀武嘆曰:“先王遇我甚厚,今辱王師,雖生,何面目以歸?縱上免之不殺,吾於心無愧乎?”白起誘犀武降,犀武罵曰:“豎子,何謂降也!魏持戟百萬,今雖敗,猶有甲兵數十萬。魏王聰穎,治下謀臣良將不可勝數。汝輩庸才,豈能敵邪!”白起怒而起,殺犀武於新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