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鄉(台灣省屏東縣牡丹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牡丹鄉
  • 別名:牡丹社
  • 行政區類別:台灣省屏東縣
  • 郵政區碼:945
  • 面積:181.8266平方公里
  • 人口:4,865人(2008年12月)
  • 經緯度:東經,北緯
  • 戶數:1,791戶
簡介,尋根溯源,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交通,教育,初級中學,國小,旅遊,特產,

簡介

牡丹鄉位於台灣屏東縣東南端,北臨獅子鄉台東縣達仁鄉,東濱太平洋,西鄰車城鄉,南接滿州鄉,是台灣地區最南端的原住民鄉,1874年牡丹社事件即發生於此。
牡丹社事件石碑牡丹社事件石碑
牡丹鄉地處恆春半島,為中央山脈的尾棱,海拔均在1000米以下,鄉境內有牡丹溪、女仍溪、竹社溪流經。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冬春兩季均有強勁的落山風吹襲。居民以排灣族為主,也有少數阿美族

尋根溯源

距今三百餘年前,牡丹全境尚為一片原始森林,居民則以排灣族為主,少部份為阿美族,以漁獵為生,分居於茄芝萊(Jakachiral)、新保將(Sinvaujan)、高士佛(Kuskus)、四林格(Stagl)等地,由頭目領導的部落社會。清朝治台時未明確劃定原住民行政區,至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割據台灣正式劃分本鄉為茄芝萊、牡丹、高士佛、牡丹灣、八瑤、四林格等六社。每個社均設有警察所,負責該社區原住民的行政、警政、教育等工作。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實行地方自治,遂改「社」為「村」,即今的石門村牡丹村高士村、旭海村、四林村東源村,民國三十五年十月定名為屏東縣牡丹鄉。更由於政府大力輔導鄉民農耕,使鄉民由漁獵生活演變為典型的農業社會,生活也日漸改善。

歷史沿革

牡丹鄉早期為排灣族牡丹社、高士佛社等社的活動範圍。1874年日本藉口1871年漂流至此的琉球人被生蕃殺害,因而出兵攻打台灣,是為牡丹社事件,使得清廷開始重視恆春半島及台灣後山地區。
日治時期將此地原住民分為
茄芝萊tjaqaciljai,今牡丹鄉石門村大梅(外茄芝萊)、石門(頂茄芝萊)、茄芝路、中間路。
牡丹sinvaudjan,今牡丹鄉牡丹村上牡丹、下牡丹、馬拉地、牡丹鄉東源村。
高士佛kuskus,今牡丹鄉高士村。
牡丹灣macaren,今牡丹鄉旭海村。
八瑤padriyiur,今滿州鄉長樂村padriyiur(排灣語)/bunsili(外來語)上分水水嶺、ljaviyaviya下分水水嶺。
四林格,今牡丹鄉四林村四林、虎頭
等六社加以管理,在1920年的地方改制中劃歸高雄州恆春郡不設街莊之地,地圖之編屬為“恆春下蕃”。戰後初期以“牡丹社事件”之名,加上此地盛產野牡丹,劃設為高雄縣牡丹鄉,1950年改隸屏東縣,1956年東源村自牡丹村分出,1969年八瑤原由高士村管轄,改隸滿州鄉長樂村至今。

地理環境

本鄉位於屏東縣東南方,接中央山脈末段,東依太平洋、西接車城鄉、南鄰滿州鄉、北與獅子鄉及台東縣達仁鄉接壤。全鄉面積約182平方公里,是台灣最南端的原住民鄉。
境內山勢綿延,海拔皆在一千公尺以下,以牡丹池山最高。另外,有牡丹溪、女仍溪、竹社溪在石門村匯合,經車城鄉注入台灣海峽;其溪水終年不乾,沿岸平原適合種稻及瓜果,是本鄉的經濟命脈。因地處低緯度,氣候炎熱,夏雨冬乾。但海拔較高之處,冬季仍有局部性小雨。而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則是特有的落山風季節;五月至九月又為颱風季節,常常影響經濟作物的種植。

交通

台26線(部分通車)
屏170號鄉道
縣道199號
縣道199甲

教育

初級中學

屏東縣立牡丹初級中學

國小

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國小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國小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國小旭海分校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國小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國小牡林分校

旅遊

牡丹灣
牡丹鄉景點牡丹鄉景點
東源森林遊樂區
旭海大草原
東源水上草原
石門古戰場
哭泣湖

特產

愛玉子
破布子
樹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