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椋鳥屬(牛椋鳥)

牛椋鳥屬

牛椋鳥一般指本詞條

牛椋鳥屬(學名:Buphagus):僅2種:紅嘴牛椋鳥黃嘴牛椋鳥。體長20厘米。屬雀形目椋鳥科。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雛鳥晚成性。

常棲息於大型食草動物體上啄食寄生蟲。在非洲大草原上,基本是有大型食草哺乳動物的地方就有牛椋鳥的存在,它們通過其扁平的喙,幫助食草動物整理毛髮,挑出其中的跳蚤虱子、吸血蒼蠅、或者皮上的、蛆,然後吃掉,這就是牛椋鳥的主要食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該屬種類,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黃嘴牛椋鳥
黃嘴牛椋鳥
(學名:Buphagus africanus
體長20厘米,體重57-71克。嘴闊,尾堅挺,爪銳利。上體、翅覆羽和尾巴深褐色或橄欖灰色,臀部和有些尾覆羽呈棕黃。下體及胸腹部淡棕色。頭部和喉嚨類似下體。鳥喙扁平而寬闊,基部黃色,靠喙尖處紅色。眼睛紅色或橙色,有窄眼環。腿和腳是黑褐色至黑色。
紅嘴牛椋鳥
紅嘴牛椋鳥
(學名:Buphagus erythrorhynchus
體長20厘米,體重42-59克。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築巢大多精巧,雛鳥晚成性。形體羽色與勤儉嘴牛椋鳥類似,略小,不同處是鳥喙為紅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地類型為熱帶和亞熱帶草原、熱帶稀樹草原和灌叢,生活的區域地形比較平坦,有灌木、草場和水源豐富。

生活習性

牛椋鳥栖息在常見的食草動物身上,比如斑馬、水牛、犀牛、大羚羊、黑斑蹬羚、河馬、長頸鹿、甚至大象等,在它們身上來回飛翔攀爬,尋找每一寸身體裡的“食物”。而對於這些食草動物來說,很願意有人清理身上的虱子蒼蠅,所以非常容忍這些清潔工。
基本是有大型食草哺乳動物的地方就有它們的存在,原來它們的主要功能就是停在這些皮厚毛多的大傢伙身上,通過其扁平的喙,幫助這些食草動物整理毛髮,挑出其中的跳蚤虱子、吸血蒼蠅、或者皮上的蜱蛆,然後吃掉,這就是牛椋鳥的主要食物。一隻牛椋鳥一天可以吃掉100隻吸血虱子和1.3萬隻幼蟲。
牛椋鳥並非完全善類,在做著清創護理工作的同時,它們也會毫不留情的吸食寄主的血,甚至到了嗜血成性,手段殘忍的地步。它們一旦找到了食草動物的小小傷口,就絕不會錯過,這個時候本來扁平用作梳理的喙成為了鋒利的割刀,它們會把傷口慢慢擴大,直接吸食血液,而且這些傷口一般都不容易結痂,這樣好幾天牛椋鳥都會有新鮮血液吃。此外這些傷口還會滋生更多吸血虱子和寄生蟲,也是牛椋鳥長期的食物來源。
不過,為了更好的維護和食草動物寄主之間的關係,牛椋鳥也額外附送一個增值服務:警報功能。一旦有大型獵食動物靠近,牛椋鳥便會發出嘶嘶尖叫報警,給食草動物提供了逃脫被獵殺的機會。

分布範圍

原產地:安哥拉、貝寧、波札那、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肯亞、馬拉威、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南非、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的、多哥、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遊蕩:葉門。
牛椋鳥屬分布圖牛椋鳥屬分布圖

繁殖方式

牛椋鳥是一種季節性築巢的鳥類,它們於3 至5月和10月至12月築巢,在肯亞的一些地區為5-7月。它們通常成對生活,不過也有不少成群生活的記錄。它們通常在植物的枝幹上已被棄用的啄木鳥的巢上築巢。人們還沒有觀察到關於它們在籬笆、燈柱和電線桿築巢的記錄。

該屬種類

牛椋鳥屬(2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Buphagus africanus
Linnaeus, 1766
2
Buphagus erythrorhynchus
Stanley, 1814

種群現狀

這二個物種常常被記錄為非常見,但是經常在常見和非常見之間變化。其棲息地不受威脅,並且有許多保護區域。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