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胸總目

突胸總目

突胸總目(Carinatae)又名今頜總目,鳥綱中最大的一個總目,包括現存鳥類的絕大多數。其共同特徵是:翼發達,善於飛翔,胸骨具龍骨突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突胸總目
  • 拉丁學名:Carinatae
  • 別稱:今頜總目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總目:突胸總目
總體介紹,具體介紹,潛鳥目,鸊鷉目,鸌形目,鵜形目,鸛形目,紅鸛目,雁形目,隼形目,雞形目,麝雉目,鶴形目,鴴形目,沙雞目,鴿形目,鸚形目,鵑形目,鴞形目,夜鷹目,雨燕目,鼠鳥目,咬鵑目,佛法僧目,戴勝目,犀鳥目,鴷形目,雀形目,

總體介紹

具充氣性骨骼(氣質骨),鎖骨呈V字形,肋骨上有鉤狀突起。正羽發達,羽小枝上具小鉤,構成羽片,體表有羽區及裸區之分。最後4~6枚尾椎骨癒合成一塊尾綜骨。雄鳥絕大多數均不具交配器,僅少數種類如天鵝等有交配器。我國產的突胸總目鳥類計有26目,1180餘種,約占世界現存鳥類種數的13.6%。 突胸總目的鳥類分布遍及全球,總數約35個目,8500種以上。突胸總目鳥類大致可分為6個生態類群,即游禽涉禽鳴禽陸禽猛禽攀禽

具體介紹

包括27個小目。

潛鳥目

僅1科1屬5種。我國有4種。廣泛分布於北方高緯度地區,冬季南遷。嘴直而尖;兩翅短小;尾短,被復羽所掩蓋;腳在體的後部,跗骨側扁,前3趾間具蹼。在島上或水邊的沼澤地營巢。雛鳥為早成性。
常見物種:紅喉潛鳥普通潛鳥

鸊鷉目

鸊鷉讀音pìtī。有1科6屬22種。我國有2屬5種。羽毛鬆軟如絲,頭部有時具羽冠或皺領;嘴細直而尖;翅短圓,尾羽均為短小絨羽;腳位於體的後部,跗骨側扁,前趾各具瓣狀蹼。早成性。與潛鳥目的主要區別是腳趾上具瓣蹼。分布廣泛,幾遍全球。主要棲息繁殖於淡水湖泊。
常見物種:風頭鷿鷈赤頸鷿鷈
風頭鷿鷈風頭鷿鷈

鸌形目

鸌讀音hù。包括4科23屬110種。廣布於各大洋。中、大型海鳥。嘴強大具鉤,由很多角質片覆蓋;鼻呈管狀,故又稱管鼻類。兩翅長而尖,善於飛行,幾乎終日翱翔海上。尾呈凸尾或方尾狀。前趾具蹼,後趾甚小或不存在。在遠島的地面或岩崖上營巢。雛鳥晚成性 。
短尾信天翁短尾信天翁
常見物種:短尾信天翁黑叉尾海燕

鵜形目

包括6科7屬68種。主要分布於溫熱帶水域,是熱帶海鳥的重要組成,但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鵜形目鳥類,有一些種類甚至擴展到了兩極地區。大多具全蹼,四趾均朝前;嘴下常常有發育程度不同的喉囊。以魚、軟體動物等為食。
常見物種:褐鵜鶘藍腳鰹鳥普通鸕鶿
藍腳鰹鳥藍腳鰹鳥

鸛形目

包括5科38屬115種。遍布全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為中型涉禽。頸和腳均長,腳適於步行;嘴形側扁而直;眼先裸出;脛的下部裸出;後趾發達,與前趾同在一平面上。棲於水邊或近水地方。覓吃小魚、蟲類及其他小型動物。在高樹或岩崖上營巢。雛鳥為晚成性。
常見物種:非洲禿鸛黑鸛鯨頭鸛
鯨頭鸛鯨頭鸛

紅鸛目

僅1科1屬5種。在溫暖地區分布較廣。又叫火烈鳥。喙側扁而高,自中部起向下彎曲,喙邊緣有濾食用的櫛板,頸和腿極細長。與鸛形目和鵜形目都有一定的親緣關係,因此分類地位爭論較多。我國僅1997年在新疆有過大紅鸛的報導。
火烈鳥火烈鳥

雁形目

包括2科44屬160種。全世界分布,大多具有季節性遷徙的習性。中、大型游禽。羽毛緻密;嘴多扁平,先端具嘴甲;前趾間具蹼,後趾形小而不踏地;雌雄外形不同,雄性具交接器;尾脂腺發達;氣管基部有膨大的骨質囊。在地面上或樹洞中營巢;雛鳥早成性。
常見物種: 綠頭鴨疣鼻天鵝鴻雁
疣鼻天鵝疣鼻天鵝

隼形目

包括5科80屬321種。全世界分布。肉食性猛禽。嘴粗壯有鉤,基部被蠟質;翼發達,善於疾飛和翱翔;尾羽大多12枚;腳強健,趾端具利爪;視覺敏銳;晚成烏。有吐“食丸”的習性。羽毛具重要的經濟價值。
常見物種:金雕游隼魚鷹
游隼游隼

雞形目

7科76屬285種。世界分布。走禽。體結實,喙短,圓錐形,適於啄食植物種子;翼短圓,不善飛;腳強健,具銳爪,善行走和掘地尋食;雄鳥具大的肉冠和美麗的羽毛;有的跗蹠後緣具距。早成鳥。
常見物種:藍孔雀原雞柳雷鳥
藍孔雀藍孔雀

麝雉目

僅1種,即麝雉Opisthocomus hoazin。分類頗具爭議,和鵑形目與雞形目都有親緣關係。極擅長攀爬,幼鳥的前肢具兩個爪,類似於始祖鳥和孔子鳥,但並非是原始性狀,而是對攀緣生活的特殊適應。棲息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水淹森林中。
麝雉麝雉

鶴形目

包括11科58屬203種。世界分布。大型涉禽。頸長,喙長,腿長,脛下部裸露,蹼不發達,後趾細小,著生位較高;翼圓短;尾短,無真正的嗉囊;鳴管由氣管與部分支氣管構成;有的種類氣管發達,能在胸骨和胸肌間構成複雜的捲曲,有利於發聲共鳴。早成鳥。
白骨頂雞白骨頂雞
常見物種:白骨頂雞、東非冕鶴。

鴴形目

鴴讀音héng。包括18科。為中、小型涉禽。眼先被羽;嘴細而直,間亦向上或向下彎曲。頸和腳均較長,脛的下部裸出;趾間蹼不發達或付缺,後趾小或缺,存在時位置亦較他趾稍高。多數結群。主食蠕蟲、昆蟲或其他水生動物。大多為候鳥。早成性。雌雄鳥相似。
扇尾沙錐扇尾沙錐
常見物種:丘鷸扇尾沙錐

沙雞目

有1科2屬16種,其中毛腿沙雞屬Syrrhaptes2種,沙雞屬Pterocles14種。外形似鴿,但嘴基不被蠟質,翅、尾長而尖,跗蹠部被毛,後趾退化或不存在,不能分泌“鴿乳”育雛。早成鳥。主要分布於沙漠地區。喜群居沙漠上。分類地位具爭議,與鴿形目有較近親緣關係,常被列為其中一科。
毛腿沙雞毛腿沙雞
常見物種:毛腿沙雞

鴿形目

現存1科41屬309種,我國有8屬31種。體型中等,地棲或樹棲。喙短,基部大都柔軟,被蠟質;翼發達,善飛行;尾短而圓;腿短健,無蹼,後趾與前三趾同在一個水平面上或缺後趾。食物多是種子和果實。孤鴿科Raphidae包括3種孤鴿(渡渡鳥)Raphus,曾分布於非洲模里西斯,因人類捕殺於1681年滅絕。
常見物種斑尾林鴿斑鳩
斑尾林鴿斑尾林鴿

鸚形目

有2科84屬353種。主要分布於熱帶森林中。我國有2屬7種。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鸚鵡的嘴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艷,常被作為寵物飼養。
雞尾鸚鵡雞尾鸚鵡

鵑形目

有2科34屬159種,中小型攀禽。頭骨的跗蓋型為索齶。嘴形稍粗厚,微向下曲,但不具鉤。翅有第5枚次級飛羽。尾8~10枚。腳小而弱,足呈對趾型,即第2、3趾向前,第1、4趾向後。雛鳥為晚成性。尾脂腺裸出。羽無副羽。雌雄大都相似。大多不自營巢,在其他鳥類巢中產卵。
大杜鵑大杜鵑
常見物種:大杜鵑四聲杜鵑

鴞形目

有2科27屬205種。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營巢於樹洞或岩隙中。雛鳥晚成性。
烏林鴞烏林鴞
常見物種:烏林鴞雪鴞倉鴞

夜鷹目

有5科20屬117種。頭骨為索齶型或裂齶型,嘴短弱,嘴裂闊;嘴須甚長;鼻孔呈管狀或狹隙狀。翼長而尖,具10枚初級飛羽,第二枚通常最長;缺第五枚次級飛羽。尾呈凸尾狀,尾羽10枚。腳和趾大小居中或稍弱,跗跖短,被羽或裸出;外趾僅具4枚趾骨;中爪具櫛緣。尾脂腺裸出或退化。眼形特大。體羽柔軟,色呈斑雜狀。雌雄無甚差別。夜行性食蟲鳥類。雛鳥晚成性。
冠裸鼻鴟冠裸鼻鴟
常見物種:普通林鴟、冠裸鼻鴟

雨燕目

有2科19屬96種,小型攀禽。包括雨燕科和鳳頭雨燕科。嘴形短闊而平扁;兩翅尖長;尾大都呈叉狀;跗骨短,大都被羽,足大多呈前趾型。雌雄相似。飛時張口,捕食空中昆蟲。用自己唾液混合所取得的材料,甚至完全用唾液營巢,即“燕窩”。
鳳頭樹燕鳳頭樹燕
常見物種:鳳頭樹燕紫喉蜂鳥

鼠鳥目

僅1科2屬6種。僅分布於非洲。體形似雀,頭上有羽冠,其羽毛質感和爬行的動作都有些似鼠,故名。社會性強,喜群居,以植物的花、芽和果實為食。常懸在樹枝上,有時甚至雙腿懸掛在不同的樹枝上。善於攀援。與蜂鳥目有近親關係。

咬鵑目

有1科6屬39種,小型攀禽。我國有1屬3種。主要分布於丁美洲,非洲和東南亞熱帶森林中。異趾形,1、2趾向後,3、4趾向前。羽色艷麗,具金屬光澤。

佛法僧目

有7科34屬151種。我國有5科25種。多為體色艷麗的攀禽。喙的形狀多樣;腿短;並趾型,足的前三趾基部有不同程度的併合。晚成鳥。

戴勝目

有2科3屬10種。其中戴勝科Upupidae有1屬2種,林戴勝科Phoeniculidae有2屬8種。喙細長而尖,向下彎曲。以昆蟲等為食。

犀鳥目

有1科9屬57種,廣泛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印度、中南半島、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島,為典型的熱帶森林鳥類。嘴形粗厚而直,嘴上通常具盔突。形似犀牛角而得名。並趾型。常被列入佛法僧目。

鴷形目

有7科63屬408種。中型攀禽。喙粗長側扁,呈鑿狀。舌長,先端具角質小鉤,在口內外伸縮自如。腳短而強健,對趾型,有趾4個,其中2個向前,2個向後,趾端有銳爪,尾呈楔形,羽乾堅硬,富彈性。

雀形目

有100科5400種以上,為鳥類最大目,占鳥類全部種類的一半以上。我國有34科。為體型小的鳴禽。外形不一,喙、翅的變化很大,腿細弱,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鳴肌發達,善於鳴叫,叫聲多變悅耳。晚成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