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孫氏

牛山孫氏

嶧陽牛山孫氏宗族是棗莊市乃至蘇、魯、豫、皖臨界區域較大的族群之一,其始祖於明永樂初(1403年至1416年間)由山西平陽府(現臨汾市)遷居山東嶧縣牛山南麓(現棗莊市薛城區周營鎮牛山村),至今已逾600年,藩衍24世,族眾48萬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山孫氏
  • 歷史:600年
  • 藩衍:24世
  • 族眾:48萬餘人
家世概況,源流,五世分支,族產,家族修譜簡述,一修族譜,二修族譜,三修族譜,四修族譜,五修族譜,六修族譜,七修族譜,牛山孫氏宗祠,介紹,價值,支持淮海戰役,現狀,

家世概況

源流

牛山孫氏始祖孫泗於明初永樂年間從山西平陽府遷至嶧縣,落居嶧縣西姜家營,因敦厚誠實、勤奮樸素被姜太公看中,將其長女許配泗祖(即姜太君)。
二世祖,字天爵,二世祖.母鞏氏。
三世祖圮,字儒僑,三世祖母朱氏。
四世祖逵、真兄弟二人。逵祖字伯達,生於弘治元年,卒於萬曆十年(1582年),壽九十五。原配王祖母早卒,繼配郭祖母,生五世七祖:大用、大京、大賢、大儒、大學、大興、大量。四世真祖,字漸濯,在明朝正德年問白嶧縣遷居鳳陽府宿州南五溝集童亭,配韓祖母,生五世祖旺。真祖為南族始祖,其後人稱南族。
從始祖起,就形成了良好的家風,教子嚴謹,耕讀為本,尚武強身,與四鄰鄉親和睦相處,後南遷三里建村,僅用兩年時間就建起18座二層磚瓦木製樓房,瓦屋成片,立名牛山村。
六世祖時,孫氏家族人丁更加興旺,家產殷實。
八世祖時,牛山村的祖業土地已不能滿足聚族而居的需求,兄弟們便分居在嶧西、嶧南許多村莊,這就是後來修譜時按村莊分“門”。

五世分支

牛山孫氏五世分支,長支祖大用,壯軀長須,平易近人,分家後不很富裕,年過四十尚未立子。原配王祖母卒,繼配王祖母,生海、濱、泓、濟四祖。萬曆23年(公元1595年)長支祖壽73歲卒。海祖45歲時才分居。長支舊室一段為濟祖分宅,宅後地歸濟祖。二支舊宅一段為濱祖分宅,宅後地歸濱祖,長支舊街南至中街一段為泓祖分宅,中街至南汪一段為泓祖分宅。二支舊街南至中街一段為海祖分宅,二支中段至南街一段為海祖所有。
二支祖大京分家前管內事,因過於謙卑、節儉,四世祖常誡之,所生淵、沼、沚三祖,皆不振。分家後漸失舊業。二支祖先長支祖—年卒。二支宅一段及中街一段皆歸長支諸子分宅。
三支祖大賢,身偉性真,好行義事,家道豐厚。萬曆34年(公元1606年)卒,壽80。三支祖生淮、池、洵、漕、浙五子。六世分家時,淮祖先於父十餘年卒,無嗣無分宅,舊宅一段一分兩截,前段為漕祖分宅,後段為洵族分宅,宅後地歸洵祖。中街新宅一段亦分兩截,前段為浙祖分宅,後段為池族分宅。中街南至汪一段四截均分,前歸池祖,後歸浙祖,中兩段分別歸洵祖、漕祖。
四支祖大儒,身偉面麻,性直心嚴,重義輕財,愈老愈健,步履如飛。生泮、澤、江、瀾四子。於萬曆40年(公元1612年)卒,壽83。六世分家亦是舊宅一段作兩截分,中街一段亦作兩截分。因泮祖出業楊家莊,江祖出業鞏家湖,瀾祖出業馬家山,惟澤祖守業。七世又不振,舊宅一段及宅後隨宅地,中街後半截,南街一段,盡歸三支,惟中街前截江宅分宅,最後歸五支。
五支祖大學,弱冠習武,藝精氣盛,能廣田結社,有子三瀛、洲、源。分家後家道興隆。於萬曆41年(公元1613年) 卒,壽83。六世分家,中街一段為洲祖分宅,南街一段為源祖分宅,舊宅一段歸瀛祖,因其外出營業,後來亦歸源祖。
六支祖大興,弱冠習武,身高力大,英姿不群。分家後財旺福戎,廣田結社,家道興隆。生三子:治、汲、浚。六支並七支分宅起一大樓。六支宅獨得兩位宅,又並七支前場地。舊街以上歸六支所有。六支祖大興於萬曆32年(公元1604年)卒,壽72。治祖承父志,讓舊街與浚祖兩樓一段,汲祖白取前場舊街南至中街頭東一段及舊街頭南往西,中街往北,又中街南至汪街頭東一段後半截皆為治祖分宅。
七支祖大量,習武事,慷慨尚義節,稱得上“傑士”,同六支祖、五支祖志同道合,事必相議。支撐門戶的事都倚重於他。所生淬祖,弱冠鬍鬚甚茂,先於七支祖而卒。七支分宅一段歸六支,六支、七支宅後隨宅地歸五支。七支宅兩臨河斜地,前窄後寬,前截歸六支,後截歸五支。七支祖.前場地舊街南至中街作三大進,舊街南一大進,中街北一大進歸六支,中一大進歸五支,中街南至汪,皆作兩截,前截歸長支,後截歸六支,此牛山祖宅之大略也。

族產

牛山孫氏家族共有九座大樓,六座小樓,瓦房58間。澤祖入庠在公元1568—1569年間,萬曆12年治祖、源祖入庠。至此,沼祖、瀾祖、洵祖、濱祖相繼入庠,皆在明萬曆21年(公元1593年)。當時,分支三、六祖富,五祖、長祖次之,四祖立子早,白求退閒。六世漕祖、源祖、海祖富。治祖、濟祖、池祖、浚祖、汲祖、浙祖次之。漕祖馬匹成群,田近百頃。源祖田過二百頃,牛馬牲畜數百,海祖田百頃,馬匹成群,不修樓房,多買市宅,多買湖州牧馬。濟祖不及海祖富,田近百頃,有馬40匹,牛羊牲畜數百,多買山莊牧養。獨惜澤祖早歲入庠,首榮門戶,文名闔邑推重,中年以後白號“和逸子”。二支祖,乃孝睇中人,六世淵祖持家勤奮,家業漸興,沼祖待人謙和、忠厚、墩實,沚祖因家貧,攜二子外出謀生。淵祖之子成政,順治元年生玄。此後,遷居鄒縣九里山營。康熙二、三年間(公元1663--1664年),62歲卒。有弟成安。沼祖之子成仁,長成政一歲,崇禎十—年生子戊寅。沚祖攜子成美、成錦定居臨沂南關,因勤儉持家,家庭和睦,家業漸豐。自明至今幾百餘年,孫氏家族丁族蕃衍,功名出眾,樓房田園遍布嶧地。

家族修譜簡述

一修族譜

牛山孫氏一修族譜竣工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當時家族不僅家資豐實,而且人才濟濟,有鄉飲大賓,有廩生、增生、附生、武生,有恩貢生、拔貢、歲貢,有國子監監生,有考職的,也有未考職的。闔族二百二十七戶,八百餘人。六世、七世支祖有的出業外居,“聚族以處,祖居莫能容,星羅棋布,散業各天,互失聯繫。”導致名諱重疊,卑犯尊諱,已經出現了顛倒無序的苗頭。撰修族譜不僅十分必要,而且也具備了條件。
六支二房九世岳,三支四房九世益揄,六支長房九世坦、迅、迤,四支長房九世雨,長支長房九世鵬程,長支四房嶧首倡,六支長房八世獻典等附和。譜務分工,七修譜中已有詳載。修族譜資料翔實可信,嶧祖在重修譜序中稱:“我祖以前六世草系授嶧,命序成冊,時嶧二十九歲”,嶧祖之祖,即長支四房濟祖之四子光繡祖,嶧祖之父方外祖“同社修譜"。嶧祖撰寫了《家世考》。一修族譜費銀一萬一千兩,始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舊曆七月一日,當年九月中旬告竣。所制甚工,為後世歷次修譜樹立了可效之范。

二修族譜

二修族譜竣工於乾隆九年(1744年),距一修族譜三十六年,當時全族兩千餘人。六支長房九世岳(字岱宗)首倡,創修族譜時岳祖十八歲,重修族譜時年近六十。嶧祖鼎力相助,時年六十五歲。經公議擬定毓、肇、葆、承、茂、景、晉、鐘、啟、延十個分世排行字。

三修族譜

三修族譜始於1797年,1800年告竣,距二修族譜五十六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六支長房陰平門十世儼(字敬菴)與十世恰的父親益播商議三修,不久敬公病逝,嘉慶二年(1797年)恰守父喪,六支長房獻恪之曾孫編,懇請獻恪祖主持修編。恪考慮“子姓愈繁,散業各天,其問名字重複無忌諱,卑犯尊,幼犯長更甚於疇昔”,況宿族南遷迄今三百餘年,雖數往而未合譜,於是聽從編的請求,約族人籌資三修族譜。
先後“九易其稿"至嘉慶五年(1800年)三修族譜告竣。
真祖遷宿後,兩地族人往來不斷,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年),宿族九世覲藻(字賓秋)公,帶世系來嶧祭祖,路過陰平與毓璞公相會,且贈六支長房九世唆公詩“兄弟相見即相親,白是先天一氣真”,並議及合譜之事,遂因懷菴公、霖川公病而未果。
三修族譜嶧宿兩族合譜事成,前後歷時五年。三修譜續排分世排行字秉、則、淑、以、慎、昭、虔、尚、新、傳。

四修族譜

四修族譜時,牛山孫氏正值鼎盛時期,全族有地三千餘頃。道光十八年(1838年)冬,六支長房十一世懷中(字伯履)受六支長房十三世肇普(字惠則)之請,共議四修族譜事宜。當時伯履公年老多病,難以勝任,遂約及六支長房龍尾房門十二世監生毓暢(字惠九)六支長房龍尾房門十三世庠生肇成和附貢例贈文林郎肇簡(字省汰)及其它各支十三世肇麟、肇心、肇寰等再議修譜事宜。認為前三次修譜花費高、進展慢。
當時全族人口較以前更多,居住廣,採訪更難,議定按支分房,各自操辦各支房的事,各支房修成草本,然後匯總。這個建議是肇簡公提出的,與會者一致贊同。四修族譜各支續稿人,共有三十四人。由於闔族積極參與,爭先捐資,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中旬議修,當年八月中旬告竣。

五修族譜

五修族譜是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完成的。當時族人戶多財絀,多次議修都沒有成果。十四世葆德年近八十,歷覽家族巨變,切望六支長房龍尾房門舉人葆珍,五支長房監生葆昱黽勉從事五修。軫公不久病故,即由葆昱(字潛夫)主持。六支長房龍尾房門承濂襄助,五支長房二郎廟門鄉飲耆賓肇長,六支長房鄉飲耆賓肇彬及葆庚,葆淮等共同籌辦。承諶提議仍按四修時各支房供稿的辦法辦理。當時雖然時局動盪,無一日安寧,但一經倡議,闔族回響,篡修參閱,繕寫校對等共三十餘人,連同其他參與人員約百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春正月議修,當年十月告成。承濂公在序言中特別“囑咐”,流寓戶不無遺漏,而傳狀等文,又不能刪潤,“功望”六修譜,於譜牒遺漏者益之,於傳狀不合者細加筆削,“由此可見先世諸祖修譜之嚴謹”。

六修族譜

六修族譜始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竣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秋,由六支二房曹馬門肇義公(庠生),承奇、茂珍、茂璋,六支長房陰平門茂漢,六支長房龍尾房門庠生承詢及茂環、茂鐸、景璋、景照等公籌辦。六修距五修近四十年。這四十年中,軍閥混戰,災荒匪患,連年不斷。“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亡,人心不古,修譜之艱難甚於五修。這次修譜,遵四修五修之囑,將二支夏莊門世系詳核後寫入譜中,並“擢其優秀,能任譜工之族人,茂錦、景儀繕寫譜牒”,宿族也供來譜稿,參與其事者計一百五十餘人,六修譜又續分世排行字:桂、蘭、德、裕、厚、光、輝、業、繼、先。

七修族譜

七修族譜始於1988年。五支三房孟嶺門族人景忠曾經歷過六修族譜,先以修他本門族譜發端。門譜既成,族人共有闔族修譜的要求。五支小莊門茂元、晉庭,三支三房景璐首應,約集各房族人,齊集宗祠共議七修族譜。遂後電告居上海的族人承才(字斌全),景禎及旅台族人景新,忠誠,共約一九八九年古歷六月六日再議七修事宜。七修距六修五十餘年。一九九零年一月排版付印,至九月竣工。七修族譜續分世排行字繁、盛、恆、思、本、運、華、樹、正、廉。七修族譜不僅將五、六修遺漏失修的二支及其他支房的族人採訪、詳核入譜,而且將聚居江蘇邳州的族人詳核編入譜中,稱為東族。充分體現了牛山孫氏敬宗收族之義。遂有北族、南族、東族之說。

牛山孫氏宗祠

介紹

牛山孫氏宗祠坐落在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周營鎮牛山村。宗祠坐北朝南,三進兩院,計有門樓、享堂、大殿、英烈堂、文史堂,均為磚木結構,古樸典雅,古色古香,莊重肅穆、楹柱間距、高低尺寸皆遵清代章制。
宗祠門前向南十米處立有影壁牆,牆為古銅色。影壁牆北有上馬石、旗座遺存。影壁南為宗祠廣場。廣場南端為宗祠池塘。宗祠大門為三間門樓,門額書題“孫氏宗祠”,門兩側楹聯上聯:“春祀秋嘗遵萬古聖賢禮樂”;下聯:“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橫聯為“木本水源”。大門兩側有一對石獅拱衛。大門東側有一口明代古井,水質甘甜,清澈透底。
走進宗祠大門即為前院,正中為享堂,飛檐斗拱,享堂正中懸匾額楷書“恪遵世德”,為乾隆四十三年甲科進士嶧縣縣令張玉樹題贈。享堂楹聯題曰:“周宗盟異姓為後,我先君新邑於茲。”說明牛山孫氏為商周時期周宗室後裔,始祖孫泗遷來此地。宗祠前院東西兩側各置廊。東面碑廊由北向南第一座碑為牛山孫氏始祖碑。上題額:“源遠流長。”碑聯為:“始徙自曲沃歷數百年族光代顯;爰居據古鄫潘裔累興本固枝榮。”由始祖碑向南依次為二、三、四、五世祖及五世一至六支祖碑。
前院西側碑廊由北向南依次是五世七支及各分支祖碑。靠碑廊南端為道光二十三年立的“建修祠堂記”碑,此碑記載了擴建宗祠的過程。 在孫氏宗祠前院東側,有一座乾隆親賜御碑。這座聖旨碑為乾隆三十六年所立。帶有雙龍戲珠的“聖旨”碑額,碑的周身布滿了龍的圖案。聖旨碑的內容為乾隆賜封孫振魁的父母為儒林郎、安人。這座聖旨碑的碑文由孔子第七十一代嫡孫衍聖公孔昭煥書寫,且有乾隆皇帝的玉璽在碑的左上方,可見牛山孫氏當時的影響非同一般。
穿過享堂進入宗祠後院,正面為大殿,門匾額為“德垂奕禩”四 個楷書大字,意為高尚的品德流傳光大。楹聯上聯為“彝訓昭七支教南北族以孝悌慈兩地箕裘百代;”下聯為“明裎合九世序東西階三爵賢齒一堂俎豆煥千秋。”大殿正中神龕供奉孫氏始祖、姜老太君及一至五世列祖列宗神位,兩側依次排列各支祖神位。龕上方高懸“先祖是皇”匾額,楹聯上聯為“由永樂迄今五百年故宅猶存,當仰恩顯祖顯考所垂矩矱”;下聯為“自平陽遷嶧十七世新祠始建,願此後群昭群穆勿替蒸嘗”。
宗祠內共有四株枝繁葉茂的銀杏樹,均為國家二級古樹,為明弘治元年(1488年)建設祭祀草堂時所植,樹齡距今已有500餘年。
宗祠後院兩側建有東、西配房,東配房為“英烈堂”,記載著為國犧牲的孫氏族人的生平事跡。西配房為“文史堂”,記載著牛山孫氏歷史淵源及相關史料。

價值

牛山孫氏宗祠是魯南乃至蘇北唯一保存比較完整、規模較大的古代建築,它的建築風格、形式、規模均遵從封建宗法章制,是研究宗法文化和宗祠建築藝術極其寶貴的實物遺存。歷經幾百年滄桑洗禮,孫氏宗祠卻能保存至今,實屬不易。
新中國成立後,孫氏宗祠曾被當作糧所、學校。文革中牛山村孫姓族人極力保護,使其免遭損壞。改革開放三十年,孫氏族人多次集資對宗祠進行維修,使之保存完好。
二OO六年十二月,孫氏宗祠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OO七年六月十日,薛城區人民政府為此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市、區、鎮領導出席並揭牌。魯南、蘇北地區孫氏宗親數千人參加了這一慶典活動。
二OO七年九月二十六日,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偉在薛城區委書記秦元祥、區長岳德川的陪同下視察了孫氏宗祠,對該祠的建設和保護提出了寶貴意見。棗莊市人大副主任孫景瑞曾多次為宗祠捐款並題寫匾額。
二OO八年秋,市政協副主席李華中視察孫氏宗祠,並為宗祠題詞:“家和萬事興”。
二OO九年春,孫氏宗祠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孫氏族人清明祭祖的到來。

支持淮海戰役

牛山孫氏祖林簡述 牛山孫氏一世泗祖明初由山西曲沃遷至嶧縣牛山,初始務農。二世貴祖;三世圯祖均善置產業,泗祖卒時,已經比較富裕。祖塋的選址、營造很有講究,塋取壬山丙向,座枕聖土山脈黃峰嶺,東連牛山,西接巨山,兩端相照應,綿延一脈,勢成半環,結穴於祖塋地。祖塋的大規模營造,當開始於四世祖逵祖後期。因孫氏家族當時沒有高官顯宦,僅為平民土葬,所能做到的就是劃出林地栽植樹木。初定林地三十八畝,新栽樹木盡為側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再擴為五十八畝,除繼續栽植側柏外,又栽了二十二棵毛楊樹。因為列祖均為平民,墓中沒有重器,又兼每年三月三日祭祖的定例從未間斷,所以雖然明清朝代更迭及後來的兵匪禍亂祖塋墓和樹木一直未被損壞。1936年六修族譜時特拍了一幀照,留下一份珍貴的資料。七百六十四株柏樹,樹齡最長的四百多年,最少的也在三百年左右。樹徑最粗者4人合抱,虬枝伸展,松濤颯颯,周圍數里柏香幽隱。二十二株青楊挺拔傲岸,運河沿岸、微山湖畔都能看到其高大的身影。
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展開了決定中國命運的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嶧縣、棗莊、薛城、韓莊、臨沂、台兒莊、郯城等廣大地區已經解放,國民黨軍隊敗逃到韓莊運河以南,與解放軍隔河對峙。國民黨軍隊潰逃時,將韓莊鐵路橋燒掉,當時解放軍所調集的軍用物資和數以萬計的支前民工,齊聚運河北岸。而韓莊運河只有一座用門板搭成的臨時浮橋,難以承受浩大繁重的運輸任務。當時韓莊隸屬於陰平區,嶧縣縣委派孫景德去韓莊兵站工作,韓莊兵站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架設韓莊鐵路橋以保證淮海戰役物資人力需要。魯南一帶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清末民初軍閥混戰不斷。
1938年的台兒莊戰役和1946年到1947年國民黨的重點進攻,使本來已十分貧困的魯南一帶更是雪上加霜。架鐵路橋物質極度匱乏。中共嶧縣縣委決定採伐牛山孫氏祖塋上的林木以供架橋之用。歷時一個月才伐完,取材五千餘立方。同時還伐了宗祠前的兩株大楊樹。用木輪車運送,從孫氏祖塋至韓莊運河北岸,運木材的車隊首尾相接二十多華里。
孫景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一直在陰平一帶堅持對敵鬥爭。老林樹被伐,在族內引起震動。二十多名族人找到他,見面後全都跪下了,說:『咱老林上的樹不能伐呀!』孫景德曉之以大義說:『我們牛山孫素來愛族更愛國,這是咱為國家做貢獻的最好機會。淮海戰役是咱們同國民黨反動派生死存亡的大決戰,用咱老林上的樹修這座橋,千人走萬人行,勝利了,咱們牛山孫氏多光榮!咱們的老祖宗九泉有靈也會高興。』在場的首長曆本元見此情景說:『國民黨傾家蕩產要消滅******,咱砸鍋賣鐵給他拼,你們連老林樹都貢獻上了,橋修了,大軍和支前物資運過河去,咱們的勝利就算有保障了。』
淮海戰役勝利後,支前司令部欲表彰牛山孫氏家族的犧牲精神,被孫氏家族謝絕。生長四百多年的老林樹也為民族解放事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淮海戰役中,牛山孫氏子弟壯烈犧牲六百六十六人,自民族革命戰爭以來為國捐軀近萬人,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現狀

牛山孫氏現已藩衍24世,族眾48萬餘人,主要分布於棗莊地區,遍及棗莊的各行各業。有牛山孫氏宗祠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