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嘴坳茶亭

牛嘴坳茶亭

資江有一條支流叫渠江,在安化境內迂迴曲折40公里融入資江,安化縣渠江鎮因此而得名。漢代時“渠江皇家薄片”從這裡開啟了安化黑茶歷史,唐代發展為“渠江薄片”,明代成為“渠江茶”、“安化黑茶”。渠江邊上有一座古茶亭,叫牛嘴坳茶亭,解放戰爭,紅軍曾在這片熱土留下足跡和深情。

地理特點,歷史,茶亭茶香,茶亭文化,

地理特點

牛嘴坳茶亭旁的渠江,江水流速平緩,江道九曲十八彎,兩岸奇峰突兀,竹木蔥籠,江岸山腰竹籬茅舍,掩映於翠綠叢中,屋舍儼然,雞犬之聲相聞,猶如步入一條長長的庫區山水畫廊。渠江是資江一級支流,發源於雪峰山余脈,在安化縣渠江村注入資江,全長約60公里。流域人口約20萬,灌溉水田面積20萬畝。因長期交通閉塞,茶葉、林業、藥材、水果等是當地主要產業。渠江鎮是一塊未開發的旅遊勝地,這裡風光旖旎,水流甘甜清洌,咕咚之聲清雅悅耳,森林覆蓋率達80%;山系縱橫交錯,迂迴曲折。時而急流穿澗,懸瀑奔濺,含珠吐玉,轟隆叮咚之聲及於遐邇;時而平水繞林,碧波蕩漾,鱗光閃閃,霞霧生煙之狀悠然可見。經常出現高空陽光燦爛,雲霧翻騰,低空細雨濛濛的特殊景象;山高、林茂、雲多、霧重、雨密、泉清,構成了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土壤肥沃,植被豐富,是茶樹生長的風水寶地。牛嘴坳茶亭屹立江邊山坳里上千年歷史,茶亭為青石和木頭建構,飽經風霜靜靜點綴著渠江的青山綠水。
牛嘴坳茶亭牛嘴坳茶亭

歷史

牛嘴坳茶亭的歷史與安化渠江黑茶的歷史關係密切。歷史上最早的黑茶安化產,安化最早的黑茶在渠江。1972年,長沙馬王堆古漢墓出土了“一笥茶”及相關竹簡、木簡。“一笥茶”即一箱竹篾包裝的黑米狀的小顆粒茶,現代渠江茶竹篾包裝與古漢墓出土的“一笥茶”的竹篾,如出一轍。古文學家翻譯墓葬中刻有“ 一笥”的竹簡,意為“一箱茶”。這一箱西漢時期的神秘茶葉出處——安化渠江鎮。後經渠江皇家薄片茶業專家將其定名為“渠江皇家薄片”。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1972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 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等地飲“渠江皇家薄片”茶頗廣。據唐人楊燁《膳夫經手錄》記載,唐朝時,安化所產渠江薄片,已遠銷湖北江陵、襄陽等地。五代毛文錫《茶譜》記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說“潭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這證明在漢代,安化已產“渠江皇家薄片”,唐代有“渠江薄片”,而這種茶色澤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澤,說明當時就有黑茶。在漢朝、唐朝直至清代,那個交通、信息閉塞的時代,渠江茶香已飄至千里之外的長安等地,它是憑什麼叩開貢茶之門?牛嘴坳茶亭位於渠江的中心地帶,是古代黑茶運輸必經之地,是皇家薄片貢茶運輸馬幫的歇息地。
渠江皇家薄片千兩茶渠江皇家薄片千兩茶

茶亭茶香

茶香不怕深山遠。渠江地質地理特殊,境內高山連綿,山上多雜色泥土,長出來的茶礦物質含量高。渠江在境內迂迴曲繞,水汽充足,終年雲霧蓋山,是產好茶的天堂。如今,渠江10000畝茶園點綴在群山之間,渠江皇家薄片、千年渠江薄片、渠江茶等名茶皆取材於此。
翻閱《安化縣誌》,濃墨重彩地記錄了紅軍經過渠江的歷史。1935年11月,肖克率所屬紅六軍團6000多人搶渡渠江,當地幾十個扎木排、撐木排為生的“排古佬”連夜擺渡、搭浮橋,江邊仍立有紅軍渡江紀念碑。連華村山坡上,仍殘留一個叫牛嘴坳茶亭,它雖建於道光七年,茶亭早已殘垣斷壁,但當地民眾仍保留著。一位老人介紹,紅軍經渠江入新化時,肖克就在這個茶亭開了一個重要會議,並捐助了十塊銀元修葺茶亭。
茶亭附近:渠江皇家茶園茶亭附近:渠江皇家茶園

茶亭文化

牛嘴坳茶亭西靠渠江神吉山,東臨渠江水。相傳,漢代名臣張良好茶,謝官後,先雲遊天下,後帶領眾徒弟在位於雪峰山余脈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張家沖隱居修道,因留戀這裡的奇山異水,便定居於神仙屋場,並興修廟宇、道家學堂各一座(現尚在渠江鎮紙槽村神吉組留有神仙屋場、道家學堂及廟宇遺址)。張良看到山下瘟疫肆虐,生靈塗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葉提煉成多種形狀的茶片——後稱薄片救治鄉民。渠江茶由此名聲大振,更因薄片方便攜帶和長時間收藏,百姓皆做此茶,常飲終生無疾。牛嘴坳周邊的茶園曾經是道家張良領弟子採茶製造藥茶片的古茶園,漢代起,歷代被列為皇家茶園。
茶亭附近:渠江皇家薄片黑茶起源文化塔茶亭附近:渠江皇家薄片黑茶起源文化塔
古有文人題對聯於牛嘴坳茶亭:一副:“不費一文錢,過客莫嫌茶味淡;且停雙腳履,勸君莫說路途長。”另一副是:“四大皆空坐片刻無分爾我;兩頭是路喝一壺各自東西”。有渠江邊長大的湖南書法名家夏昌盛先生的書法作品《張良制茶》。有青年作家胡利民先生詩讚:
《渠江古茶》
神吉山中藏古茗,
宗祖薄片救鄉民。
皇家歷代品新醇,
千年渠江流香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