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吸蟲病

片吸蟲病(fascioliasis)是由肝片形吸蟲(fasciola hepatica)和巨片形吸蟲(fasciola gigantica)寄生於草食性哺乳動物的肝膽管內,或人體而引起人獸共患寄生蟲病,是牛、羊等動物嚴重的寄生蟲病之一,感染率高達20%~60%,嚴重危害畜牧業發展。對終宿主選擇不嚴格,人體並非其適宜宿主,故異位寄生較多,臨床表現較為複雜多樣,並較為嚴重,主要由童蟲在腹腔及肝臟所造成的急性期表現及由成蟲所致膽管炎症和增生為主的慢性期表現。

流行病學,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檢查,治療,預後預防,

流行病學

人體肝片吸蟲病多為散發流行一定條件下局部流行,遍及歐非、美和大洋洲等總計51個國家,共報導7071例患者(Esteban1998)。我國已有報導感染者和患者共204例,分散於貴州江西湖北內蒙古陝西山東廣西廣東及東北各省病畜,如病、羊為主要傳染源,患者數目不大,呈散發,在該病傳播中意義並不重要流行區居民通過生食帶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或被囊蚴傳染的飲水受感染;也可由於生食含有童蟲的生牛、羊內臟、特別是肝臟而感染肝片形吸蟲中間宿主錐實螺廣泛滋生在沼澤池塘、溝渠、水田等水體中,羊、牛吃水生植物的機會很多,易造成肝片吸蟲在羊、牛中廣泛流行人感染後可獲得一定程度獲得性免疫力,這種免疫力主要來自未成熟蟲體代謝物的刺激,成蟲代謝物則無此作用。

病因

肝片形吸蟲蟲體大小(2.0~5.0)cm×(0.8~1.3)cm,背腹扁平,似葉形,呈深紅褐色。體前端呈圓錐狀突起,稱為頭錐,頭錐後蟲體驟寬稱為肩峰。口吸盤較小位於蟲體頂端腹吸盤略大,位於頭錐基部。蟲卵甚大(130~150)μm×(63~90)μm橢圓形,淡黃褐色卵殼薄,分兩層。一端有小蓋卵內充滿許多卵黃細胞。
肝片形吸蟲的生活史:在終宿主肝膽管內成蟲產卵,隨膽汁進入腸道,混於糞便中排出體外,在22~26℃水中,經9~14天發育為含毛蚴卵,並迅速鑽入錐實螺,在螺體內經胞蚴和雷蚴兩代發育成尾蚴,其後從螺體逸出,在水面下浮游,當接觸動物體(植物或腐生物)後脫去尾部,形成囊蚴,附於水中物體上(如水草),其體形頗似草帽狀。當宿主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後,囊蚴經小腸消化液脫囊後,逸出後成為尾蚴,經壁進入腹腔發育為童蟲。在腹腔約48h,童蟲鑽破肝被膜進入肝實質中,以肝組織為營養繼續發育,在肝內遊走約6周后最終進入肝膽管中寄生,約經4周發育為成蟲(圖1)自感染囊蚴到糞便中找到蟲卵,最短10~11周,每條成蟲每天可產卵約20000個。成蟲在人體內壽命可達12年。

發病機理

肝片吸蟲對人體的損傷大致可分為童蟲和成蟲兩方面。早期童蟲穿過腸壁進入腹腔,在此過程中可破壞組織在蟲道上留有出血灶童蟲在肝實質中移行時,以肝細胞為食,損傷肝組織。隨著童蟲的發育,肝損傷更為廣泛,可出現纖維蛋白性腹膜炎。肉眼可見肝臟明顯充血,其間布滿乳白花紋(硬結部分)。鏡檢可見肝損傷處充滿肝細胞殘片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肝組織表面偶有小膿腫膿腫內充滿嗜酸性粒細胞及大量的夏-雷結晶。童蟲在肝內遊走約6周后進入膽管中寄生並發育為成蟲。成蟲寄生在管內,使管腔明顯增大,突出於表面。蟲體的吸盤及皮棘等機械性刺激,可引起炎症性改變,並易致繼發性感染而引起細胞性膽管炎或肝膿腫。蟲體能產生大量的脯氨酸可誘發膽管上皮增生,因此成蟲引起的主要病變是膽管炎症及上皮增生,致使膽管管腔變窄,管壁增厚,膽管周圍亦有纖維組織增生嚴重者可見較大的膽管也有慢性阻塞及膽汁淤積從而發生膽汁性肝硬化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可數天至2~3個月不等臨床可分為急性期、慢性期和異位損害。
1.急性期 主要由童蟲在腹腔及肝臟移行所產生的症狀如合併有細菌感染可導致嚴重的後果。此期症狀體徵並不完全相同,主要有不規則發熱(38~40℃)、右下腹痛、食慾缺乏腹脹、腹瀉或便秘。尚可有咳嗽胸痛、右胸聞及濕性囉音及胸膜摩擦音等。多數有肝大少數伴有脾大及腹水。上述症狀可持續4個月左右而消退並逐漸進入慢性期。
2.慢性期 當急性症狀消退後可數月或數年無明顯不適,亦可在此期某些症狀再次出現如腹痛腹瀉、不規則發熱以及反覆蕁麻疹、黃疸、貧血、低清蛋白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後兩者是因蟲體寄生的膽管上皮損傷、糜爛及成蟲食血(每條使宿主失血約0.5ml/d所致)由於成蟲引起的膽管慢性炎症和增生,造成膽管纖維化以致肝硬化亦可因成蟲或膽管結石形成使膽管阻塞引起阻塞性黃疸進而發展成為膽汁性肝硬化。
3.異位損害 又稱肝外肝片吸蟲病。童蟲在腹腔中移行穿入或被血流帶至肝臟以外的臟器和組織如腹壁肌肉等引起病變。中東個別地區人群有吃生羊肝的習慣寄生在羊肝膽管的蟲體可侵入人的咽部,引起局部水腫及充血,出現吞咽及呼吸困難耳聾及窒息等,即咽部肝片吸蟲病。
併發症:
可並發膽道出血,長期重複感染可引起膽汁性肝硬化。

診斷

有喝生水或生食植物習慣史,較長期不規則發熱、腹痛、進行性肝大黃疸及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加等臨床表現時應考慮本病可能。糞便或十二指腸引流沉澱檢查找到蟲卵為確診的依據。皮內試驗、ELSA等免疫學檢查亦有助於診斷。
鑑別診斷:
臨床上應與華支睪吸蟲病、細菌性膽管炎等鑑別實驗室檢查若發現本病蟲卵應注意鑑別。

檢查

1.血象 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缺鐵性貧血,白細胞總數在急性期可達20×109/L左右,分類中有明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2.血清生化檢查 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損害,表現為血清膽紅素、ALT增高,血清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為IgG增多
3.病原學檢查 糞便或十二指腸引流液沉澱檢查發現出蟲卵為確診的依據。寄生蟲數較少時易漏診。由於肝片形吸蟲卵與薑片蟲卵、巨片形蟲卵及棘口吸蟲卵等相似易發生誤診,應注意鑑別。外科剖腹探查或膽管手術發現蟲體可確診。
4.免疫學檢查 在本病急性期,蟲體在腹腔和肝組織中移行,以及異位寄生病例,不能用檢查蟲卵的方法來確診,免疫學方法有助於本病的診斷成蟲粗抗原的皮內試驗因與其他吸蟲病等有明顯的交叉反應故僅可作為初步鑑別診斷或流行病學檢查的初篩。抗原提純後用於血清抗體測定,推薦ELISA,其結果顯示了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度。近年研究顯示循環抗原檢測較抗體檢測能更好地做出早期診斷,但尚待臨床進一步證實。

治療

1.硫氯酚 治療本病常用藥物,劑量40~60mg/d,分3次口服,隔日給藥,10~15天為一個療程,間隔5~7天后再給第二個療程。一般用藥第3天即見療效,3~6天內體溫降至正常,臨床症狀隨之減輕,腫大的肝臟逐漸縮小。
2.吡喹酮 劑量為60mg/(kg·d),連服3天。本品的優點是患者耐受性好,療程短。但有人認為療效不顯著(采文菊,1986),甚至無效。馬曉星等(1993)通過掃描電鏡觀察,發現吡喹酮可使肝片形吸蟲皮層產生損害因本蟲皮層肥厚,提示臨床用藥加大劑量和延長療程可望獲得好的效果,此尚待研究。
3.三氯苯達唑 劑量為10mg/kg體重頓服。本品1983年用於獸醫界,1989年首次套用於人體,1997年WHO推薦為使用藥品。本品在埃及套用較多,國內尚未見有報導本病除病原體治療外還應輔以其他手段,如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合併細菌感染,手術治療阻塞性黃疸等。

預後預防

預後:
一般良好。急性期可因大量童蟲移行,使肝臟廣泛性出血,常因誤診不及時救治而死亡。慢性可並發細菌性道感染而使病情惡化。
預防:
加強家畜管理,劃區放牧,避免污染水源,飲用水(包括牲畜)與一般用水分開,飲用水宜定期消毒。加強衛生宣教不喝或不吃可能遭受污染的生水和水生植物,以切斷傳播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