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草(卞之琳詩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牆頭草》是近代詩人卞之琳於1932年10月19日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是關於遲暮和生命夏替的無奈而又淡泊的感興,雖寫了牆頭草生長與枯黃兩方面以表示歲月、生命的流逝,但重心顯然在枯萎、黯然這一層次上。這首詩情景交融,借物抒懷,使詩蘊含哲理,富於啟迪,創造了耐人尋味的意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牆頭草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雕蟲紀曆
  • 文學體裁:新詩
  • 作者:卞之琳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牆頭草
五點鐘貼一角夕陽,
六點鐘掛半輪燈光,
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
就過在做做夢,看看牆,
牆頭草長了又黃了。
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九日

創作背景

在人世間的眾生相中,無聊度日、空耗歲月的庸人生涯並不少見,但卻每每對此種生活習以為常,以至視而不見。這首詩是詩人痛感此種行徑既慢性腐蝕人的進取心,也必腐蝕社會前行力的惡習,於是力加針砭的一首小詩。

文學賞析

法國象徵主義鼻祖波德萊爾說過,世界是一片象徵的森林,在人和自然萬物之間存在著廣泛的默契與應和(參見其詩《契合》)。大自然的各種景致及幻象常常是人的生命運動和人生形象的一面鏡子,有時候人們也許不能正面直接地認識自身,卻可能在自然萬物的色調、聲姿中感到自己靈魂的節律以及某些神秘微妙的意識流動。因此,詩人就放棄“說”而代之以“畫”。
《牆頭草》是用“牆頭草”的興榮枯敗來象徵生命的流變,感嘆人生的易逝。夕陽照牆,燈光映牆,牆頭草生長又枯黃,這些都是畫面,而有人就在對這些畫面的凝神靜觀和感慨中日復一日地消磨生命。這裡,關於“有人”的這幅畫與自然場景的那些畫面在並置中裂變出強烈的審美意味,從而在讀者方面,夕陽,燈光和牆頭草等都紛紛進入人的生命意識之中,亦即它們已作為一個個象徵符號而存在。從五點鐘的日暮到六點鐘的亮燈,一個具體確定的時間段落正悄悄過去,而一直在看牆與做夢之間平靜無聊地循環往復的人驀然喟嘆:又一個雷同的日子過去了。其實想一想,已經是無數個這樣雷同的日子過去了。牆頭草由枯而榮又由榮而枯,這些乎平淡淡的景象都被人靜靜地看過想過,問題是,那些蕾依舊在不斷重複,而“有人”也仍然沉浸在漠然地看牆與茫然地做夢中未曾自拔、難以自拔或者不圖自拔。世界這樣變幻著,生命也這樣運動著。牆頭草生長采黃了,末一句用語簡潔,卻把開頭兩句對於時間運轉的描寫大幅度地拓展了,有許許多多從五點鐘到六點鐘的那種景象被省略,但讀者自會體會到詩作對於那眾多雷同無聊之光景的暗示。
綜觀全詩,《牆頭草》是寫出了一世倦情的唯美感受,突出了詩人對詩歌藝術的表現形式特別敏感,在詩歌創作中始終注重“意境”,注重語言的精煉、含蓄和豐富。卞之琳強調“化古”和“化歐”,即“古為今用”和“洋為中用”,並認為“文學具有民族風格才有世界意義”,為促進中國新詩在藝術上的成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卞之琳是中國現代主義文學的前期探索者,“五四”運動、民族傳統藝術及審美理想對他有深刻的影響。他在此基礎上對外來文化進行借鑑與融合,從而形成了該詩這樣的佳作。

名家點評

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劉泰隆《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牆頭草》雖然只有五行,在藝術上卻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它巧妙地運用象徵的表現手法,用牆頭草這一根淺葉弱的植物,在很短時間內就走完一生的經歷,象徵人生短暫,暗諷那種醉生夢死的生活,在牆頭草這一形象上翻出了新意。”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詹丹《文學經典導讀》:“《牆頭草》具有古樸的詩意,這是詩人在醉心乾‘歐化’的同時向‘古化’的皈依。‘五點鐘’的‘夕陽’,‘六點鐘’的‘燈光’那是永恆時間的瞬間滴答,‘做夢’也好,‘看牆’也好,對大千世界來說只不過是‘草長了又黃了’,可見對生命哲學的穿透、開掘於平凡中出奇。”
中國詩歌學會理事章亞昕《中國現代朦朧詩賞析》:“《牆頭草》很形象,但它是畫不來的。殘照不能與‘燈光’並列‘牆頭’,同一株草也不能既榮且枯,就是畫上牆、畫上草、畫上人,也沒法畫‘所有的日子’,更沒法畫那無聊的夢境。就是能畫上,也難以表達以草喻人的感興或感嘆。”

作者簡介

卞之琳(1910~2000年),生於江蘇海門湯家鎮,祖籍南京市溧水區,現當代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曾用筆名季陵、薛林等。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適的學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西語教授,並且在現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和現代派的代表詩人。詩《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