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範大學

上海師範大學

上海師範大學(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簡稱“上海師大”,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高校,上海市重點建設大學,滬港大學聯盟成員,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理事單位,入選111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卓越教師培養計畫國培計畫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上海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基地、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見長並具教師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藝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

學校創建於1954年,時名上海師範專科學校,1956年擴建為本科院校上海第一師範學院和上海第二師範學院,1958年兩校合併成立上海師範學院。1972年與華東師範大學等五校合併成立上海師範大學。1978年恢復上海師範學院。1984年改名為上海師範大學。1994年與上海技術師範學院合併成立新的上海師範大學。1997年至2003年,上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南林師範學校黃陵衛生保健師範部、上海市行知藝術師範學校上海師資培訓中心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等先後併入或劃歸學校管理。學校排名USNEWS2018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內地73位,排名QS2018亞洲大學排行榜中國內地59位。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徐匯和奉賢兩個校區,占地153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5萬多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多人,研究生8000多人,留學生2700多人。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學校誕生,曲折發展,改革振興,開拓前進,辦學實力,師資隊伍,院系專業,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研究機構,建設成果,學術資源,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文化活動,知名校友,黨政界,學術界,工商界,文藝界,

歷史沿革

學校誕生

1952年春,全國高校生源嚴重不足,中共中央決定從軍隊、政府、黨派、人民團體等系統中,抽調青年知識分子幹部進入高等學校,滿足高校招生需求,從而適應即將開始的國家大規模建設的需要。華東區由舒同負責,在上海成立“華東區抽調機關部隊幹部進入高等學校補習班”,對抽調的機關幹部進行高中階段的文化補習,為進入高校學習做準備,校址設在滬江大學
毛主席與學生的合影毛主席與學生的合影
1952年高考之後,根據上級指示,利用補習班所有師資創辦了華東速成實驗學校,校址在虹口區西體育會路441號,校長為郝晉卿。華東速成實驗學校設工農實驗部和師資訓練部,由原交大、華東師大、上海三所工農速成中學合併而成。師資訓練部為後來培養中等師資提供了不少經驗。華東速成實驗學校的師資雖然不足,但也不乏名師,如教育家葉懋英、語言學家許威漢、文字學家羅君惕等。
1954年,為適應上海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責成上海市教育局負責籌建上海師範專科學校。決定由市教育局局長陳琳瑚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確定首批設定中文、歷史、數學、政治教育、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8個專修科。校址選在徐匯區的漕河涇地區,在新校舍建成前暫借原華東速成學校為臨時校舍。在市教育局支持下,又利用華東速成學校的人力物力和基本設施,籌建工作較順利。華東速成實驗學校工農實驗部劃歸同濟大學,而師資培訓部的大部分教職員工則進入師專成為了工作人員和教師。
1954年7月5日,上海師範專科學校宣布成立,位於西體育會路441號。書法家舒同手書校名牌,一所擔負著為基礎教育事業培養新師資重任的高等師範院校正式誕生。陳琳瑚兼任校長,劉芳任副校長主持工作。
1955年簽發的上海師範專科學校錄取通知書1955年簽發的上海師範專科學校錄取通知書
1955年8月9日,新校舍主要建築群竣工,校舍整體設計為庭院式古建築風格,所有建築物均是紅磚牆大屋頂,近1萬平方米的5層教學大樓坐落在校園中央,是當時漕河涇地區的制高點。
1955年8月18日,學校由西體育會路遷來桂林路新址,即今徐匯校區。
1955年9月,學校實有圖書67798冊(至1966年初增加到76萬冊)。遷來新校址後,有了新建的獨立的圖書館。
1956年5月8日,中央教育部正式通知上海市教育局:為適應上海市中等學校師資的需要,經國務院批准,1956年暑假後上海成立師範學院一所,並將上海師專改建為師範學院,校名分別定為上海第一師範學院和上海第二師範學院。
1956年上半年,兩所師院積極進行了基本建設的規劃和籌備。第一師院的校經多處選擇,最後確定以閘北區明晏路150號原北郊中學為基礎進行擴建。第二師院仍在桂林路上海師專原址,並以師專為基礎擴建。
1956年7月14日,上海市副市長劉季平在上海師範專科學校舉行的大會上宣布,在上海師專的基礎上成立上海第一師範學院和上海第二師範學院。同時撤銷上海師專建制。從此上海地方開始培養大學本科師範生。第一師院院長廖世承,副院長陳雲濤。第二師院院長陳琳瑚(上海市教育局局長兼任),副院長劉芳、沈德滋。一師院培養中等學校文科師資,二師院培養中等學校理科師資。

曲折發展

1958年7月22日,創辦剛滿兩年的上海第一、第二師範學院,合併成為一所以文理為主的綜合性師範學院——上海師範學院。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任命教育家廖世承擔任第一任上海師範學院院長。原與第二師院相鄰的上海音樂學院舊址,劃歸上海師範學院,成為上海師院東部。原二師院為上海師院西部。全院總面積占地558.65畝。
1958年暑假,招收新生1574人,在校學生達4160人。翌年暑假,招收新生2448人,在校學生在達5935人。教師人數也隨之增加。上海師院迅速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上海地方高校。
1958年11月,由物理系航模隊製成的上海市第一架載人滑翔機“上師1號”試飛成功。
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第一任師大校長)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第一任師大校長)
1959年3月,《上海師範學院學報》創刊號出版。
1960年2月,舉行中國共產黨上海師範學院第一屆全體黨員大會。
1961年9月,上海工農師範大學和松江師範專科學校撤銷建制,兩校在校學生轉入上海師範學院。
1965年起開始接受外國留學生,是上海最早招收留學生的高校之一。
1965年6月,上海半工半讀師範學院從華東師範大學遷入上海師範學院。
至1965年7月,共培養本、專科畢業生12643名,他們中的大多數分配在上海市各中等學校,為上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65年10月,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文史學家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至1966年“文革”前,12年來,不少學科相繼脫穎而出,不少教師學術研究令人注目,如外國文學翻譯家朱雯、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馬茂元、現代漢語專家張斌、中國古代史專家程應鏐、中國近代史專家魏建猷、光學專家沈德滋等。這些學科日益發展和提高,成為今日的重點學科和博士點、碩士點。這些專家在學術界有較高聲望和影響,他們的研究成果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還舉行過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並帶出了一批後起之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學校停止招生。
1970年9月,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1年底,上海市委作出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學院、上海教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上海半工半讀師範學院合併成立“上海師範大學”的決定。1972年5月,上海師範學院等五校正式合併成立上海師範大學。校部及理科設在原華東師大,文科設在原上海師範學院。原華東師大校址為上海師大本部,原上海師範學院校址為上海師大分部;學校大豐“五七”幹校南遷奉賢。更名後的上海師範大學設歷史、中文、政教、外語、教育、革命文藝、軍體、數學、化學、物理、生物、地理等12系文理兩科。
“文革”期間,學校的科研工作遭到嚴重摧殘,但很多教師出於對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克服困難並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抗爭。在5校合併期間,學校中文系根據國務院布置,在校建立了二十四史標點組,並承擔“宋史”的標校任務。物理系、化學系的一些教師,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與進展,如“催化電子理論在光合作用中的套用”,“DJS112型電子計算機”、“場致發光屏”、“鎘離子選擇電極的研製和套用"以及與其它單位合作的“氯鹼工業高氧超陽極塗層”等。其中“場致發光屏”在1978年3月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上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改革振興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學校於1977年底招收了恢復高考後的第—屆新生2055人。
1978年4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上海師範學院恢復原建制。5月13日,在桂林路原上海師院校址舉行“上海師範學院”掛牌儀式,字型為建校10周年時郭沫若手寫體。
1978年“上海師範學院”掛牌儀式1978年“上海師範學院”掛牌儀式
1978年復校初,藏書為101萬冊(到了1984年,已發展到128萬冊)。
1978年起開始招收研究生,首批5個招生專業為計算數學、現代漢語、古代史、理論物理和籃球,由此掀開了學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學校於1978年成立了科學研究處,並於1979年恢復了“文革”前曾設立過的院學術委員會,以加強對科學研究工作的領導與管理。
1978年,創建上海師範學院分院(1985年定名為上海技術師範學院)。
1979年,學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為第一批對外開放的高校之一。
1980年,與共青團上海市委團校合作,創立了全國第一個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直接招生的全日制團隊幹部大專班,後在此基礎上合作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團隊工作)本科專業。
1981年11月,學校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教育心理學、中國古代文學、現代漢語、漢語文字學、世界文學、中國古代史、基礎數學、計算數學等8個學科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點。
1983年,學校在舉辦函授教育(始於1958年)的基礎上成立夜大學,即今上海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至1984年,上海師院設有中文、歷史、外語、藝術、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體育、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地理等12個系,漢語言文學、歷史學、政治教育、英語、教育管理、音樂、美術、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體育、中國古典文獻學等14個本科專業,英語語言文學、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教育學原理、學科教學論、文藝學、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套用數學、理論物理、無線電電子學、物理化學、政治學理論、水生生物學等25個碩士學科專業。設有教育學心理學、馬列主義、公共外語、公共體育、大學語文、德育等6個公共教研室,古籍整理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宋史、中國近代史、外國文學、環境保護、菌蕈、電致發光、計算機、電化學、套用數學等9個研究室及光催化研究組。全院師生員工總數達8400餘人,成為建國以來上海地方創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所綜合性高等學校。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學校先後調整、增設了若干機構與專業,如1985年新設計算機系、成立文學研究所、增設計算機科學專業等。
1984年4月,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簽署校際合作協定,此為學校與海外高校合作交流的開端。
1984年劉振元副市長為學校更名儀式剪彩1984年劉振元副市長為學校更名儀式剪彩
1984年10月,舉行建校30周年慶祝大會。同時,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師範學院正式改名為上海師範大學,是全市地方高校中第一所學院更名大學的學校。
1986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6年10月19日,陶行知塑像奠基儀式在學校東部湖心島舉行。國務委員、全國陶行知研究會名譽會長張勁夫在時任上海市市長江澤民陪同下出席,並為“行知園”題詞。
1988年3月,受市高教局委託,在學校設立上海市高等師範學校師資培訓中心。
1988年10月15日,在校慶34周年之際,上海師範大學校友會正式成立。
1992年9月15日,學校舉行中國教育家、前院長廖世承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國務院副總理、廖世承先生的學生姚依林題詞:“向為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廖世承先生學習。”
1994年與上海技術師範學院合併成立新的上海師範大學1994年與上海技術師範學院合併成立新的上海師範大學
1993年11月,學校打破了原有的校、系兩級辦學體制,建立外國語學院,豎年3月又建立商學院。
1993年10月,女高音歌唱家、全國首位聲樂碩士彭麗媛受聘學校兼職教授
1994年10月,與上海技術師範學院合併成立新的上海師範大學。原上海技術師院成為上海師大奉賢校區,該校區當時占地面積1183畝,此後擴大至1800畝。
1994年10月1日,建校4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學校題詞:“發展師範教育事業,造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優秀人才。”

開拓前進

1995年1月,國家教委批准學校設定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點。
上海師範大學徐匯校區上海師範大學徐匯校區
1997年9月,上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南林師範學校黃陵衛生保健師範部併入上海師大。
1999年2月,學校首個博士後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批設立。
2000年,上海謝晉-恆通明星學校併入上海師大,改制為二級學院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由電影藝術家謝晉擔任首任院長。
上海師範大學奉賢校區上海師範大學奉賢校區
2001年6月,上海行知藝術師範學校併入,上海師資培訓中心劃歸學校管理。
2002年4月,學校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合作成立“天體物理聯合研究中心”。
2003年8月,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劃歸學校管理,與原上海師範大學城市與旅遊學院共同組建上海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旅院、旅專是同時採用兩個名稱的合一教育機構)。合併後的旅遊學院為全國唯一一所旅遊類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是世界旅遊組織(WTO)附屬成員、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太旅遊協會會員(PATA)、國際展覽產業聯盟(IEIA)成員、中國旅遊名校T10聯盟成員和中國旅遊院校五星聯盟成員。
上海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風貌上海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風貌
2003年11月,上海教育國際交流中心劃歸學校管理。
2004年,學校首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獲批成立。
2007年3月,學校與共青團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養高層次青少年教育與研究人才的二級學院上海師範大學青年學院掛牌成立。
2007年9月,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來校看望師生,寄語學校,堅持教育優先。
2008年10月,學校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這是上海高校中首個獨立的、直屬於學校領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科研的二級機構。
從師專到師大,校徽版本共有7種,每種分為教工和學生兩種從師專到師大,校徽版本共有7種,每種分為教工和學生兩種
2008年11月,資源化學實驗室通過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家論證,成為學校首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9年11月11日,學校與國際儒學聯合會合作創辦上海師範大學國際儒學院
2010年,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
2011年10月29日,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全球風險辨識項目部(GRIP/UNDP)與上海師範大學共同發起的GRIP-上海災害風險評估與管理研究中心在上海師大揭牌成立。
2012年9月25日,上海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學院在學校揭牌,標誌著全國首個地方政府獎學金預科學院正式落戶上海師大。
2013年3月,學校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成立“南極天文台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4年5月10日,學校在原研究生處的基礎上成立研究生院。12月,學校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改革項目”名單。
2015年2月,上海師範大學研究生院主導建設的教育碩士實踐基地“上海市實驗學校實踐基地”入選首批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3月10日,學校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合作共建的“上海師範大學聯合科技創新中心”揭牌。
2016年1月,由學校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共同組建的教育部“資源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獲批,代表著學校國際化科技進程邁進了新的階段。5月,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首批上海高校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名單。
2017年8月,被認定為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畫”實施院校。11月,上海首家聯合國二類機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落戶學校。
2018年1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17日,教育部確定上海師範大學等14所院校為“國培計畫”中國小名師領航班培養基地。6月8日,學校獲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畫首批入選項目。6月25日,學校12個研究生創新創業項目成功入圍2018年上海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畫入孵名單,入圍項目居全市高校之首。8月,學校入選國家“111計畫”。11月6日,成為滬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11月13日,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上海師範大學入選。11月21日,首家上海市重點智庫(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落戶學校。12月,學校加入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成為理事單位。
參考資料:

辦學實力

師資隊伍

截至2017年11月,學校有教職員工2925人,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094人,其中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入選者 3人,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1人,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教學名師入選者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人社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7人以及上海市“東方學者”入選者26人,上海領軍人才2人,上海市“千人計畫”入選者5人,青年“東方學者”5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計畫入選者9人,上海市“曙光計畫”人才入選者42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入選者56人,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畫入選者30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畫”入選者13人,上海市“晨光計畫”入選者26人,上海市“陽光計畫”入選者21人等。此外,學校還組建了一支500餘人的兼職教師隊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級的特聘教授、100多位外籍教師。
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風貌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風貌
長江學者:毛學榮(講座)
千人計畫:Colin Peter Nuckolls(短期)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曾六川、李和興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張耐、李偉民、戴定澄、何雲峰、袁峰、楊仲南
上海市“領軍人才”(地方隊)培養計畫:李和興
上海市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名稱帶頭人
國小教師教育課程教學團隊
對外漢語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學團隊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下設17個二級學院。開辦本科專業87個,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上海師資培訓中心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編輯部等機構也設在上海師範大學。學校還建有一所老年大學。
學院本科專業設定
大類名稱專業名稱學院
哲學
哲學
法學
法學
管理學
行政管理
管理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管理學
人力資源管理
經濟學
經濟學
經濟學
金融學
經濟學
金融工程
經濟學
保險學
經濟學
投資學
經濟學
信用管理
管理學
電子商務
管理學
資產評估
管理學
財務管理
文學
法語
文學
漢語言文學
文學
古典文獻學
文學
廣播電視學
文學
編輯出版學
文學
廣告學
歷史學
歷史學
法學
社會工作
管理學
公共關係學
管理學
文化產業管理
管理學
檔案學
藝術學
戲劇影視文學
藝術學
攝影
法學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學
教育學
教育學
學前教育
教育學
國小教育
理學
套用心理學
管理學
公用事業管理
教育學
體育教育
教育學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文學
漢語言
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文學
英語
文學
日語
理學
教育技術學
理學
數學與套用數學
理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理學
物理學
理學
套用物理學
理學
統計學
理學
科學教育
理學
化學
理學
套用化學
理學
生物科學
理學
生物技術
工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工學
環境工程
工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工學
食品安全與檢測
農學
園藝
工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工學
汽車服務工程
工學
機電技術教育
工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工學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通信工程
理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土木工程
管理學
工程管理
管理學
物業管理
理學
地理科學
理學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理學
地理信息科學
管理學
旅遊管理
管理學
酒店管理
管理學
會展經濟與管理
藝術學
音樂表演
藝術學
音樂學
藝術學
舞蹈學
藝術學
錄音藝術
藝術學
表演
藝術學
廣播電視編導
藝術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藝術學
動畫
藝術學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學
美術學
藝術學
繪畫
藝術學
雕塑
藝術學
中國畫
藝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環境設計
藝術學
產品設計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擁有9個博士後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6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7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14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6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11個學科進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入選學科數位居上海市屬高校第二。
2013年上海市教委組織的高校國際先進方向的調研中,數學、化學、生物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的四個學科,涉及到該校有7個方向上處於國際先進地位。在2015年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學校9個學科入選世界大學一流學科,進入上海高校前8名。
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二級學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哲學、世界史、中國史、數學、化學、心理學、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哲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世界史、工商管理學、數學、化學
上海市重點學科:稀土功能材料、科學計算與仿真技術、計算數學、環境科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近現代史、都市文化學、中國近現代社會史、域外漢文古文獻學、對外漢語、中國哲學、中國語言文學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比較教育學、情感教育心理學、中國古代史、行政管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教育經濟與管理、套用語言學、學科教學論、教學論、古籍整理研究、物理化學、計算數學、天體粒子物理、植物學、地理學與城市環境
博士後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 哲學、數學、教育學、心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
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史、世界史、數學、哲學、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套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軟體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藝術學理論、美術學、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哲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設計學
專業學位碩士點:金融、套用統計、法律、社會工作、教育、體育、漢語國際教育、套用心理、翻譯、工程、公共管理、旅遊管理、藝術、新聞與傳播、農業、圖書情報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上海師範大學參評結果
學科名稱評估結果位次百分位上海排名
哲學
B-
30%~40%
第4
套用經濟學
C
50%~60%
第8
法學
C-
60%~70%
第11
政治學
C+
40%~50%
第6
馬克思主義理論
B
20%~30%
第6
教育學
B+
10%~20%
第2
心理學
B
20%~30%
第2
體育學
C-
60%~70%
第3
中國語言文學
B+
10%~20%
第3
外國語言文學
C+
40%~50%
第8
新聞傳播學
C-
60%~70%
第7
中國史
B
20%~30%
第3
世界史
B
20%~30%
第3
數學
B
20%~30%
第6
物理學
C+
40%~50%
第6
化學
B-
30%~40%
第6
地理學
C-
60%~70%
第2
生物學
B-
30%~40%
第6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C
50%~60%
第10
化學工程與技術
C-
60%~70%
第7
環境科學與工程
B-
30%~40%
第8
音樂與舞蹈學
B-
30%~40%
第2
戲劇與影視學
B-
30%~40%
第4
美術學
B
20%~30%
第2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上海師範大學是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基地。
截至2015年9月,學校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全國重點培養古典文獻人才基地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改革項目2個,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依託專業1個,共獲得4期18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上海市精品課程38門;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
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漢語言文學
全國重點培養古典文獻人才基地:古典文獻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史
上海市精品課程:地理科學導論、世界文化史、外國文學史、西方古典油畫技法、現代漢語、比較文學、電磁學、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上海史、教學基礎理論、環境與發展、廣告創意基礎、文學概論、《資本論》選讀、國小語文課程與教學、20世紀外國文學經典研讀、跨文化語言交際 、有機化學及有機化學實驗、心理學與教育(師範教育類公共課)、法國文學史、英語語音、地貌學、現代漢語、外國史學史、美術教學論、無機化學、動物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系列課程)、手風琴演奏、法理學、教師教育學、數位訊號處理及DSP技術基礎、經濟倫理學、中學綜合課程實驗理論與實踐、中國近代社會史、田徑健身運動、體育遊戲與健康、籃球
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現代遠程教育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大學物理教學中心、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建築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實驗中心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小教育、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旅遊管理
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學前教育
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改革項目:漢語言文學(師範)和國小教育
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依託專業:廣告學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
期數專業名單
第一期
旅遊會展經濟與管理、教師教育、漢語言文學、影視傳播、英語
第二期
套用化學、生物技術
第三期
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旅遊管理、國小教育、音樂學
第四期
歷史學、對外漢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心理學套用人才培養模式、數學與套用數學、金融保險、廣播影視新傳媒
  • 教學經費
2014年,學校本科教學日常運行支出總額6313.89萬元,本科專項教學經費支出總額1216萬元,本科實驗經費支出總額 1739.37 萬元,本科實習經費支出總額376萬元;與 2013 年度相比,本科教學日常運行各項支出仍有不同水平提高,其中本科專項教學經費支出總額與 2013 年相比增加了 886 萬元,本科實習經費與 2013 年相比增加了 17 萬元。
  • 實踐教學
截至2014年年底,學校擁有 2 個上海市高校校外重點實習基地,建立了 125個校級教育實習基地,其中包括 56 所中學,35 所國小和 34 所幼稚園;與 293個單位簽約成為校級產學合作教育實習基地;簽約的產學合作教育兼職教授、副教授有162 人。
  • 學生成績
1.大學生創新活動計畫項目
2014 年度,該校有 1420 名本科生參與申報了 411 個有效項目,其中 180 個大學生創新項目獲得上海市教委立項,獲市教委 160 萬元經費資助;625 名本科生獲得,占該校 2013 級本科生人數比例為 12.57%;參與該校大學生創新活動計畫項目指導的教師總數為 154 人,其中 66.23%的指導教師擁有高級職稱。學校有 56 個項目成功晉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活動計畫項目。
2.學科競賽
2014 年該校本科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共有 547 人次獲得省(市)級以上的獎勵,其中有9 人次獲得國際級獎勵,314 人次獲得國家級競賽獎勵,224 人次獲得省市級競賽獎勵。例如,數理學院 3 位學生獲得 2014 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商學院學生獲 2014 年全國法語人才競賽一等獎,人文學院多名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並獲獎,外國語學院多名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並獲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2014 年“創青春”(原“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該校選送的 6 個參賽項目涵蓋了計畫類、公益類、實踐類全部比賽項目,斬獲 2 項金獎,4 項銅獎,實現了該校學生自參加該項賽事以來的歷史性突破。計畫類競賽單元中,人文與傳播學院趙雪舟等的《上海貝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創業計畫賽金獎,商學院董筱岑等的《非誠勿擾寵物婚介》、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王詩惠等的《上海普蘭特艾迪花卉園藝有限公司》獲得銅獎;公益類競賽單元中,商學院黃雨艷等的《上海斐樂公益發展中心》獲得銅獎;實踐類競賽單元中,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畢業生陳嵩的《上海市欣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天橙傳媒)》獲得創業實踐挑戰賽金獎,教育學院畢業生劉文艷等的《上海東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獲得銅獎。
上師校訓上師校訓
3.論文獲獎
2013年上海師範大學獲全國百篇優博提名獎、上海市優秀學位論文獎和上海市登峰計畫獎名單
獲獎類別
論文題目
研究生姓名
導師
一級學科
全國百篇優博提名獎
朱子語類版本與語言問題考論
楊艷
徐時儀
中國語言文學
上海市優秀學位論文
博士
回鶻文《慈恩傳》轉寫及其漢字音研究
林巽培
潘悟雲
中國語言文學
《玉篇》研究:以孫強《玉篇》為中心
魏現軍
曹旭
民間寶卷與中國古代小說
張靈
孫遜
廣義Laguerre擬正交逼近和高階混合非齊次邊值問題的Petrov-Galerkin區域分解譜方法
張超
郭本瑜
數學
碩士
“在+L”類構式與動詞的語義整合
雍茜
陳昌來
中國語言文學
漢語目的範疇及其表達手段
丁健
張誼生
中國語言文學
Z4等變近哈密頓系統的極限環個數和一類四點邊值
徐偉驕
韓茂安
數學
銅表面緩蝕劑分子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及電化學研究
潘英騁
楊海峰
化學
具有介孔結構的有機金屬催化劑合成及其不對稱催化反應研究
姚美
劉國華
化學
多壁碳納米管表面功能化及其在納米生物學上的套用
連瓊
賈能勤
化學
4擬南芥MtN3家庭基因影響小孢子初生外壁發育
孫銘希
楊仲南
生物學
自組裝多級結構鹵氧化鉍微/納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張坤
余錫賓
化學工程與技術
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培養登峰計畫
碩士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研究
楊廷強
毛勒堂
哲學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1月,學校與澳大利亞、紐西蘭、波札那、尚比亞、賴索托、象牙海岸、哥斯大黎加、墨西哥、智利、加拿大、美國、愛爾蘭、愛沙尼亞、比利時、盧森堡、波蘭、丹麥、德國、俄羅斯、法國、芬蘭、荷蘭、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匈牙利、義大利、英國、葡萄牙、韓國、馬來西亞、日本、泰國、汶萊、新加坡、伊朗、以色列、印尼、越南、台灣和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個高校和組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與美國、英國、德國、荷蘭、俄羅斯、法國等六個國家的7所高校合作舉辦10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一年期以上在校留學生739人。學校先後在日本廣島福山大學、非洲波札那大學和美國密蘇里大學建有三所孔子學院。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擁有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備案的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4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此外,學校還擁有12個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決策諮詢基地,2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市重點智庫,2個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高校智庫,2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1個。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國際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資源化學實驗室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資源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光化學能源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機構:教師教育中心
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都市文化、計算科學、比較語言學、國際與比較教育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近代社會研究中心、中國傳統思想研究所、套用語言學研究所、道德文明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德育課程教學研究基地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星系與宇宙學半解析研究、稀土功能材料
上海市重點智庫: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
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科學計算、分子影像探針與感測器
上海高校智庫:植物種質資源開發中心
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植物種質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綠色能源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全國大中國小課程德育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學校直屬研究機構:上海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

建設成果

2014年全年,學校科研經費達20248.4萬元,其中文科科研經費為:5601萬元,理工科科研經費為:14647.4萬元。2015年全年,學校科研經費達21361.05萬元,其中文科科研經費為:5483.25萬元,理工科科研經費為:15877.8萬元。化學、數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四個學科(2013年ESI索引)進入1%的序列。在2014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學校QS學術論文總被引數方面排名為378位,進入世界大學前400名。2017年學校各類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立項數分別排名全國第12位和第9位。
截至2017年11月,“十二五”以來,學校共獲得國家級項目548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4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6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4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課題7項(含子課題5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6項(含2項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項目1項;各類省部級項目792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成果獎勵118項,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類) 11項。2017年學校各類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立項數分別排名全國第12位和第9位。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學校主辦或承辦25種學術期刊,其中《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是全國三大社會科學文摘期刊之一。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被連續評為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並於2010年入選首屆“全國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是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等文摘刊物,以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的收錄期刊。
旅遊科學》為《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收錄期刊。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學報”,2006年獲得“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稱號,2007年被評為“上海市精品學報”,2009年被評為“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外國中國小教育》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相繼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CSSCI等知名評價機構作為確定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期刊影響力研究的重要參照指標,曾多次獲得各項榮譽稱號,被列為上海市教育衛生系統先進典型、榮獲“上海市最佳學報”“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稱號,進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重點建設的“中國期刊方陣”,在全國高校學報評優活動中連續三屆被授予唯一“特別貢獻獎”。
《世界文學研究論壇》由上海師範大學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美國普渡大學比較文學系共同創辦的國際學術期刊,具有美國出版刊號(ISSN1949-8519),並進入世界一流國際期刊行列——AHCI(美國藝術與科學引文索引)。
上海中學數學》曾榮獲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期刊編校質量優秀獎,被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在“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國知網(CNKI)”全文上網,為中國基礎教育知識倉庫來源期刊。
還有《現代基礎教育研究》、《東方語言學》、《東亞文獻硏究》、《都市文化研究》、《對外漢語研究》、《敦煌遺書研究通訊》、《江南社會歷史評論》、《金融管理研究》、《文貝: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新史學》、《藏外佛教文獻》、《東方哲學》、《中華藝術論叢》、《世界歷史評論》、《教育倫理研究》、《古典學集刊》、《比較政治學研究》、《理論經緯》等學術期刊
  • 館藏資源
圖書館
據2015年12月學校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300多萬冊,各類資料庫達到100多個。其中上海地方史資料較為完備,上海地區歷史人物的詩文集收藏亦較齊全,中國現代作家著譯作品收藏比較豐富。館藏中國小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較為豐富,且有一定特色。2009年,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被命名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上海市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其中:
西部一教西部一教
上海地方史資料較為完備。如上海郊縣的府、鄉、鎮志和類志,上海近現代的政治、歷史、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資料,都比較豐富,上海地區歷史人物的詩文集收藏亦較齊全,其中如稿本《二十六保志》、清季滄葦藏鈔本《水利集》,均為珍貴資料。
中國現代作家著譯作品收藏比較豐富。如魯迅、郭沫若、老舍、巴金的著作,館藏占其全部著作的95%左右,其中不少作品系初版本。"五四"至建國前的主要文學刊物有近200種,大都採集完整。魯迅主編的刊物收藏基本齊全。
館藏地方志1800多種,古典叢書1500多種,善本珍本書5800餘種。各種目錄索引2000餘種。
博物館
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收藏品包括玉器、青銅器、陶瓷、碑帖、書法、繪畫、唐卡、服飾、刺繡等,其中不乏珍品。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器形規整,打磨光潔,反映了較高的工藝水平;毛公鼎,散氏盤拓片,屬於最初的精拓品;隋僧寫經、玄奘譯經長卷,為罕見文物;羊腦紙金汁書藏文無量壽佛經,藏佛姆幻化網續密經,為稀世之寶;唐卡多作於清代,頗具民族特色;繪畫作品中王原祁、吳歷的山水畫亦不失為佳作;清宮宗廟人物畫也是上海地區少見的展品。
上海高校瓷器博物館依託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瓷器收藏而建,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館之一。所收藏的陶瓷器從史前文化期的馬家窯文化彩陶開始,歷經漢代、兩晉、南北朝、隋代各類實用及陪葬陶瓷器,唐代釉色瓷、三彩瓷,宋代名窯單色釉、刻花、堆塑瓷器,西夏剔花陶瓷,元代、明代貼花、青花、顏色釉瓷,清代五彩、粉彩、鬥彩、青花釉里紅等,時間跨度大,品種豐富;收藏品涵蓋汝窯、鈞窯、哥窯、龍泉窯、吉州窯、德化窯、景德鎮窯等各個歷史名窯,基本上反映了中國陶瓷的發展簡史。
博物館博物館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
階段姓名·任期
上海師範專科學校
 陳琳瑚(兼)1954.09-1956.07
劉芳1956.07
上海第一師範學院
廖世承1956.07-1958.07
上海第二師範學院
陳琳瑚(兼)1956.07-1958.07
上海師範學院
廖世承1958.07-“文革”
王樂三1978.08-1983.12
朱鴻鶚1983.12-1984.10
上海師範大學
朱鴻鶚1984.10-1986.06
王邦佐1988.07-1996.06
楊德廣1996.06-2003.01
俞立中2003.01-2006.01
李進2006.01-2011.06
張民選2011.06-2014.06
朱自強2014.06-
歷任黨委書記
職位名稱姓名·在任時間
上海師範專科學校黨總支
劉芳1955.03-1956.07
上海第一師範學院黨總支
陳雲濤1956.09-1956.10
上海第二師範學院黨總支
劉芳1956.09-1956.11 (第一書記)
上海第一師範學院黨委會
陳雲濤1956.10-1958.07
上海第二師範學院黨委會
劉芳1956.11-1958.07 (第一書記)
上海師範學院黨委會
陳雲濤1958.09-“文革”
王樂三1978.08-1983.12
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會
劉克1986.02-1990.02
皮耐安1990.02-1994.08
徐千榮1994.08-1999.10
林樟傑1999.10-2005.06
周鴻剛2005.06-2011.06
陸建非2011.06-2014.12
滕建勇2014.12-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名
學校校名
說明:原系郭沫若同志1965年為上海師範學院題寫的校名。1984年改名為上海師範大學時,在郭體原校名中,去了個“院”字,加了個“大”字。多年來在使用過程中原字型不斷變化,日前使用的校名已與原體相距甚遠。值校慶五十周年之際,正本清源勢在必行。該校選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的“大”、“學”兩字。
上海師範大學校名上海師範大學校名
  • 校徽
學校校徽
學校標誌以英文校名“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中的首字母“SNU”為構圖元素,代表“上海師範大學”,寓意“師道永恆、止於至善”;
“SNU”通過藝術變形構成上海市花——白玉蘭,象徵本校的地域特徵;
“N”“U”兩字母相互穿插,象徵教學相長、育人為本和開放合作的國際化辦學理念;
標誌中心是一虛形“O”,代表學校發展新起點,即象徵虛懷若谷的治學態度,又象徵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上海師範大學校徽上海師範大學校徽
上海師範大學校徽
  • 60周年校慶標識
60周年校慶標識
上海師範大學60周年校慶主題詞:甲子風華 師道永恆
60周年校慶標識含義:在設計中結合數字60以及徐匯校區的第一教學樓。徐匯校區第一教學樓建於創校初期1956年,伴隨了學校一同走過了近60多年風雨和輝煌,並且還會隨著學校一起迎向百年華誕。毋庸置疑,作為學校標誌性建築物,它象徵著學校的悠久歷史和師大精神。將第一教學樓簡約化,作為標誌的重要元素,飽含著寓意的同時,又能質樸,美觀得體現出師大特色。
上師大60周年校慶標識上師大60周年校慶標識

精神文化

  • 校歌
《上海師範大學校歌》
上海師範大學校歌
作詞:任仲倫
作曲:方之江
黃浦江畔春風蕩漾,我們在播種希望。
嚴謹求實,勤奮好學,
沐浴著理想的陽光。
文明健康,為人師表,
文明健康,為人師表,
喜看那桃李芬芳,培育出社會的棟樑。
重任,重任,落在我們的肩上;
我們要創造未來,創造輝煌。
重任,重任,落在我們的肩上;
我們要創造未來,創造輝煌。
創造輝煌,輝煌!
  • 校訓
厚德 博學 求是 篤行
釋義
“厚德”一詞,源出於《易經》。 《易坤》說“君子以厚德載物”。還說:“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把“厚”和“德”聯繫在一起,謂“厚”“德”者可以“載”。白話文的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才能承載天下的重任,擔負起宏大的事業。 這裡的“厚”字,是使動詞,與“德”搭配,有“使道德充裕、厚實”的意思。 古人非常重視“德”,他們把“德”,看成是和天地乾坤一樣的大事情。我們今天提倡“文明修身”,“德”,就是其中的核心內涵。這裡的“德”,包含了許多內容,包括“誠”、“信”、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品格、志向、趣味等等。 大學承擔著培養全社會精英“晶片”的重要任務,所以,特別要強調一個“德”字。做人離不開“德”,身正為師,德高望重。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厚”與“德”都應該視為“修身”最重要的一環。
“博學”一詞,源出於孔子的《論語》。 《論語·雍也》篇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學生到大學是來學習的,老師講授知識,培養學生,中心也是圍繞一個“學”字。從國小、中學到大學,名份和實質都是一個“學”字。 “博”有“大”的意思,“廣”的意思,“通達”、“多聞”、“豐富”、“淵博”的意思。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使“學問”“淵博”,都是他們的立身之本。
“求是”是“實事求是”的速寫。 《漢書·河間獻王傳》說:“修學好古,實事求是。”顏師古註解說:“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 “求”,是“尋找”、“探索”、“探求”的意思。“是”,是“正確”、“真理”的意思。兩字合在一起,即從實際出發,探索真理,求得正確的結論。 “德”和“學”的總體要求及基本精神是“求是”。
“篤行”一詞,源出於《禮記·中庸》。 《禮記·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是“篤厚”、“真實”、“真誠”、“忠誠”的意思。“行”,就是去做,去身體力行。在“德”厚、“學”博,從實際求得真理和正解以後,更重要的一層,是去做。學生在學,弦歌一堂;畢業以後,要成為社會棟樑。不僅要學知識,學本領,還要把學到的知識和本領用出來;只學不做,不是學校的培養目標。因此,“行”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行”,優秀的品德,學到的東西,才能顯現出來。“行”,是學校“學”的目的和歸宿點。

文化活動

  • 社團文化
2014年,該校共有 103 個大學生社團,分為四個大類:文藝類社團(21個)、實踐類社團(30個)、體育類社團(19個)、學術類社團(29個),其中的五星級精品社團有秋石印社、樓蘭劇社和泊樂合唱團等。
秋石印社成立於1986年秋,在印社顧問劉一聞、吳頤人、高式熊等中國國內篆刻家的熱心扶持下,在唐之鳴、沈愛良、周景明等青年篆刻家指導下,秋石印社一步步成長壯大,在 2014 年獲石衡杯書法篆刻大賽篆刻組一等獎、二等獎。
樓蘭劇社成立於1989年,專門從事戲劇創作交流及演出製作的校園文藝團體,為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下屬上海市高校話劇聯盟成員之一,2014 年獲第十一17屆上海市大學生話劇藝術節話劇組三等獎,第三屆上海戲劇學院“源點杯”小品原創一等獎、最佳劇目獎。
泊樂合唱團成立於2012年,其成員全部由非音樂專業學生組成,2014年獲上海第四屆無伴奏合唱比賽金獎第一名。
  •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2014年暑假,全校15000餘大學生以“青春接力六十載,知行並重譜新篇”為主題,深入基層第一線,成立“三下鄉”暑期外出實踐服務團隊 2 支,承接市政府實事項目“愛心暑托班”50 處,開設愛心學校 164 所,46 個場館類志願服務項目,提供“第十二屆全國學生運動會”和“2014 年上海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等在內的多項大型活動和賽事志願服務,53 個校級立項專題調研項目,113 名優秀大學生分赴 11 個區縣掛職鍛鍊。
2015 年寒假,3700 余名學子積極投身以“法治力量,青年使命”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該校品牌項目愛心學校以“愛心課堂”形式在全市開辦 82 所,在全市 33所公共場館開展志願服務。2014 年,該校的“愛心學校”項目榮獲“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 30 周年十大最具影響力項目”,“桃浦鎮愛心暑托班”項目榮獲 2014 年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最佳項目獎,“DREAMHIGH 志願者支教活動”等 7 個項目榮獲優秀項目獎,“知行杯”三等獎 1 項,優秀獎 1 項,有 4 人獲上海市 2014 年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2 人獲優秀指導教師。

知名校友

黨政界

姓名
職位
姓名
職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外語系74級)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72級外語培訓班學員)
外交部辦公廳主任、駐希臘大使(外語系62級)
交通運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政乾班82級)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民進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教育系80級)
上海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80級校長班學員)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研究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歷史系71級)
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全國台聯黨組書記(歷史系82級)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政教系82級)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政教系82級畢業)
少將軍銜,前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少將武官(外語系62級)
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古典文獻專業99級)
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副區長(化學系82級)
中共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區長(政法系86級)
中共上海市浦東新區區長(政教系80級)
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副書記、區長(政教系84級)
中共上海市金山區委書記(教育系88級)
中共上海市黃埔區副區長(化學系78級)
中共上海市奉賢區委副書記。(中文系81級)
中共上海市公務員局局長(數學系80級)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政乾班83級)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物理系59級)
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人文地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
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
長(1980年至1982年在教育心理師資班學習)
包瀛春
海軍軍醫大學軍事體育教研室主任、教授(體育79級)

學術界

姓名
職位
姓名
職位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系62級)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系主任兼教授
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原新東方總裁兼校長
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席
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美國紐約大學外語教育系主任、博導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美國俄勒岡大學名譽教授
同濟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副所長,詩學研究中心主任
清華大學房地產EMBA班特聘教授,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AFR)產業金融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電力學院校長,兼任華東師範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美國石溪大學終身教席,石溪大學研究館員。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
世界漢語教學協會理事,印度尼西亞智民學院院長
韓容洙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理事,韓國東國大學博士生導師
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
上海中學校長,上海市教育功臣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書記(化學系80級)
上海電視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上海建橋學院副董事長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第一位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許谷
麥克馬斯特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院長、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所長

工商界

姓名
職位
姓名
職位
亞洲女首富、慈善家、企業家,前香港華懋集團主席
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中文系80級畢業)
上海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奧普控股集團(香港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杭州僑商協會會長(歷史系82級)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裁
孫冬琳
久事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強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
吳毅衛
上海市北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總支書記
上海東方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宋振東
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黨委書記、董事長
陸純
上海美麗園龍都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長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輯
上海盛視天橙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周衛紅
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文藝界

姓名
簡介
姓名
簡介
中國知名女演員,國際知名影星
演員、歌手,2008年獲得最具人氣演員獎(95年考入謝晉影視藝術學院)
大陸影視女演員,在影、視、歌、導四個領域都有成就的多棲明星
人氣小天后,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主演系列電影《青春期》
台灣影星,代表作《夜光神杯》,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
中國知名影視女演員、歌手,2013版《天龍八部》主演
中國大陸男導演、演員、編劇,代表作《士兵突擊》、《北京愛情故事
華誼兄弟簽約女演員,主演的神話劇《封神英雄榜》。
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流行樂歌手
影視演員,兩次獲全國現代五項錦標賽冠軍
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作品《女兒的故事》
兒童文學作家,1997年至1999年在上海師範大學兒童文學碩士研究生專業學習
《新民晚報》主任編輯,首屆《兒童文學》青年金作家稱號,兒童文學作家
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理事,中國新疆電視台高級編輯、紀錄片導演
小說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上海市京劇院藝術顧問、上海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劇
笑星,上海市曲藝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主要演員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