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我去爬樹

爸爸帶我去爬樹

這是一篇內容淺顯又深刻的兒童文學作品,揭示了現代人都非常關注的主題——回歸自然,以及城市孩子的教育問題。大自然給我們美的享受和陶冶,我們在回歸自然的同時,應積極主動的熱愛自然和保護自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爸爸帶我去爬樹
  • 類型:兒童文學作品
  • 作者班會文
  • 課文中心:告訴我們要熱愛自然和保護自然
作者簡介,課文全文,課文中心,教學目標,教育理念,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德育目標,課堂導入,過程,

作者簡介

班會文,筆名班馬,上海人。1951年7月出生。198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編劇專業。1962年赴崇明島紅星農場插隊務農,1976年後歷任上海《少年報》編輯,廣州師範學院教師、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講師。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六年級大逃亡》,文論集《遊戲精神與文化基因》,童話集《現代夢幻童話》,散文集《星球的細語》,小說集《那個夜,迷失在深夏古鎮中》,專著《中國兒童文學理論批評與構想》、《前藝術思想》(國家八五重點圖書)等。

課文全文

我們走在了大街上。我拉著爸爸的手。
想不到,爸爸是要帶我去爬樹!
我開始擔心起我能不能爬上樹,爬樹要有什麼本事,要不要帶一些手套、護膝……我的想法,全都遭到爸爸的搖頭,最後一次則搖得更厲害了——爸爸說:“你難道不是猴子嗎?”爸爸說:“人類本來就會爬樹!”爸爸說:“你爬上去就知道了!”
我只得在心裡去想起猴子來。
走過了郊區的大倉庫,走過了小河,我和爸爸走進了田野。我每看到一棵樹,都在盤算。爸爸卻不慌不忙,好像有什麼計畫。
他熟門熟路地帶我沿著一條河走去,走過一座水渠的“橋”,來到一片樹林跟前。這些樹有五六米高呢,樹身比我的大腿還粗,雖然有許多皺,但還是挺光滑的。爸爸微笑著注視我。我來勁了,在這田野里,好像心裡特別想玩——我上去就爬,兩隻手抱緊了樹身,兩隻腳也盤開對蹬在樹幹上,然後手腳一起用力慢慢往上蹭。
爸爸過來伸手將我的鞋子脫去。
我赤腳蹬在樹身上,確實感到非常舒服,也能用上力了(是呀,猴子哪有穿鞋的)。我一蹬一爬,嘿,真是不用學,我爬得蠻快!只是爬到上面,我不敢再爬了,抱住樹幹往下看,嘴裡亂叫起來——爸爸站在樹下,像個教練一樣,他輕鬆地抱著手臂命令我:“爬上去!”
在爸爸的指導下,我緊張地爬上樹杈,手死死地抓住,腿不顧一切地翻下去,肚皮和胸脯全都不敢鬆勁地貼在樹身上……就這樣爬上去,終於騎在了樹杈的枝幹上。足足用了十分鐘,大概有八分鐘是僵在樹上吊著大喊救命——不過現(原文不修改)在我已經坐在樹上啦!樹葉在我周圍翻滾,樹身微微有一點搖晃,坐在空中的樹枝上,望著距離有四五米高的地面,心裡很神奇。我大呼小叫起來,像一隻動物一樣。
爸爸在下面仰臉望著我,很滿意的樣子。
突然,他也上樹了。爸爸竟然是兩隻手和兩隻腳又抱又蹬地“走”上樹來,“嗖嗖”地好快,倒真像猴子。
爸爸上來是為了“護送”我下樹。他兩腿夾在樹上,保護我再重新爬回到樹幹上,然後在下面和我保持著距離。他說,下樹要危險一些。
下到地上,爸爸宣布:“這是熱身賽!前面,有一棵真正的大樹要爬!”
我早就看見田野里的那一棵巨大的老樹。它有幾十米高,樹冠伸開,足有一個小公園那么多的綠色樹葉。這棵大樹的樹幹可就不得了,我們走近一看,它下面最粗的地方連爸爸伸手都抱不攏,上面也有爸爸的腰身那么粗,這樹的枝幹鐵硬,但扭來扭去,捲來捲去,活像是蒼老的龍扣蛇一樣!爸爸竟然也說不出它是什麼樹,一會兒說是“檜樹”,一會又說恐怕是“槭樹”,都是奇怪的名稱;他只說他小時候就經常來爬它,他們那群小孩子管它叫“大不列顛”,真是莫名其妙。
我想都沒想過會來爬這個大傢伙。
可爸爸真帶我爬上去了,真不得了。
原來爸爸對這棵樹的渾身上下熟悉得很,什麼地方像台階一樣可以爬著走,什麼地方有一個樹洞可以休息一會兒,哪一根樹幹有一節一節把把手可以扶穩,哪一段樹身早有凹進去的腳蹬……爸爸全都知道。我覺得爬這顆老樹像在爬山,但當然跟爬山不一樣,因為身底下就是天空!爸爸就在我身邊,他的大手經常扶住我的身子,也經常托住我的腳掌——我慢慢地爬,常常緊伏在樹身上一動不動,等力氣有了再爬,不知怎么的,我越來越覺得身子底下的樹幹很親切似的,我貼著它,抱著它,抓著它,好像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有時,還會覺得它是活的,而且很溫暖,不像爬鐵管那樣令人發抖。抱著大樹,我又感到自己是一隻動物,我是一條小蜥蜴,爸爸是一隻大猿猴。
我爬到老樹上啦!我和爸爸一起登上了這棵大樹雄偉的枝杈,我們腳踏在水桶粗的橫幹上,手抓住堅硬的枝條,迎風站在離地有十來米高的半空中——風好大呀,藍天白雲,田野碧綠,小河在發著亮……而我的四周全是枝條、綠葉,我像一隻猛獸,站在地球上!
我問爸爸:“我怎么第一次感覺自己站得這么高?比帶我去過的任何大廈還要高?”爸爸說:“第一,是你自己一寸一寸艱難地爬上來的。第二,你站在樹上,下面就是大地。第三,你就在大自然里,周圍什麼也沒有。”
人在樹上真的很快樂。
我和爸爸躺在一個樹丫的“沙發”里,爸爸在講地球,講人類遠古在樹上築巢的“有巢氏”,講國外現(原文不作修改)在真有人在提倡“爬樹運動”,講人經常回歸自然的好處……我一隻手摟著大樹,一隻手摟著爸爸,恍恍惚惚中覺得心很大,又很深,很遠……
人在樹上真的很舒服。為什麼?
回城了。回家了。
我還老在望那棵樹,好像那樹上也是一個家,一個遙遠的老家。

課文中心

本文通過講述爸爸帶“我”去爬樹的切身經歷和真實感受,告訴我們要回歸自然、熱愛自然。

教學目標

教育理念

一流的教學活動要有一流的教育理念來指導,“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應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體驗和品德的薰陶”,這一教學理念體現了新世紀國小語文教學的人文思想。而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我學習、自我體驗、自我討論、自我總結”則體現新世紀語文教學的學生主體觀。這兩個教學理念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在本節課的設計上,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感悟本課“回歸自然”的深刻思想內涵。

教材分析

《爸爸帶我去爬樹》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以樂趣為主題)中的一篇自讀課。本文雖以一個孩子的口氣敘述,講述的事情又貼近兒童,但文中揭示的卻是“回歸自然”的深刻主題。因此我計畫2課時完成本課。第一課時讓學生了解本課內容,分析文章思路,掃清文章中的閱讀障礙。我講的是第二課時,讓學生來賞析文章的同時通過介紹親身經歷來感悟“回歸自然”這一主題。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平均年齡在12——13歲左右,如何正確確立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培養積極的公德意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回歸自然”這一主題對於城市的孩子來說可能有點抽象和陌生,但可以調動學生聯繫生活中的感受,把這一內容具體化,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己見,合作探究。我所教的教學班全班人數50人,由於閱歷的關係,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是很強,語言表達能力也很一般。在教學過程中,我結合本課特點,設計採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德育目標

通過感悟文章主題,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回歸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感意識。
本文算不上文質兼美,更達不到催人淚下。但這篇自讀課文卻揭示了一個時代感很強的主題——回歸自然。本文最大的特點是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揭示文章思想,因此根據學情,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我確定上述目標。

課堂導入

是教學中的重要一環,設計時應有很強的針對性。由於是第二學時,既要能複習上節所學知識,又要引出本節課內容。為此我設計了一個競爭性很強的題目來回顧文章主要情節,很自然就引出爸爸帶我去爬樹這一話題。

過程

一.課堂導入。自然就引出爸爸帶我去爬樹這一話題。
二.分組討論,賞析全文。 導入時已經談到了爸爸帶我去爬樹這一話題,
1、提出第一個問題:爸爸為什麼帶我去爬樹?。
板書“回歸自然”,解決本文重點之後,
2、提出第二個問題:文章是怎樣表現這一主題的呢?
讓學生從寫法角度入手賞析全文。通過討論可知文章運用了對比寫法,即我與父親的對比和我爬樹前後的心理對比來突出主題——回歸自然。解決難點,為後文作鋪墊。
三、合作探究,理解主題
文章通過“爬樹”來突出“回歸自然”,可現實生活中“爬樹”又不太可能。引導學生思考:應該怎樣回歸自然?有沒有回歸自然的親身經歷和喜悅感受與我們共同分享?順勢我提出第三個問題:為什麼要“回歸自然”?學生分組討論後得出“回歸自然”因為熱愛自然,我們應保護自然,有基本的公德和環保意識。這時我板書“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四、課堂練習 訓練學生把城市人“回歸自然”的構想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或把親身經歷和感受記錄下來。
五、課堂小結 大自然給我們美的享受和陶冶,我們在回歸自然的同時,應積極主動的熱愛自然和保護自然讓我們為保護美好、健康的大自然去共同努力吧!
六、品讀感悟 爬樹,不僅僅是爬樹,更是一種回歸自然的方式。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森林、大樹是人類遙遠的老家。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應該多多走進大自然,去那裡聆聽自然母親的溫情呢喃,尋找那被遺失的美好。此外,我們在回歸自然的同時,還應積極主動地熱愛和保護自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