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八景

燕平八景

燕平八景位於北京城西北昌平區,是北京風景名勝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燕平八景
  • 地理位置:北京市
  • 氣候類型:屬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松蓋長青
  • 榮譽:北京風景名勝區之一
簡介,民間傳說,

簡介

燕平八景
地理位置:北京城西北昌平區
1.松蓋長青
“松蓋長青”指的是明陵附屬機構松園苗圃的景觀。其地在縣城東門外二里,松園村即是當年苗圃管理人員居住的村落,村名自明沿襲至今。明永樂七年(1409年),朱棣欽定天壽山為萬年吉壤之後,建造陵寢的工程即於同年五月八日(6月20日)破土動工,其後不久,為皇帝陵寢培育松、檜等長青喬木的苗圃也隨之建立。
2.天峰拔萃
“天峰拔萃”是個連綴縮略語。天峰,泛指天壽山陵域方圓4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群山諸峰;拔萃,語出《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萃與類同意,出類、拔萃皆謂超出於同類。崔學履認為:明代帝後陵寢地處昌平境內,八景之中應有一席之地;在天壽山的峰、巒、崗、阜之中,最靈、奇、秀、美的傑出代表是位於州城東北8里、東山口內的平台山(在今十三陵水庫中北京九龍遊樂園內九龍宮的位置)。他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為此處是個重要的紀念地,它與明成祖朱棣當年選堪陵址有著密切的聯繫。
3.石洞仙蹤
石洞仙蹤指的是昌平城以北3公里,十三陵鎮仙人洞村村北蔣山天然溶洞的壯麗景觀。
4.銀山鐵壁
銀山位於昌平衛星城東北15公里的興壽鎮海子村西南。這裡群山環抱,銀山三峰位於中央,巍峨高聳,直插天際。從山腳至峰頂都是黑色的花崗岩,其色似鐵;冬日雪後,漫山皆白,銀峰墨崖,互相映襯,景色異常壯觀,故稱銀山鐵壁。
5. 虎峪輝金
“虎峪輝金”是在正午時分、陽光照射充足的特定情況下,人們才能觀賞到的一處奇特的自然景觀。
6.龍泉噴玉
龍泉山又名神山、白浮山、龍山,位於昌平衛星城東南2公里,京密引水渠北側,昌平鎮化莊村南。它與駐蹕山、天壽山、銀山齊名,是昌平的四大名山之一。
7. 安濟春流
安濟春流是燕平八景中唯一受人青睞的河流景觀。
8.居庸霽雪
“居庸霽雪”是“燕平八景”之中的第二個銀裝素裹的冰雪景觀,與“銀山鐵壁”似有雷同之嫌。但從景觀的審美角度和自然色調來欣賞,雖然同是山峰雪景,銀山鐵壁則黑白分明,對比強烈,展示的是嵯峨崢嶸,樸實凝重;居庸霽雪則是一片銀白世界,渾然一體,展現的是雪覆關山,靜謐聖潔。從人文設施的客觀效果來審視,銀山的皚皚白雪映襯的是峰巒間錯落有致的氣氛;居庸關周邊的大雪下面,“隱藏”著縱深排列的五座城池,橫向擺開的萬里嚴陣,身歷其境,頓覺如臨戰場,似聞刀兵之聲,令人產生居安思危的警覺。兩處雪景的神姿、氣韻截然不同,可謂各有千秋。

民間傳說

1.松蓋長青
中國古今高規格的大型陵墓內外為什麼要廣植林木呢?原來這與我國盛行的風水學說有著密切的聯繫。風水,也叫“堪輿”,該學說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的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禍福,風水寶地可以使人趨利避害,逢凶化吉。在風水學強調的諸因素中,氣是第一位的,占據核心位置,一切都圍著“氣”來運行。中國古典哲學認為:氣是一種極細微的物質,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本原。在封建社會裡,統治階級往往把一切事物的盛衰、成敗,同氣勢的消長、存亡聯繫起來,稱其為“氣數”。因此帝王將相、達官顯貴為了他們長久的統治政權和富貴榮華,在挑選風水寶地的時候都不遺餘力。晉朝學者郭璞撰寫的《葬書》中說:“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根據“山環水抱必有氣”的理論,封建帝王、貴族的陵墓大多建在山川形勝之處,所以皇帝的陵寢也叫山陵。流動在山水之間的風是生氣之本,送氣之媒,但是人們對這種風的要求極高、極嚴,要強弱適度,無風則氣滯而衰,風強則氣散難聚,使氣都無法生存。如何使山間、河谷之風避強趨微,循環往復,永不停息,達到“聚氣藏風”的理想境界?我們的祖先採用了廣植林木的辦法:在陵墓內外形成一個巨大的氣場,不但使氣不滯、不散,還能源源不斷的製造、輸送生氣;與此同時,漫山遍野的長青喬、灌木掩映著座座宏偉壯麗的陵墓建築,還會令人產生心安氣靜、莊嚴肅穆的感覺。所以,我們在大型墓地看到大面積的蒼松翠柏也就會欣然領悟,毫不奇怪了。
昌平松園苗圃自明永樂初年開始營造,至嘉靖晚期已歷時150餘個春秋,長成方圓數里鬱鬱蔥蔥、莽莽蒼蒼、枝繁葉茂、四季長青的松樹林。林中株株松檜橫豎成行,枝幹挺拔,森森戟列、亭亭玉立;樹冠碩大,圓圓如蓋,似撐巨傘;林木之間枝杈相接,針葉相覆,遮天蔽日,清蔭優雅。登高遠望,松林自河邊、沃野直接山巔,滿目蒼翠;風過山林,枝葉隨風搖擺,如碧海揚波;松濤颯颯,充盈耳谷,似聞人喊馬嘶之聲。遙想崔學履當年必然被松園的壯美景觀所感染,借松樹來比喻明王朝政權福祚綿長,如松柏一樣四季不衰,永遠長青,才將其冠為“燕平八景”之首。
談到這裡,人們不禁會問:這樣宏麗壯美的景觀,數量眾多、品位上乘的珍貴樹木,後來遭到什麼浩劫,至今蕩然無存,痕跡莫辨?有的學者撰文說:毀於嘉靖中期外族入侵者的一把劫火;一些書中記載:沒於清初旗兵的斧鋸之下;究竟哪一種說法更可信,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這兩次歷史事件,塵封的謎底就會清晰呈現。
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六日(1550年9月26日),蒙古俺答部(駐地在今呼和浩特)大舉進犯密雲縣古北口,守關將士潰散,俺答兵長驅直入,襲擾京師,劫掠財物。朝廷聞警,急命京師戒嚴,召大同總兵仇鸞及山東、河南等處兵馬馳援京師。各路人馬陸續抵京後,朝廷命仇鸞為大將軍,節制各路援兵。仇鸞(?——1552年),字伯翔,陝西省鎮原縣(今屬甘肅)人,出身將門之後,曾任甘肅總兵,因為官貪虐被革職。後來勾結嚴嵩父子,乃得重用。此次揮師勤王,他駐守昌平,負責保護皇帝陵寢。八月二十六日(10月6日),俺答兵侵掠通州等地後,直撲天壽山東山口。守將陳燦率領3000兵馬迎敵,因調度無方,人馬損傷過半。俺答兵乘勢掩殺,搶掠了康陵園、工部廠,重出東山口,殺奔昌平城東門。仇鸞聞報,將士兵埋伏在松林中,待俺答兵過後,突然殺出,斬獲首級56顆,敵軍大亂,向西逃竄,仇鸞率軍尾隨追殺。俺答兵欲出牡羊口,遇到守軍頑強抵抗,久攻不下;此時追兵又到,在腹背受敵之際,俺答兵突然回師殺向仇鸞,仇鸞無備,兵馬潰敗,死傷千餘人。宣府總兵(駐地在今河北省宣化)趙國忠此時率兵駐守沙河以北,見官軍戰敗,遂移師向北護衛帝陵。俺答兵追至昌平,欲殺人陵區,見趙國忠列兵大宮門外,不敢戀戰,倉皇逃出古北口。某學者曾撰文說:俺答兵經松園時將園內松柏毀於一炬。但此說無史料佐證,而且十餘年後崔學履還親見園內“鬱郁松千樹……十里蒼雲橫”,更使此說難以成立。
關於松園內樹木被清兵砍光的說法,康熙《昌平州志》第四卷《山川》中寫道“州東門外,乃勝國時備補各陵樹栽也,今已斫伐無餘。”清順治十六年(1659)春天,顧炎武第一次拜謁明陵時曾寫道:“松園,方廣數里,皆松檜,無一雜木,……今盡矣。”不但松園內的大樹被砍光,裕陵、泰陵、康陵、慶陵等陵園內的大樹也被砍光,顧炎武目睹的是“小樹多榆枋”,即砍伐大樹後補栽的小樹。清兵砍伐大量的陵區樹木,既是對前朝的一種復仇行為,從客觀上講也確實是當時進行建設的需要。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從北路進攻北京時,途經昌平,曾將十二陵享殿和昌平城內的衙署焚燒殆盡。清王朝定鼎中原後,於順治四年(1647年)四月,命工部修葺明陵;同時,昌平城內的衙署也要重建。上述兩項巨大工程皆需要大量木材,清王朝在重整河山,百業待興之際,絕不會耗費巨資去多方採購,只能在松園和陵區內就地取材。於是,一代勝景——松蓋長青,也隨著斧鋸聲聲而消亡。
2. 天峰拔萃
明永樂五年七月初四(1407年8月6日),朱棣的結髮妻子、開國元勛徐達的長女、仁孝皇后徐氏在南京宮中病逝。因朱棣早就決定遷都北京,而且北京的皇宮已經開工營建,所以,他就派人到北京一帶踏勘山川,卜選陵地,為自己以及子孫後世選定萬年吉壤。永樂七年(1409)春天,朱棣看了禮部尚書趙羾和江西術士廖均卿、曾從政等人選出的昌平縣黃土山的風水地形圖說後決定親自前往閱視。站在黃土山主峰前的高崗上,朱棣對照圖說,審看山川地勢:遠觀太行(即太行山脈)、華岳(即西嶽華山)連亘數千里於西,山海(即山海關,燕山山脈東起於此,西至軍都山)達醫閭(即醫巫閭山,為東北名山之一,在遼寧省中部、大凌河以東,東北至西南走向,海拔400米左右,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在北鎮縣西北,有翠雲屏、桃花洞等名勝,以產“錦州石”著稱)逶迤千里於東,嘉域恰恰奠居在至北正中之處,環似前椅,券如崇城,包羅萬象,統會群山,巍巍乎顯其尊,浩浩乎示其大;近看前有鳳凰山如朱雀,後有黃花鎮如玄武,左蟒山即青龍,右虎峪即白虎,東、西山口兩水匯流於沙河店環抱如玉帶,四面群山環拱如圍屏,中間明堂廣闊,崗平土厚,河水瀠洄,微風潤氣。心中不禁讚嘆:真是天造地設的神臯奧區,處處皆是安息的吉壤!朱棣環顧四周,心中思忖:我的神宮日後安在何處為佳呢?趙羾似已明白了皇帝的心思,用手一指朱棣的身後:萬歲,此處做我主的萬年佳城,聖意如何?朱棣轉身觀看:但見身後三峰並峙,位於正北居中,皆高聳入雲,巍峨崢嶸,前行百餘步恰在中峰下的崗阜之上,地勢寬闊平坦;環視四面川原,盡收眼底,東西眾山羅列左右,似萬騎簇擁,千官扈從,不禁心花怒放,點頭稱好。隨行官員及術士見狀心中如釋重負,急忙倒身下拜:恭賀我主洪福齊天,上蒼賜給萬年吉壤。朱棣溫語嘉勉諸位卜選風水寶地的官員、術士,日後皆有封賞。
朱棣一行完成了既定的任務,都覺得一身輕鬆,雖有君臣大禮,歸途中卻也有說有笑。沿河逶迤東行,看見水邊一座小山甚是可愛,朱棣命從人在小山上陳設桌、椅,擺放酒肴,一邊飲酒,一邊欣賞山水秀色。這一天恰巧是四月十七日(5月1日),是朱棣的49周歲壽誕之日,吉辰一到,隨行官員一起山呼萬歲,向皇帝行禮、祝壽,並建議將所選吉壤更名為天壽山。朱棣聞聽大悅,點頭允奏,遂將黃土山改為天壽山。
一行人出了東山口,向西南行約十里,來到百泉莊。但見村外周匝皆是平地,湧泉不計其數,其中有三個大泉,直徑皆一丈有餘,名為原泉者,水大泉深,清澈見底;名為黃泉者,泉涌流沙,黃泥混濁;名為響泉者,出水有聲,夜間尤顯,如提升水閘,嘎嘎作響。朱棣見泉覺渴,內使見道旁有一眼小泉,流細水清,來往眾人都在此泉掬水暢飲,就用御器盛了奉上。朱棣喝了一盞,感覺冽爽甘甜,竟然連飲四盞,而且每盞皆一飲而盡。喝罷,朱棣稱讚道:在山中飲水,飲後皆腹脹;此水飲之,甚覺怡然。後來,崔學履將這個故事寫入州志,至今傳為美談。
嘉靖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1536年5月13日),世宗朱厚熜從東山口內的小山旁經過,問從臣:此山何名?從臣說:此即天壽山也!並將成祖堪選陵址的掌故細說端詳。朱厚口聞聽,沉吟片刻,說道:天壽山乃長陵主山之名,適看小山名天壽者,誤也!昔皇祖在此飲酒,是乃萬壽之日,百司庶臣上壽,因進名天壽。朕欲作一小亭為記,以正其訛傳。可名此山為平台山。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1537年3月8日),小亭動工興建,嘉靖十七年(1538年)四月,小亭落成,世宗親題“聖跡”匾額一塊,後人即呼此亭為聖跡亭。四月七日(5月5日),世宗親臨視察聖跡亭。四月八日(5月6日),世宗躬祭太宗(即明成祖)於聖跡亭。數十年後,崔學履慕名而來,但見平台山:山雖不高卻玲瓏圓秀,北依蟒山,南與汗包山隔河相望,水繞山麓,清奇可愛;亭子建於小山之上,以青石、青磚為基,樑柱門欞塗以朱漆,亭頂飾以黃琉璃瓦,亭外環以白玉石欄桿,色彩鮮明,金碧輝煌,亭門上方懸掛一塊金匾,匾上是世宗御筆親題的“聖跡”二字,銀絢飛白,玉璽流丹;小山周圍磚砌旋梯,盤旋數十級可至山頂、亭前;登山一望,遠近盡在目中:東沙河猶如一條銀練從腳下汩汩流過,兩岸青山蒼翠欲滴,宛若圖畫。崔學履恭睹之後,連連讚嘆:真乃曠古盛事,昭代奇觀。
3.石洞仙蹤石洞仙蹤指的是昌平城以北3公里,十三陵鎮仙人洞村村北蔣山天然溶洞的壯麗景觀。
蔣山,海拔180米,山體岩石為震旦紀青口系景兒峪組白雲質石灰岩。在距今約8億至6億年前,這裡是淺海地帶,隨著龍山期的繼續海侵,沉積環境穩定,形成以化學沉積作用為主的高鈣貧鎂碳酸鹽岩,主要有淺灰、紫紅、蛋青和黃綠等雜色薄層泥灰岩、泥晶灰岩,向上矽泥質增加,局部地區夾有矽質頁岩,發育成水平層理狀的地質構造。在距今約1.5億至6500萬年的“燕山運動”中,劇烈的地殼運動把地層抬出海面,形成山脈,這座石灰岩構造的山由於地下水沿著岩層層面及裂隙溶蝕,並經塌陷形成岩洞。含有碳酸鈣的水從洞頂往下滴時,因水分蒸發和二氧化碳的逸出,使水中的碳酸鈣沉積下來,並自上而下逐漸增長,形成石鐘乳;融有碳酸鈣的水從洞頂滴到洞底,沉積物自下而上增長,形成了石筍,從而形成了絢麗多姿的溶洞奇觀。
蔣山石洞位於山的東南部半山腰間,洞口朝向東南。洞內呈穹隆狀,形如廣廈,東至西廣約40米,南至北袤約10米,最高處為16米,可同時容納200多人,洞底遍生石筍,地面凹凸不平,洞頂及四壁皆是石鐘乳,晶瑩剔透,千姿百態;仔細觀賞,有的像牌坊、閣樓,有的似飛禽走獸,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四壁多有石隙,高低、寬窄、深淺不一,西北角處有一較大石隙,又深又黑,人不敢入。洞內正中,是洞中最碩大的一處石鐘乳,重約16噸,其形如鐘,上細下粗,長約4.5米,最粗處直徑約為3米;與洞頂連線處酷似鐘紐,長約1.5米,直徑約0.7米,以石敲擊,其聲如鐘磬合鳴,清醇悅耳。崔學履在觀賞洞中奇景之後,將此處美景比作神仙居住的洞府,美其名曰石洞仙蹤。
古往今來,蔣山溶洞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青睞。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六月,陵區內的七孔橋及道路多處被水沖壞,工部尚書雷禮奉旨前來監督修復水毀橋樑、道路時,利用工餘閒暇,偕諸監工官員到蔣山溶洞游觀。隨後,他派工匠對溶洞進行修葺,在洞口新建了洞券,命石工鑿刻了對聯、門額。上聯是:蜿蜒龍脊山吞月,下聯是:磊砢雲根洞有天。門額是:神仙洞;從而為溶洞增美添色。明朝隆慶年間,在山南(今村址處)設永陵園,種植祭祀皇陵所用的果品。明朝未年,管理皇陵的官員為了祈福禳災,在山上建了一座三清殿。正殿為五間,坐北朝南,殿內供奉的主神為太上老君,殿前東西配房各為兩間,為道士值宿、清修之所,後因年久失修,於1938年坍塌,殘磚舊木被村民拆走,挪為己用。清朝初期,蘭旗王(後封為鄭親王)將此處選為吉壤,建造園寢。據清史研究人員馮其利先生推測,墓主為經納亨、積拉堪、伊豐額和西朗阿等祖孫三代共四人。地表建築隆簡不一,東邊的墓園較小,僅有墓冢和圍牆;西邊的園寢規制較高,墓丘前建有享殿、配殿、園寢門、碑亭、牌樓(亦稱牌坊)、石橋等建築。1930年,墓主的後裔將墓遷走,樹木及建築材料亦被出賣,現存遺蹟只有村前一座石橋。
4.銀山鐵壁銀山位於昌平衛星城東北15公里的興壽鎮海子村西南。這裡群山環抱,銀山三峰位於中央,巍峨高聳,直插天際。從山腳至峰頂都是黑色的花崗岩,其色似鐵;冬日雪後,漫山皆白,銀峰墨崖,互相映襯,景色異常壯觀,故稱銀山鐵壁。
銀山主峰海拔730米,為燕山期形成的斷塊山地,山勢下緩上陡,山體呈南北走向。主要由燕山晚期的花崗岩侵入體構成,東側出露早期的石英二長岩侵入體。這裡的花崗岩由於含有較多的硫鐵礦,表面被氧化後遂呈深黑色;同時,花崗岩中含有較多的錳元素,也是岩石表面呈深黑色的重要成因。銀山及其周邊地區的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半濕潤區,全年氣溫都低於平原地區,無霜期180天;海拔500米以下為溫區,海拔500米以上為涼區;年均降水量在650毫米以上。再加上山區風大泉多、低溫濕潤、植被繁茂等自然條件,冬季不僅降雪頻繁,而且降雪量很大,往往舊雪未融,又降新雪,冰雪層積,峰巒高峻,景色十分壯美。由於積雪存留時間較長,銀山鐵壁的壯麗景觀可保持5個月之久,每年冬季都有許多京城的達官顯貴來此賞雪觀景。
與銀山鐵壁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是銀山塔林這一人文景觀。銀山地處燕山腹地,遠離市井,環境清幽,在歷史上曾是我國北方著名的佛教勝地。唐憲宗元和年間(806年—820年),因高僧鄧隱峰曾在這裡修行而遠近聞名。鄧隱峰是佛教禪宗頓悟派名僧馬祖的直傳弟子,秉性怪異,言行不凡。他從福建出發,出遊銀山、五台山。途徑淮西時,被阻於宰相裴度討伐叛鎮吳元濟的戰場,相傳他將錫杖拋向空中,騎著錫杖飛過戰場,交戰的雙方看到後,極為驚異,立即停止了戰鬥。鄧隱峰因此天下聞名。他在銀山說法時,門徒甚多,銀山也就成了我國北方的一座佛教名山。
遼代壽昌年間(1095年—1101年),滿公禪師在此建了寶岩寺。金代天會元年(1123),頗受皇帝敬重的一代高僧、“雲門宗”教派的佛覺大禪師來到銀山,並在天會三年(1125年)創建大延聖寺。當時國內佛門名列高位的晦堂、懿行、虛靜、寰通等大禪師也相繼來到銀山講經說法,聆教弟子多達萬人。一時間,銀山與江蘇鎮江的金山齊名,號稱“南金北銀”。
明宣德六年(1431年),太監吳亮出資重修了大延聖寺。正統十二年(1447年),英宗駕幸銀山,賜額“法華禪寺”。法華禪寺建有3重大殿,兩廂前為配殿,後為僧房,廟宇宏大,為銀山首寺,下領七十二庵。此外,附近還建有彌勒院、鐵壁寺、銀山寺、法林寺、淨業堂等。當時,銀山幾乎處處都有寺院,鐘磬之聲此起彼落,聲傳數里,香菸繚繞,瀰漫山林,香火盛極一時。
歷代禪師圓寂之後,都修造靈塔,火化入葬。根據僧人生前的名位、等級、身後的墓塔有大小、崇簡之分,墓塔的位置也有遠近、顯隱之別。經過千餘年的不斷營建,銀山上下形成民一座十分壯觀的塔林,高者數丈,小者不足三尺,此連彼接,滿山遍野,當地流傳著“銀山的寶塔數不清”的民諺。清末以來,由於戰亂不絕,銀山的寺廟日趨衰落;日軍侵華戰爭期間再遭劫火,一代佛教勝地已經面目皆非,只有磚石修造的塔林和秀麗的自然風光依舊吸引著慕名而來的八方遊人.
5.虎峪輝金“虎峪輝金”是在正午時分、陽光照射充足的特定情況下,人們才能觀賞到的一處奇特的自然景觀。
說到“虎峪輝金”,許多細心的讀者會心生疑問:在近年的一些出版物上,關於“虎峪輝金”所在的地理位置說法不一致,景點的觀賞效果自然也相去甚遠,令人莫衷一是。縱覽各種記述,可以將“虎峪輝金”的景點的地理位置歸納為虎峪村南和西山口內兩種說法。究竟孰是孰非呢?
燕平八景源於隆慶《昌平州志》,因此,該書的記述應當是權威的、準確的。隆慶《昌平州志·地理志·八景》中寫道:“虎峪輝金:州(指今昌平衛星城)西十數里為虎峪,下有土岡,名小金山,在西山口之內。其山崗不甚大,日午,人過山下,衣面映如黃金色。亦系禁山,設有官軍防守。”書中對景觀特色、地理方位敘述簡潔清楚,為什麼在後人的著述中還會出現虎峪村南的說法?筆者以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未曾讀過隆慶《昌平州志》。隆慶《昌平州志》雖為區區一邑之志,但因原版印數較少,傳世400多年後,現只知見兩部半,即北京圖書館收藏一部,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一部,浙江天一閣收藏半部(僅有五至八卷)。北京圖書館收藏的隆慶《昌平州志》現已被列為善本類書籍中的珍品,因此,有些讀者未讀到此書,故而未識本源。
二是望文生義。“虎峪輝金”既然是以虎峪命名的,自然應與虎峪有關,但是此虎峪並非是指虎峪村,經查閱《昌平縣地名志》及有關典籍得知:昌平境內以“虎峪”二字命名的地方有三處,即大虎峪山、小虎峪山和虎峪村。大虎峪山、小虎峪山作為自然實體,往往不被人們重視,通常在地圖上也沒有明顯的標識,只有在介紹十三陵的文字資料中,可以看到“左有蟒山為青龍,右有虎峪為白虎”的記載,否則,很難意識到大小虎峪山的存在,所以名聲不甚響亮。虎峪村作為一個人文聚落,在人們心目中有著或大或小的影響:在社會生活中,它以行政村的面貌出現,在全區313個行政村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地圖上它有明顯的標識;在文化遺產上,虎峪戰國時期的古城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自然資源上,1960年4月19日建成的虎峪水庫在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中起著重要的局部調節作用。特別是1987年以來,虎峪村陸續建起了自然風景區和百仙神洞等旅遊景點,名氣響遍京城,甚至在全國也不陌生,。恰巧在虎峪村南有一座小山,於是一些人未及細辨,按照我國傳統的“北為上,南為下”的定位習慣,正與州志中“下有土岡,名小金山”的記載相吻合,卻忽略了“在西山口之內”的地理位置。便將“虎峪輝金”這頂風景桂冠向西移了4公里,戴在了這座小山上。
6.龍泉噴玉
龍泉山海拔118米,相對高度70米,屬軍都山山前平原上的侵蝕性孤丘,地勢西高東低,山勢和緩,山體岩石由中生界侏羅系火山沉積岩構成。地處山前洪積扇地下水溢出帶。泉多流清,水量豐沛、水質極佳,可以直接飲用,自古就是北京地區的名泉之一。
龍泉山的顯赫名聲來源於郭守敬引水濟京。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自上都(即開平,故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蘭旗閃電河北岸)遷都燕京,改稱大都(即今北京城);至元十六年(1279年)滅宋後,統一全國,大都就成了大元帝國的統治中心。由於人口迅速集中,數年間即超過了40萬人,使大都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用水緊張,偌大的京城只有太液池、蓮花池、海子三處蓄水,可供飲用;二是運糧困難,從南方運往京城的糧食經過京杭大運河運到通州後,靠夫役從陸路運輸到大都,每年需運官糧若干萬石,新糧運到正值北方秋雨季節,人役勞苦,效率較低,牲畜淋雨病死不計其數,耗資巨大;朝廷對此十分焦慮。太史令郭守敬曾經擔任過管理水利的官員,他經過仔細研究大都附近的自然地理情況,並對龍泉山下的白浮泉及西山進行了實地考察、勘測,於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向元世祖提出了興辦水利的11條建議,其中有一條重要建議,就是引白浮泉經西山,穿過大都城直抵通州,即可緩解城市用水緊張的狀況,又可以解決運輸糧食的問題。忽必烈看了奏章十分高興,頒旨重新設立都水監,讓郭守敬在擔任太史令原職的同時,兼管都水監,親自主持這項引水工程。經過一萬多名士兵和民工一年多的辛勤勞動,修建了一條從白浮泉至通州的人工河,全長164里又140步,沿河設閘11處,共20座。這項工程緩解了大都的水荒,減輕了運糧夫役的勞動強度,節省了數量可觀的腳費,南方各省進京的官員和商賈還可以沿河溯流而上,直抵大都城。當年,積水潭上舳艫蔽水,十分壯觀。忽必烈從上都避暑歸來,途經這裡,見此情景,十分高興,欽命這條河叫“通惠河”。白浮泉作為這條黃金水道的源頭,頓時身價倍增,朝廷還撥款在龍泉山上修建了“敕賜都龍王祠”,供奉司水之神。地方官員及百姓每年夏天都到都龍王祠進香,到白浮泉邊遊玩,龍泉山遂成了遠近聞名的一處名勝景觀。
龍泉山的名勝古蹟與自然景觀主要有上寺、下寺、白浮泉、戲樓和古洞。上寺又名都龍王廟,位於西部山巔,肇建年代久遠,元初奉敕擴建、明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清光緒四年(1878年)因“祈雨有靈”,御賜《祥征時若》匾額,重修殿宇。都龍王祠坐北朝南,寺前有石階,逶迤向東直通山下;山門前有青磚砌成的影壁和旗桿基座。廟院50米見方,面積2500平方米。山門為三座,中門略高大,平時關閉,每逢重大佛事活動及高官、高僧蒞臨才開啟;東、西二門略低小,每日善門常開,供男女香客自由進出。廟內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正殿位於廟院正中,東、西各有配殿三間。正殿的建築規格為三間三進,民間俗稱“明三暗九”;因是皇家敕建寺廟,正殿頂皆用黃琉璃瓦。殿門兩側鑲嵌著木刻楹聯,上聯是:九江八河天水總匯,下聯是:五湖四海飲水思源,殿門上方正中懸掛著藍地金字的匾額:都龍王祠。殿內正中神台上供奉的主神是木骨泥塑的人面龍王,端坐在幄帳的寶座上,前有供案,後有屏風。東、西神台上是水部四仙的泥塑站像,東為雷公、電母,西為風伯、雲童。東、西兩廂的牆壁上繪有“東遊巡蹤”的彩色壁畫。繞過神台,有門通往後花園,園內有一眼清泉,四時不竭;環泉遍植奇花異木,爭芳鬥豔;花木間曲徑蜿蜒,通幽達雅。
下寺又名龍泉寺、彌勒院,位於龍泉的東南麓,坐北朝南。山門前有石條鋪砌的平台向東伸展繞過下寺的東山牆,向北再轉西,有七十六級台階直達都龍王廟。自山土前到下寺進香需登上三十二級台階,方可到達山門前。進入山門,門廊兩廂神台上站立著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的泥塑神像,每位天王的每隻腳下各踏著一個妖怪,俗稱:“四大天王,八大怪”。寺內正殿為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正殿東、西兩側各有僧房三間。正殿內供奉的主神為彌勒佛,護法神韋馱站立在彌勒佛的法帳後面,面對著後門,雙手合掌,寶劍橫搭在兩臂的肘彎,圓睜法眼,注視著主神目力不及之處。舊時,兩寺僧人均住在下寺,上寺只留值司鐘鼓二樓及守侍正殿香燭的僧人。達官顯貴到下寺進香,住持往往會請其到方丈室內用茶,如到上寺,住持也會陪同前往;普通百姓很難受到此種禮遇,通常是自行其事。
白浮泉位於龍泉山的東北麓。這裡原來是半山腰間的一塊盆狀窪地,清澈的泉水從山根處的碎石間奔涌而出,匯成一個直徑約30米的池潭。經過池水千百年的沖刷,池邊的塊塊山石已被磨洗得圓潤光滑;池邊石間頑強地生長著國槐、垂柳,綠樹垂蔭,枝條搖曳,氣候清爽,景色宜人。池水從池潭的北沿溢出,形成一片數十丈寬的、放射型的巨大水面,流向東南,匯入東沙河(通惠河未廢時則注入白浮堰,流向北京城)。明初,官府出資在泉眼處磊石成櫃,修建了九個石刻龍頭,泉水改由龍口中流出,因為有了九個龍頭的裝點,景色更加優美,人們稱之為九龍口或九龍池。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月初一,在池畔立一神龕,上刻“龍泉島”三個大字,周邊雕刻著花邊紋飾,中間略向外突出,可放置香燭,敬奉神祉。從元、明、清、民國至解放初期,九龍池始終是昌平境內的一處名勝古蹟,直至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庫之後,它的上游水源被阻斷,漸漸失去了昔日的美妙景致。
龍泉山的戲樓位於下寺石階下西南20米處,即今密引水渠的北側堤岸上,與上寺遙遙相對,戲樓坐南朝北,10米見方,高5米,東、西、南三面用青磚磊嚴砌實,樓頂為單檐起脊的建築風格。戲台為5米見方,前面有木製護欄,微向外傾。戲台東、西側各有一門,供演職人員出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每年的陰曆六月十一至十三日舉辦龍山廟會時,才有戲班劇社在戲樓演出。演出的劇種主要有京劇、評劇(舊稱“蹦蹦戲”)和河北梆子等。演出曲目除《哪咤鬧海》外,均可演出。觀看演出時,在戲樓至龍泉山之間的空場上,不論官民,前邊的觀眾要席地而坐,中間的站立,後邊的站在凳子上、大車上或土堆上,孩子或青年人也有爬到戲樓附近的樹上看戲的。
龍泉山的古洞位於都龍王廟西的半山腰間,一百年前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今天已經難辨遺蹟。九十年代以來,龍泉山古洞的消失之謎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好奇。龍泉山確有古洞不容質疑。在明隆慶二年(1568年)、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光緒十二年(1886年)出版的三部《昌平州志》中都有明確的記載:“龍泉山,在州治(今昌平衛星城)東南五里,山之絕巔有敕建都龍王祠,祠之西山腰間一洞,嘗有人梯石而下,初狹漸敞,行里許,水聲洶湧,不敢前。”寥寥數語,將山洞的位置、形狀、深度都記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龍泉山古洞是什麼時候消失的呢?根據清光緒十二年出版的《昌平州志》尚有記載,可以推斷:此洞的消失應在1886年之後。筆者十年前曾訪問過當地的幾位八旬老翁,他們自幼就在龍泉山上放牧、玩耍,從未見過山上有洞;但卻聽家裡老人們說:山上有一個古洞,庚子(清光緒二十六年,即1900年)之亂那年還到洞裡去躲避過災禍呢!後來,廟裡的和尚把洞口給填上了。隨著洞口附近的渣土逐年增多,日久天長,山洞的具體位置誰也說不準了。他們心裡明白,和尚們移土填洞,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們私下裡問過廟裡的小沙彌,誰知小沙彌竟被嚇得面如土色,連連搖頭擺手,倉皇逃回廟中。鄉親們似乎從中有所領悟,從此再也不提古洞這碼事,唯恐殃及自己。和尚們為什麼要填古洞呢?!當地的老者與還俗的和尚眾說紛紜,比較接近的主要說法是:清末光緒二十六年初冬(1900年11月15日),八國聯軍之中的俄、意、美三國軍隊洗劫了皇家園林——頤和園。龍泉山都龍王祠中的幾位和尚連夜套車趕到頤和園,冒著掉頭的危險,在夜幕的掩護下,從獸兵手中搶出三大車珍貴的國寶,藏入廟中,躲過了兵災。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迴鑾後,善良的出家人們欣喜若狂,以為這些國寶可以重見天日了。不料,官府卻貼出告示:官民人等,自庚子匪亂以來,凡藏匿皇宮禁苑珍寶者,一經查獲,按大清律犯上之款論罪,斬立決。這張告示猶如一盆涼水,把和尚們的一腔愛國之心澆得冰涼。他們為了躲避災禍,就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將這批珍貴的國寶轉移到古洞之中,將洞口封好,做了令人難以辨認的偽裝。如今,在數百平方米的龍泉山西坡上,綠樹蔥蘢茂密,花草灌木縱橫交錯,使人難以看清楚地表的本來面目,更為龍泉山古洞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希望現在龍泉山產權單位的領導及社會各界的有識之士對此事多加注,儘早解開龍泉山古洞神奇消失之迷。
舊時,龍泉山的主要活動是祈雨和廟會。解放前,昌平地區科學技術不發達,農村中由封建迷信思想占據著統治地位,一旦出現旱情,多由地方官紳或耆老率領,抬著三牲厚禮,虔誠地排著長隊,不顧路途遙遠、天氣炎熱,專程到玉淵金井龍的穴居之地——都龍王廟,來上香祈雨。前去進香祈雨的人,通常每戶都要出一男丁,身穿素色新衣,或整潔衣褲,頭上戴著柳條編的帽圈,魚貫而行。一方首領手執祈雨的旗走在隊前,鼓樂班子打著進香鼓緊隨其後,後面是扛抬著供品的青壯年,然後是祈雨的鄉親們。來到龍泉山下,人們虔誠地垂首合掌,依次上山來到都龍王廟,擺好供品,點燃香燭,首領率眾下跪參拜都龍王,報告一方旱情,請龍王早降甘霖;還有的當場許下宏願,若三日之內降雨,將如何酬謝龍王等等。燒香、上供、許願後,人們出都龍王廟由西坡拐到九龍池邊。在龍泉島的神龕前上香後,首領從和尚的手中接過玉淨瓶,手提瓶頸上的黃繩,將玉淨瓶垂直放入九龍池中,待將瓶從水中提起後,眾人齊聲歡呼“龍王爺要下雨嘍”。這時,一個裝扮成“王八”的人,身上穿著水族的衣飾,為了形似“王八”,後背還綁著一個圓形的笸籮,來到祈雨的人群中。祈雨的人們拿起一切可以裝水的器皿,如瓢、碗等,從九龍池中舀滿水,潑澆到“王八”身上,表示自己的家鄉將會水源充足,雨水豐沛。祈雨的儀式結束後,虔誠的人們敲起回香鼓列隊返回家鄉,準備好家中一切可以盛水的器皿,等候龍王爺早降甘霖。
龍泉山的廟會定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一日至十三日舉辦,以十三日為正日子,所以民間有:“六月十三龍山廟”的口頭禪。廟會的主要內容有戲曲、花會表演和購物等,老百姓最感興趣的是看州官上香。在六月十二日,州官即齋戒,用香湯沐浴;十三日清晨換上新漿洗的衣服,在衙役的前後簇擁下,乘官轎至下寺石階前下轎。先在下寺正殿的神案前焚香參拜,然後在方丈的陪侍下,穿過下寺正殿,進入上寺。在司香、司禮和尚的引導下,伴著鼓樂參拜都龍王,並懇請龍王“垂憫黎民蒼生,多以躬耕為業,上界神祉有靈,適時普降甘霖,保佑下官境內,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穀豐登”等。隨後到龍泉島上香,再返回下寺,上轎回衙視事。在封建社會,尋常百姓很難見到父母官,大多利用其到龍山上香的時機,爭相尾隨一睹官容,作為日後評頭論足的談資。州官走後,戲樓上才開鑼唱戲,民間各檔花會也打著各色會旗,在下寺前的空場上依次表演。花會表演有開路、小車會、高蹺、五虎棍等等,有些花會雖然名目相同,藝人們表演起來卻各有千秋,各展絕技,其中最令觀眾鼓掌叫絕的是高蹺表演“單蹺上龍山”。舊時,下寺山門前有32磴台階,轉過下寺的東山牆,經過76磴台階可至上寺;表演者站在起點線上,將一條腿向後彎屈,雙手伸向腦後抓住蹺桿,站成“金雞獨立”式,全靠另一條腿踩著高蹺向上跳,觀者一邊鼓掌、喊好鼓勵表演者,一邊齊聲數著已經登上的石階數,待表演者單腿跳完108磴台階,表演者與觀眾同時發出一片歡騰。民國以來,單蹺上龍山成了高蹺藝人的一段佳話,也成了高蹺藝人功夫好壞的一個公認的考核標準。
7.安濟春流
安濟春流是燕平八景中唯一受人青睞的河流景觀。
昌平境內自古河流眾多,其中水流量較大的是東沙河、南沙河和北沙河。東沙河發源於軍都山,出山後奔流南下;南沙河發源於西山,北沙河發源於西北山地,諸源匯集後洶湧東進;三水匯流於區境南部的沃野之上。因為三條河都叫沙河,所以三河交匯的地方遂名沙河店。安濟春流描繪的是南沙河流經沙河店河段時沿河兩岸的旖旎風光。
“安濟”一詞,源於南沙河上的安濟橋。在明朝永樂初年以前,沙河上沒有橋,往來皆需木船擺渡過河;自永樂年間在黃土山前建造皇帝陵寢之後,始在沙河上架設木橋。因昔日的沙河河寬水大,架橋所需木料甚多,架橋、修路等事項都由昌平縣出工出料,經辦官員唯恐夏季山洪下瀉,沖毀橋樑,縣小民貧無力購買木料,因此,每年都是秋季架橋,春末拆橋,夏季人來物往,仍然依靠木船擺渡。正統十二年(1447年),劉思義出任昌平知縣後,即上奏朝廷:“沙河等處,當天壽山及居庸關道。舊橋用木,每歲秋架春拆,徒勞民力,況聖駕謁陵、官軍經行皆不便。乞如清河,甃之以石,庶得堅久。”朝廷採納了劉思義的建議,決定在南、北沙河上建造石橋。正統十三年九月初八(1448年10月5日),朝廷派遣工部尚書石璞祭司工之神;九月十九日(10月16日),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壽督工建造南北沙河石橋。石橋竣工後,北沙河橋命名為朝宗橋,俗稱“北大橋”,為七孔聯拱結構,全長130米,寬13.3米,中間高7.5米,橋兩旁有石欄柱53對。萬曆四年(1576年),在大橋北端東側立螭首方座漢白玉石碑一座,通高4.08米,寬1.1米,厚0.39米,陰陽碑額俱篆書大明二字,碑身兩面均刻有“朝宗橋”三個大字。南沙河橋命名為安濟橋,俗稱“南大橋”,為九孔聯拱結構,全長114.7米,寬13.8米,中間高7米,全部用花崗岩石建造而成,異常雄偉壯觀。兩座石橋相距5里,成為進出沙河店的門戶;也使南北交通免受水患的困擾,一年四季成為平安的坦途。
安濟、朝宗兩座石橋落成之後,在沙河店建造行宮的計畫又擺在了皇帝的面前。當時皇帝自京城赴天壽山謁陵需要兩日行程,沙河店是中途歇宿的理想處所。嘉靖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1537年5月7日),皇帝朱厚熜駐蹕沙河,查看了永樂年間的行宮遺址。此行宮建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歷代皇帝北上謁陵及巡狩均在此安歇,正統初年被大水沖毀。隨鑾大臣、禮部尚書嚴嵩奏道:“沙河為聖駕祀陵之路,南北道里適均。我文皇帝(即明成祖朱棣)肇建山陵之日,即建行宮於茲。正統時為水所壞,今遺址尚存,誠宜復修而不宜緩者。且居庸、牡羊近在西北,若鼎建行宮於中,環以城池,設官戍守,寧獨車駕駐蹕為便,而封守慎固,南護神京,北衛陵寢,東可以蔽密雲之沖,西可以扼居庸之險,聯絡控制,居然增一北門重鎮矣”。嘉靖皇帝聽了嚴嵩的奏議,正中下懷,便命工部尚書甘為霖籌工備料,提督工程。嘉靖十七年五月初一(1538年5月28日),沙河行宮及環宮城池——鞏華城破土動工。鞏華城的建造,除城樓、城門、券城、橋座、牌坊,是請內官監的官匠施工外,四面城牆則坐派八府錢糧,均分一面,由各府派官監造,如有損壞,仍令該府修補。嘉靖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1540年8月1日),皇帝御賜城名為鞏華,並親自為鞏華城四城門命名:南曰扶京,北曰展思,東曰鎮遼,西曰威漠。同年十二月十八日(1541年1月14日),沙河行宮及鞏華城竣工。鞏華城為兩里見方,城牆高3丈,設垛口3602個,內夯黃土,外砌青磚;城外6.5丈為浚池(俗稱護城河),寬2丈,深1丈。四門浚池外設吊橋,四角設角樓,各門均建城樓,其中南門城樓與皇城午門的建築規制相同,氣勢恢宏壯麗,扶京、展思二門各設千斤閘三座,鎮遼、威漠二門各設千斤閘一座。各門匾額均以漢白玉製成,東、西、北三門的匾額置於主門的正門之上,南門的匾額置瓮城的城門上,南門的正門上置放的是“鞏華城”的匾額,各門匾額均出自權傾一時的禮部尚書嚴嵩之手。沙河行宮建在鞏華城內正中偏南的地方,49丈見方。與扶京門相對的南牆處闢為三座門,漢白玉石甬路自宮門前直鋪至南城門下,東、西、北三面各辟宮門一座。行宮內正中建大殿一座,規制如長陵恩殿,為帝、後梓宮停放之所,東、西配殿為帝、後寢宮,周圍官舍為隨鑾官員的安歇之處。行宮外東、西、北三面建營房500間及奠靖倉,為駐軍、囤糧之處。起初,鞏華城及行宮由勛臣鎮守,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改為副總兵,以後又改為守備,鞏華營的士兵滿額時為3000人。鞏華城因為是行宮禁地、駐軍要地和糧倉重地,落成之初僅是一座兵營,直至萬曆元年(1573年)才允許百姓進城蓋屋居住。
鞏華城及沙河行宮建成後,城中有了倉場,沙河的水路運輸也有了恢復和發展。早在元代,朝廷就曾多次疏通南沙河河道,並在鞏華城東南7丈處修建了臨水泊岸(碼頭)和儲糧倉台,以卸運、儲存軍糧,供應居庸、牡羊等長城沿線關隘的軍需。明朝永樂年間,成祖朱棣選定天壽山為皇陵寶地之後,建陵所需的磚、石、木材即由通州溯流而上,經北沙河、東沙河運抵東山口內的工部廠。隆慶六年(1572年),皇帝朱載垕採納薊遼總督劉應節、順天巡撫楊兆的奏議,派遣3000名士兵疏通安濟橋至通州渡口的河道,全長145里,以運長陵等8衛官兵每月所需的4萬石軍糧。萬曆元年(1573年),因沙河水淺,行船稍滯,再次疏浚溫榆河,並在沙子營引來小清河的水,加大河流水量,使舟船運行更加通暢。從通州運來的糧食先入奠靖倉,再分發給居庸等倉及皇陵各衛官軍。
明朝中期至清朝初年,是“安濟春流”景致最美的時期。當時,南沙河河寬水深,西銜遠山,煙波浩渺,九孔石橋橫臥在碧波之上,既似青袍腰際扎束的白玉帶,又象九天的彩虹垂落人間。鞏華城雄踞北岸,城樓巍峨,牆堞莊嚴。泊岸上人來人往,搬糧運貨,商旅隊隊,駝鈴聲聲,一片繁忙景象。碧波上客舟點點,商帆片片,首尾相連,不見盡頭。時有清客泛舟河上,或小酌吟詩,或談笑風生;偶見小舟隱在蘆葦深處,笠翁端坐船頭,舉竿垂釣。南岸風靜水清,魚翔淺底,鵝鴨戲水,荷艷稻香。岸上綠柳垂蔭,含煙籠翠,芳草萋萋,爭芳鬥豔,鶯鵲在枝頭鳴囀,鷗雁在草間悄語。好一派南國水鄉的秀麗景象!昔日,郡人、遊子頻頻光顧,都以到此遊玩觀賞為樂。據《昌平州志》記載,南沙河中出產金翅鯉魚,明初定為皇家貢品,曾在河邊設有官捕戶,將捕撈的符合標準的貢魚每天送進皇宮內廷,供帝後嘗鮮。
“安濟春流”經歷了300餘年的繁華秀麗,隨著各種建築設施的殘毀而黯然失色。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沙河行宮被武備院占用,設立“氈作局”,製作專供皇室及軍隊使用的氈子,俗稱“沙河清水氈子”,在清代及民國時期曾全國聞名。乾隆八年(1743年),順天府北路廳建在鞏華城西門內城隍廟東,設捕盜同知一名,負責一州四縣(即昌平州及順義縣、密雲縣、懷柔縣、平谷縣)的社會治安。光緒十二年(1886年)至十九年(1893年),沙河堤岸相繼被水沖毀,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沙河水路停航。1932年,沙河行宮被官府拆賣。1939年,鞏華城曾使城內居民及逃入城中的災民躲過了數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的浩劫。解放以後,鞏華城的城牆被逐漸拆毀,現僅存四門。安濟橋在1959年修建沙河水庫時被拆除,部分石料用作水庫的護坡。沙河明代四大古建築只有朝宗橋碩果僅存,至今仍為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著。
8.居庸霽雪
“居庸霽雪”是“燕平八景”之中的第二個銀裝素裹的冰雪景觀,與“銀山鐵壁”似有雷同之嫌。但從景觀的審美角度和自然色調來欣賞,雖然同是山峰雪景,銀山鐵壁則黑白分明,對比強烈,展示的是嵯峨崢嶸,樸實凝重;居庸霽雪則是一片銀白世界,渾然一體,展現的是雪覆關山,靜謐聖潔。從人文設施的客觀效果來審視,銀山的皚皚白雪映襯的是峰巒間錯落有致的氣氛;居庸關周邊的大雪下面,“隱藏”著縱深排列的五座城池,橫向擺開的萬里嚴陣,身歷其境,頓覺如臨戰場,似聞刀兵之聲,令人產生居安思危的警覺。兩處雪景的神姿、氣韻截然不同,可謂各有千秋。
居庸關位於昌平衛星城西北15.5公里處,因關城修建在“兩山夾峙,一水中流”的深山峽谷之中,這條長約20公里的山谷遂被稱為“關溝”。據文獻記載:太行山縱向位於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和北京市地區,呈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長700餘公里,東西寬百餘公里。在海拔1000至2000米的千里山地中,有8條東——西向相通的路徑。古時稱為“陘”。關溝是太行八陘中的第八陘,也是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的天然分界線。
居庸關名稱的由來,源於“徙居庸徒”一詞,常見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秦始皇消滅了割據稱雄的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後,強徵庸國的民夫到此來修築長城。庸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在歷史上曾派兵隨同周武王推翻商朝。春秋時(前722年——前481年)是秦、楚、巴三國之間一個較大的國家,國都為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公元前611年為楚所滅,遂納入楚國的版圖。至公元前233年楚國滅亡,又經歷近400年,即使強征該國民夫亦應稱楚,不會稱庸,故此說較難成立。二是在戰國、秦、漢時期,“庸”與“傭”兩字相通,當時稱僱傭勞動者為“庸客”或“庸夫”。將沒有生產資料的庸客有計畫、成批量地遷徙到地廣人稀的邊陲塞上,建立村落,墾荒戍邊,平時務農,聞警參戰,是當時許多國家採取的一種保國禦敵的策略。移民至此,並在這裡定居下來的人中,以庸客占多數或全部,遂將這座關隘命名為居庸關,應該是合理、可信的。
“居庸”一詞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一書中的《有始覽.有始》篇:“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何為九塞?大汾(戰國時屬於魏國、冥(戰國時屬於楚國,在今河南省信陽市西南)、荊阮(戰國時屬於楚國)、方城(戰國時屬於楚國,在今河南省方城縣北)、餚(戰國時屬於秦國,在今陝西省潼關以東至河南省新安縣)、井陘((戰國時屬於趙國,在今河北省井陘縣北)、句注(戰國時屬於趙國,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之雁門關)、令疵(戰國時屬於燕國,以今河北省遷安縣西)、居庸(戰國時屬於燕國)。”《呂氏春秋》是秦國的相國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的雜家著作。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濮陽市西南)人。原為陽翟(今河南省禹縣)的大商人,在趙國都城邯鄲遇見在趙國作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後改名子楚),認為“奇貨可居”,遊說於華陽夫人,立為太子。公元前249年,子楚即位,稱莊襄王,呂不韋被任命為相國,封文信侯。三年後,莊襄王卒,其子嬴政年幼繼位,呂不韋仍任相國,並被秦王尊稱為“仲父”,封地有12個縣,蓄養門客3000人,家童奴仆萬餘人。呂不韋令門客編寫的《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成書於公元前239年,是雜家的代表作。全書二十六卷,內分十二紀、八覽、六論,總計160篇。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及名、法、墨、農及陰陽家言,匯合先秦各派學說,為當時秦國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了思想武器。由此可知:《呂氏春秋》成書於秦統一六國之前,當時居庸關早已聞名遐邇。
居庸關究竟建於何年?儘管至今尚無確論,但許多學者認為:此地古時屬燕國,燕國與北面的東胡接壤,公元前663年,齊國幫助燕國征伐東胡之後,燕國即在天然險隘之處設關戍守,並徙居大量沒有後顧之憂的庸客來充實邊防,以保衛國都及國家的安全。如此算來,居庸關應有2600餘年的歷史了。在漫長的歲月中,居庸關曾數易其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稱納款關,唐代稱薊門關、軍都關,自遼、金以來始終稱居庸關。
在春秋、戰國時期,居庸初設為“塞”,並無軍隊駐守,只有地方官吏在此掘塹築障,白天設卡盤查過往行人,晚上禁止人行貨往,遇有戰事才派軍隊駐守。到了漢朝,開始設關禦敵,常年駐有軍隊,平時警戒,遇敵參戰。在晉代以前,居庸關僅僅是控扼南北的一座孤關險隘。在南北朝時,北魏的太武帝拓跋濤於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塞上畿圍,起於上谷,西至於河,廣袤皆千里”,在此處建起了長城。北齊天保五年(554年)從山西汾陽到山海關的長城即橫向穿越關溝,使居庸關成為千里長城防線上的一處軍事重鎮。次年(555年)文宣帝高洋“發夫一百八十萬築長城,自幽州北夏口(今南口)至恆州(今山西大同),九百餘里”,居庸關在縱向保衛幽州的長城防禦體系中,同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元朝統一中國後,定都燕京,改稱大都,每年夏天,皇帝都要從大都經關溝到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蘭旗以東,閃電河北岸)去避暑,遂在關溝內建造一座行宮;為了保證皇帝的安全,在關溝的北口(今八達嶺)和南口(今南口村)各建了一座大紅門,晨啟昏閉,以提高警衛能力。
明王朝建立後,為了防禦元朝殘餘勢力的軍事反攻,保衛京師和皇帝陵寢的安全,在關溝大興土木,建起一處處堅固的軍事設施。洪武元年(1368年),大將軍徐達建居庸關城。城跨翠屏(東山)、金櫃(西山)兩山,周長13里,城高4.2丈,牆厚2.5丈,南、北各建一門,兩門相距650米,外有瓮城。城池原由塊石所築,宣德三年(1428年)重修,景泰元年(1450年)改為磚石結構。永樂二年(1404年),在居庸關城北8里處建上關城,周長185丈,上跨東西兩山,下當兩山之沖,設南北二門,建城樓2座,敵樓1座,護城墩2座,烽堠12座。同年,在關溝南口建南口城,城垣跨東西兩山,周長200.5丈,設南北二門,建城樓2座,敵樓1座,護城墩4座,烽堠9座。弘治十八年(1505年),在關溝北口建八達嶺關城,設東西二門,兩門相距63.9米,城內為東窄西寬的梯形,面積為5000平方米。東門題額“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題額“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八達嶺關城與東到山海關、西達嘉峪關的萬里長城連為一體。隆慶五年(1571年),又在八達嶺關城外建岔道城。在40華里內建起的這5座關城,或蜿蜒于山脊之上,或橫亘在河谷之中,關依山勢而愈覺險陡,山借關形則更顯雄奇。人文建築與自然造化融為一體,既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險隘,又是美不勝收的天然佳境。
居庸關美麗迷人的自然風景早在金朝明昌年間(1190年—1196年)即天下聞名。當年的章宗皇帝完顏璟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喜愛遊歷和文學,與京師近在咫尺的居庸關是他經常光顧的地方。每當他自南口緩緩北行,山形、地勢漸次升高,兩邊山峰崖層分明,互有進出,宛如層層石階,錯落有致,崖邊、石上遍生松柏,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層巒疊嶂,蒼翠可愛。登上疊翠山(今居庸關城東南5里處)放眼望去,滿目花山樹海,陣陣山風吹過,耳聽颯颯松濤,眼前花搖樹擺,似碧海揚波,象美女翩翩起舞,柔美壯觀。完顏璟就將此景命名為“居庸疊翠”,名列燕山八景(又稱“燕台八景”,明朝稱“北京八景”,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定名為“燕京八景”)之首。清朝乾隆年間,高宗皇帝愛新覺羅·弘曆曾為燕京八景題名、立碑,“居庸疊翠”的御碑原立在關城東南,日本侵華戰爭期間修路時被拆毀,埋在了路基下面。
居庸關不但夏季景色宜人,而且冬季的雪景也獨具特色。大雪過後,居庸關城猶如一顆碩大的珍珠,點綴在群山之間;座座山樑恰似遊動的條條雪龍,其狀宛若群龍戲珠,惟妙惟肖。瑞雪初歇,高聳的城樓、雉堞銀裝素裹,遠遠望去,酷似一位身披白袍、頂盔貫甲的勇猛武士,愈顯關城巍峨,雄偉壯麗。雪後初霽,朔風捲起團團雪花,銀霧彌空,飄飄灑灑,在太陽的照射下,飄舞的雪花被映成瑞彩千條,景致迷人。
居庸關自古作為兵家必爭之地,數千年來多次遭受戰火洗劫,至新中國建立後已呈殘垣斷壁,滿目瘡痍。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居庸關與雲台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台,位於居庸關城內道路正中,創建於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至正五年(1345年)建成。台上原建有3座喇嘛塔,元末明初相繼被毀。明正統四年(1439年),英宗朱祁鎮在台上建泰安寺,寺於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被焚毀,只有雲台完整地保存下來。雲台是一座長方形的漢白玉建築,底寬上窄,下基長26.84米,南北寬17.57米,高9.5米,上頂長24.04米,南北寬14.73米。台頂四周挑出石平盤兩層,上層刻雲龍,下層刻獸面和纓絡垂珠。台上四周有玉石欄桿,由55根火焰造型的望柱與護板相連組成,每根望柱之下與台頂四角都向外挑出龍頭。台下的券門長17.57米,寬6.32米,高7.27米,券門及券頂呈六角形,在古代建築中獨具特色。門上正中刻著金翅鳥王,兩側刻著金剛、大象、猛龍、蟒神和曼陀羅花的圖案。門洞內兩側刻著四大天王的浮雕座像,並用梵文、藏文、八思巴文、維吾爾文、西夏文、漢文等6種文字雕刻的《陀羅尼經咒》和《造塔功德記》,刻工端正精細,人物形象逼真,是研究我國古代文字與建築的重要實物,具有極高的藝術觀賞價值。1983年,國家文物局撥款35萬元,修繕了居庸關南瓮城。1993年,十三陵特區辦事處投資1.2億元,歷時4年,對居庸關進行大規模的修復。至1997年底,修復長城4142米,敵樓15座,鋪房4座,烽燧1座,南北城樓及券城,祠廟倉署館庫12座;修建亭子7座,牌坊2座。使千年雄關古城煥然一新,重展英姿。1998年3月28日,居庸關作為一個新的旅遊景點對外開放,國內外遊客可以登上城樓向南俯瞰群山疊翠的秀美,向北感嘆綿綿峰巒與座座關城共同構築的雄奇。
作為千年古道,關溝始終以陡險聞名於世。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關溝的冬季朔風如虎嘯,被商旅視為畏途;夏天河水漫溢,阻斷了南來北往;只有春、秋兩季人流貨暢。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在關溝西側的半山腰上修了公路,但路窄彎急坡陡,經常出現交通事故。1997年,京張高速公路建成後,千年古道變成了坦途,似乎也縮短了京城與關溝的距離。新朋故友到長城聚會,夏觀居庸疊翠,冬賞居庸霽雪都已由難變易,使更多的遊人有親臨其境的機會,領略居庸關的雄、奇、險、秀,怡情悅趣,大飽眼福。
門票及優惠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