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盒子

燒盒子

燒盒子,又叫燒殼子或馬糞燒饃饃。原本是生活在祁連山下的西北草原上的裕固族牧民和漢藏牧民在放牧時為了便於攜帶和儲存而發明的一種方便食品。因為它的美味,日後竟成為西北草原周邊地區和山丹馬場人民最喜愛的傳統美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燒盒子
  • 分類:麵食
  • 口味:香
  • 又稱燒殼子或馬糞燒饃饃
來歷,製作方法,鏊子,馬糞,食品特點,

來歷

據老牧民講,馬場人食用燒合子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50年代,生活在馬場的藏漢牧民,為了放牧攜帶方便和儲存,就開始利用草原上豐富而獨特的燃料羊糞或馬糞燒制日常食品燒合子。

製作方法

說起燒盒子的作法,其實很簡單。先拉來曬乾的馬糞,堆放在避風乾淨的地方攤開,用柴草將其引燃,等到所有攤開的馬糞都燒透之後,再把發酵好的面做成一個個類似麵包或其他形狀的麵團,然後把這些麵團分別放到一個個特製的鐵盒子中。這種鐵盒子當地人叫它“鏊子”。將裝了發麵團的的鏊子一個個扣好埋入馬糞的余火和灰燼中,再在上面撒上一層馬糞末,等到20——30分鐘後,撒在上面的乾糞末燃燒完,就可以起鍋,燒制出焦黃噴香、外焦里嫩的大饃饃來。

鏊子

鏊子,即製作燒盒子的專門工具,也叫燒鍋子。圓形,用生鐵鑄造,每個直徑大約20——25公分,厚約7公分,分上下兩半,有點象餅鐺。把發好的麵團就放在中間,放進馬糞的余火和灰燼中煨燒。

馬糞

馬糞也是製作燒盒子所必不可少的燃燒材料。當然根據實地需要,馬糞也可以用牛、羊糞及柴草代替。 馬糞自古以來就是草原牧民的當家柴,由於草原上水草豐美,青草在牛馬的胃腸中停留時間短,因而它們的糞便中就留有很多未消化盡的植物纖維。把它們曬乾後,放到爐中極易燃燒,而且無煙無味,方便快捷。因而它們便成為草原上人們每天都離不開的好幫手。
地處河西走廊的山丹軍馬場,是著名的青稞麥產區,人們的飲食以麵食為主。每年一到冬天,人們就開始積攢馬糞。這裡說的馬糞是指馬廄中那些比較鬆散的馬糞。等攢夠了一定數量,人們就把這些馬糞拉到自家門口,鄰居們插伙,開始製作燒盒子。

食品特點

由於燒盒子在製作上是利用燃燒後的馬糞灰燼中的余火進行煨烤,在煨烤時上下溫度適中,因而饃饃在鏊子中被烤制出大約半公分厚個外殼。這外殼橙黃顏色,硬而酥脆,香而不焦,很適合年輕人的口味;硬殼裡面潔白的麵團被烤的蓬鬆發軟,入口即化,有點象麵包的味道,很受老年人的歡迎。
燒盒子除了好吃外,還便於攜帶,並可以長久存放,因而被牧民稱之為“草原麵包”。此外,還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