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病新論

熱病新論

外感熱病學是中醫學領域裡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的學術體系,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學科。要正確認識這種學術創新,就必須把中醫外感熱病放在與西醫對比的參照系裡進行比較,或者放在世界大科學的背景里進行考量,這樣才會看到中醫外感熱學的進步,才會了解中醫外感熱病學的巨大成就。

所有的外感熱病都有一個過程,起點都是發熱,而終點各有不同,或愈或死,或康復或殘疾,病人經歷的過程有千萬個不同,患者體內的物理化學過程也非常複雜。中醫學智慧地提出來幾套辯證論措施,經過歷史沉澱,即將走向統一。這個統一的過程,就是外感熱病診治規律提煉的過程,也是指導思想、行為模式轉化的過程。歷史上外感熱病每一次轉化,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業績,都體現出學術的進步。

基本介紹

  • 書名:熱病新論
  • 作者:曹東義 主編
  • 定價:27.00元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圖書信息,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書名:熱病新論從熱病診治沿革看中醫的發展
出版日期:2008-5-1
ISBN:9787802314214
字數:210000
頁碼:246
版次:1
裝幀:平裝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醫外感熱病的歷史與現實創新
第一節 中醫診治模式轉化與學術創新
從引進到自主創新的戰略轉變
原理和方法論的創新最為重要
中醫藥如何引領中國科學
我們經常說模式,何謂模式
模式形成之後為何必須轉化
中醫的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
“熱病統寒溫”模式大挪移
第二節 以原始創新破解李約瑟難題
中醫學牽動李約瑟中國情緣
“李約瑟難題”牽動了世界
種痘“嫁接”震驚了瑪麗
接種人痘來到英國的坎坷
種牛痘在英國為何有曲折
中醫如何萌生了免疫思想
中醫免疫技術是如何創造的
免疫技術造福於整個世界
眾多中醫原始創新等待發揚
第三節 中醫可以吸納、包容西醫知識
中西醫起點不同碰到一起
四元素學說倡導分析構成
五行生剋注重關係的和諧
乾濕冷熱不同於寒熱溫涼
陰陽學說來源於測量實驗
“四體液”倡導放血兩千年
中西匯通、參西丟了自己
廢醫存藥科學化是為歸西
為何說中醫能夠包容西醫
論中醫如何吸納西醫知識
第四節 外感熱病學說的歷史創新
對史前時代熱病知識的猜想
甲骨文對於疫和熱病的認識
春秋時代的外感熱病學說
出土脈經對於熱病的論述
皮膚進化與烤火發汗方法
《素問》、《靈樞》的熱病成就
《素問》、《靈樞》熱病之缺陷
傷寒學派的崛起與繁榮
傷寒學說的主要成就
傷寒學說的某些不足
溫病概念的轉化與變遷
溫病學派的主要成就
溫病學派的某些不足
第五節 外感熱病學說的現代創新
郭可明創造乙腦治療奇蹟
衛生部三派專家小心認定
蒲輔周再次創新依靠辨證
流行性出血熱中醫顯神威
非典偷襲老專家出謀獻策
燎原北上鄧鐵濤上書中央
獲全勝世衛專家稱讚中醫
論寒溫統一的現實必要性
熱病理論具有臨床優勢
熱病與傷寒溫病的關係
萬友生主張八綱統寒溫
楊麥青希望傷寒統溫病
鄧鐵濤倡寒溫統一辨證
試說五級病證診治體系
第二章 熱病統轄傷寒與溫病的理論闡釋
第一節 熱病病因
疫氣只說明熱病的流行性
傷於寒邪只是熱病的誘因
溫熱邪氣說源於辛溫方難用
毒疫之氣共同構成熱病病因
第二節 熱病傳變規律
仲景六經分證總括證候演變
後世論傳經現象的不同學說
明代吳又可論疫有九種傳變
溫病學派衛氣營血和三焦傳變
第三節 熱病的共同病機
外感熱病包含的病種多而複雜
傷寒與溫病是病種還是證候之差
郁陽為熱是傷寒溫病的共同病機
炎症反應是熱病共同的病理基礎
中醫治療熱病主要靠宣瀉鬱熱
第四節 熱病的治療
《素問》汗泄兩法治熱病
華佗“六部三法”治傷寒
仲景時代沒有辛涼解表法
歷代醫家論辛溫解表難用
使用達原飲希望直達膜原
倡辛涼解表催生溫病學派
第三章 建立熱病統寒溫的分級診治體系
第一節 外感熱病統一辨證的一級圈說
一級圖設計構想說明
建議採用“三綱辨證”
“三綱辨證”與傳統的關係
第二節 外感熱病統一辨證的二級圖說
衛表證框圖及圖說
半表半里證框圖及圖說
里證示意圖及其圖說
熱在營分圖及其圖說
熱在血分圖及其圖說
突變虛寒圖及其圖說
陰傷邪戀圖及其圖說
濕熱鬱蒸圖及其圖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