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滅菌

熱力滅菌

高溫對細菌有明顯的致死作用。熱力滅菌法包括乾熱滅菌與濕熱滅菌法。乾熱滅菌可使菌體蛋白質變性及電解質濃縮。濕熱滅菌可使菌體蛋白質變性,核酸降解及損傷細菌的細胞膜。濕熱滅菌的優越性有穿透力強,菌體吸收水分易變性凝固及蒸汽有潛在熱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力滅菌
  • 外文名:Thermal sterilization
  • 方法:乾熱滅菌與濕熱滅菌
  • 原理:使菌體變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
  • 標準:殺死細菌的芽孢
  • 原理:高溫對細菌有明顯的致死作用
介紹,原理,方法,熱力滅菌,乾熱滅菌,

介紹

高溫對細菌有明顯的致死作用。熱力滅菌主要是利用高溫使菌體變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而使細菌死亡。但是,更細微的變化已發生於細菌凝固之前。有人認為DNA單螺旋的斷裂可能是主要的致死因素。細菌蛋白質、核酸等化學結構是由氫鍵連線的,而氫鍵是較弱的化學鍵,當菌體受熱時,氫鍵遭到破壞,蛋白質、核酸、酶等結構也隨之被破壞,失去其生物學活性,與細菌致死有關。此外,高溫亦可導致胞膜功能損傷而使小分子物質以及降解的核糖體漏出。乾熱的致死作用與濕熱不盡相同,一般屬於蛋白變性、氧化作用受損和電解質水平增高的毒力效應。
熱力滅菌時最可靠而普遍套用的滅菌法,包括濕熱滅菌和乾熱滅菌法。

原理

滅菌是指殺滅一切生物(包括細菌芽孢),使物體達到無菌狀態的一類方法。如常用的濕熱滅菌和乾熱滅菌。

方法

常用的滅菌方法 在食用菌的科研和生產中常用的滅菌方法是熱力滅菌和輻射滅菌。

熱力滅菌

熱力滅菌:利用高溫殺死微生物的方法稱熱力滅菌。當高溫作用於微生物時,使細胞膜的結構變化,酶鈍化,蛋白質凝固,從而使細胞死亡。根據微生物生長發育與溫度的關係,可將微生物劃分為低溫性微生物、中溫性微生物和高溫性微生物三大類。不同溫度型的微生物對高溫的抵抗力不同。當環境溫度超過微生物生長的最高溫度範圍時很容易死亡。超過的溫度越高,或在高溫條件下時間越長,微生物死亡越快。多數無牙孢的桿菌80~100℃下幾分鐘就幾乎全部死亡,但在70℃下需10~15min才能致死,而在60℃下必須30min以上才被殺死。黴菌的孢子通常86~88℃加熱30min即可死亡。但一些細菌的芽孢耐熱性極強,在100℃下30min還能生存。所以,滅菌徹底與否,一般以殺死細菌的芽孢為標準。不同微生物對高溫的耐受力也不同。一般說來,處於營養生長期細胞耐熱性差,處於休眠狀態的細胞,如各類孢子耐熱性較強。
影響熱力滅菌效果的因素很多,這主要是微生物的種類、數量、生理狀態、溫度、濕度、時間、介質成分和pH等。被滅菌材料中的真菌類微生物較細菌,特別是產生芽孢的細菌易於殺滅;在被滅菌材料中微生物基數大的情況下,同樣的滅菌溫度、滅菌時間不及微生物基數小的材料滅菌效果好。滅菌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滅菌效果越好;濕熱滅菌較乾熱滅菌需要的溫度低,時間短;在一定溫度下,濕熱滅菌較乾熱滅菌效果好。一般來說,被滅菌的基質pH高的不及低的易達到滅菌效果。因此,熱力滅菌時要注意被滅菌材料的微生物狀況、含水量和pH等諸多因素,選擇適當的滅菌溫度和時間,以達到徹底滅菌的效果。此外,在對培養基和培養料進行滅菌時,還必須注意滅菌溫度和時間對培養基和培養料的化學成分的影響,對一些營養成分,滅菌溫度不可過高,時間也不宜過長,以防滅菌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不利與於食用菌生長的物質。常用的熱力滅菌方法有:

乾熱滅菌

乾熱滅菌:乾熱滅菌主要有火焰滅菌和高溫烘烤滅菌兩種。火焰滅菌就是通過火焰高溫灼燒進行滅菌的方法。如接種時,接種環、接種鉤、接種勺、接種鏟、解剖刀、鑷子等通過酒精燈火焰的灼燒,可以達到滅菌效果。瓶口和試管口在酒精燈火焰上通過幾次,溫度可達到200℃以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都可殺死,達到無菌狀態。高溫烘烤滅菌是利用高溫乾燥空氣進行滅菌的方法。使用的儀器是高溫乾燥箱(乾熱烤箱)。乾熱滅菌使用於固體非生物性材料,與培養皿、吸管等,不適於液體和生物性材料,如培養基、培養料等。乾熱滅菌要求溫度160~162℃2h。不可溫度過高,溫度過高時包裝滅菌物品的紙張或棉、布類易被熱空氣烤焦,甚至燃燒。乾熱滅菌升溫時,要使其自然降溫,乾燥箱內溫度降至80℃以下時才可開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