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點

熬點

熬點,おでん,日語讀做oden,其名取自中世紀以來的菜餚“田樂”(把豆腐串在竹籤上燒烤後塗上豆醬製成),1997年中國大陸的日資便利店羅森把おでん引入大陸,並稱其為“熬點”。通常材料包括煮雞蛋、蘿蔔、蒟蒻、竹輪、籮卜、摩芋、芋頭海帶、豆腐等以及圓筒狀魚糕、魚肉山藥餅丸、炸魚肉胡籮卜餅丸等碎肉拌和製品等。熬點的這些材料都是放在昆布或者鰹魚湯里煮成的,可以用來佐飯,也可以作小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熬點
  • 外文名:おでん
  • 形狀:圓形
  • 又稱:關東煮
18 世紀(江戶時代中期)以後,除了豆腐以外,人們也把摩芋、籮卜、芋頭等放在海帶湯里煮後塗上豆醬作成“田樂”,並稱其為“豆醬御田”。到了 19 世紀,江戶(現在東京)人把各種材料放在有醬油調味的汁湯里煮,吃時沾上溶質芥末。後來,這種“御田”在民間普及開來,直至今日。“熬點”也有專營店鋪,同時,秋冬時節,在車站前的街頭還會出現很多“熬點”街攤,下班途中的人們常在這裡歇息一會兒,吃上一碗“熬點”,並喝上一小盅酒。
熬點
在關西地區,人們把“熬點”稱為“關東煮”,據說其意指“熬點”最初始於關東地區的江戶,也同時也用來區別於關西自古以來的“燒田樂”。關東的“熬點”因為煮時主要是用醬油調味並煮得較透,所以呈黃褐色,而在關西,則使用酒、鹽和淡醬油,湯汁的顏色味道都較淡。
關東和關西的“熬點”原材料也有些不同,例如用於肉末蒸煮後而呈成的魚肉山藥餅丸只在關東的“熬點”中才有。
要煮出美味可口的“熬點”,關鍵在於湯要熬得濃,原材料的準備要充分,煮時火候要適宜。湯一般用海帶和乾松魚削片熬成,但也可以用雞骨湯,或使用市場上出售的顆粒湯汁晶。在準備原材料時,先把籮卜、胡籮卜、芋頭煮一下,以去除澀味並使之容易著味。摩芋和粉條也須先煮一煮以去澀。薄油豆腐、厚油豆腐、夾有海帶和青菜絲的油豆腐、炸魚肉胡籮卜餅丸等先用熱水燙一下或稍稍煮一下,就不會使湯汁太油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