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透視法

焦點透視法

焦點透視,又稱定點透視,指的是將視角固定在一個位置上,才能得到穩定的形象,不同距離的物體得以在同一畫面上正確體現近大遠小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焦點透視法
  • 名詞解釋:西方繪畫的透視法
  • 典型名作: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
  • 原則:科學性
名詞解釋,原理,焦點透視與中國畫,典型名作,

名詞解釋

西方繪畫的透視法,其基本原理,將隔著一塊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筆將其畫在這塊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點透視原理的繪畫。其特徵是符合人的視覺真實,講究科學性。在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思想指導下,運用焦點透視,掌握了表現空間的規律。

原理

焦點透視的原理,是根據人"目’(視點)的高度,看去便形成一個放射狀份圓錐體,圓錐體在畫面上所截下的圖形就是焦點透視圖。在這個圓錐體內的景物,是人眼所能清楚看到的,稱為視圈,通過視點的水平面與畫面的交線是視平線。人的眼好比是一架照相機,愈遠的東西映在視網膜上的就愈小,極遠處消失在視平線上的一點.稱為滅點(消失點),愈近的東西自然就愈大了。

焦點透視與中國畫

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所說的"且夫崑崙之六,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靚,近以數里,則可圖乾寸眸,城由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可見那時已經認識到近太遠小的透視原理。
宋代山水畫家李成,曾用仰視的透視方式仰畫飛檐,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稱這種畫法為"掀屋角"。可能這種視法不符合欣賞者的習慣,中國畫家用的不是太多。
清代年熙堯認為’愛言中土工繪事者,或千岩萬壑,或深林賽奪,意匠經營,得心應手,因可縱橫自如,淋漓盡致而相賞千尺度風裁之外,至於樓閣器物之類,欲其出入規矩,毫沒無差,非取則於泰西之法,萬不能窮其理而造其極。"

典型名作

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即是焦點透視的典範之作,在平面上創造了三維空間。如果沒有焦點透視法就沒有西方的寫實性繪畫。
焦點透視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