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制資本家

無限制資本家(Cosmic Capitalist),1997年7月14日戴維·布魯斯在美國《旗幟》雜誌刊登一篇名為《無限制資本家》的文章。隨後,新華社編的《參考訊息》轉摘了此文,將“Cosmic”譯為“無限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限制資本家
  • 外文名:Cosmic Capitalist
  • 出處:《旗幟》
  • 提出戴維·布魯斯
定義,當今世界“無限制資本家”的神話?,證券投資也可成為“無限制資本家”,

定義

1997年7月14日出版的美國《旗幟》雜誌刊登的戴維·布魯斯《無限制資本家》一文,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無限制資本家”。英文是“Cosmic Capitalist”。新華社編的《參考訊息》在轉摘此文時,把Cosmic澤為“無限制”,頗為貼切而又有新意。
按照美國學者的分析,這種“無限制資本家”有如下幾個特點:
(1)無限制資本家是他們社會發展到"無限制資本主義(即有別於實質資本主義)階段的"的產物,是"新的技術力量創造出來的新人"。
(2)無限制資本家不是傳統意義的商人,而是既是商人,又是該領域的專家。
(3)無限制資本家不是靠繼承祖傳的財產或勤儉起家,不是靠地產、廠房、機器、原料進行生產,靠剝削工人致富,而是靠新概念、新思路、 新理念、新思維方式,靠無形資產證券投資股權運作和價值再發現而快速冒富。
(4)無限制資本家不信仰宗教,不仰仗傳威,不喜歡等級制,認為實物、等級 、職務、地位等頭銜是有限制的(不是受限於已,就是受限於人),唯有知識、智慧、變革、創造、新技術、新概念、新理念才是無限的,靠這些也能白手起家,快速致富。

當今世界“無限制資本家”的神話?

當今世界前十位巨富中,已找不到象以往的洛克菲勒亨利·福特那樣的實質資本家、有限制資本家,而主要是馳聘於金融證券、網路、高新技術等虛擬經濟虛擬資本領域的“無限制資本家”。
若干年前,世界股王巴菲特還在世界巨富中名列前茅 ,但這一兩年,年僅40歲出頭、全然一副學生模樣的“微軟之王”——比爾·蓋茨,卻以1000億美元的資產(超過巴菲特一倍以上)而躍居世界首富。在美國的斯坦福附近的矽谷,雲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從事網路和電腦軟體設計研究的年輕科技精英,包括從北大清華去美留學的年輕人,往往奮鬥二三年,財富便驟增到幾千萬美元、幾億美元。這些人每時每刻在 創造"無限制資本家"的奇蹟。
在中國香港,早先人們只知道首富是李兆基, 而李嘉誠是與包玉剛邵逸夫霍英東等同屬於一個層次。但這些年來,李嘉誠停止了房地產等實業投資,改走“無限制資本家”的道路,尤其是1997年11月,他因在歐洲的一次成功的購併,兩周內賺到1130億港幣;1997年香港金融危機,境外投機商打壓香港股市時他奮力托市,賺取了幾倍的利潤。而今,李嘉誠的財富在香港已遙遙領先,笑傲諸雄。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李嘉誠的次子、年僅34歲的李澤楷接連創造了無限制資本家的神話。他把北京盈科中心等物業折合成25億港元,以每股0.06 元的價格控制了香港虧損上市公司得佳信93%的股權,購併信息公布後,股民瘋狂搶購得佳信股票,股價漲到30元,李澤楷又於一天之內就在帳面上掙了700多億港幣,賺了他老子一輩子的錢。2月29日李澤楷異想天開,又將成立才幾個月、1999年中期報表還虧損3970萬元的盈科數碼動力公司,去收購有100多年歷史、每年都有100多億港幣收入的香港電訊。這樁購併案涉及金額380多億美元,轟動了全世界。以最近的股票價格計算,“盈動”和香港電訊的市值之和高達6000億港元,其個人財富直逼其父李嘉誠。而今,李氏父子已控制了包括通訊、電子、網際網路、港口、金融在內的香港經濟的30%份額和恒生指數30%的權益。
李澤楷證券市場走的無限制資本家的道路,可勾勒這么一條主線:提出網路概念—推動股價颮升收購老牌公司—完成虛擬資本實體化—股權資本再擴張。這條道路不僅是傳統資本家不敢想像的,而且連比爾·蓋茨也望塵莫及,足見“無限制資本家”的威力。

證券投資也可成為“無限制資本家”

當今中國社會,最先湧現出“無限制資本家”的領域主要是證券市場。(1)部份股份連年擴張的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如申華、大眾出租、東大阿派長虹等。據《新聞報》披露,上市公司高級管理層所持股票市值在幾千萬不在少數。(2)專門從事企業和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和購併項目的投資公司。如中遠(眾城)、金豐(嘉豐)、中關村(瓊民源)、火箭股份(武漢電纜)、南通工具機(ST通訊)等。在資產重組後,股價均出現5-20倍的漲幅,主要參與者獲利十分豐厚。(3)證券市場捕捉並炒作黑馬的機構和實力大戶。(4)證券市場中對中小盤股作中長線投資的人士。(5)以科技入股的頂尖高科技專家。(6)從事高新技術的民營企業老闆。(7)從國外留學回來創辦高新技術公司和網路公司的總裁(如搜狐新浪等)。(8)規模日益擴大的證券商。他們靠連年的交易費收入、新股承銷和自營,其資本呈幾何級數增長。(9)名牌、優質的大股份制企業的股權人。
展望21世紀初,中國必將有更多的“無限制資本家”湧現。首先在高新技術領域,如電子、生物醫藥、新材料、商務電子網路、網際網路等,這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興盛的希望所在。在這些領域中,中國與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差距,較之傳統工業領域之間的差距,相對要小,如中國的網際網路技術水平已相當於美國1996年的水平,比較接近。而中國的市場卻要比已開發國家大得多,但必須迅速跟上。正如3 月11日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強調:“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誤一時,落後多年”。這與IT界人大代表、北大方正的創始人王選講的“當今企業若不搞網路經濟,毋寧死。最怕的是錯過這個時代”,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是這個原因,當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學有成 就的博士、碩士,把視點瞄準了中國,尤其瞄準上海。可以說,21世紀,在網路經濟中,在高科技領域中 ,是最容易出“無限制資本家”的。
其次一個容易出“無限制資本家”的領域就是股市。進入21世紀,全球股票資產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超過100%。1999年,美國的股票市值GDP的180% ,股市市值以兩位數速度上漲,而實體經濟只增長3%至5%。這意味著一場全球的資本膨脹正在發生,而1999年中國股市的流通市值只占GDP的12.5%,實體經濟卻增長7.1%。近據中國官方宣布:預計到2010年,中國股市市值將占GDP的50%,經濟平均每年增長7%,可見中國股市的發展潛力巨大,機會多多。上證指數僅100點,而今已是2000點。10年後,上證指數也應有一萬點,每年有20%左右漲幅。從中該有多么巨大的投資價值和致富機會。
當前全球(包括中國)股市中的資本膨脹,不能簡單看作泡沫運動,而是有著特殊的背景。實質上,這是一場直指生產力發展方向的產業資本轉移,是一場財富的再分配,即從依附舊生產力,轉向依附新生產力;是將工業資本的揮發,降到信息資本頭上;從工業領域轉移到信息領域。而網路經濟不過是其中的一個表象,一些人獲得從天而降的財富,正是從舊經濟轉向新經濟所造成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證券市場的時間概念和效益概念,與日常生活中同樣的概念是不同的。“無限制資本家”有可能在一二年內實現資本結構的轉型,證券市場的一二年等於其他領域的一二十年。因此,對證券市場的各類投資者而言,正面臨著歷史跳躍時期的的千載難逢的機遇,如果錯過了眼前這原始積累階段,將真的會錯過一個時代。在當今社會,不關注證券市場的是“植物人”;而連年做不贏的是“殘疾人”(指心靈殘疾)。中國股市前景看好,有預測,10年後上證指數將達1萬點,只要認清這個大形勢,投資者就能享受到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累累碩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