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高等師範學校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創建於1911年,前身為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是一所具有100年歷史的著名老校,建校以來為祖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專業人才,湧現出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著名的學者。如榮毅仁曾濤薛暮橋徐鑄成錢松岩吳冠中楊蔭瀏、陳瘦竹、徐中玉錢保功湯定元唐敖慶胡福明等。

長期以來,錫師人秉承創校初立下的“弘毅”校訓,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吐舊納新,形成了以“至誠求是、博學自強”為校風、“敬教垂範、兼容通達”為教風、“明志進德、勵學篤行”為學風的學校文化傳統,為莘莘學子構建了一個學習和生活的理想家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錫高等師範學校
  • 簡稱:錫師
  • 創辦時間:1911年
  • 類別:五年制高職
  • 學校類型:綜合
  • 所屬地區:江蘇無錫
  • 現任校長:王遠東
  • 知名校友:榮毅仁、吳冠中、楊蔭瀏、薛暮橋、胡福明等
  • 主管部門:無錫市學校管理中心
  • 校訓:弘毅
  • 主要院系:國小教育系、學前教育系、語言創意系
  • 學校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藕塘職教園文良路45號
  • 前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辦學條件,獲得榮譽,歷史沿革,近況,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382畝,校舍面積13.2萬平方米,擁有1330多套先進電腦設備,並且具備先進的校園計算機網,做到了光纜進樓、交換機到樓層。圖書館館藏圖書超過25萬4千冊,期刊235種,現刊307餘種,擁有光碟資料庫15種,全文電子期刊250多種。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市名教師1名、省特級教師8名、省市學科帶頭人23名、市教學能手10名、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名、教授1名、副教授75名,高級講師38名、具有博士學位研究生1名,碩士學位研究生87名、在讀研究生36名。教師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治學嚴謹、學高身正。

獲得榮譽

2000年以來,學校參加國家級、省市級課題研究30個,並且先後有10個國家、省、市級課題順利結題,還有7個省級課題、14個市級課題、18個校級課題正在研究中,並且先後有三個課題獲得省教科院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十一五”期間,我校教師公開發表論文1000多篇,出版著作(主、參編)100多(冊),市級以上獲獎論文500多篇。2008年學校被市教育局評為“市科研先進單位”。2011年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新的時期是我市實施“科教興市”、推進“兩個率先”示範區、先導區的關鍵期,也是我校師範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期,我們將根據省市對師範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全面推進學校管理的高等教育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職前職後的一體化、辦學條件的現代化,為無錫經濟、教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歷史沿革

一九—一年二月,江蘇學司委任顧悼(述之)為監督,負責籌辦官立第三師範學堂。九月十七日開學,不久因武昌起義爆發而停課。一九一二年四月重新開學,改名為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簡稱三師),顧悼任校長(一九二一年辭職,由教務主任陳綸繼任校長人顧先生以日本教育為典範,治校嚴謹,定“弘毅”為校訓。辦校分預科(一年)本科(四年),另設講習科。一九一三年九月四日建立附屬國小,一九二三年建立農村分校。三師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二十三人,到一九二七年共畢業十三屆,計五百餘人。三師教師學有所長,循循善誘;學生勤勞樸實,好學不倦,曾受到當時教育部的嘉獎。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無錫高等師範學校
“五四”運動中,三師師生群情激憤,上街遊行,抗議北洋軍閥政府賣國罪行,開無錫愛國學生運動之先聲。一九一九年六月,無錫學生聯合會成立,三師學生任正副會長。“五卅”慘案發生後,三師學生聯台各校共同行動,聲援上海工人鬥爭,學生巫恆通任“無錫後援會”第一任委員長。一九二五年,共產黨人惲代英來校講演,播下革命種子,不少積極分子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如黃祥賓管文蔚先後加入共產黨。一九二六年後,學生中已有革命的地下組織,三師在全省乃至全國頗有聲望。
一九二七年六月,三師改為江蘇省立無錫中學(簡稱錫中),前期師範改為國中,後期師範改為高中師範科,另添高中普通科。一九三二年十月定名為江蘇省立無錫師範學校(簡稱省錫師)。十年期間,校長更換達五人之多,先後由王克仁周鳳甸、陳綸、沈佩弦、周蹦宰接任。學校規模為十二個班。學生建立各種研究會,請老師指導。同學間相互切磋,研究成風。不少名流學者到校講演,其中有:馬相伯李公朴、揮代英、胡適陶行知章太炎沈鈞儒黃炎培孟憲承陳鶴琴羅素(英國)、杜威(美國)等。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以後,錫中學生組織兩百多人的宣傳講演團,分赴四鄉,“喚醒鄉人,共赴國難”,年底促成全省總罷課。一九三五年,面對日帝玩弄“華北自治”的陰謀,全校教職員發表宣言,通電全國,決心“為國效死,一切犧牲在所不顧”。“一二·九”運動中,全校學生不顧督學“勸阻”,打開鐵門,衝破軍警阻攔,投入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一九三二年,共青團錫中地下支部建立。一九三三年,在地下團組織發動下,聯會省內七個地方十一所中學,掀起“反會考”鬥爭,並取得了勝利。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一日錫師遭日機轟炸,被迫停課,二十五日,錫城淪陷。原任校長周毓莘到上海,在房舍經費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幾經周折,議定與私立常州中學聯合招生辦公。九月一日開學。後為照顧蘇北學生往返困難,一九三九年二月,又在泰興縣“學宮”內開辦錫師分校。日軍占領租界後,汪偽政府接管學校,師生當即抗議抵制。周校長為保護學生,一九四二年對外更名為“私立文明中學”。就這樣滬校師生團結一致,堅持辦學,直到抗戰勝利。
一九四五年十月,國民黨江蘇省政府派顧棍為校長,到錫籌備復校。經日軍糟蹋,錫師破敗不堪,一片荒涼。得校友大力資助,一九四七年下半年基本修復,學生陸續返回本部。聘請三師錫中時期老教師任教,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三師以來的優良校風得到繼承與發揚。
當時迫害與反迫害的鬥爭相當激烈。國民黨派軍訓教官、特務頭目傅之蘇對學校實行法西斯軍事管理制度,大搞特務活動。一九四八年冬,國民黨軍警到校逮捕愛國學生,校長施仁夫前往縣警察局營救,竟被扣押。在全校師生抗議下,縣長下令釋放施仁夫和被捕學生。解放前夕,由高亦肖、徐季良負責的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地下組織,利用讀書會等各種鬥爭形式,團結進步同學,保護學校,迎接無錫解放。
在舊中國三十八年中,錫師共培養了二千六百多名畢業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為教育事業辛勤耕耘,有的在解放後被評為特級教師,有的繼續深造,成為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和學者,有的參加革命後在黨的培養下成為優秀幹部。周水平錢球仰、王劍山李谷黃祥賓巫恆通楊華等烈士,為祖國為人民獻身,他們為母校的歷史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一九四九年四月,無錫解放,錫師跨進了新的歷史時期。五月,蘇南軍管會文教部派陶白、劉定漢同志來校接管。首先廢除國民黨的法西斯管理制度,通過民主選舉建立校務委員會,由原校長施仁夫任主任委員。一九五O年一月十八日,中共無錫師範黨支部正式成立,周誓志任第一任書記。同年,團支部發民兵到近百人,改為團總支。
解放後的錫師師生髮揚愛國傳統,以極其高漲的熱情投入各項政治運動,如參加生產自救運動,積極支持抗美援朝,參加西南服務團和土改工作隊。在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二年開展的“三反”、“五反”和思想改造運動中,錫師是蘇南各校的試點單位。
經過三年恢復時期,從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五六年,學校規模有了較大發展。一九五二年十月,游穎同志來校任校長,同時從蘇南各中學校抽調骨幹教師充實錫師的師資力量。建立了政治輔導處,把團總支部改為團委:學生班級由原來兩個平行班,增加到六個平行班,最多達八個平行班。此外還有速師班和簡師班。新了圖書館和教學樓,以及能供一千多人同時用餐的東西飯廳。添置了大量教學儀器和圖書資料。從五三年開始,學校堅決執行“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的指示,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提高了教學質量。一九五四年畢業的四個班,報考高等師範院校錄取人數和成績居蘇南各師範之首。畢業班學生人人愉快服從分配,為發展當地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錫師黨支部改為黨總支,薛宏昌來校任校黨總支書記兼副校長,一九五八年二月調任無錫師專後,到一九六五年又回錫師任黨總支書記,期間先後由周沛然、奚凡、陶群任黨總支書記。一九五七年七月劉伯騫接替游穎任校長僅半年,後由孫荊楚任校長,直至一九六二年十二月病故。五七年開始執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開展勤工儉學,緊縮教學人員,減少教學課時,縮短學制二年。一九六0年,面對三年自然災害,學校貫徹八字方針,校領導帶領師生艱苦奮鬥,經過調整教育質量有所提高。
文革十年是災難性的十年,師範部停止招生三年。教育相繼辦了半年一期的“紅師班”,兩年制師範班和四期“工農兵學員”的新師班,共培養了一千多名教師,為緩解當時無錫中國小師資嚴重不足的困難作出了貢獻。
粉碎“四人幫”後,學校迅速恢復正常秩序。一九七八年六月薛宏昌重新擔任黨總支書記兼校長。學校抓緊落實知識分子政策,乎反冤假錯案。撤消了文革期間建立的連隊制,恢復教研組,調整了師範部、中學部任課教師,工作重點移向師範部。新建了五層教學大樓,增添電化設備,充實了圖書資料,學校各方面得到恢復和發展。
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國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錫師在撥亂反正基礎上不斷深化改革,跨出了新的步伐。七九年停招培養國中教師的大專班和中學部,確立了“培養合格國小教師”的工作目標。同年招收師範新生。八0年錫師再次被確定為江蘇省重點師範。八一年暑假撤銷中學部。八三年陸茂雪同志來校任黨總支書記。八四年錫師被確定為全省中師教育改革試點單位。遵照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示精神,學校在全面調查基礎上,制訂了教改實施方案,引進一批骨幹教師,明確提出:通過改革“把無錫師範辦成師資隊伍高水平,管理工作高效率,畢業學生高質量的全國一流師範學校”。
一九八五年九月,在錫師主持工作近三十年的薛宏昌同志退休,由范近先同志接任校長。一九八六年由高國強同志任校黨總支副書記,主持黨務工作。一九八八年起,學校又進行以“校長負責制、教職員工全員聘任制、考核獎懲制、工資總額包乾制”為內容的內部管理體制配套改革,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一九八九年四月,魏祖成同志到校任黨總支書記。一九九一年六月,王由俊同志任黨總支副書記,主持黨務工作。一九九四年學校被評為無錫市綜合改革先進單位。
在這期間,學校始終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成立政教處。學校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等,開展創建優良班集體的活動,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九八九年六月全國中師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與會代表來校考察,一九九O年起全國中師校長培訓班的學員多次來校考察,均對錫師給予較高的評價。一九九一年一月學校被市教委評為貫徹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模範學校,九一年五月被評為無錫市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先進單位,並連續保持市文明單位光榮稱號。
一九八四年起,學校全面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切實抓好“三字一話”等基本功的訓練與考核,提高學生從教能力。一九八六年被評為全國推普工作先進集體。一九八九年九月起,學校試行。家教委頒發的三年制中等師範學校新教學方案,實行以課堂教學為主,必修課、選修課、課外活動課、社會實踐課四大塊有機結合。一九八五年春,省教育廳確定無錫師範為全省首批培養專科程度國小教師試點單位,同年九月從全省中師畢業生中挑選四十名優秀學生進“三·二”分段大專班學習。一九八六年,全國小教大專班教育系列研討會來該校研討,該校總結的《面向未來的探索》一文發表,獲得國家教委、省教委及兄弟師範學校的一致好評。一九八六年底成立無錫市幼教培訓中心。一九八八年六月以“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方向明確,成績顯著”受到國家教委表彰。學校加強對外交流,先後有美國、加拿大、德國、泰國、日本等教育團體來校考察。一九九三年,省教委批准該校招收五年一貫制大專班。為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學校採用多種形式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實施中老年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的“青藍工程”,每年舉行論文評比和學術交流活動。初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學校拆除舊校舍,建造了音樂樓、學生宿舍、飯廳、禮堂、實驗樓、體育館、辦公樓,改造了教學樓和南舍,新建“滴水穿石”、“尊師亭”、“揚帆啟航”等文化景觀,擴大了綠地面積。教育設施和設備得到明顯改善,學校被評為“無錫市園林化單位”。
一九九四年九月,在錫師主持工作近十年的范近先同志離任,由李復興同志接任校長。同年,林建坤同志來校擔任黨總支書記兼副校長。一九九五年六月,學校制定通過了《無錫師範“九五”發展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學校積極推進“中師辦學條件標推化、啟動師範教育現代化,逐步實現中師大專化”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七年,學校新建科技大樓和幼師培訓中心大樓,翻造修建圖書館、體育館、教學樓等原有建築,在科技樓內配置了演播廳等現代教育設施。一九九七年底,學校以優異成績順利通過了省中師辦學條件標準化驗收,並成為無錫市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學校。
一九九六年學校停招中師,九七年全部招收“五年一貫制”和“三·二分段”大專班,至一九九九年在全省率先實現大專化。辦學規摸創歷史之最。專業設定根據基礎教育新的發展設定綜合文科、綜合理科、音樂、信息技術、自然電教、英語等專業班,形成了一定的辦學特色,大專班畢業學生走向全省各地,成為教學骨幹,有多人成為江蘇省名教師、省特級教師。《中國教育報》等報刊曾專題報導該校大專辦學經驗,在省內外產生廣泛影響,辦學成果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在推進大專化的同時,學校加快了名特優教師隊伍建設。至二000年底,學校已有國家級專家1名、省特級教師3名,省“三三三”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3名,無錫市名教師1名,省市學科帶頭人7名。有兩位教師先後榮獲全國曾憲梓教育基金獎勵,一位獲省紅杉樹杯銀獎。先後引進研究生七人,有四十名教師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派出四名省內訪問學者,師資隊伍的整體結構和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一九九七年,林建坤同志調任無錫市教委領導,陸敏芙同志來校任黨總支副書記,主持黨務工作,至二00一年八月離任。學校按黨的十五大精神,更新教育觀念,增強創新意識,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調以多媒體輔助教學為突破口,實施省“一三五”教學現代化工程。在強化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努力提高學生的基礎科學文化素質。廣泛開展“園丁科技教育行動”,全面普及現代科技知識,掌握現代教育技能,加強計算機、外語套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學校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先後有5個課題分別列入國家和省級重點課題項目,學校市級課題《五年一貫制師範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中期研究成果榮獲江蘇省師範院校樹勛杯科研一等獎。學校蟬聯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獲江蘇省德育先進單位,連續兩次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
二000年二月,李復興同志離任,陳之芥同志接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二零零二年八月,錫師與洛師合併,組建成為新的江蘇省無錫師範學校,陳之芥同志任校長,鄒耀良同志任黨委書記。二零零五年五月,學校成為江蘇教育學院無錫分院,改名為無錫高等師範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錫師人秉承“弘毅”校訓,形成了以“至誠求是、博學自強”為校風、以“敬教垂範、兼容通達”為教風、以“明志進德、勵學篤行”為學風的校園人文精神。
在新的世紀裡,學校面對我國師範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開展“弘毅杯”教育教學教研系列活動,建立了無錫市錫師培訓中心和網路管理中心,恢復校刊《錫師教育》(後改名為《無錫高等師範學校學報》),積極穩妥地探索人事制度改革和實現後勤社會化。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大膽探索提高辦學層次的新辦法新途徑。
錫師現為五年一貫制大專。二00六年一月,學校撤消教研組設立人文、數理、外語、現代教育技術和藝體等五個系。中文教育、數學教育、信息技術教育、英語教育、藝術教育等專業在全省同等學校中處於領先地位。2006年以來,錫師已發展成為無錫地區培養雙語師資的唯一基地。自二00三年起,學校培養非師範專業(高職)五年制大專生,規模不斷擴大,質量穩步提高,深受社會歡迎。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計有享受國家津貼專家1名、省名教師1名、省特級教師6名、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名、市學科帶頭人11名、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2名、市教學能手10名、市教學新秀7名,副教授29名,高級講師45名,具有碩士學位研究生9人,在讀研究生 31名,研究生課程班結業 35名。教師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教學嚴謹、管理規範。
二00六年十月,無錫高等師範學校與無錫市工業學校合併實現職教資源的有效整合,這是繼2002年錫師與洛師順利合併之後學校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陳之芥同志任校長,鄒耀良同志任黨委書記。二00七年六月,學校又與中國企業管理無錫培訓中心實現聯合辦學,自此學校達到有史以來之最大規模。二00九年五月,鄒耀良同志離任,王遠東同志接任黨委書記。二0一0年四月,陳之芥校長離任,朱林林同志接任。
錫師已經走過輝煌的一百個春秋。但光榮屬於過去,“而今邁步從頭越”,錫師人正在全面推進學校管理的高等教育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職前職後的一體化、辦學條件的現代化,努力把無錫高等師範學校辦成具有教師教育和以財經服務為鮮明特色的,普高和成高、師範和非師範兼容、職前和職後一體的,為無錫及區域的基礎教育和地方經濟服務的高等學校。

近況

無錫高等師範學校創建於1911年,前身為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著名老校,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專業人才,包括7名院士,70個省特級教師,還有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著名的學者,如榮毅仁薛暮橋錢松岩吳冠中楊蔭瀏、陳瘦竹等。2002年、2006年學校先後與江蘇省洛社師範學校、無錫市工業學校整合,強強聯合,全面推進辦學層次高等化、辦學形式多樣化、教育條件現代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集師範教育與職業教育一體的高等學校。2014年與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合併,從今年開始以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院名招生。
學校現設有國小教育、學前教育、財經金融、語言創意四個系(2017年招生8個專業)。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領先於同類學校,現有省、市名教師8人,省、市學科帶頭人29名、市教學能手9名,教授、副教授84名,高級講師31名,博士、碩士研究生106名。
長期以來,錫師人秉承創校初立下的“弘毅”校訓,為莘莘學子構建了一個學習和生活的理想家園。學校位於無錫市文良路45號,占地面積382畝,建築面積13餘萬平方米,環境優雅,設施先進。學校是“省文明單位”、“省職教先進單位”、“省德育先進單位”、“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省課改實驗學校”、“江蘇省模範職工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