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止橋

無止橋

無止橋慈善基金於2007年在香港成立,旨在推動香港和內地大學生親身為國內偏遠貧困地區設計和修建便橋,改善村民生活,並建立兩地學生和村民之間的「心橋」。基金至今已發動超過3,200名大學生和專業人士,在內地偏遠農村地區完成近60個建設項目,包括44座無止橋、3個村民活動中心、3個農村示範項目和一系列民生改善項目,受惠人數超過60,000人次。部份項目更獲得專業機構和國際認同,當中包括環保建築大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止橋慈善基金 (無止橋慈善基金)
  • 外文名:Wu Zhi Qiao (Bridge to China) Charitable Foundation
  • 成立時間:2007年
介紹,組織構建,成果展示,

介紹

1、 基金英文名
Wu Zhi Qiao (Bridge to China) Charitable Foundation
2、基金起源
早於2005年,在鐘逸傑爵士的支持和回響之下,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吳恩融教授與一眾有心人發起了一項名為“良橋助學夢成真”(A Bridge Too Far)的建橋計畫,當時香港及內地超過60多位熱心大學師生在烈日下捲起衣袖,搬石織網、涉水河,發揮互助精神,憑藉無止愛心、關心和決心,親手為甘肅山區村民建橋助學。是次項目不單為村民實現多年來的建橋夢想,也給予身在福中的香港學生有機會身體力行體驗農村生活,為生命帶來正面的改變。
是次項目在這有形的橋樑背後,同時也搭通了香港與內地的溝通大橋。深受第一座無止橋的感動和啟發,紀文鳳小姐努力聯繫社會各界熱心人士,與鐘逸傑爵士等人士一起推動無止橋慈善基金的成立。2007年,在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無止橋慈善基金正式在香港成立,從此讓更多來自香港及內地不同大學的大學生也能參與其中,促進彼此的了解,加強彼此溝通,並建心橋。
3、基金宗旨
無止橋慈善基金是一個在香港註冊的慈善團體(編號: 91/8739),旨在鼓勵香港和內地大學生運用環保理念,義務為國內貧困和偏遠的農村設計和修建便橋及村莊設施,藉以:
  • 促進香港和內地的溝通、了解與融和
  • 改善內地偏遠、貧困農村的生活環境和質素
  • 啟發社會尊重、欣賞和保護地方文化、傳統和環境,提倡可持續理念
  • 提供大學生服務學習的機會,親身為村民帶來實質改變
4、無止橋隊伍性質及橋樑建設運作方式
基金十分重視學生的自發性參與,因此無止橋項目將由學生主導,由相關學院及學系老師指導進行。我們期望藉此促進學生對中國地方文化、自然環境和社會民生等各方面的了解,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並鼓勵他們親身為內地有需要的社群作出貢獻。
(1)學生主導;
(2)著重學生自發性參與;
(3)教職員督導;
(4)由相關學院及學系老師指導進行;
(5)跨大學活動意念;
(6)促進大學之間互相學習、分享與支持;
(7)促進學生個人發展;
(8)促進學生對內地的了解,親身為內地有需要的社群作出貢獻,培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與承擔。
5、無止橋工作發展
自2007成立以來,無止橋一直致力鼓勵大學師生踏足內地、體驗農村、貢獻國家,提倡社會因地制宜、尊重地方文化,運用可持續的環保理念修橋築路、翻新村校、建設生土農房和社區中心等,一方面改善民生,同時連繫起香港與內地年靑人,並為超過2,800名大學生提供畢生難忘的農村服務學習體驗,透過項目為偏遠山區村民帶來實質而正面的改變。
此外,無止橋在2008年起已重點鼓勵和支持大學團隊開展一系列研究和實驗,融合現代技術成功完成一系列抗震夯土重建示範,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手在馬鞍橋村開展四川災後重建建造示範項目,成果獲得國際和專業機構的認同和嘉許,榮獲獎項包括:環保建築大獎 2010 (新建建築類別 – 亞太地區:社區設施大獎)、首屆中國設計大展優秀設計獎等。
承先啟後,無止橋近年亦在甘肅省馬岔村開展現代夯土綠色民居建造示範項目,不但大大提升了生土農房建築的抗震安全性、保溫性和環保性,同時將這種改良了的傳統夯土建造工藝在當地與民共建的過程中得以承傳。此外,無止橋和住建部更一起統籌完成圖文並茂的建造技術指導圖冊,將好的理念和技術推廣到更多適合開展的地區,同時鼓勵更多社會各界的專家和熱心人士,共同為農村發展做出貢獻。
為促進無止橋項目在內地的可持續發展,基金在2011年4月正式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成立了第一個無止橋研究與發展中心,目的為西部貧困農村的建設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研究、建設示範和新技術推廣,協調內地的項目及團隊發展及進行相關的培訓工作。

組織構建

1、基金會組成
榮譽贊助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梁振英

顧問委員會
鄭家純博士 (榮譽主席)
詹姆斯.莫里斯教授爵士 (榮譽副主席)
 
大學校長
陳繁昌教授
沈祖堯教授
唐偉章教授
馬斐森教授
 
榮譽顧問
鮑家聲教授、陳嘉正博士、馮康醫生、林鄭月娥女士、梁愛詩女士、 李剛先生、李魯教授、潘樂陶工程師、黃效文先生、黃錦星先生、張興國教授
中央政府支持部門
原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
仇保興博士
管理委員會
鐘逸傑爵士 (主席)
許正宇先生(副主席)
紀文鳳小姐 (義務秘書)
黃汝璞女士(義務司庫)
陳英凝教授
陳孔明先生
周偉立博士
何祝昆先生
郭展禮先生
吳士元先生
周進博士
財務委員會
黃汝璞女士(主席)
郭展禮先生,紀文鳳小姐
行政總幹事
周嘉旺小姐
籌募委員會
鄭志剛先生(榮譽主席)
吳士元先生(主席)
余錦雄先生,陳妍妮女士,范婉雯醫生,范婉兒女士,許正宇先生,葉楊詩明女士,孔美琪博士,陳順桂女士,岳欣禹先生,楊寶琪女士
項目及資源委員會(香港)
何祝昆先生(主席)
李有威先生(副主席)
李亮華先生,李耀華先生,李培基先生,王志強先生 ,葉慈恩先生
  
項目及資源委員會(內地)
穆鈞教授(聯席主席),周鐵鋼教授(聯席主席 )
宣傳及推廣委員會
陳妍妮女士(主席)
紀文鳳小姐,李德偉先生,溫師雁小姐,黃雅麗小姐,黃伯康先生,周進博士,鐘慕貞女士
國家部委的支持
無止橋慈善基金的成立已獲得以國家建設部為代表的多個部委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香港特區政府及中聯辦的支持
本基金項目已列為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慶祝活動之一。
本基金並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的支持。
2、無止橋管理委員會成員簡介
鐘逸傑爵士
主席
前布政司鐘逸傑爵士於退休後成為前港督衛奕信的特別助理,並於1987至1992年間擔任香港房屋協會主席。鐘逸傑爵士於1993年至1997年期間被中央政府委任為香港事務顧問,現為多個慈善團體的主席。
許正宇先生
副主席
許正宇先生在牛津大學取得哲學政治與經濟學學位後, 曾投身香港特區政府加入政務官行列。其後,他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返港後,正式在金融界發展,於香港交易所和渣打銀行從事企業融資和業務拓展。2007年,他創立香港未來基金會,旨在擴闊年青人的視野。他亦是牛津大學的香港諮詢委員會成員。
紀文鳳小姐
義務秘書
紀文鳳小姐現為新世界執行董事、周大福慈善基金及世界集團慈善基金董事,及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白馬戶外媒體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紀小姐乃廣告界翹楚,熱心公益、公共服務及教育,曾任1997香港回歸慶典的創作及執行總監。紀小姐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授予太平紳士及銀紫荊星章,亦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及雲南省政協委員。
黃汝璞小姐
義務司庫
黃汝璞女士現為卓佳專業商務有限公司一資深顧問,並同時在不同的專業、學術及慈善團體擔任多項公職。黃女士於1968年加入羅兵台鹹永道會計事務所,並在80年代開始負責中國業務。黃女士對內地商業制度、稅務法規、會計準則等範疇均有深入的了解。
陳英凝教授
陳英凝教授自2006年開始在中文大學擔任教授,任教及研究的範圍主要包括環球健康及醫療人道救援。她的目標是促進救援對危難的人的效用。在過去十年,陳教授積極為無國界醫生、聯合國兒童基金、HelpAged International 及 Merlin當義工。她曾在中國、東帝汶、科索沃、緬甸、菲律賓民答那峨島及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等超過十五個國家參與無國界醫生計畫。
陳孔明先生
陳孔明先生是一位擁有40年經驗之總承建商,在香港經他負責承建並完成的建設超過100多項,而由他一手創辦之佳明控股有限公司業務亦多元化,包括中港房地產發展、建築總承包、證券及數據中心等。
周偉立博士
周博士乃香港大學的學生事務長。過去幾年,他擔任「無止行」的大學發起人,負責聯繫本地大學的學生事務處以推廣「無止行」活動。他亦曾參與清華港大百年校慶無止橋項目。
何祝昆先生
何祝昆先生退休前為香港特區政府勞工處的職業安全主任 (1974-2007)。何先生不但是註冊安全審核員及安全主任,亦是英國IOSH會員及加拿大安全工程協會會員。
郭展禮先生
郭展禮先生在二零零二年一月起任職一間香港上市公司–合和實業有限公司的董事副總經理。 在學時修讀法律。
吳士元先生
吳士元先生為澳洲資深註冊會計師。於1993至2010年期間出任數間上市公司之執行董事。吳先生現為東區少年警訊活動委員會名譽會長。
周進博士
周進博士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在聯合國多個組織及國際非牟利機構任職,目前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評審顧問。她是和平發展基金會發起人之一,為成龍慈善基金會顧問委員會成員,並長期支持多家公益和環保組織。

成果展示

無止橋項目的成功贏得國內外廣泛的肯定,並先後榮獲:
英國 皇家建築師學會 國際大獎 英國 建築評論 高度推介獎
香港 建築師學會 獎 美國 建築師學會獎
亞洲 建築師協會 獎 亞洲 優秀設計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 2011 – 評判團嘉許創新獎
亞洲具影響力設計大獎 2010 – 優秀設計獎
環保建築大獎 2010 (新建建築類別 – 亞太地區:小區設施大獎)
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首屆中國設計大展優秀設計獎
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 – 組委會特別獎 2010
TERRA現代生土建築大獎2016 - 建築與本土發展類
住建部第二批田園建築優秀實例名單2016
一等優秀實例 - 最佳探索試驗創新實例
三等優秀實例
第二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2015 - 金獎
責任中國2015公益盛典 - 公益行動大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