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斑鷂鱝

無斑鷂鱝

無斑鷂鱝(學名:Aetobatus flagellum)是鷂鱝科、鷂鱝屬的一種魚類。最大體盤寬720毫米,體重13.9千克。體盤寬為體盤長的1.7-1.8倍;前緣微凸,後緣凹入,里緣圓凸;前角鈍尖,稍下彎,后角廣圓。吻較長,三角形,前端鈍尖,向頭前下斜,突出於腹面上,吻長等於體盤長的1/8-1/7(幼體吻較短)。眼圓形,側位,稍突出。鼻孔平橫,只露出一個小的圓形入水孔;前鼻瓣連合。後緣正中深凹,兩側斜突,蓋於口隅上,前部里側具一葉狀皮瓣。口中大,平橫,口寬小於口前吻長;齶膜圓襟形,後緣細裂,前部具顯著乳突一大群,分作3橫行;下頜中部向前突出,作連續弧形排列,第一至第二齒前端突出口外。鰓孔狹小,距離約相等,第三鰓孔的寬約等於第五鰓孔間距離的1/5。腹鰭狹長,後部伸出胸鰭里角之後,後緣圓凸,外角和里角圓形,里緣分明;鰭腳粗大,扁管狀,後端圓錐形。背鰭1個,小型,近長方形,前緣斜直,後緣平切,里緣短而分明,上角和下角都圓鈍;起點距腹鰭終點比其基底長稍小,後緣比腹鰭後端前許多。尾細長,為體長之3.5-4倍余;尾刺1或2個;無側褶;上下皮褶都退化。

無斑鷂鱝為暖水性中小型鱝類,棲於近海底層,偶可進入鹹淡水中。善於游泳。嗜食貝類。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太平洋西部之熱帶和溫帶各海區。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台灣海域和南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最大體盤寬720毫米,體重13.9千克。體盤寬為體盤長的1.7-1.8倍;前緣微凸,後緣凹入,里緣圓凸;前角鈍尖,稍下彎,后角廣圓。吻較長,三角形,前端鈍尖,向頭前下斜,突出於腹面上,吻長等於體盤長的1/8-1/7(幼體吻較短)。眼圓形,側位,稍突出;眼徑約與噴水孔長相等;眼間隔微凸;前囟近楔形,側緣向里微斜。噴水孔背位,位於眼後,前部不伸達眼後半部下方。鼻孔平橫,只露出一個小的圓形入水孔;前鼻瓣連合。後緣正中深凹,兩側斜突,蓋於口隅上,前部里側具一葉狀皮瓣,邊緣細裂,旋入於鼻腔內,能開閉出水孔;後鼻瓣前部里側具一圓形皮褶,能開閉入水孔,後部轉入於鼻腔與鼻口溝之間。口中大,平橫,口寬小於口前吻長;齶膜圓襟形,後緣細裂,前部具顯著乳突一大群,分作3橫行,前行共8-9個,中間6-7個較大,兩側2個較小,有時正中一個較小;後行4個,比前行為大,端部有時分叉,兩側各2個;中行1個 口底在咽頭前方具一系列細小不規則乳突15-16個。齒平扁,寬大,上下頜各一縱行;上頜齒比下頜齒為寬,每齒前後平橫排行;下頜中部向前突出,作連續弧形排列,第一至第二齒前端突出口外。鰓孔狹小,距離約相等,第三鰓孔的寬約等於第五鰓孔間距離的1/5。
腹鰭狹長,後部伸出胸鰭里角之後,後緣圓凸,外角和里角圓形,里緣分明;鰭腳粗大,扁管狀,後端圓錐形。背鰭1個,小型,近長方形,前緣斜直,後緣平切,里緣短而分明,上角和下角都圓鈍;起點距腹鰭終點比其基底長稍小,後緣比腹鰭後端前許多。尾細長,為體長之3.5-4倍余;尾刺1或2個;無側褶;上下皮褶都退化。
體光滑,背面暗褐色或赤褐色,無白色或藍色斑點,尾隱具暗色和淺色條紋。腹面白色,邊緣灰褐色。該種的顯著特徵是:①吻較長而狹尖;②體無白色斑點;③口底乳突細小而多。

生活習性

無斑鷂鱝為暖水性中小型鱝類,棲於近海底層,偶可進入鹹淡水中。善於游泳。嗜食貝類。毒器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內毒腺組織構成。被刺後劇痛,紅腫,陣痛。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太平洋西部之熱帶和溫帶各海區。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台灣海域和南海。
國家: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賈瓦)、巴基斯坦。
無斑鷂鱝分布圖無斑鷂鱝分布圖

繁殖方式

卵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子宮液,從而從母親那裡獲得更多營養。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6年 ver 3.1)——瀕危(EN)。

主要價值

無斑鷂鱝具有食用價值,但由於其稀有和體積小而食用價值有限。無斑鷂鱝一般被加工成乾品或用於生產魚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