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鎮(南京市浦口區烏江鎮)

烏江鎮(南京市浦口區烏江鎮)

烏江鎮隸屬於南京市浦口區,地處長江北岸,面積57平方公里,人口2.3萬。

烏江鎮南瀕長江黃金水道,江邊最深處負水深31米,可建停靠萬噸駁輪的深水碼頭,同時也是發展造船業的風水寶地。烏江鎮經長江水道上至鋼城馬鞍山15公里,下到南京30公里,北面緊靠南京外環汽渡碼頭和長江三橋,距南京機場50公里,寧烏一級公路貫穿全境,水陸交通極為便利。烏江鎮生態環境優越,山林灘涂資源豐富,農副業生產發達,農業結構經過調整,已初步建成了萬畝意楊生產基地、萬畝蔬菜生產基地和萬畝苗木、花卉生產基地。其農業正向現代都市農業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江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南京市浦口區
  • 下轄地區周營村、引雙營村、五一村
  • 電話區號:025
  • 郵政區碼:210000
  • 地理位置:南京長江北岸
  • 面積:57平方公里
  • 人口:2.3萬
  • 火車站浦口火車站
  • 車牌代碼:蘇A
鎮情簡介,休閒農莊,書法名人,行政轄村,

鎮情簡介

南京市浦口區烏江鎮地處長江北岸,面積57平方公里,人口2.3萬。烏江鎮南瀕長江黃金水道,江邊最深處負水深31米,可建停靠萬噸駁輪的深水碼頭,同時也是發展造船業的風水寶地。烏江鎮經長江水道上至鋼城馬鞍山15公里,下到南京30公里,北面緊靠南京外環汽渡碼頭和長江三橋,距南京機場50公里,寧烏一級公路貫穿全境,水陸交通極為便利。烏江鎮生態環境優越,山林灘涂資源豐富,農副業生產發達,農業結構經過調整,已初步建成了萬畝意楊生產基地、萬畝蔬菜生產基地和萬畝苗木、花卉生產基地。其農業正向生產、旅遊觀光、休閒為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烏江鎮的工業以造船、化工、建材、消防器材、服裝、機械製造為主,鎮區內建有兩大工業園區,占地面積3000畝,園區內基礎設施齊全。憑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烏江鎮的造船業迅猛發展,產品遠銷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烏江的消防器材廠是國家公安部定點生產消防器材產品的專業工廠,是全國生產滅火器規格、品種最全、最齊的企業,年生產能力全國排名第二。千年古鎮烏江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共建有工業、商貿、行政、住宅、文化、衛生教育六個小區。自然、生態、人文環境極為優越。
烏江鎮位於東經118.37,北緯30.23.年平均氣溫15.5。C,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050毫米,總面積57平方公里, 境內環境優美,地貌多姿,低山丘陵平 原錯落有致,面臨長江黃金水道,北面緊靠南京市外環公路汽渡碼頭,緊連長江三橋,與祿口機場相距50公里,寧烏一級公路貫穿全境,寧巢高速公路既將開工建設;烏江與南京老城隔江相望,南京是歷史文化古城,總人口達千萬; 烏江鎮農業旅遊區現有農莊35 家,總投資3000萬元。形成以林果、花卉水產,野味為代表的田園風光系列;沿江有萬畝意楊風光帶和垂釣中心;向內推進有十里莊園帶;旅遊區的景點相對集中,可看點多;由花卉園、苗木園、盆景園、特色水果園、野生野味園、水產生態園、農趣館,鄉土樂園,江邊樂園、江上草堂、垂釣中心等35個景點組成,是過去江南農村田園風光生活、民間習俗、民間藝術的一種歷史再現。烏江擁有無公蔬菜生產基地萬畝和十里苗木花卉林果生產基地(旅遊區),已通過國家農業部認證的基地15000畝,無公害農產品十多個,水果園有11大類50多品種的國內外特優水果,每年3月可觀光果花,4—11月可觀果嘗果;另有多種名貴花卉,建有陽光溫室,特具觀賞性,養殖的十多種特禽,不僅增添觀賞性,還可一飽口福。農莊採用種養結合的方式,利用現代技術,形成生物鏈,改善生態環境和產品質量,真正使遊客看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開心。

休閒農莊

旅遊區始建於1995年,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農莊35戶。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對外招商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建設以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研發、精細生產加工為一體的多元綜合型休閒農業,可提供土地3000畝。項目建設投資估算:預計一期工程投資:土地租金120萬元/年(400元/畝/年);基礎設施建設800萬元;生產資金1500萬元(包括苗木、花卉)。項目經濟效益分析:外商獨資經營全面完成規劃建設後,年接待遊客可達20萬人次,按每人50元消費,創旅遊總收入1000萬元。按目前正常苗木花卉行情每畝平均收益5000元,年收益1500萬元,三年一個周期,總收益為7500萬元。扣除三年租金360萬元,基礎設施投入800萬元,生產資金投入1500萬元,三年一個周期可淨收益4840萬元。目前旅遊區已初步具有旅遊接待能力,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嫁接放大,旅遊農業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書法名人

宋代和州書法家輩出,如徐兢書法,受到宋徽宗趙詰愛賞,曾召至 宮中,書寫“進德修業”四字,趙吉駭異,連聲稱讚,故有“宣和書法博士”之稱。張孝祥工翰墨,擅長草書,朱熹稱他“作字多得古用筆意”。張孝祥之侄張即之亦工書法,學米芾,而參用歐陽詢褚遂良的體勢筆法,尤善大字,現存書跡有《報本庵記》、《書杜詩卷》、《金剛波羅蜜經》、《華嚴經》等。明代戴重檀草書法,清代戴本孝擅長隸楷書法。 清末民初,烏江范培開隨師張栗庵學書法,取漢魏唐宋歷代書法名家之長,自成一家,後為書法家唐駝發現和推崇。民國2年(1913年),在上海全國書法大賽中名列第二,《神州吉光》書法雜誌曾有專文介紹范培開書法。 建國後,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遍步城鄉。其中烏江林散之書法藝術有極高成就,是我國書法藝術的一代宗師,被譽為“當代草聖”,代表作有草書《中日友誼詩》、草書《許瑤詩 論懷素草書》、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
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

行政轄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