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本孝

戴本孝

戴本孝(1621-1691),和州(今安徽省和縣)人。字務旃,號前休子,終生不仕,以布衣隱居鷹阿山,故號鷹阿山樵,別號黃水湖漁父、太華石屋叟等,清代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本孝
  • 出生地和州
  • 出生日期:1621
  • 逝世日期:1691
人物簡介,人物軼事,代表詩作,

人物簡介

性喜交遊,與畫家、詩人漸江、龔賢、石濤等友善。善畫山水,創作上主張學古人而不拘泥於古人成法,強調要“以天地為真本”和“我用我法”。所作多為卷冊小景,風格學元代倪瓚王蒙黃公望等而自出新意。善用乾筆焦墨,構圖疏秀,意境清遠枯淡,近於元人的體格(石濤的早期山水畫曾受到他的影響)。其筆下的山石多用枯筆醮焦墨皴擦而出體面,很少用線條勾勒山石結構,也較少點苔。在構圖布境上屬意元人意境的空疏高曠,但並不專仿元人筆墨。他重視“師法自然”,因而筆下的山川丘壑變化多端,但畫面的意境清曠,意趣高逸。內容多借山水抒發自己荒僻幽寂的心境和對社會變遷的滄桑之感。畫史將其列入清初新安派。戴本孝生性放達,遍游名山大川,一路廣交朋友,縱情山水,作詩繪畫,創作出諸多精品。戴本孝的畫作精品多以黃山為素材,最有影響的有《望天都峰》、《煉丹台》、《登蓮花峰》等。亦工書法及詩,著有《前生詩稿》、《餘生詩稿》等,部分畫稿收藏於中國博物館。

人物軼事

相傳,戴本孝每年恰逢其時,都去和縣豐山賞宋時詩人杜默手植蝴蝶梅和畫梅。傳說這一次又去寫生畫了數筆,終不滿意。直到入夜時分,月亮從雲層中鑽出,露出笑臉。是時皓月當空,梅樹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婆娑起舞。戴本孝見之靈感大發,急忙展紙潑墨,運筆如神助之,盡興揮毫,絲絲入扣,出神入化。誰知剛畫了半樹梅花,雲遮月隱,月亮又悄然躲進雲層。他只得手執半樹梅稿,怏怏作罷而歸。然而這已經畫好了的半枝梅花別具風姿,深得眾贊:“畫別出心裁,畫出梅的風骨,正因半枝梅而別開生面。”戴本孝遂心大悅,於畫面題款“半枝梅”。從此,半枝梅的傳說也就不脛而走了。

代表詩作

得廢榖皮紙作指掌小冊,閒課一畫,輒題一小詩以見意】 
山氣鬱以蒼,泉聲咽而碧。此中一幽人,蕭騷頭欲白。安得太無情,冥然如木石。
奇情無可見,老筆漸趨迂。壁絕隨雲過,亭孤借石扶。染成枯寂性,或恐笑狂夫。
叢薄何蓊穢,喬木無餘陰。斧斤向天地,悲風摧我心。不知時榮者,何以答高深?
燔柴今已廢,岳靈杳何托?白雲來洗崖,有頌為誰斫。濤聲聽松崩,響逐龍湫落。
我友天地間,總是無情者。冰雪香可餐,柯葉翠盈把。一片何岩岩,服膺歲寒也。
何處無深山,但恐俗難免。一心溯真源,千載不捲轉。扁舟弄桃花,此興自不淺。
草木亦爭榮,攀援與依附。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懼。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樹。
有若此林泉,何其幸無恙。逃之毫楮間,想在羲農上。展卷對高風,突兀亦孤放。
雲山落吾手,筆墨解人頤。欲得渾茫氣,翻多茀郁思。但知存古意,不覺更淋漓。
坐愛柴扉外,林陰滿釣竿。葭昏煙棹濕,溪落水春殘。不是滄波客,前津問好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