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誼詩

中日友誼詩

“中日友誼詩”是“草聖”林散之1975年3月為日本書法代表團訪華創作的草書手卷。全稱是《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簡稱是草書《中日友誼詩》,後來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林散之第一草書,反映了中國近 300年來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見證了中日兩國書法交往的重大事件,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專家鑑定是“神品”、“林散之第一草書”、“林散之王”,堪稱國寶。中國書協名譽主席沈鵬、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會長蘇士澍、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孫軼青等 60多位專家名家評價解析,中央電視台等 80多家媒體報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日友誼詩
  • 作者:林散之
創作背景,作品意義,藝術價值,學術價值,歷史價值,市場價值,

創作背景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中國是“史無前例”的中國,工廠停工,報刊關門,書法家都被趕進了牛棚,大街小巷能看到的是除了大字報還是大字報。視書法為全民藝術的日本開始流傳一種言論:中國已經沒有書法,書法的傳統已由中國移到了日本。1973年1月,《人民中國》雜誌(日文版)專門出版“中國現代書法特輯”,向日本介紹中國書法大家的作品。林散之草書毛主席詩《清平樂·會昌》的條幅獨占首頁。次頁刊登的三幅作品依次是沈尹默沙孟海啟功的。郭沫若的一幅《沁園春·祝賀中日恢復邦交》放在封二,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從此,林散之的名字像驚雷響遍中華,震動日本,隨後又傳到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林散之被譽為“草聖”。1975年3月,日本書法代表團來華訪問,點名要拜見林散之。這次會見是外交部應日方要求安排的官方活動,規格很高。林散之專門賦詩四首,詩曰:黃河之水遠接天,赤縣扶桑兩地連;千數百年唐盛日,早通通寶開元錢。紅白櫻花爛漫開,盈盈一水送春來;願祝此花香不散,千秋百代好同栽。好風吹面至東瀛,兩岸幽情日日深;有筆如花花似錦,願從蘭芷薦春心。喜接嘉賓顏笑開,煙光如海望蓬萊;遙期桂子秋登日,八月金黃君再來。之後,林老又把詩寫成幾幅手卷,作為禮品準備送給代表團成員。後來由於按照領導旨意,“只送一幅”。“日本人只能等候林老接見,林老必須坐著和來賓一一握手”。事後方知,這是為了展示國威,突顯林散之在書法界的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幅中日友誼詩是一份為日本友人精心準備,由於特殊原因而沒有送出去的國禮。
中日友誼詩 (局部)中日友誼詩 (局部)

作品意義

中日友誼詩》,反映了中國近300年來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見證了中日兩國書法交往的重大事件,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專家鑑定是“神品”、“林散之第一草書”、“林散之王”,堪稱國寶。中國書協名譽主席沈鵬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會長蘇士澍、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孫軼青等60多位專家名家評價解析,中央電視台等80多家媒體報導,《江蘇藝術網》開闢專題《國寶林散之手卷》。2010年4月,林散之研究會、文物出版社和林散之後人出版成書《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以此紀念林散之逝世20周年。 2012年5月,文物出版社出版《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40幅作品中是從林散之紀念館林散之藝術館李白紀念館、馬鞍山市博物館、十竹齋、古吳軒,以及林散之親屬、林散之學生、林散之作品收藏家等精選出來的。有的是鎮館之寶,多數是代表作。《中日友誼詩》作為“林散之第一草書”排在第一。中國文化與文物研究所所長、長風國際拍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休先生談到林散之草書《中日友誼詩》時說:“書壇可名大家者,百年不過數人。世人尊之為‘聖’者,千年一出。自大王以來,一千六百餘載,二三子而已。以草書論,能跳脫古人,師範後世者,張顛懷釋、玄宰覺斯諸家,屈指可數。識者嘗譽散翁為‘王覺斯後第一人’,實不為過。《中日友誼詩》乃傳世名跡。詩文平實祥和,立意高邁,頗具唐宋大家風範。書法氣息貫通,珠璣一盤,非終南得道,蓬萊成仙,何人能指揮管城,書此華章?是為重寶,稀世之珍也。”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是華夏中國的!也是世界人類的。
江蘇省美協主席宋玉麟給《中日友誼詩》題跋江蘇省美協主席宋玉麟給《中日友誼詩》題跋

藝術價值

中日友誼詩》創作於林散之草書藝術的巔峰,代表著林散之草書的最高水準。草書中的四首詩是林散之的自作詩,立意高深,比擬精準。一個是詩的原創,一個是草書的原創,更重要的是兩個頂級原創形成了絕配,中國書畫鑑定家蕭平評價說:“詩書相映,堪稱雙絕。”草書線條的最高境界就是“錐畫沙”、“折釵股”、“屋漏痕”、“蟲蛀紋”等。這些形象化比喻的筆法,是書法家耳熟能詳的,更是多少書法家一生奮鬥的目標。可是,近百年來,能寫出如此筆法的書法家卻是少而又少。然而,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就是詮釋古人“錐畫沙”、“折釵股”、“屋漏痕”、“蟲蛀紋”等筆法的光輝典範。《中日友誼詩》之所以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在於她傳承了中華草書藝術的技法精髓,彰顯了中國草書藝術的人文精神,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
《中日友誼詩》(局部)《中日友誼詩》(局部)

學術價值

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是書法家研習“林體”草書筆法墨法的樣板,是收藏家鑑定林散之作品真偽的標桿。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引發升華了《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大討論,涉及12大網站、10多家報紙雜誌、60多位專家名家,歷時15 年,跨越兩個世紀。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更正了林散之第一次會見日本書法代表團的時間:是1975年3月,而不是1973年3月。中國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馬鴻增先生在論文中寫道:“《中日友誼詩》題材重大,經歷傳奇,影響深遠,是林散之草書創作中罕見之神品,堪稱‘林散之王’。研究其價值,很有必要。我認為,僅從書法的角度來探討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歷史、文化、社會等多方面來研究。”

歷史價值

中日友誼詩》,見證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和日本兩國書法友好交往的重大歷史事件,捍衛了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中國書畫鑑定家蕭平先生從歷史史料的角度對這幅作品進行了多方面的考證,他寫道:林散之草書贈日本書法訪華團詩作四章卷創作於1975年3月,除了贈送給日本一卷以外,國內只有3卷:一卷創作於3月12日,以後又補款贈給他的學生馮仲華。第二卷於1976年5月補記後送給了季漢章。這一卷創作於1975年3月15日,是林散之先生自存之稿。蒼遒生動,一氣呵成;詩書相映,堪稱雙絕!

市場價值

極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決定了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的市場價格,不是看尺寸談價格,而是按質按件來考量。如果一定要以尺來計算,至少是林散之一般草書價格的幾十倍,還可能更高。估價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這類頂級藝術品,應該站在人類藝術的頂峰,超越民族,超越膚色,超越語言,超越國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