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鸛

灰鸛

灰鸛(學名:Ardea cinerea)又稱灰鷺,為鷺科鷺屬的一種涉禽,也是鷺屬的模式種。是歐亞大陸非洲大陸濕地中極為常見的水鳥。灰鸛屬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體重約3.5公斤,雙翼展開長約1.5米,灰褐色,是我國重要的觀賞鳥類。雄鳥頭頂中央和頸白色;頭頂兩側和枕部黑色;由4根細長的羽毛形成羽冠,分為兩條位於頭頂和枕部兩側,狀若辮子,黑色;前頸中部有2-3列縱行黑斑;上體自背至尾上覆羽蒼灰色;尾羽暗灰色;兩肩有長尖而下垂的蒼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初級飛羽、初級覆羽、外側次級飛羽黑灰色,內側次級飛羽灰色;大覆羽外翈淺灰色,內翈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淺灰色;三級飛羽暗灰色,亦具長尖而下垂的羽毛;頦、喉白色,頸的基部有呈披針形的灰白色長羽披散在胸前;胸、腹白色,前胸兩側各有一塊大的紫黑色斑,沿胸、腹兩側向後延伸,在肛周處匯合;兩脅微綴蒼灰色,腋羽及翼下覆羽灰色;腿部羽毛白色。虹膜黃色,眼先裸露部分黃綠色,嘴黃色,跗蹠和趾黃褐色或深棕色,爪黑色。幼鳥似成鳥,但頭頸灰色較濃,背微綴有褐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蒼鷺(灰鷺)
  • 拉丁學名:Ardea cinerea(Linnaeus, 1758)
  • 別稱:老等、灰鸛、青莊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鸛形目
  • :鷺科
  • :鷺屬
  • :蒼鷺
  • 命名時間: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Grey Heron
  • 體重:3.5公斤
基本信息,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種群現狀,保護措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蒼鷺(又名灰鸛)
拉丁文名:Ardea cinerea(Linnaeus, 1758)
英文名稱:Grey Heron
物種別名:老等、灰鸛、青莊
物種分類:
域:真核生物域 eukaryotes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鸛形目 Ciconiiformes
科:鷺科 Ardeidae
屬:鷺屬 Ardeaherodias
種:蒼鷺 Ardea cinerea
編號:1349
拉丁目名:CICONIIFORMES
中文目名:鸛形目
中文科名:鷺科
拉丁科名:Ardeidae
中文屬名:鷺屬
拉丁屬名:Ardea
拉丁種名:cinerea
定名人:Linnaeus
年代:1758
中文名:蒼鷺
原始文獻:Syst. Nat. ed.10, 1:143
模式產地:瑞典
俗名:老等, 青莊, 灰鷺, 灰鷺鷺, 撈魚鸛
英文名稱:Grey Heron
生境:棲息於低山和平原地區的湖泊、沼澤、河流、灘涂及稻田中, 在秦嶺見於海拔1400m的山地, 在貴州見於海拔350-2400m, 營巢於水域附近的岩壁、樹上或蘆葦叢中
國內分布:遍布全國
國外分布:亞洲, 歐洲, 非洲, 馬達加斯加島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鳥綱 第一卷:119-121,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外形特徵

雄鳥頭頂中央和頸白色;頭頂兩側和枕部黑色;由4根細長的羽毛形成羽冠,分為兩條位於頭頂和枕部兩側,狀若辮子,黑色;前頸中部有2-3列縱行黑斑;上體自背至尾上覆羽蒼灰色;尾羽暗灰色;兩肩有長尖而下垂的蒼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初級飛羽、初級覆羽、外側次級飛羽黑灰色,內側次級飛羽灰色;大覆羽外翈淺灰色,內翈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淺灰色;三級飛羽暗灰色,亦具長尖而下垂的羽毛;頦、喉白色,頸的基部有呈披針形的灰白色長羽披散在胸前;胸、腹白色,前胸兩側各有一塊大的紫黑色斑,沿胸、腹兩側向後延伸,在肛周處匯合;兩脅微綴蒼灰色,腋羽及翼下覆羽灰色;腿部羽毛白色。虹膜黃色,眼先裸露部分黃綠色,嘴黃色,跗蹠和趾黃褐色或深棕色,爪黑色。幼鳥似成鳥,但頭頸灰色較濃,背微綴有褐色。
灰鸛
體型:體重♂942-1825g,♀1030-1750g;體長♂750-1052mm,♀750-1000mm;嘴峰♂106-127mm,♀110-130mm;翅♂375-460mm,♀415-460mm;尾♂154-185mm,♀140-175mm;跗蹠♂137-160mm,♀135-160mm。

生活習性

生境:棲息於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邊及其淺水處,也見於沼澤稻田山地森林和平原荒漠上的水邊淺水處和沼澤地上。
遷徙:通常在南方繁殖的種群不遷徙為留鳥,在東北等寒冷地方繁殖的種群冬季都要遷到南方越冬。春季遷來繁殖地的時間多在3月末4月初,10月初至10月末遷離繁殖地,少數遲至11月初甚至個別到11月中下旬,特別是靠南部繁殖的種群。偶爾亦見有少數個體留在北方繁殖地不遷徙。遷徙時常呈小群,亦有單個和成對遷徙的。
習性:成對和成小群活動,遷徙期間和冬季集成大群,有時亦與白鷺混群。常單獨的涉水於水邊淺水處,或長時間的在水邊 站立不動,頸常曲縮於兩肩之間,並常以一腳站立,另一腳縮於腹下,站立可達數小時之久而不動。飛行時兩翼鼓動緩慢,頸縮成‘Z’字形,兩腳向後伸直,遠遠的拖於尾後。晚上多成群棲息於高大的樹上休息。叫聲粗而高,似 ‘刮、刮’聲。
食性:主要以小型魚類、泥鰍、蝦、喇蛄、蜻蜓幼蟲、蜥蜴、蛙和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多在水邊淺水處或沼澤地上,也在淺水湖泊和水塘中或水域附近陸地上覓食。覓食最為活躍的時間是清晨和傍晚,或是分散的沿水邊淺水處邊走邊啄食。或是彼此拉開一定距離獨自站在水邊淺水中,一動不動長時間的站在那裡等候過往魚群,兩眼緊盯著水面,一見魚類或其他水生動物到來,立刻伸頸啄之,行動極為靈活敏捷。有時站在一個地方等候食物長達數小時之久,故有‘長脖老等’之稱。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在我國幾乎遍及全國各地。通常在南方繁殖的種群不遷徙,為留鳥,在東北等寒冷地方繁殖的種群冬季都要遷到南方越冬。春季遷來繁殖地的時間多在3月末4月初,10月初至10月末遷離繁殖地,少數遲至11月初甚至個別到11月中下旬,特別是靠南部繁殖的種群。偶爾亦見有少數個體留在北方繁殖地不遷徙。遷徙時常呈小群,亦有單個和成對遷徙的。
國外分布: 分布於非洲、馬達加斯加、歐亞大陸,從英倫三島往東到遠東海岸和薩哈林島和日本,往南到朝鮮、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國和中南半島一些國家。

生長繁殖

繁殖期4-6月。繁殖開始前雌雄親鳥多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環境開闊、且有蘆葦、水草或附近有樹木的淺水水域和沼澤地上。營巢在水域附近的樹上或蘆葦與水草叢中。多成小群集中營群巢,有時一棵樹上有巢數對至十多對。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進行,雄鳥負責運輸巢材,雌鳥負責營巢。
在樹上營巢者,巢材多用乾樹枝和枯草,在蘆葦叢中營巢者,則多用枯蘆葦莖和葦葉。通常是將蘆葦彎摺疊放在一起作為巢基,然後在上面規整地堆集一些乾蘆葦和枯草即成。巢呈圓柱狀,大小為外徑50-91cm,內徑32-50cm,巢高23-41cm,巢深1.3-2.4cm。每個巢營造時間約1-2個星期。營巢結束後立即開始產卵。通常每隔1天產一枚卵,每窩產卵3-6枚,其中以5枚居多,產卵時間從5月初開始一直持續到6月末。
剛產出的卵顏色鮮艷,呈藍綠色,以後逐漸變為天藍色或蒼白色,卵呈橢圓形,大小為61.2-67.8mm×42.0-45.8mm,平均63mm×44mm,重51-69g。通常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孵化期25±1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後除頭、頸和背部有少許絨羽外,其他裸露無羽,身體軟弱不能站立,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經過40天左右雛鳥才能飛翔和離巢,在親鳥帶領下在巢域附近活動和覓食。

種群現狀

蒼鷺是我國分布廣和較為常見的涉禽,幾乎全國各地水域和沼澤濕地都可見到,數量較普遍。近來由於沼澤的開發利用、蒼鷺生境條件的惡化和喪失,種群數量明顯減少,不像以往那么容易在野外見到。
據1990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我國僅見到18347隻,其中包括香港地區1671隻,台灣564隻;1992年在我國則僅見到3311隻,加上香港1441隻,台灣1336隻,總數亦僅為6088隻,比1990年減少2/3。
在整個亞洲種群數量1990年為34811隻 (其中東亞26676隻,東南亞739隻,南亞9461隻,西亞3935隻),1992年西亞為6078隻,南亞9616隻,東亞6472隻,東南亞1523隻,總計亞洲冬季種群數量為23689隻 (IWRB 1990, 1992),種群數量亦明顯減少。

保護措施

未列入保護動物名單。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