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燕尾

灰背燕尾

灰背燕尾(學名:Enicurus schistaceus)是一種黑白色燕尾,體長23厘米,雌雄成鳥大體同色。與其他燕尾的區別在頭頂及背灰色。幼鳥頭頂及背青石深褐色,胸部具鱗狀斑紋。尾羽較長,呈深叉狀。嘴直而壯,嘴鬚髮達;第1枚初級飛羽大約為第2枚初級飛羽長度的一半;尾比翅長,外側第二對和第三對尾羽最長,最外側兩對尾羽通常為白色,最外側一對尾羽比鄰近的一對外側尾羽短;跗蹠長而纖細,色甚淺淡。

棲息于海拔400-1800米的山林,常見於多岩石的小溪流。主要以水生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南方及印度支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灰背燕尾
  • 拉丁學名:Enicurus schistaceus
  • 別稱:中國灰背燕尾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鶇科
  • 燕尾屬
  • 命名者及時間:Hodgson, 1836
  • 英文名稱:Slaty-backed Forktail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灰背燕尾成鳥:額基、眼先、頰和頸側黑色;前額至眼圈上方白色;頭頂至背藍灰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飛羽黑色,大覆羽、中覆羽先端,初級飛羽外翈基部和次級飛羽基部白色,構成明顯的白色翼斑,次級飛羽外翈具窄的白色端斑;尾羽梯形成叉狀,呈黑色,其基部和端部均白,最外側兩對尾羽純白;頦至上喉黑色,下體餘部純白。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跗蹠、趾和爪等肉白色。
灰背燕尾是單型種,至今未見有亞種分化。
大小量度:體重♂27-40g,♀27-36g;體長♂206-235mm,♀210-220mm;嘴峰♂15-19mm,♀15-18mm;翅♂93-102mm,♀92-96mm;尾♂125-132mm,♀113-131mm;跗蹠♂26-29mm,♀28-29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一般棲息在海拔340-1600米之間,常停息在水邊亂石上或在激流中的石頭上停息,出沒于山間溪流旁。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平時多停息在水邊或水中石頭上,或在淺水中覓食。以水生昆蟲、螞蟻、蜻蜒幼蟲、毛蟲、螺類等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北部、寮國、越南。湖南南部、福建東部和西北部、廣東北部和南部、廣西瑤山、四川(西部康定、中部灌縣、雅安、峨眉)、雲南(西部、南部、東南部)和貴州。
灰背燕尾灰背燕尾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營巢於森林中水流湍急的山澗溪流沿岸岩石縫隙間,巢隱蔽甚好,不易被發現。巢呈盤狀或杯狀,主要由苔蘚和鬚根編織而成,內墊細草莖和枯葉。洞上面有突出的天然岩石,四周密被蕨類植物和草將巢隱蔽起來。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3-4枚。卵為卵圓形,污白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孵卵由雌鳥承擔雛鳥晚成性,雛鳥孵出後的當天,雌雄親鳥即開始尋食餵雛。雌鳥餵食次數明顯高於雄鳥。晚上雌鳥與雛同宿於巢中,而雄鳥則在附近小樹上棲息。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