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姓(姓氏)

火(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火姓,第一說源於燧人氏,出自遠古時期發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燧人氏,三皇之首,他首先發明了鑽木取火,以備火化,熟食保健,並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該時期約是石器時代中期。第二說 源於口傳歷史,出自遠古時期人類樸素自然辨證思維,屬於以五行氏說為氏。五行有金木水火土,火氏部落信奉火神,也是火姓的來源。第三說源於苗族,出自東漢末羅匐人(南蠻)火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還有第四說,源於姬姓;第五說,源於回族;第六說,源於蒙古族;第七說源於錫伯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姓
  • 讀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發現:三皇之首燧人氏
  • 源流:燧人氏
姓氏來源,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源流九,得姓始祖,遷徙分布,姓氏文化,家譜文獻,字輩排行,火姓宗祠通用聯,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火 濟,火源潔,火真芳,火忠禮,火榮貴,

姓氏來源

火(huǒ)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燧人氏,出自遠古時期發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人類的遠古文明的起源首先是用火。因為用火關係人類生存,一是熟食,二是禦寒,三是照明。燧人氏,三皇之首,他首先發明了燧木取火(鑽木取火),以備火化,熟食保健,並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在史籍《帝王世紀》中記載:“燧人之世,有巨人跡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燧人氏又發明了“陽燧”,用陽燧取日光為火,世人稱其為“盜天火”,因湯古氏為人類進入火文明立下蓋世之功,所以世人稱其為“燧人氏”即“火神”,又曰“炎帝”,即火人之王。南朝劉宋時期著名的史學家范曄在《後漢書·荀爽傳》中證曰:“湯在地為火,在天為日”。燧人氏時代,即蒙昧時代中期的社會階段,是中期舊時石器時代。在這個歷史時期中,人類有幾個顯著的特徵,即骨器的出現、鑿孔技術的發明、特別是火的套用。由於勞動生產的發展與火的套用,發達了人類自身的肉體機構,因而提高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從而擴大了他們對自然界的占領,隨著採集向狩獵開始轉化,這就出現了男獵女采的原始分工,至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
火姓
燧人氏之後裔中有世襲為掌火之官者,後分衍有火師氏、大火氏、鶉火氏、西火氏、北火氏、中火氏等,多省文簡化為單姓火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於口傳歷史,出自遠古時期人類樸素自然辨證思維,屬於以五行氏說為氏。遠古人類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遂之,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與水氏的出現。這五個部落非同小可,他們均是強大、有影響的部落,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與水神。由“神”而“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什麼是“帝”,這在典籍《孔子家語》中回答得非常精彩:“季康子問孔子,曰:‘舊聞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實,請問何謂五帝?’孔子曰:‘……古之王者,易代改號,取法五行,是以太皋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昊配金,顓頊配水。’季康子曰:‘太皋氏其始木,何也?’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於木。木,東方也。萬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則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則以所生之行,轉相承也。’季康子曰:‘……曰帝者何也?’孔子曰:‘……五行佐,而稱上帝。太皋之屬配焉,亦云帝從其號。’”中國的“五帝”,各配以木、火、土、金、水,此五行即五種基本物質,同時也是方位與順序,全是蒼天之所賜。
火氏,即由此而來。口可傳千古,必有其源能依!

源流三

源於苗族,出自東漢末羅匐人(南蠻)火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東漢末期有一位著名的“南蠻”火濟,在蜀漢時期因助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為羅甸國國王(今貴州大方)。火濟,為三國時期蜀漢政權下的羅匐人,“羅匐人”就是今天的苗族。在三國時期,蜀漢國境內南夷孟獲謀反,諸葛亮率兵南征,途經貴州,火濟率眾出營四百餘里迎皆,並有金、銀、衣被、刀槍箭、戰馬車架、軍隊民夫,盡力支助諸葛亮軍。在戰鬥中,火濟身先士卒,多發揮關鍵作用。得勝回朝後,諸葛孔明劉禪,封其為羅匐國國王,後長期為西蜀政權撣壓南方。最後一次為西蜀出征時,火濟已經有一百零四歲高齡,騎不動戰馬,便坐滑竿指揮作戰,得勝後被劉禪接到西蜀,稱其為仲父,並在金殿為其長設座位,入朝免禮,並賜以“銀鴻義仗”,以示極寵。因其壽誕極高,民間稱其為壽王。
在火濟的後裔子孫中,多有的以祖名中的火字為姓氏者,稱火氏,世代相傳至今。火氏族人大多尊奉火濟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於姬姓,出自上古帝嚳高辛氏之臣祝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史記·五帝紀正》記載:“帝嚳高辛氏,其母不見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夌,齠齜官聖德。能順三辰。年十五佐顓頊,三十而登帝位,都毫,以木承水。以人事紀官,以勾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元冥為水正,后土土正,是為五行之官。分職而治諸侯,於是化被天下,遂作樂六莖,以康帝位。”古史相傳,祝融出於顓頊,也就是帝嚳高辛氏的弟弟,時為火正,就是掌管火之官,為五天官之第二位。據史籍《左傳》記載:“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已、董、彭、禿、雲、曹、斟、羋。”
其實,所謂的“祝融八姓”皆為其庶支之姓,而嫡支皆以祝融的官職稱謂“火正”為世襲姓氏,稱火正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火氏、正氏,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五

源於回族,出自出自波斯語“火者”,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回族中的火氏,出自古波斯語“查拉斯圖拉”,漢語即“火者”、“聖火”,原意為顯著和富有,後來演變為尊貴、學者、聖高等多種含意,故而,在回族中採用“火”為姓氏者頗多。著名的北京八達嶺居庸關長城處於關溝,是南口城八達嶺岔道城之間長約二十公里的高山峽谷地段,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通往塞外的咽喉要道。關溝兩側層巒疊嶂,一側為太行山余脈,一側為燕山余脈。溝內清溪縈繞,草木蔥翠、禽鳥飛鳴,其風景名勝比比皆是。明朝時期即有“居庸八景”之稱。其“居庸疊翠”為清乾隆大帝所提,亦是“燕京八景”之一,並有關溝“七十二景”之說流傳至今。那裡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文景觀,其歷史源遠流長。火氏五兄弟無辜被誅,使許多當年投奔燕王又立過戰功的人感到自危,人心浮動,皆想離開。剛剛坐上江山的明成祖朱棣一下子慌了,為了安穩人心,連忙又為火氏五兄弟平反,再賜封其為“五顯財神”,並立五顯財神廟關溝之內。世人因而又改“五鬼頭”為“五貴頭”,亦有稱“五火頭”者。
清朝末年,中國鐵路鼻祖詹天佑在修建京張鐵路時,認為“貴”字太俗,因而又將“五貴頭”改成了“五桂頭”。至此,該地三易其名而終為“五桂頭”。

源流六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郭爾羅斯部族,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
⑴.蒙古族郭爾羅斯氏,亦稱郭洛羅斯氏,多為內扎薩克(執法官或執政官),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地區。後有滿族引以為姓氏,滿語為Gorlos Hala,世居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等地。蒙古族郭爾羅斯氏後改漢字單姓為火氏、郭氏等;而滿族郭爾羅斯氏後改漢字單姓為郭氏、高氏等。
⑵.在今上海市浦東閔行區南匯區,有火氏一族的聚居村。火氏是南匯地區不見於《百家姓》的姓氏之一。據火氏子孫口碑,稱火氏原不屬漢族,為蒙古族,原來不姓火,而姓蒙古氏,其祖即元朝開國功臣蒙古·直脫兒。蒙古·直脫兒因其父蒙古·阿察兒事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征戰有功,被封為博爾赤(掌管御膳的官),故以赤為姓氏。赤脫兒在元王朝建立過程中曾經歷過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元定宗孛兒只斤·貴由元憲宗孛兒只斤·蒙哥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四個朝代,不僅曾協助他們鞏固政權建有頗多功勞,而且還為擊敗南宋軍隊、建立元王朝立有大功,因此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在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即封赤脫兒為昭毅大將軍,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又進封為鎮國上將軍淮東宣慰使。以後,赤脫兒又任過嘉議大夫行御史台中丞、資善大夫福建行省左丞江淮行省左丞等職,最後於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農曆6月末死在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任上。正由於赤脫兒最後在江浙行省做官,因此其後裔中不少人因此在江南定居了下來。到了元朝末期,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在此政權更迭的戰亂中,蒙古族各姓後裔受到了較大的衝擊,赤氏後裔就這樣被逼走上了流亡之路,其中一個支系流亡到了南匯。據火氏子孫口碑,當時他們一路朝行暮宿,隱名埋姓,才算一次又一次地躲過了盤查。據說有一天他們終於遭到了一次更為詭詐的盤查:巡查兵不查成年人而專找未成年的孩子進行盤問。一天,赤氏家族有個孩子正在灶下幫著母親燒火,突然巡查兵來了,他們抓住孩子劈頭就問:“你姓啥?”孩子一下給嚇懵了。僥倖的是這孩子很機靈,竟指著灶膛中正燒得赤紅的灶火說:“姓……火、火、火”。巡查兵認為孩子是不會騙人的,而且蒙古族中是沒有姓“火”的,因此巡查兵相信了。大家用“火”順利躲過了盤查,因此這支蒙古赤氏族裔從此就改成了漢姓火氏,後定居於百曲村一帶(今上海南匯區金匯鎮百曲港兩側)。火氏在百曲定居後不久即漸漸地融合於漢民族群體中,到清乾嘉年間已成為該地區重要的姓氏之一。該支火氏人士中成名最早的為火觀若和火始然父子兩人,他們都是上海南匯區的秀才,頗有學識,且善詩賦,對馮金伯輯成《海曲詩抄》頗多貢獻。自火始然後,其弟火錦紋、火金濤、火光大,及火光大之子火文煥等亦都是南匯的知名之士,都好詩賦,火文煥在清鹹豐年間曾一度試圖繼馮金伯之後編《海曲詩抄續集》,故在一段歷史時期內,百曲火氏曾是上海南匯全縣詩歌匯集中心之一。

源流七

源於錫伯族,出自古錫伯族霍火齊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為氏。錫伯族霍火齊氏,世代居於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山西等地部分地區)、虎爾哈烏拉(今黑龍江牡丹江)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uohogi Hala。
隨著清乾隆大帝下令錫伯族人西遷戍邊,一部分霍火齊氏族人遷徙到了新疆伊犁地區,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和完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部分霍火齊氏族人後在新疆察布查爾地區生息繁衍,後大多改漢姓為火氏、霍氏、齊氏等。因此,該支火氏又被稱為“中國東北、西南有兩把火”。

源流八

源於官位,出自炎帝臣子火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炎帝神農氏時期,以火為紀,五大臣官職稱謂分別為大火、鶉火、西火、北火、中火,相當於西周時期的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這在史籍《左傳·昭十七年》中有記載:“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疏:春官為大火。夏官為鶉火,秋官為西火,冬官為北火,中官為中火。”左丘在《左傳》中還解釋道:“火,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在大火、鶉火、西火、北火、中火等火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火師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火氏、師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九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藏族、彝族、苗族、侗族、佤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火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火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火濟。火濟為三國時期羅匐人(苗族)。在三國時期,蜀漢國境內南夷孟獲謀反,諸葛亮率兵南征,途經貴州,火濟率眾出營四百餘里迎皆,並有金、銀、衣被、刀槍箭、戰馬車架、軍隊民夫,盡力支助諸葛亮軍。在戰鬥中,火濟身先士卒,多發揮關鍵作用。得勝回朝後,諸葛孔明劉禪,封其為羅匐國國王,後長期為西蜀政權撣壓南方。最後一次為西蜀出征時,火濟達一百零四歲高齡,騎不動戰馬,便坐滑竿指揮作戰,得勝後被劉禪接到西蜀,稱其為仲父,並在金殿為其長設座位,入朝免禮,並賜以“銀鴻義仗”,以示極寵。因其壽誕極高,民間稱其為壽王。火濟後代子孫有的以祖名中的火字為姓,稱為火氏。故火氏後人奉火濟為火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火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七百三十位,以河南、羅甸、察布查爾為郡望。
回族火氏在元、明兩朝時期多分布於南京、揚州,明朝以後又遷到了湖南、湖北等地。如今在湖南的“金陵十姓”中便有火氏。火氏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及兩湖地區。
今江蘇省的南京市、揚洲市江都縣,上海市的南匯區閔行區,甘肅省的白銀市、蘭州市永登縣榆中縣皋蘭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市,山東省的東平縣,台灣省等地,均有火氏族人分布。

姓氏文化

家譜文獻

火氏族譜二十七卷,著者待考,元末明初始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上海市浦東閔行區陳行鎮火家宅祠堂。
火氏族譜,(民國)火耀明修編,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手寫本。現被收藏在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民樂鄉南溝村。

字輩排行

江蘇南京、新疆石河子火氏字輩:“明大光文然永昌長久”。
甘肅永登火氏字輩:
大支:“照中三元澤吉百年南斗煥彩東督齊秀”;
二支:待考;
三支:“昭高興統勛熊業全真……”

火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南征著績;
翰苑蜚聲。
——佚名撰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末蜀將火濟,曾跟從諸葛亮南征,因戰孟獲有功,受封為羅甸國王。下聯典指明初蒙古人火源潔洪武年間官翰林侍講,著有《華夷譯語》等。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察布查爾:得自察布查爾渠名,系錫伯族語,意為“糧倉”,本源出蒙古語“凹陷的隘口”之意。兩漢時期,察布查爾僻處要荒,先後為塞種、月氏居牧。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列入漢朝版圖。西漢迄晉朝為烏孫國,南北朝時期為悅般國,隋、唐兩朝時期為西突厥屬地。唐朝為昆陵都護府下溫鹿洲都督府轄地,公元720年歸北庭都護府統轄。南宋時期屬西遼所轄,元朝初期為察合台封地,至公元1274年屬阿里麻里行中書省轄。元朝末期為翰亦刺地,明朝時期屬也先瓦刺之後,分四衛拉特準噶爾部崛起居之。至清朝興起,準噶爾建庭於此,成為準噶爾政治、宗教之中心和渾台吉噶爾丹策凌兀魯思(即蒙語領地之意)。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軍平定準噶爾後,察布查爾變為荒無人煙的原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朝政府自東北調遣錫伯軍民四千餘人西遷伊犁,進駐察布查爾屯墾戍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7年),按新額魯特例,不論旗分,以近二百戶為一牛錄,錫伯昂吉共編為八旗八牛錄:鑲黃旗(烏珠牛錄)、正黃旗(寨牛錄)、正白旗(依拉齊牛錄)、正紅旗(堆齊牛錄)、鑲白旗(孫扎齊牛錄)、鑲紅旗(寧古齊牛錄)、正藍旗(納達齊牛錄)、鑲藍旗(扎庫齊牛錄)。錫伯八旗,後稱錫伯營,隸屬於伊犁將軍府錫伯營領隊大臣直轄。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察布查爾為“伊犁塔蘭奇蘇丹汗國”地方割劇政權所轄。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淪為沙俄殖民地,劃歸俄七河省管轄。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清政府收回伊犁。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錫伯營仍屬伊犁將軍統轄。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錫伯營屬伊犁鎮邊使署轄。公元1915年,錫伯營屬伊犁鎮守使署轄,受新疆都督節制。今縣境內坎鄉、海努克、加尕斯台,自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起皆屬寧遠城阿奇木伯克轄,至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隸屬寧遠縣(今伊寧縣)轄。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劃歸鞏留縣轄。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1月14日,撤銷伊犁錫伯營(包括四營),同時成立河南設治局(因處伊犁河南岸而命名)。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月1日,升格為縣,正式成立河南縣,海努克、加尕斯台同時劃歸河南縣轄,隸屬於伊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河南縣被鑑定為三等縣。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5月4日,河南縣因與河南省重名,改名寧西縣。1944年成立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政府,寧西縣改稱蘇木爾縣。1950年6月11日蘇木爾縣復稱寧西縣,並成立寧西縣人民政府,隸屬伊犁專員公署。1951年,坎鄉由伊寧縣劃歸寧西縣轄。1954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寧西縣更名為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現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清朝以前,察布查爾屬古民族遊牧區,其境範圍不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錫伯營進駐察布查爾後,其境域範圍有了比較明顯的界線。錫伯營駐守疆域範圍西至今哈薩克斯坦國境內察林河,東至今縣境加尕斯台鄉,東西長約一百二十公里;南自厄魯特牧地(即今烏孫山北麓)起,北至伊犁河,南北寬約四十公里,總面積約四千八百平方公里。錫伯營實際巡查境域範圍西至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錫伯營察布查爾大渠挖成後,經伊犁將軍批准,將錫伯營界東移至積水潭(今闊洪奇),其疆域東西延長為約一百三十公里,總面積約無前二百平方公里。清光緒七年(公元1882年),中俄定約《伊犁界約》後,與霍爾果斯河口對直頭胡、特奇勒乾山以西大片土地皆被劃入俄境。錫伯營界疆域東西長縮短為約七十五公里,總面積約三千四百平方公里。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8年),廢錫伯營八旗制,成立河南設治局。1940年1月1日升格為縣,正式成立河南縣,同時將加尕斯台和海努克由鞏留縣劃入河南縣轄。河南縣轄境:北自伊犁河,南至烏孫山分水嶺,西自中俄《伊犁界約》國界線,東至闊洪齊,總面積約為三千六百三十八平方千米。1951年坎鄉由伊寧縣劃歸寧西縣(今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轄後,始成現在的疆域面積四千四百三十餘平方千米。
羅甸國:又稱羅殿國,它的立國最早見於三國時蜀漢封羅甸國,中心在今大方縣。《大定縣誌》卷三《前事志?紀年一》引《三國志》載:“建興三年(公元225年)丞相亮南征,火濟積糧通道,佐丞相擒孟獲,命世為羅甸君長。”《明史》載:“蜀漢時,火濟從諸葛亮南征有功,封羅甸國王。”明郭子章黔記》卷五十九載:“蜀漢時,有火濟者從丞相亮破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即今宣慰使安氏遠祖也。”《讀史·方輿紀要》載:“蜀漢建興三年,諸葛武侯南征時,帥火濟積糧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羅甸國王,居普里。”《大定府志》載:“火深目長身,面黛色而白齒,習戰鬥,尚信義,善撫其家眾,諸蠻戴之。武侯至,獻糧通道以迎,遂佐擒孟獲,因令世長其土。”雲南《鎮雄州志》載:“七星營為武侯會見火濟處,火濟獻糧通道,助兵有功,封為羅甸王,世長其地。”按:火濟彝名妥阿哲(者),漢稱火濟或濟火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羅甸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火 濟

又稱火阿濟,三國時為助武侯征孟獲者。《明史》作火濟,《貴州通志》及《黔書》因夷譜三十三世有齊齊活之名,而誤以為濟濟火而稱為濟火將軍。濟火以鹿里分與其兄莫布,即芒部,為德施氏而創業貴州,今《鎮雄州志》有七里營,為武侯收濟火處,見《鎮雄縣誌》。又雲莫布為濟火之子,火濟深目長身,而黧色而白齒,習戰鬥,尚信義,善撫其眾,諸蠻戴之。武侯使李恢由平彝通道進盤江,火濟獻糧通道,助兵有功,世長其上。火濟牂牁帥,實為羅甸中興之祖。後世混作始祖慕齊齊及其活,今正之。”

火源潔

明初蒙古郭爾羅斯人,洪武年間官翰林侍講,與編修馬沙亦黑等編著有《華夷譯語》、《元朝秘史》等,著有《涵芬樓密籍》第四集等。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郭爾羅斯氏;內蒙古科爾沁人。著名明朝初期大臣,古代民族文字學家,火氏鼻祖之一。明朝洪武年間官至翰林侍講,與編修馬沙亦黑等編有著名的《華夷譯語》、《元朝秘史》等,還著有《涵芬樓密籍》第四集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通曉蒙漢兩種文字的翰林院侍講火源潔與編修馬沙赤黑二人,在光華門附近的會同館裡編纂一部“用漢字譯寫胡語”的詞典,這就是中國工具書史上第一部正規的多文種詞典——《華夷譯語》。《華夷譯語》中收錄了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包括蒙古、女真、高昌畏兀兒,即維吾爾)、西番(藏)、倮倮(彝)、壯、百夷(傣)等,古蒙古文即八思巴文亦為其一種。

火真芳

公元1936~今,女;江蘇南京人。著名地方社區工作者。政工師,曾任南京市鼓樓區華僑路辦事處幹部。現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特聘書畫家,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高級名譽院士、特聘高級書畫家,顏真卿書畫院畫師,金陵書畫院創作研究員。近年來,有三十多幅作品分別入選省、市等主辦的書畫展,作品《迎春》載入《中國當代老年書畫家名人大辭典》、《松鶴長春》入編《中華書畫精典》、《松鶴圖》入編《迎慶香港回歸祖國華東六省老年書畫聯展作品選集》、《王香》為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收藏並在東南亞地區和中國巡迴展出。

火忠禮

(公元1954~今),蒙古族;內蒙古包頭人。著名防疫醫學專家。教授,內蒙古包頭醫學院室主任。內蒙古預防醫學會勞動衛生職業病專業委員會常務主任(第一屆)。畢業於山西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畢業至今一直從事預防醫學教學、科學研究及教學管理工作。曾先後出席1989年華北五省(區)勞動衛生職業病學術會議;1990年中華預防醫學會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會職業流行病學學組成立暨學術交流會;1996年全國預防醫學學術會議;所提交論文均在大會發言。特別邀請曾赴寧夏醫學院進行理論教學,深受師生好評。自1990年以來,主持了七項科學研究課題,撰寫的七篇有價值的科學研究論文在市級。省級、國家級雜誌公開發表,如《噪聲暴露對人體血壓及心率的影響》、《粉塵劑量與塵肺發病關係分析》、《矽肺診斷中二項生化指標正常探討》、《呼和浩特市1991~1993大氣污染狀況分析》等。
1996年為《預防醫學主要課程教學指導》編者,1996年為《預防醫學綜合論文集》編委,1998年為《預防醫學論文集》副主編。

火榮貴

火榮貴,男,漢族,1962年10月出生,甘肅景泰人。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8月參加工作。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甘肅省武威市委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