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

瀘縣

瀘縣是四川省瀘州市下轄縣,位於四川盆地南部,介於東經105°10′50″~105°45′30″,北緯28°54′40″~29°20′00″之間。瀘縣東與重慶市永川區、瀘州市合江縣連界,南與瀘州市龍馬潭區江陽區相鄰,西與自貢市富順縣接壤,北與重慶市榮昌區和內江市隆昌市相連。

瀘縣是全國文物大縣,擁有瀘縣龍腦橋瀘縣宋墓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6個53處,是國家級建築勞務基地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國家級衛生城市,西部經濟百強縣。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土壤,氣候,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醫療事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龍腦橋,宋墓,屈氏莊園,玉蟾山,玉龍湖風景區,海潮湖旅遊區,高洞瀑布旅遊風景區,特產,優質茶,優質稻,太伏火腿,甜橙,

建制沿革

瀘縣古稱江陽,從西漢武帝建元6年時(公元前135年)設縣治起,有2100多年歷史。瀘縣在清代時稱瀘州。
光緒34年(1908年)時改稱川南永寧道為下川南道,縣境為四川省下川南道瀘州直隸州本屬。
民國元年(1912年),北京政府撤銷道制,瀘州直隸四川軍政府。
1913年恢復道制,撤消瀘州直隸州,2本屬改稱瀘縣,隸屬四川省下川南道。
1914年,下川南道改稱永寧道,瀘縣隸屬永寧道。
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分四川省為18行政督察區,瀘縣隸屬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12月3日,瀘縣解放,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將原四川省劃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個行署區,隸屬西南軍政委員會領導。川南人民行政公署駐瀘縣,下轄瀘縣、內江、樂山、宜賓四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區及自貢市。瀘縣、富順、隆昌、合江、納溪、敘永、古藺、古宋等八縣隸屬瀘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1950年7月,瀘縣分置市、縣,劃瀘縣城區及部分郊區設定瀘州市,8月1日,縣、市分開辦公,瀘縣隸屬關係不變。
1951年11月9日,瀘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往隆昌縣城。
瀘縣地圖瀘縣地圖
1952年2月25日改稱隆昌區專員公署。
1952年9月1日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銷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個行政公署,各個專區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領導。
1952年9月24日,隆昌區專員公暑遷回瀘州市。
1953年1月,隆昌區專員公公署改稱四川省人民政府瀘州區專員公署,轄8縣1區。
1960年7月1日,瀘州專署與宜賓專署合併,稱四川省宜賓專員公署,仍駐宜賓市,瀘縣屬宜賓專署管轄。
198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瀘州市改為省轄市,實行市帶縣新體制,自此瀘縣隸屬瀘州市管轄。
199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瀘州實施區劃調整,劃出通灘、彌陀、分水嶺、石寨、況場6鄉鎮給江陽區所轄,石洞、胡市、金龍、安寧、特興5鄉鎮給龍馬譚區所轄,12月26日瀘縣縣城遷福集鎮
2014年4月,瀘縣調整福集鎮行政區劃,轄大田、天洋2個社區和趙岩、石鴨等16個村所屬行政區域,調整後的福集鎮人民政府遷往大田北街43號;並設立玉蟾街道辦事處,轄原福集鎮的祥和、龍橋等10個社區和九曲河等1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玉蟾街道辦事處駐花園路257號。
瀘縣全景圖瀘縣全景圖

行政區劃

2014年,瀘縣轄1個街道、19個鎮;分別為∶1個街道:玉蟾街道;19個鎮:福集鎮玄灘鎮嘉明鎮喻寺鎮得勝鎮牛灘鎮兆雅鎮太伏鎮雲龍鎮石橋鎮毗盧鎮奇峰鎮潮河鎮雲錦鎮立石鎮百和鎮天興鎮方洞鎮海潮鎮。251個行政村、43個社區;縣政府駐玉蟾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瀘縣位於四川盆地南部,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5°10′50″~105°45′30″,北緯28°54′40″~29°20′00″之間,東西寬約56.23公里,南北長約46.8公里,幅員面積1532平方公里,全縣人均土地面積為0.15公頃。東與重慶永川區、瀘州市合江縣連界,南與龍馬潭區江陽區相鄰,西與自貢市富順縣接壤,北與重慶榮昌區內江市隆昌縣相連。
瀘縣

地貌

瀘縣境內地貌有低山深丘、中丘中窄谷、淺丘寬谷、河谷階地四種形態,分別占幅員面積的7%、27%、60.5%和5.5%。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點(萬壽山最高峰)海拔757.7米,最低點(新路)海拔218米,高低相差539.7米,全縣約有66%的土地分布在海拔350米以下區域。

土壤

瀘縣轄區內土壤類型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四個土壤類型。其中水稻土占耕地面積的83%,土壤肥沃,適宜性強,是四川省農產品主產區。

氣候

全年平均氣溫18.1ºC,極端最高氣溫38.2ºC,極端最低氣溫0.7℃。全年降水1179.4毫米。全年日照時數950.3小時。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05年末,瀘縣有農用地1886029.4畝,占總土地面積的82.07%,其中耕地1174009.0畝,園地85767.7畝,林地259276.5畝;建設用地271492.9畝,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25802.1畝,交通用地22627.3畝,水利設施用地23063.5畝;未利用地140478.8畝。全縣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生產力水平較低下,經濟效益不高,且耕地質量較差,高產田僅占22.2%,中低產田占77.8%。

礦產資源

瀘縣屬礦產資源貧乏縣,境內主要以非金屬礦產為主,且種類少,已發現的礦產有天然氣、煙煤、菱鐵礦、建築石料(水泥)石灰岩、石英砂(岩)、建築用砂岩、耐火石、陶瓷用粘土、磚瓦用頁岩、礦泉水、地熱、砂金等13種,截至2009年查明資源儲量的5種,已開發利用的8種,尤以煙煤、石英砂(岩)、石灰岩、砂岩、頁岩、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最為突出。截止2012年5月,瀘縣有各類礦山企業144家,其中:煤炭礦山32家,石灰岩礦山17家,石英砂(岩)礦山6家,砂石、頁岩類礦山88家(天然氣為中石油進行開發利用)。
瀘縣礦產資源主要分布於北東向的西山、古佛山、螺觀山三個雁行背斜帶上。煤、石英砂岩、石灰岩等均有豐富的資源儲量及較好的開採條件,背斜帶之間的寬緩向斜帶上,是磚瓦用頁岩、建築用砂岩以及建築用石灰岩的主要分布地區。河道砂以及砂金,則主要分布在縣域內的龍溪河、九曲河、馬溪河、胡市河以及沱江流域的第四紀沉積地層中,而菱鐵礦則與三疊系須家河組含煤地層相伴而生,此消彼長。天然氣的分布幾乎遍及全縣各地。
瀘縣境內煙煤、石英砂、石灰石、天然氣、地熱等礦產資源量大質優。其中:煙煤資源量為10598萬噸,儲量6710萬噸;石英砂資源量約236553萬噸,儲量35666萬噸;石灰石資源量18450萬噸,儲量8045萬噸。

水資源

瀘縣位於長江北岸,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00km 的河流有7條,境內總長574km,全縣地表徑流量6.1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儲量0.37億立方米,可開採水地下水資源0.21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除長江幹流外,為9.1644萬kw,可開發總量3.8496萬kw,已開發3.1375kw。
瀘縣多年平均水利資源總量為6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0.4億立方米。全縣有水利工程設施10509處,蓄引提能力2億立方米。最大的蓄水工程玉龍湖,水面6平方公里,可蓄水量2510萬立方米,控灌瀘縣東部和龍馬潭區的農田10萬畝。

生物資源

瀘縣山禽類共有12目18科32種,野獸類共有6目9科12種,魚類有6目12科49種。浮遊動物共4類48屬。
按種類分,全縣樹種總計86科225屬373種(含變種27種),其中:喬木155種、小喬木72種、灌木86種、竹類12種、藤本14種。按用途分,用林樹種119種,用材竹12種,經濟樹種88種,觀賞花木111種,其它43種。

人口

2016年末全縣戶籍人口107.2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62萬人,農村人口92.66萬人。按性別分,男性55.33萬人,女性人口51.95萬人,性別比為106.5:100。當年出生人口1.14萬人,死亡人口1萬人。
2016年末常住人口86.8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3.1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3.73萬人,城鎮化率38.16 %,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經濟

綜述

2016年瀘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0.32億元,增長9.5%,增速分別快於全國、全省2.8、1.8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7.7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164.18億元,增長11.2%;第三產業68.44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8%、68.2%、24%,分別拉動GDP增長0.7、6.5、2.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8.0:57.5:24.5調整為17.0:58.6:24.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2310元。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億,達到318.8億元、增長9.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0億元、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3億元、增長13.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9億元、增長13.8%。

第一產業

2016年,瀘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8.2億元,增長4.1%。其中,農業增加值27.42億元,增長4.94%;林業增加值1.25億元,增長7.23 %;牧業增加值16.31億元,增長2.17%;漁業增加值2.72億元,增長4.74%;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5億元,增長6.73%。
2016年,瀘縣糧食播種面積7.45萬公頃,與2015年持平,糧食總產量54.34萬噸,增長1.95%。其中,水稻播種面積3.99萬公頃,同比略增,產量39.59萬噸,增長2.44%。玉米0.6萬公頃,同比略增,產量3.1萬噸,增長2.8%。
2016年,瀘縣出欄生豬100.01萬頭,下降5.51%;出欄羊13.39萬隻,增長0.26%;出欄家禽1334.84萬隻,增長2.34%;全年肉類總產量10.1萬噸,下降3.28%。水產養殖面積4.63萬畝,水產品產量3.44萬噸,增長5.85%。

第二產業

2016年,瀘縣全部工業增加值153.74億元,增長11.2%。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4戶,增加值增長11.8%,其中輕工業增長13.1%,重工業增長6.4%。分行業看,酒類製造業實現增長14%,化工產業增長11.9%,醫藥製造業增長16.1%,新材料產業增長10.1%。
2016年,瀘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6.51億元,增長15.3%。實現利稅總額30.77億元,增長13.3%,盈虧相抵後實現淨利潤18.17億元,增長8.7%。產銷率達99.2%,比上年高0.2個百分點。
2016年,瀘縣在統計監測的9種重點工業產品產量全部保持增長。其中,紗增長11.6%、服裝增長10.6%、日用玻璃製品增長10.3%、白酒增長3.7%。
2016年,瀘縣建築業實現總產值286.02億元,增長28.1%。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548萬平方米,增長3.0%;房屋建築竣工面積744萬平方米,增長1.6%。

第三產業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億元,增長13.9%。分地區看,城鎮73.02億元,增長14.2%,鄉村33.99億元,增長13.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86.8億元,增長13%,住宿餐飲業20.2億元,增長17.7%。
瀘縣遠眺瀘縣遠眺

交通

公路

西南出海通道G76廈蓉高速公路、G4215成自瀘高速公路、G93成渝地區環線高速公路、G8515廣渝瀘高速公路縱貫全境,與縣城互聯互通。

鐵路

穿境而過的隆黃鐵路,在瀘縣玉蟾街道福集站提供貨運服務,該鐵路北接成渝鐵路、南連貴昆鐵路,貨運直達全國各地。
建設中的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段)將在瀘縣縣城西部設瀘縣站

航空

瀘州雲龍機場,位於瀘縣雲龍鎮龍馬潭區石洞街道雙加鎮結合部,為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港,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按4D級標準規劃建設),屬軍民合用機場。截至2018年11月,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南京、長沙、昆明、貴陽、溫州、寧波、鄭州、大理、麗江、泉州、石家莊、海口、南寧、蘭州、銀川等21個城市的直達航班。

水運

長江黃金水道3000噸級船舶可常年晝夜通行。四川第一大港瀘州港國際貨櫃碼頭距縣城39公里,吞吐能力400萬標箱,實現了江海聯運;四川長江北岸的千噸級散雜件碼頭瀘縣神仙橋碼頭距縣城35公里,一期吞吐量達400萬噸的5個泊位已建成投入運行。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6年,瀘縣有普通高中5所,職業高中3所,國中50所,國小36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人數15.18萬人,其中小學生7.99萬人,國中學生3.95萬人,普通高中學生2.19萬人,職高生(含中專生)1.06萬人。教職工人數0.82萬人,其中專任教師0.74萬人。在園兒童數2.88萬人,入園率達90%以上。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9.03%。2016年高考本科上線3951人,本科上線人數蟬聯瀘州市26連冠。
主要學校

科技事業

2016年,瀘縣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實現全年產值34.3億元。全年新增專利申請581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73件。全年實施專利57項,新增產值6.5億元,新增利稅2.1億元。完成市級科技成果鑑定5項,成果登記5項。

文化事業

2016年,瀘縣擁有文物保護單位11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市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為9處、4處、91處。年末擁有電視發射機13部,電視覆蓋率85%、廣播覆蓋率達100%。年末圖書館藏書量11.3萬冊。全年舉辦運動會30次,參加運動員15000人。

醫療事業

2016年,瀘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254個(包括村衛生室),醫院、衛生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671人,其中執業醫師917人、註冊護士1263人。產婦住院分娩率100%,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至3.94%和7.88%。全年無償獻血7413人次,獻血量148.26萬毫升。

歷史文化

瀘縣被命名為中國龍文化之鄉。瀘縣的龍文化內容豐富,主要包括龍舞、、龍雕。漢代的漢棺上就有龍雕,後來有以國寶龍腦橋、順對大橋等一批名橋為代表的140餘座龍橋群體,有各種青龍雕刻為特色的國寶宋代石刻,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雨壇彩龍。雨壇彩龍,是地處龍洞山的雨壇人設壇耍龍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聖物,曾多次參加全國各種大型慶典活動,並被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一書。表演時,要求舞龍者“動於中而形於外”,“心有性情,手顯神色”,人與龍的情感交融一體。
新中國建立後,雨壇彩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曾參加四川省民間舞蹈比賽獲得殊榮,並參加了在京舉行的全國專業團體音樂舞蹈匯演。2000年9月,“雨壇彩龍”參加“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盛裝”進行表演,受到文化部及三十四個國家,十二個省、市、區表演團體及世界各大城市首腦會議市長們的讚揚和專家的好評;2000年10月,“雨壇彩龍”參加文化部在重慶銅梁縣舉辦的“首屆中國,銅梁龍燈藝術節”龍舞比賽,榮獲最高獎“神龍騰飛獎”,受到舞蹈專家賈作光和梁立生的充分肯定;2001年元月,“雨壇彩龍”應邀參加文化部社圖司,北京市文化局主辦的“第十五屆北京2001年龍潭杯中華民間花會邀請賽”,獲“金獎”。
在2006年11月13日晚中國文聯第八次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七次代表大會聯歡晚會上,胡錦濤親自為瀘州雨壇彩龍點龍眼,這是雨壇彩龍表演的顛峰之作。

風景名勝

龍腦橋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瀘縣龍腦橋位於縣城福集鎮以北的大田鄉境,距瀘隆公路1.5公里,橫跨於蜿蜒曲折的九曲河上。該橋始建於明代洪武(1368—1398)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中央電視台於1991年在《中國橋》專題欄目中向全國和世界推崇過龍腦橋,其雄姿已載入中國古橋畫冊,名傳中外。該橋是中國古橋中建造工程浩大,雕刻十分精美,造型生動別致,工藝精湛,藝術品位高,至今保存完好的全國罕見的古橋。它早已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0月,被國務院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龍腦橋是一座集建築造型和石雕藝術於一體的古石橋。橋為石墩石樑式平板石橋,全長55米,高約2米,寬1.9米,整橋共15跨(含橋頭堡各一跨在內),橋墩14座,橋墩由四層灰沙岩石條壘砌而成。每塊條石長3.10米,寬0.8米。其最大橋墩(即最大龍體)整石重約13.6噸,最上一塊墩石中部鑿成凹型,以便在上面安放石板作梁。橋墩朝上游一端鑿成分水架勢,以減少洪水衝擊力。橋樑石板共30塊,每塊長不少於3.6米,寬0.95米,厚0.6米。其中最長橋板(3.85米×0.95米×0.6米)單重為5.9噸。

宋墓

2002年全國重要考古發現,是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數量最多的一處宋墓群。
瀘縣石室宋墓多是同墳同穴異室的長方形單室墓葬,也有相通的雙室或多室墓葬。墓葬一般長5.5米左右,寬3米左右,高2.5米左右。墓葬分別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墓室由條石構築成仿木結構的形式,內有多種精美雕刻和仿木構件。墓頂有盝頂、藻井頂和穹隆頂三種。
瀘縣宋墓雕刻的內容主要為武士、四神、伎樂、侍僕、綜合等種類。武士身披甲冑,手執兵器或身著鎧甲,穿罩袍服,戴交角幞頭、手執骨朵。還有四件國內極為少見的女武士。
瀘縣宋墓與樂山大佛、榮縣大佛、安岳石刻、大足石刻等系列歷史文化瑰寶連綴成片,形成古代中國石刻之鄉。

屈氏莊園

瀘縣屈氏莊園,始建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1809-1845)。民國1912年—1916年擴建碉樓、戲樓、佛堂,莊園基本完善成現在的格局。莊園占地30畝,現存部分占地12畝。整個建築氣勢雄偉,恢弘壯觀。屈氏莊園坐西南向東北,後靠五仙山,側依冱水河,整體布局似一艘大船,後花園花山如船尾,前花園為船頭,石牌坊如巨帆,寓意“一帆風順”。園內設有戲台、佛堂、金銀庫、鳳凰井、前花園、內花園、後花園、水池、涼亭、釣魚台、網球場、跑馬場、花山族墓等……。是我省現存較為典型的高牆碉樓民居,富有鮮活的民族文化生命力。因其繼大邑劉文彩“收租院”之後成為四川第二個階級教育展覽館而名揚巴蜀,被譽為“川南民間建築精粹”。

玉蟾山

位於瀘州市區以北33公里,瀘縣縣城旁。為國家AAA級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海拔505米-548米,森林覆蓋面積8000餘畝,山下有九曲河、賴溪河和馬溪河。一組以著名國畫大師蔣兆和翻天覆地的國畫《流民圖》創作大型浮雕落戶玉蟾山。
主要景區有龍腦橋、古玉蟾關、《流民圖》浮雕、彌陀寺、龍盤寺、白雲寺、金寶山古墓群等,規劃面積為52.8平方公里。 因山形、山石狀似蟾蜍而得名。玉蟾 山歷來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聞名川南,被張愛萍將軍譽為“川南明珠”。從唐代景福二年(893年)起,為川南名勝地。古玉蟾關為古川滇、川黔驛道的重要關隘之一。塔林由唐至清代的20餘座石塔(浮圖)組成。
玉蟾山在歷史上曾是川南佛教名山。據《瀘縣誌》記載,玉蟾山古建築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圓通寺初建於晚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先後更名為圓通寺、玉蟾寺、天星閣。古建築中尤以木雕和石刻藝術著稱。 

玉龍湖風景區

國家AA級風景名勝區,玉龍湖風景區位於瀘縣東部立石鎮、毗盧鎮境內,原名三溪口水庫,占地1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6平方公里,南北長25公里,蓄水2510立方米,灌田10萬畝,年起水成魚300多噸。
景區幅員27平方公里,東有古蹟“二郎井”,現代建築艾大橋水庫;西有廟宇“普照寺”、“五明寺”;南有地下龍宮,暗河交錯、驚飛撩人;北有螺絲山自然景觀區。

海潮湖旅遊區

川南海潮湖旅遊區,它離瀘州城約20公里,沿瀘州——自貢公路而行,是集發電生產、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大型水域風景區,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有瀘州最大的水力發電站,百年桂元林,米溪溝支流風景區等。

高洞瀑布旅遊風景區

位於距瀘州市區36公里的瀘縣百和鎮境內,有高洞瀑布,又有天潭、天雞冠石、金龍顯身、仙女露、斬龍劍、天河水吼、映月潭、淚飛洞、吼天獅子、九曲三灣一道橋、金龜曬水等多處景點。大鹿溪河橫穿其中。

特產

優質茶

瀘縣氣候溫暖濕潤,熱資源豐富,多丘陵山區,龍貫、玉蟾兩山脈綿延境內,土層深厚,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古有黑盪名茶,今有玉蟾春綠”。

優質稻

從1998年起,瀘縣分別實施了省優質稻示範工程,省糧食自給優質稻工程,帶動全縣優質稻大發展,2001年全縣優質稻已發展達45萬畝。

太伏火腿

太伏火腿具有皮色黃亮,瘦肉鮮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脂香醇美,鹹度適中,肉質細嫩,肥而不膩,色、香、味、形質優的“五絕”特點。

甜橙

瀘縣原有柑桔總面積8.5萬畝,但質量仍劣。二是引進優質果苗,僅2001年就推廣的華紅、北培447等加工與鮮食兼宜的優質甜橙新品種9個,發展9000餘畝。2005年在瀘隆高速及321國道兩旁建成了5萬畝甜橙水果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