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寒土

濕寒土

濕寒土,寒土的一種,指岩石裂隙和土孔隙含有鹹水或鹽水時僅在很低的負溫時才凍結,這種具有高於其凍結溫度的負溫、不含冰但含有未凍鹹水或鹽水的岩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寒土
  • 外文名:Cold wet soil
  • 特點:凍結但不含凍的岩土
  • 類型:地理學
  • 屬於:凍土學
  • 相對概念:乾寒土
釋義,寒土,乾寒土,寒土與凍土的區別,

釋義

濕寒土,寒土的一種,指岩石裂隙和土孔隙含有鹹水或鹽水時僅在很低的負溫時才凍結,這種具有高於其凍結溫度的負溫、不含冰但含有未凍鹹水或鹽水的岩土。

寒土

寒土是指在 0℃或 0℃以下凍結,但不含凍的岩土。寒土有乾寒土和濕寒土之分。

乾寒土

緻密的岩體和乾土在 0℃或0℃以下時,既不含冰也不含水,稱為乾寒土。

寒土與凍土的區別

凍土是指零攝氏度以下,並含有凍的各種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為短時凍土(數小時/數日以至半月)/季節凍土(半月至數月)以及多年凍土(又稱永久凍土,指的是持續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凍結不融的土層)。
凍土具有流變性,其長期強度遠低於瞬時強度特徵。正由於這些特徵,在凍土區修築工程構築物就必須面臨兩大危險:凍脹和融沉。隨著氣候變暖,凍土在不斷退化。
凍土和寒土統稱冷土。上述觀點為中國和俄羅斯的多數學者所採用。在北美則將低於 0℃的土,不管是否含冰,均稱為凍土。冬季凍結、夏季全部融化的岩土為季節凍土;冬季凍結、僅在繼後的夏季不融化的岩土為隔年凍土;凍結時間達3年或3年以上的岩土為多年凍土。凍土是一個複雜的多相和多成分體系,至少由氣相、固相、液相三相組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