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動物群化石

發現於澄江東部帽天山,距今已5.3億年前的澄江動物化石群,是舉世罕見,保存完美,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動物化石庫。已被國際古生物學界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澄江已被譽稱為"世界古生物聖地"。1997年5月澄江動物群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劃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11月又被中共雲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定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3月已被國家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這是國家批准的我國首批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澄江動物群化石
  • 發現於:澄江東部帽天山
  • 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 距今:5.3億年
簡介,成果,種類,保護,現狀,

簡介

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在其著名的<物種起源>一書中預言:今後如果有人對我的理論提出挑戰,那很可能來自對寒武紀動物突然大量出現的解釋。1984年以後的10年間,來自10多個國家的50多位古生物學家,在澄江帽天山地區採集了約5萬塊化石,古生物學家們迄今為止已在澄江化石中發現了40多個門類的80餘種動物。1991年4月23日,美國最權威、最有影響的<紐約時報>以頭版頭條並附配精美圖片介紹中國帽天山動物群的發現。指出:"中國帽天山動物群的發現是本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1996年8月2日,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播放了一條使每一個中國人心醉的訊息:雲南澄江發現的動物化石群是人類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接著"焦點訪談"對澂江縣帽天山及化石產地作了全景式、多層面的深入報導。2001年1月出版的美國權威學術刊物《科學》雜誌全面介紹了中國古生物學研究的現狀,認為雲南澄江化石使脊椎動物出現提前了6千萬年。這些化石有助於古生物學者證實大約5.3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成果

澄江動物化石群發現的訊息,通過新聞媒介向世界宣布時,我在澂江縣任文化局局長。當時,根據澂江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安排,於1987年5月初,由縣文化局、縣科委共同起草了《關豆於保護澄江無脊椎動物化石群的暫行管理規定》。同時,組建了自由政府辦公室、縣文化局、縣公安局、縣科委、縣城建局為主的澄江動物化石保護和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暫設文化局。接著將情況向省人民政府作了匯報,省人民政府根據澂江縣的報告,於1987年6月正式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文"關於澄江元脊椎動廳物化石群保護問題復函",責成澂江縣做好動物化石群的初級保護管理工作,要求省地礦廳,省環保局給予指導,並及時地撥款人民幣2萬元,作為保護和管理經費。在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侯先光的幫助下,我們掌握了一些保護管理的基本知識,並由他提供了部分他採集的化石。我們自己也去採集了部分化石目標本,在縣文化館建成動物化石陳列展廳,於1988年元旦開始展出。展廳共陳列展出了20餘種動物化石200餘塊,還配以大型彩色圖片,國內外報刊刊登澄江動物化石群的有關報導。供學者、旅遊者和青少年參觀,宣傳科普知識。在澄江動物化石主要埋藏地帽天山立了一塊中英文鎊刻成的總高為1.8米,寬1.2米1的標誌碑,碑上鎊刻著發現的重大意義和價值。還僱請了2名帽天山附近村莊的青年農民負責看管。開始了保護管理工作。我們的任務不只負責保護和管理,還在保護的前提下提供研究,通過研究,以擴大知名度。
自澄江動物化石群發現公布後,我國南京、西安、昆明、北京等地的古生物學家,年年都要雲集帽天山發掘和採集。在管理工作中,我們先後接待過的有"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陳均遠、周桂琴、孫衛國、張文堂、朱茂炎;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的舒德乾、張興亮;雲南地質研究所的羅惠麟、蔣志文、陳良中;北京自然博物館的王紹芳、周長生等一批地質古生物學家。他們都曾對帽天山及其周邊進行過多次大規模考察和系統發掘,採集了近三萬件珍稀的化石標本供研究。並結合各自的特長和科研課題,運用課題組或者進行跨國研究,對各門類化石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化石生物學、功能解剖學、演化生物學、古生態學、古地理學、埋藏學等多學科的研究。從而拓寬了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重大突破和進展。從接觸中得知,他們的研究成果非常豐碩,值得分述,以了解澄江動物化石群的研究情況。
澄江動物化石群的發現者侯先光,對澄江動物進行了初期研究後。於1990年初,赴瑞典與瑞典皇家博物館、皇家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伯格斯特龍一道,進行跨國合作研究,曾獲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在國外的幾年合作中,他發現澄江動物化石群有豐富的葉足類動物化石,在對5個葉足類化石研究中,通過恢復原貌後,可以證明,他們是現代有爪類的祖先;對澄江帽天山保存有精美的軀幹和完好的頭部構造的蠕蟲化石進行研究後,大膽論證,這種化石不屬於環節動物,而與現代線形動物有親緣關係;還發現節肢動物是澄江動物化石群中的一大類,有一半動物化石屬於節股動物;在對澄江動物化石大型奇蝦類的研究中,發現該動物腹部有成對的腿,這是對加拿大布爾吉斯動物化石大型奇蝦類無腿的論證作了補正,並對澄江4個新的大型奇蝦動物的探討論證,說明這類動物不但廣布於寒武紀時期的海洋中,種類形態也多種多樣。侯先光在瑞典研究期間,還曾赴英國萊斯特與高肌蟲專家合作研究高肌蟲,在英國的半年期間,完成了一本有關高肌蟲的專著。在對澄江動物化石群科學研究工作中,侯先光沒有人云亦云,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以科學的研究態度論述自己的觀點。比如對雲南蟲,是不是與人類的祖先有著直接的關係,是不是屬於脊索動物還是半脊索動物等,他都用發表論文闡述自己的觀點。經過十多年的研究,侯先光已發表60餘篇科研論文。這些重要論文,不僅反映了對澄江動物化石的研究獲得重大成就,有些課題還有重大突破。這些研究不但在國內科研刊物發表,還在美國、英國、瑞典、巴西等國家的科研刊物上發表。近年他還與瑞典著名的古生物專家伯格斯特龍合作出版一本系統研究澄江動物化石群的英文專著。
自瑞典回到國內後,侯先光仍奔忙於南京和澄江之間,專心致志和悉心研究,又於1999年5月正式出版了大型論著《澄江動物群--5.3億年前的的海洋動物》,此書由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已被評為優秀科技讀物。侯光先為尋找自己魂縈夢繞的歸宿,更能方便野外工作,於2000年8月,乾脆與雲南大學簽訂了人才引進契約,決定在雲南成立澄江動物化石群研究中心,並把雲南研究澄江動物化石的古生物學家們聯合在一起,進一步探索澄江動物化石群的奧秘。現在這一研究中心已正式掛牌運轉。

種類

帽天山距昆明56km,距玉溪市87km,距澂江縣城6km。奇蝦的獵食景觀
整個化石埋藏帶呈蛇狀蜒蜒達20km,寬4.5km,埋藏深度達50m以上。現圈定的保護面積為18km,其中核心區保護面積1.2km2。到目前為止,共發現化石點30餘處,採集化石3萬餘塊,科學鑑定認為有40個門類,100多個種的古生物化石,涵蓋了現代生物的各個門類,還發現多種過去曾大量存在現已滅絕的動物新種,已超出現有動物分類體系,只能冠之以發掘地名來命名,如撫仙湖蟲、帽天山蟲、雲南蟲、昆明蟲和跨馬蟲等,尤以可喜的是最近在玉溪與昆明交界的滇池海口又出現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柱動物――海口魚,其結構和功能較雲南蟲還複雜,是世界上發現的化石動物中特異門類最多、埋藏保存最佳、外型最精美、品質最優良,屬稀世珍寶級的動物化石。科學研究認為它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人類這一重要生命進化樹和生物演化鏈上的鼻祖。

保護

保護實施得力管理走上正規
為保護好澄江境內的這一世界奇觀,難得的文化地質遺址,世界古生物聖地,並為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演化等等科研難題提供有力的依據。中央、省、市、縣的領導及有關部門非常重視保護和研究工作。自1987年6月,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根據澂江縣的報告,發文《關於澄江無脊椎動物化石群保護問題復函》,責成澂江縣做好動物化石群的初級保護管理工作後,澄江一直堅持不懈地做好初級保護與管理,接待國內外參觀、考察者和研究人員。縣級管理委員會和辦公室的工作持續到1997年5月雲南省人民政府和中科院在澄江召開現場工作會。根據省現場會議精神,在澄江建立了澄江動物化石群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管理所。由於省級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管理所的建立,使澄江動物化石群的保護管理工作走上了規範化、正規化。
為了有效地保護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澄江動物化石群。雲南省人民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於1997年12月發布《雲南省澄江動物化石群保護規定》。明確規定"澄江動物化石群屬國家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或者非法轉讓",並"建立澄江動物化石群省級自然保護區",實行特殊保護和管理。保護區的範圍及其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的界線,由省人民政府批准規定。還明確規定"禁止在保護區內進行砍伐、開墾、採石、取土、開礦以及其他對保護對象損害的活動"。"禁止在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內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地質遺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省規定的污染排放標準"。同時,還規定"未經省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保護區管理機構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保護區採集化石標本,不得收購、買賣化石標本"。
按照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澄江動物化石群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批覆;保護區以澄江帽天山為中心,向南北各延伸4公里,面積約18平方公里,並依據國際慣例向地下延伸50米。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管理所根據已發現動物化石的情況,地層分布狀況以及研究程度,結合雲南省制定的《澄江動物化石群保護規定》,又將保護區的三個功能區,詳細地做出了不同級別的保護。

現狀

提供野外科學研究澄江動物化石群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澂江縣在帽天山共建的研究站已建成投入使用。並規劃的在澄江建立展示雲南寒武紀年代的地層、礦產、古生物、古地理等的澄江動物化石群博物館已經破土動工。在化石埋藏地的帽天山建立揭示化石埋藏環境地質,代表寒武紀地層的化石剖面也在計畫之列。這些工程的建成和建立,為國內外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提供著良好的科研場所和豐富的科研內容。也為科普教育提供良好基地,為雲南的旅遊增添大景點,集科學研究、教學實習、普及地質學和旅遊為一體,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