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

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

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中國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境中南部,處於羅平九龍瀑布群風景區與多依河風景區之間公路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由大窪子生物化石景區和金雞峰叢景區組成,總面積69.56平方公里,兩景區由324 國道相連,其東西相距22km,即羅平縣城東10km為金雞峰叢景區,地理坐標:N 27°02′02″-27°17′52″,E 100°05′23″-100 °15′54″;南12km為大窪子生物化石景區,地理坐標:N 27°02′02″-27°17′52″,E 100°05′23″-100 °15′54″。

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蹟景觀資源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優美性、系統性和完整性等特性。其古生物堪稱我國三疊系海洋生物化石庫,對研究生物演化尤其是2.52億年前的大滅絕之後的生物復甦,以及對生態學、埋藏學、古地理、古氣候及油氣地質學都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價值;喀斯特地貌典型、形態多樣,其形成、演化等方面具有全球對比意義。同時,錐峰造型多樣、分布密集、形態優美、地貌組合類型豐富,輔與恢弘的生態農業大花園,其景觀自然天成、相映成趣,具有較高的地學美學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2011年12月,國土資源部批准雲南羅平生物群地質公園獲得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
  • 外文名稱:luopingbiota
  • 地理位置: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羅雄鎮
  • 氣候類型: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69.56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國家地質公園
  • 門票價格:無門票
  • 著名景點:三疊紀化石、美輪美奐的岩溶高原、油菜花海
  • 核心區域:大窪子村片區
  • 剖麵點:1號剖面,2號剖面,3號剖面
  • 附屬建築:羅平化石群博物館
  • 管理單位:羅平古縣國土資源局
簡介,地形地貌,權威機構及專家點評,意義,

簡介

2007年10月,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調中心雲南1∶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組在野外地質調查過程中,在距羅平縣城東南12km的羅雄鎮大窪子村附近中三疊統關嶺組二段地層中發現大量保存完好的魚類化石,隨後又發現了大量爬行類及其他動、植物化石。經過研究證實其生物門類的多樣性、化石保存的完整性舉世罕見,將其正式命名為“羅平生物群”。
2011年12月,國土資源部以《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批准雲南羅平生物群地質公園等17處國家地質公園資格的通知》(國土資廳函2011〕1202號),批准雲南羅平生物群地質公園獲得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羅平生物群是我國三疊系海洋生物化石庫,對研究生物演化,尤其是對於研究2.52億年前的大滅絕之後的生物復甦,以及對生態學、埋藏學、古地理、古氣候及油氣地質學都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價值;喀斯特地貌典型、形態多樣,其形成、演化等方面具有全球對比意義。同時,錐峰造型多樣、分布密集、形態優美、地貌組合類型豐富,輔與恢弘的生態農業大花園,其景觀自然天成、相映成趣,具有較高的地學美學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著名古生物學家殷鴻福院士如此評價羅平生物群:“該化石群門類多樣,保存精美,是我國罕見的化石群之一,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學和地質學意義”;“羅平生物群是顯生宙第三次生物大輻射的典型代表,它和同期或略晚的興義、盤縣和關嶺動物群一起,構成了國際聞名的滇黔中—晚三疊世海洋生物王國”。
交通
羅平縣隸屬雲南省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部烏蒙山系南麓,地處滇、黔、桂三省結合部滇東高原向黔西南高原過渡的斜坡地帶上,素有“雞鳴三省”、“滇黔鎖鑰”之稱。羅平縣城東沿黃泥河與貴州省興義市接壤,東南沿南盤江、清水江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林縣隔河相望,南鄰師宗縣,西與陸良、曲靖麒麟區、富源縣接壤。距雲南省會昆明市229km、貴州興義86km、曲靖133km、廣西西林156km。目前已形成以324國道、羅高公路、南昆鐵路為主幹,縣鄉公路和鄉村公路相通的交通網路,交通便利。
羅平縣及羅平生物群交通位置圖羅平縣及羅平生物群交通位置圖
羅平地質景觀資源豐富,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自然景觀奇特優美,民族風情古樸濃郁。公元1638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寫下“羅平著名迤東”的讚嘆;而現代旅行者則由衷地發出“烏蒙霞光美,多依河水清;滇東攬勝景,只有到羅平”的絕唱!
羅平縣城及周邊夜景圖羅平縣城及周邊夜景圖

地形地貌

羅平縣地處滇東高原向黔西高原過渡的斜坡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地質結構複雜,西部和北部是較為完整的滇東高原面,中部屬岩溶斷陷湖形盆地,東部和南部受河流侵蝕、切割,形成中低山和峽谷相間的地貌,最高海拔為白臘山主峰2468米,最低海拔為魯布革鄉三江口722米,相對高差1746米。
白臘山主峰白臘山主峰
魯布革鄉三江口魯布革鄉三江口
雲南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羅平縣城附近(約距15km),為典型的岩溶峰叢窪地和峰林盆地地貌。
①大窪子生物化石景區:占地面積14.88km2,呈南北向展布,長6700m,寬3300m,為峰叢窪地地貌,高程在 1470-1876m之間,最高峰位於東南部的大洞皮坡峰,高程1876m,最低點為西北部的大明寨窪地,高程1470m,錐峰分布密度約4-7個/km2,峰錐多呈圓錐狀,高40-180m,坡度 40-45°;窪地多呈近圓形、長條形,一般深10-15m,窪地底部平緩,多為耕地。
大窪子園區峰叢窪地景觀大窪子園區峰叢窪地景觀
②金雞峰叢景區:占地面積54.68km2,呈北西南東向展布,長13400m,寬3400m-6200m,北西部為峰林盆 地地貌,高程在1470-1700m之間,峰林高程一般在1500-1650m,錐峰分布密度約2-10個/km2,峰錐多呈圓錐狀,峰體光滑圓潤,高程30-150m,坡度45-50°;盆地區高程在1470-1510m之間,地形平旦(﹤10°),土層覆蓋區為基本農田區。其他區域為峰叢窪地地貌,高程在1375-1795.5m之間,最高峰位於東南部的轉窩大山,高程1795.5m,最低點為南部的炭山村窪地箐溝,高程1375m,錐峰分布密度約6-12個/km2,峰錐多呈圓錐狀,峰體光滑圓潤,高60-230m,坡度40-50°;窪地多呈條狀,一般深10-25m,窪地底部平緩,多為耕地。

權威機構及專家點評

全國地層委員會:羅平生物群的發現是繼澄江動物群之後雲南地層古生物領域的又一重要發現。羅平生物群種類豐富、保存精美,物種的多樣性遠遠超過同時期其他三疊紀化石庫,是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全面復甦和三疊紀生物輻射的典型代表,不僅為我國三疊紀生物群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方向,也使我國西南地區成為了三疊紀生物研究的熱點地區,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南方三疊紀地層古生物研究。
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研究成果不僅對探討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發展當地旅遊經濟產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我國三疊紀地學研究、重要化石產地的保護等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MichaelJ.Benton:羅平生物群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三疊紀海洋化石庫,它已被用來作為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後海洋生態系統恢復的標誌。
中科院院士劉寶珺:羅平生物群的發現意義非常重大,在生物演化方面占據了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中科院院士殷鴻福:羅平生物群是第三次生物大輻射的典型代表。

意義

二疊紀末全球生物大滅絕及其後的三疊紀生態復甦是近年來古生物學研究的熱點,我國西南地區是研究三疊紀地層古生物的理想地區。為提高基礎地質工作程度、地層古生物學研究水平,中國地質調查局於2006年部署開展了“雲南1∶5萬大同、圭山、羅平縣、捧乍幅區域地質調查”項目。
2007年,項目組首次發現並命名了羅平生物群。為進一步研究羅平生物群重大科學價值,中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批准了項目增加“羅平生物群綜合研究”專題,並將項目延期到2011年。據悉,該專題綜合研究目標為:厘定羅平生物群的地層時代,查明羅平生物群的生物組合及分布範圍,研究羅平生物群系統古生物學及其演化特徵,探討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復甦和第三次生物大輻射過程及機制。
2012年6月,項目組提交了成果報告。該報告對測區內岩石地層、生物地層、層序地層與沉積相、岩石、遙感解譯、構造背景、構造單元特徵、地質發展史、羅平生物群綜合研究、礦產地質特徵、經濟地質和生態環境等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描述與總結。
羅平生物群的發現是繼澄江動物群之後雲南地層古生物領域的又一重要發現,為我國三疊紀生物群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方向,使我國西南地區成為了三疊紀生物研究的熱點地區。
羅平生物群研究成果對探討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第三次生物大輻射以及發展當地旅遊經濟產業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全面復甦和三疊紀生物輻射研究以及西南地區的地質調查提供了翔實的資料,推動了三疊紀地學研究,起到了引領和示範作用。
(1)發現羅平生物群,厘定生物群的時代為中三疊世安尼期Pelsonian亞期,鑑定出6個門類、40屬、113種化石,新命名32種,為世界上多樣性最豐富的三疊紀海生化石庫之一。
地質歷史上曾發生過5次大的生物集群滅絕事件,二疊紀末期發生的生物滅絕事件是其中規模最大、涉及生物類群最多、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造成了95%以上的海洋物種的滅絕。三疊紀初期的生態系統表現為生物蕭條期及災難種的泛濫,在經歷了約一千萬年後地球生態系統才實現全面復甦。二疊紀末期全球性生物大滅絕及其後的早、中三疊紀生態復甦、生物輻射事件是近年古生物學研究的熱點。
我國西南地區是研究三疊紀地層古生物的理想地區,已發現了三疊紀興義動物群、盤縣動物群和關嶺生物群。上述動物群主要以海生爬行類為主,包括部分魚類、海百合、雙殼等,但其它動物門類如節肢動物等較為少見,未能全面反映三疊紀生態系統復甦和生物輻射的全貌。該項目通過1∶5萬地質填圖,發現並命名了羅平生物群,隨後開展了1∶2.5萬大比例尺填圖、精細地層剖面測制、牙形石詳細研究、鋯石同位素測年、大規模化石挖掘等綜合調查和研究,查明了羅平生物群主要分布於南盤江-右江盆地北西邊緣的羅平、瀘西、丘北一帶,以羅平縣大窪子村為中心近200平方千米為主要分布區域;厘定了羅平生物群的時代為中三疊世安尼期Pelsonian亞期,比著名的關嶺生物群早約兩千萬年;在同沉積的凝灰岩夾層中獲得鋯石SHRIMP U-Pb年齡為244.2Ma,並且在關嶺組一段底部凝灰岩夾層中獲得鋯石LA-ICP MS U-Pb年齡為246.6±1.4Ma;採獲了大量羅平生物群化石,已鑑定命名的化石有6門40屬113種,其中32個新屬種為首次發現;揭示了羅平生物群是一個以海生爬行類、魚類、節肢動物為主,伴生有棘皮動物、菊石、雙殼、腹足類、腕足類、植物等10多個大類的海洋生物化石群,尤其是魚類和節肢動物,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遠遠超過其它同時期的三疊紀生物群,完好地體現了當時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是目前已知化石分異度最高的三疊紀海生化石庫之一。
(2)首次發現丁氏滇龍、張氏幻龍等海生爬行類及幻龍水下覓食遺蹟,確立為全球中三疊世海洋生態系統全面復甦的標誌。
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重塑了進化發展的方向,為現代生態系統結構的建立開闢了空間,導致了一些新的類群出現,這其中包括魚龍、鰭龍等在內的海生爬行類。羅平生物群目前發現的海生爬行類基本涵蓋了三疊紀時期主要的海生爬行類別,包括魚龍類、鰭龍類、原龍類以及初龍類,其中以張氏幻龍、丁氏滇龍最具代表意義。
發現並命名了丁氏滇龍,驗證了腫肋龍起源於我國的生物地理學假說,恢復了我國古脊椎動物學開創人楊鐘健於1965年所建立的貴州龍科,此科包括貴州龍和滇龍兩個屬。根據分支分析的結果,項目組認為滇龍構成了貴州龍的姐妹群,它們共同組成了歐洲腫肋龍的外類群。可以說,滇龍的發現大大縮短了這一生物地理假說所要求的譜系類群的存在。
發現了迄今已知的三疊紀最大的幻龍化石,並命名為張氏幻龍。復原後的張氏幻龍具有大型而鋒利的圓錐形犬齒,其軀體總長估計有5米~7米,和同一時期的其它海洋生物相比堪稱龐然大物,是當時海洋中當之無愧的霸主,以大型肉食性魚類和其它海生爬行動物為食。在張氏幻龍被發現之前,巨型的頂級捕食者在中生代東特提斯洋是缺失的,當時生態系統的復甦在全球是否同步一直是科學界有待解決的一個難題。隨著張氏幻龍的發現,業內人士認為,安尼期東西特提斯淺海生態系統是同步復甦的。
由於海生爬行類在水下活動的遺蹟很難保存為化石,對海生爬行動物運動方式的研究主要依靠形態功能學與現生類型的對比,長期以來對其生活方式的認識一直較為模糊。項目組首次在羅平縣大凹子等地發現了上百對保存完好的海生爬行類足跡,定名為羅平雙槳跡,並確定其屬於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幻龍類在水下覓食時所留下的足跡。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爬行動物在海底移動依靠其前肢協調地觸地向前,這是幻龍類海洋生物在水下運動模式得以發現的第一個直接證據,對研究海生爬行類的演化及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組開拓性地將非接觸式雷射掃描套用於羅平生物群海生爬行類足跡研究,突破了傳統遺蹟化石研究方法的局限,開闢了脊椎動物足跡研究的新方法。項目組採用非接觸式雷射掃瞄器的測量原理對羅平生物群2號采場原位保留的近120平方米的古生物足跡進行了數位化測量,採取大視場和小視場鏡頭交替使用的方法獲取了全場和單一足跡化石三維點雲數據,再利用三維數據處理Polyworks軟體將兩個鏡頭的三維數據進行對應的嵌入融合,最終測量結果既能全面記錄足跡整體分布,真實反映古生物爬行運動軌跡,又能精細反映足跡局部特徵,為今後類似工作提供一個可借鑑的方法。
(3)識別出5目7科21屬26種魚類,命名了高背羅雄魚、寬淚顴骨羅平空棘魚和雲南龍魚等魚類新屬種,提出了新鰭魚類在中三疊世安尼期已經開始全面輻射的新認識。
羅平生物群的魚類化石數量豐富且種類繁多,初步發現有5目7科21屬26種,新命名的有21種,包含了三疊紀魚類化石中的典型類型,如古鱈類、龍魚類、肋鱗魚類、裂齒魚類、半椎魚類和空棘魚類等。無論是數量還是多樣性,羅平生物群魚類化石都遠遠超過三疊紀其它生物群。
新鰭魚類的出現是輻鰭魚類進化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新鰭魚類出現在晚二疊時期,繁盛於中生代,一直延續到現代的真骨魚類。與原始輻鰭魚類相比,新鰭魚類在結構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新鰭魚類上頜骨不再與前鰓蓋相鉸接,下頜具有冠狀突,前鰓蓋幾乎垂直且背枝細長,具間鰓蓋,每塊支持骨只支持一根鰭條,尾鰭半歪尾型。支持骨與鰭條對應關係的改變使得新鰭魚類能更好地控制背鰭和臀鰭,有了更靈活的游泳能力。頜部結構的改變使他們有更強的咬合力,捕食能力得到了提高。
新鰭魚類的輻射是三疊紀魚類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在羅平生物群發現之前,國外學者根據歐洲聖喬治山的材料,認為新鰭魚類的輻射始於晚三疊世拉丁期。羅平生物群中眾多新鰭魚類的發現說明,新鰭魚類在三疊紀安尼期就已經開始了輻射,如體型異化的高背羅雄魚和格蘭德拱魚,身體幾乎無鱗的意外裸魚和安氏馬可波羅魚,最普遍的蘇氏聖喬治魚,以及羅平強壯魚等,豐度遠勝於聖喬治山的新鰭魚類。
羅平生物群魚類研究的另一個重要進展是空棘魚類。空棘魚繁盛於三疊紀,其中的一支拉蒂邁魚仍生活在現代印度洋的深海里,被稱為“活化石”。通過對羅平生物群空棘魚類的研究,項目組發現,在寬淚顴骨羅平空棘魚的正型標本上有兩個空棘魚的幼年個體被保存下來,寬大的喉板骨和尾鰭的特徵可以確定其屬於空棘魚。再加上幼年個體的淚顴骨特徵與正型標本相同,而且與正型標本的比例小於生產後的比例,由此可以判斷它屬於母體未生產出來的幼年個體。化石研究和現生的拉蒂邁魚的解剖學研究表明,空棘魚類是卵胎生,寬淚顴骨羅平空棘魚卵胎生的標本是迄今為止最早的化石證據,把空棘魚類卵胎生的化石記錄由晚侏羅紀世提前到了中三疊世。
(4)發現甲殼、螯肢、多足3個亞門6個綱8個目的節肢動物,命名6個新屬9個新種,揭示了甲殼亞門是安尼期爆發性輻射的視窗,填補了我國三疊紀海生節肢動物研究的空白。
節肢動物是地球上種類最龐大和最為成功的動物類群,在現代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中都起著重要作用。現生節肢動物的主要類群格局奠定在中生代初期。由於化石記錄的限制,此前對中生代節肢動物的認識主要來自侏羅紀和白堊紀,對三疊紀時期節肢動物的分異、演化情況的了解較為模糊,對節肢動物在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之後的復甦和輻射機制的研究基本上處於空白狀態,對我國三疊紀海生節肢動物的研究更是寥寥無幾。
羅平生物群中發現了甲殼、螯肢、多足3個亞門6個綱8個目的節肢動物,已命名6個新屬9個新種。節肢動物占了羅平生物群化石數量的90%以上,其中甲殼亞門包括十足目、等足目、葉肢介等,形成了龐大的節肢動物家族,展示了安尼期爆發性輻射的特色。羅平生物群中的許多節肢動物類型,如螯肢亞門肢口綱鱟類、多足亞門倍足綱千足蟲類、等足目化石和龍蝦類、原蟹類等,都是首次在我國被發現。這些發現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古生物資源,可以說,羅平生物群豐富多樣的節肢動物化石的發現是中生代節肢動物研究的一個重要事件。
十足目是甲殼亞門節肢動物,包括龍蝦類、蝦類和原蟹類幾個大類,在現代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中有著重要的位置。此前的研究認為,十足目起源於泥盆紀,但古生代的十足目化石十分稀少,截至目前確認的古生代十足目節肢動物化石僅有3種。十足目的繁盛始於中生代,但對其大規模輻射演化的時間一直缺少確切的證據。此前多數學者認為,十足目的輻射時間是侏羅紀,以德國以索倫霍芬動物群為代表。通過深入細緻的研究,項目組確認羅平生物群至少有Clytiopsidae、Glypheidae、linuridae等3個科的龍蝦和Aegeridae科的蝦類化石,建立了5個新屬7個新種(羅平捧臂龍蝦、中華三指龍蝦、施氏雲南龍蝦、瀘西伊吉蝦、短額安尼伊吉蝦、具刺安尼伊吉蝦、壯美異形伊吉蝦),是目前已知保存最為完好、數量最豐富、時代最早的十足目化石群,並將十足目的輻射時間從原先認為的晚侏羅提前到三疊紀中期,提前了將近一億年的時間,改寫了十足目節肢動物的演化史。
對羅平生物群節肢動物的研究,改變了傳統的認識,更新了現代節肢動物演化輻射的知識,不僅填補了我國三疊紀海生節肢動物研究的空白,同時也為我國三疊紀生物群開闢了新的方向。
(5)提出了羅平生物群是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全面復甦和三疊紀生物大輻射最典型的代表等原創性認識。
項目組以羅平生物群為依託,進行了埋藏學、生態學研究,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生態系統重建、生物輻射等方面的研究,突破了國內三疊紀化石庫研究此前僅僅重視海生爬行類和魚類的局限,在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復甦和生物輻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通過埋藏學研究,項目組揭示了羅平生物群生活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底層水體是處於缺氧或貧氧的環境,δ13C負偏移的原因主要因為火山作用和沉積水體缺氧;運用δ18O值算出當時海水溫度在27℃~35℃之間,平均為30.92℃左右,說明中三疊世安尼期的羅平地區的氣候較為溫暖;結合岩相古地理分析,項目組指出,羅平生物群保存在一個局限的瀉湖環境中,其化石的特異保存很可能與底層水缺氧和微生物席的密封作用有關。
項目組開展了三次大規模的化石發掘,採集了大量重要化石,並在發掘過程中逐層對化石進行統計。其中,大凹子剖面約20米厚的化石層位共劃分了140多層,每一層都詳細記錄了各門類化石的產狀、保存、與相鄰化石的相互關係等信息。如此深入細緻的定量古生態學研究在國內三疊紀化石庫研究上尚屬首例。
依據收集的大量古生態學資料,項目組恢復和重塑了羅平生物群食物鏈,揭示了一條從低等的浮游生物等初級生產者到頂級捕食者的海生爬行類的一系列完整食物鏈,證明三疊紀中期的海洋生態系統已經從252百萬年前發生的二疊-三疊生物大滅絕這一災難性事件中完全復甦。基於上述認識,項目組創新性提出了羅平生物群是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全面復甦的視窗。
顯生宙以來,地球生命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滅絕和三次大規模的輻射。三次大輻射分別是寒武紀大爆發、奧陶紀大輻射和中三疊世大輻射。中三疊世大輻射代表了古代動物群向現代動物群的轉變,在規模上可以與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相媲美。由於化石記錄的限制,人們對許多動物門類如節肢動物、魚類等的輻射時間、規模一直都缺乏清晰的認識。項目組在揭示羅平生物群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新發現了許多海生爬行類、魚類、節肢動物化石類型,充分展現了這些類型在三疊紀中期全面輻射的盛況。通過對羅平生物群海生爬行類、魚類、節肢動物等主要門類的深入研究,項目組提出了羅平生物群是中三疊世紀生物大輻射的典型代表這一創新性認識,並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殷鴻福等著名學者的認同。
此外,項目組還開展了羅平生物群與華南三疊紀特異化石庫的對比研究,從岩石地層、沉積環境、埋藏條件、生物面貌等方面對華南三疊紀海相生物群進行了系統總結,並對華南三疊紀魚類化石和海生爬行類化石進行了分支系統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生物群的復甦受環境制約,直到安尼期才全面復甦,從全球對比的角度佐證了羅平生物群是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後海洋生態系統的全面復甦和中三疊世生物大輻射的典型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