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東岩

潮陽東岩

潮陽東岩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東岩宛如仙境的風光。站在岩峰,高瞻遠矚,臨近的大海只見那閃閃波光,與碧色的長空相映成趣。東岩一峰比一峰高,層次就像凌雲之勢突起。山下遠處的綠樹,又低又橫出現,就像面向山坑水潭正在睡眠。

自東岩山而下包括卓錫寺、石岩寺、金頂寺。卓錫寺原稱白牛岩石,系大顛和尚於唐貞元年六年(790)拓建。金頂寺建於南宋。石岩寺建於明代。自唐以來是有名的旅遊勝地。

三寺相距各約百米,以卓錫寺(由天然石形成,後人在古白牛岩石旁擴建,後稱為卓錫寺)為最早建立,是高僧釋大顛(732-824)於唐貞元五年(789)所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陽東岩
  • 地點:廣東省汕頭市
  • 景點:卓錫寺、石岩寺、金頂寺
  • 其他:旅遊,寺廟
歷史背景,概貌,人文景觀,

歷史背景

位於潮陽區的棉城鎮東山南段。潮陽市文物保護單位(註:縣級市潮陽市後改為汕頭市潮陽區,但文物保護仍舊原稱“潮陽市”文物保護單位,下同)。自山而下包括卓錫寺、石岩寺、金頂寺。卓錫寺原稱白牛岩石,系大顛和尚於唐貞元年六年(790)拓建。金頂寺建於南宋。石岩寺建於明代。自唐以來是有名的旅遊勝地。

概貌

位於潮陽區棉城3公里多遠的東山東麓的東岩,從西至東,於岩峰峭壁間,藏有列入潮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卓錫、金頂(南宋年間創)、石岩(明崇禎十二年即1639年創)三寺(皆於1988年被批准登記開放),相距各約百米,以白牛岩(由天然石形成,後人在其旁擴建為卓錫寺)為最早建立,是高僧釋大顛(732-824)於唐貞元五年(789)所創,比名剎靈山寺還早1年。
古寺於唐貞元六年(790),由大顛率玄應、智高等創建後,歷代有修,已知在明萬曆戊戍(1598)、清光緒癸巳(1893)、民國二十年(1931)修建。1984年至1987年元月,善信捐款獻物重修。
今寺坐東北向西南,全寺(飽含觀音堂等)總建築面積逾千平方米。開偏門在東南面。在古榕綠蔭下,邁上石階,到達古剎大門前。左側下方,今存三塊模糊不清的重修碑記。經細辨,其一是“光緒十九年(1893)修建”,另一是“民國二十年(1931)重修”字樣。
左前方是一闊埕,右前方是大雄寶殿。寶殿面積約200平方米。殿門前南端擺1.4米高脫沙韋陀菩薩,神情威武,雙手按劍。據說它有300餘年歷史,由虔誠信徒冒險保藏才避過極左厄難。其北端擺一尊章牢菩薩,高約1米,左手執斧,姿勢威嚴;旁設伽藍菩薩(關公)站像。寶殿寬敞,內奉由玻璃鋼製作的三如來(各高約3米)及其背後佛光屏、十八羅漢、佛龕碧生罩,形象生動,五光十色。佛龕前兩側,各擺一座光明燈千佛塔,高3米餘,各有1千尊佛布滿塔身,裝飾金黃輝煌,富有特色。
潮陽東岩
殿前大埕,約400平方米,上面蓋有鋁合板。中間奉供彌勒佛,前面並列擺三大銅鑄香爐(大者重750公斤,鑄有《心經》、《大悲咒》;其餘兩個各重600公斤),再前又並列擺一大寶鼎,兩旁各擺一化寶爐。埕北、南兩側,各建住持室、祖師壇、客堂、消災壇,並設一下樓通路至下面的大餐廳。埕兩邊還各懸銅鐘(1990年制)、大鼓。鐘鑄有《大悲咒》。
殿北廂為齋堂,背後高處山石中有石刻“卓錫泉”(相傳是明朝邑人蕭端蒙所書),水源源不斷從上面凸出似大魚的底石上流下來,清淨美淳,成為全寺食用的甘水。按民間傳說,這裡原無泉水,大顛用錫杖往地一卓,大喊:“出泉!”馬上真的出泉,故稱“卓錫泉”。
古剎有清代名流撰書詞、詩石刻,琳琅滿目,倖存至今,彌定寶貴。

人文景觀

在唐朝大顛(732──824)創靈山寺之前二年即貞元五年(789)所創潮陽東岩,曲徑通幽、林泉迷人的高峰金頂寺摩崖石刻中,倖存著清朝潮州首位進士、福建布政司參議楊鐘岳(1619─1686),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游東岩七律石刻:
和韻
楊鐘岳(字大山,清福建提學,揭陽人)
薄海波光映碧天,潮陽風景正悠然。
高峰層次凌雲起,遠樹低橫向水眠。
卻憶留衣尋舊跡,還訝飛錫涌新泉。
杖筇游岳他年事,嘯傲東山此日緣。
潮陽東岩
這詩是甲子(1684)暮春遊東岩和虛昌道人原偈。它描繪了東岩宛如仙境的風光。站在岩峰,高瞻遠矚,臨近的大海只見那閃閃波光,與碧色的長空相映成趣。那潮陽縣城和郊區的風景,正悠然寧靜。這東岩一峰比一峰高,層次就像凌雲之勢突起。山下遠處的綠樹,又低又橫出現,就像面向山坑水潭正在睡眠。縱情遊覽東岩,回憶起唐朝大文學家韓愈貶潮時,聞名三次致書高僧大顛祖師而幸會,後要離潮時還到靈山寺向大顛祖師辭別留衣,靈山寺遂建留衣亭,這大顛所創東岩也建了留衣亭之儒釋佳話,便在山巒間尋找該亭的舊跡。又欣賞古時大顛開山此地白牛岩洞,傳說在洞口前執杖一卓而湧泉就來之不竭的眼前潺潺飛流卓錫泉(因此把白牛岩改稱為卓錫古寺至今)。即使是遊歷舉世聞名的山嶽,那是別年的事情,而今天偕友嘯傲自由的東山之行,是難得一游的勝緣啊!
此詩寫景手法嫻熟高超。先寫遠處的大海、潮陽縣城與山村,再寫近處的景致,由遠及近;先寫高處的險峰,再寫低處的樹林,由高及低;繼而尋觀留衣亭,欣賞卓錫泉,由虛及實;層次漸進,井然有序,引人入勝。
這金頂寺前的石刻群,先刻道人乩原偈,後刻楊鐘岳詩,再刻姚喜臣、鄭振藻、姚奪標、昆陵楊一鶚共5首和韻,還刻台灣丘逢甲、上海莊學忠、清末狀元夏同和光緒年間游寺詩,琳琅滿目,為禮佛名剎、旅遊景區增光添彩,殊為難得。
詩人楊鐘岳是潮州先賢,號大山,出生於澄海縣蘇灣都金砂村(今溪南鎮銀北村),後移居於揭陽縣官溪都(今仙橋鎮)、海陽縣上莆都(今潮安縣彩塘鎮)仙樂鄉。順治十四年(1657)中舉,十八年中進士,3年後殿試三甲二名而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後任戶曹、會試同考官、湖廣司員外郎、欽差提督鳳陽等處糧儲運餉屯榷、兵部職方司督捕郎中(加二級)、福建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政(施職於台灣府)、布政司參議(相當於省長助理)。清廉勤政,剔弊勵懆,尊師重教,急公好義,有《搴華堂文集》和後裔所編《大山公詩集》。除東岩外,澄海丹砂古寺、銀北國王廟、東湖楊氏家廟、揭陽槎橋楊氏宗祠、潮安仙樂楊氏家廟等尚存其碑記、妙聯。在其出生地銀北村故宅大門口,還倖存表彰其功名的“篤生太史”石坊一座。
註:①原偈:雲外孤峰樹里天,松陰萬壑境幽然。數聲梵語驚塵夢,幾點漁船傍佛眠。蘿薜煙晴啼宿鳥,蒼苔路轉聽鳴泉。登臨莫讓東山興,一代風流信夙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