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錦歌

漳州錦歌

漳州錦歌分布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及其周邊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以漳州為中心,包括廈門、晉江在內的閩南平原地帶及台灣省,原名“雜錦歌”,“錦歌”是通行的簡稱。。錦歌的歷史悠久,約產生於明末清初。清中期盛行,四十年代以後開始走下坡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漳州錦歌
  • 分布地區:漳州薌城區及其周邊地區
  • 起源時間:明末清初
  • 影響:福建省五大曲種之一
戲曲簡介,文化影響,

戲曲簡介

漳州錦歌分布於漳州薌城區及其周邊地區。錦歌的歷史悠久,約產生於明末清初。清中期盛行,四十年代以後開始走下坡路。建國後,錦歌得到政府的重視,廈、漳兩地的錦歌館,都統一納入文化局管理。八十年代以來,一批融入了時代氣息的新編錦歌相繼在各類比賽中獲獎,九十年代成立了錦歌研究會,編印“錦歌論文集”,演唱歌曲集,成立了西橋龍眼營錦歌社。 1993 年舉行了“海峽兩岸錦歌(歌仔)藝術研討會”,編印了錦歌論文集。
漳州錦歌
錦歌與泉州南音並稱為閩南民間藝術的姐妹花。錦歌植根於民間,唱詞通俗易懂,曲調優美流暢,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時,也把錦歌帶至台灣,並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形成了“唱歌仔”的新形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影響

漳州錦歌是福建省五大曲種之一,也是漳州市民間文化之瑰寶,與泉州南音並稱為閩南民間姐妹藝術之花。漳州錦歌植根於民間大眾之中,曲調優美流暢,唱詞通俗易懂,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她是閩南最古老的傳統民間曲藝之一,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把錦歌也帶至台灣,並與當地民歌、調相結合,形成了“歌仔”,因此專家認為,錦歌是歌仔戲的“老祖宗”'。她與台灣歌仔戲的密切關係,使錦歌藝術成為連線海峽兩岸人民心靈的彩色紐帶。她是通過勞動人民(演唱藝人)根據各自所處的民族地域特點、歷史文化傳統積澱、民眾的審美理想追求和當地的風土人情、語言特點而創造的智慧結晶,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
漳州錦歌的歌仔冊,承襲了魏晉變文和宋元講唱文學傳統,以漢唐中原古語和中州古韻的閩南方言,書寫大批可念、可誦、可唱的歌仔,其文學價值在她的生動地描繪閩南特殊的風物事象和形象地塑造一批具有閩南性格人物,為中國通俗文化長廊留下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