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故城

漢魏故城

漢魏洛陽城遺址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的都城遺址,位於隋唐洛陽城的東側,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的東起點。史載公元166年,羅馬帝國國王安敦派使者來到漢魏洛陽城,朝見漢桓帝,是羅馬與中國的第一次直接來往,標誌著絲綢之路最東端與最西端直接交往的開始。

漢魏洛陽城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約15公里。西周初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在洛水之北,稱洛陽。始建於西周初年,廢棄於唐初,前後延續使用近1600年。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先後以此作為國都,都城史長達540年以上。

羅馬帝國與古中國的僅有4次交往,有3次都是來到了漢魏洛陽故城中,這座城市見證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開始以及絲綢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歐洲的過程。北宋時期,文學家司馬光漢魏故城時,面對對這座城市悠遠、輝煌的歷史發出了:“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的概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魏故城
  • 別稱:漢魏洛陽故城遺址
  • 所屬:河南省洛陽市
  • 發掘:1962年
  • 形態:不規則長方形
  • 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文歷史,歷經滄桑的漢魏洛陽故城,構造,許昌漢魏故城,簡介,構造,歷史背景,

人文歷史

世界最大古城 建都近六百年
(運河遺蹟今何在)核心提示 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像洛陽一樣,自東向西依次密集排列著5座古都城:商都、夏都、漢魏故城、隋唐城、周王城。漢魏故城頭頂兩個“之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古城——100平方公里;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古城——相繼6個朝代40多位帝王以此為王都,時長累計近600年。 1 漢魏故城世界兩“最”漢魏故城,又名漢魏洛陽故城遺址,西距今洛陽市區約15公里,位於洛龍區、孟津縣、偃師市交界處,南臨洛水,北靠邙山,地處伊洛平原中心。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遺址
漢魏故城始建於西周初年,廢棄於唐初,前後延續使用近1600年。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車駕入洛陽,幸南宮卻非殿,遂定都焉”。其後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先後以此為國都,加上之前的東周,都城史有540多年。由於東周城被確定較晚,習慣上仍稱其為“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故城區域面積100平方公里,先後有6個朝代的40多位帝王以此為王都。它上承燦爛輝煌的秦漢文明,下啟恢弘昌盛的唐宋盛世,在中國乃至世界眾多的都城遺址中,它定都總時間最長,區域面積最大且保存較為完整。1961年,國務院公布其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眾多遺蹟備受關注
1962年,漢魏故城被全面發掘,遺址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殘長3700米,南垣為洛水衝決。全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約14公里。專家表示,現存漢魏故城的規模與布局基本上為北魏時期所遺留,由內到外分別有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圈。遺址區地上、地下遺蹟、遺物十分豐富。主要遺蹟有宮城、內城、外郭城、永寧寺塔、東漢太學、靈台遺址和金村東周大墓等。宮城位於內城中北部,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660米,是都城裡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考古發掘探明,北魏宮城有三道門,正門閶闔(chāng hé)門在最南面,象徵帝王威儀,用於重大活動禮儀,極少用於通行,它是目前國內考古發掘出的時代最早的宮城正門。
永寧寺塔永寧寺塔
東漢太學遺址在內城南郊,始建於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年),為當時國立大學,也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大學遺址。遺址南北長約220米,東西寬約150米,曾出土大量“熹平石經”和“正始石經”殘石。
東漢靈台遺址也在內城南郊,創建於東漢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天文觀測台遺址台。靈台遺址範圍達4萬多平方米,中心建築就是今天尚能看到的夯築高台。作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國家天文台,靈台一直延續使用到4世紀初,使用時間長達400年之久。這裡便是東漢傑出的科學家張衡工作和學習的地方,他設計製造的“渾天儀”、“地動儀”等當時便安放於此。
永寧寺在宮城外西南面,初創於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北魏末年被雷擊焚毀,是城內外1367所佛寺中最為豪華壯麗的皇家寺院。在發掘塔基的過程中,出土了一批工藝精湛的泥塑造像,為研究北魏佛教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
3 遺址公園將要建成
2006年,國家大遺址保護工程啟動後,我市先後實施了漢魏故城永寧寺塔基、閶闔門、北魏宮城二道門、銅駝大街等遺址的保護展示工程。這些,都將是漢魏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漢魏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市計畫開工建設並完成閶闔門西側宮城西南牆保護展示工程,使閶闔門與宮城牆連成一體,同時將進行洛河南岸東漢靈台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及宮城三號宮門遺址保護展示項目;完成內城西城牆310國道南北兩段保護展示工程;在永寧寺塔基保護展示的基礎上進行永寧寺整體保護展示;進行西城牆西陽門保護展示工程;在西陽門前北側,建設集陳列、辦公、購物、旅遊設施於一體、具有濃厚漢魏風格的漢魏故城博物館。
在閶闔門保護展示工程前,我們已看不到富麗堂皇的宮城,但透過巨大的城門墩台和闕台台基,足以領略歷史的厚重與滄桑,可以想像到它曾經的輝煌。不久的將來,這座沉睡1000多年的古城將有更多部分躍出地面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於此,其後三國魏、西晉、北魏也以此為都,歷4代共330多年。北魏末年在戰亂中化為廢墟。今存遺址內城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長3700米,南垣已為洛河所淹,殘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7米。城牆皆夯土板築而成,周長約14公里。城內主要建築為宮城、宮殿、衙署、苑囿等。北魏宮城為長方形,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660米。太極殿為宮中正殿。東漢太學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太學村附近。始建於建武五年(29),在校太學生曾多達3萬餘人。熹平四年(175)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塊,史稱熹平石經。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部達3萬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萬平方米左右。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東漢靈台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崗上村與大郊寨之間。靈台創建於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靈台遺址範圍達4萬多平方米,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東西殘寬31米,南北殘長41米,殘高8米餘。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78~139),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255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唐初,洛陽縣治設金墉城,貞觀六年(632)移於東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廢。經勘察發現三座小城連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環流,各城門闕皆有遺蹟。城內發現夯築台基多處,以及磚砌基址、水池等。北魏時,增修外廓城,長、寬各約10公里。城內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寧寺最為豪華壯麗。永寧寺在宮城外西南面,初創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擊焚毀。

歷經滄桑的漢魏洛陽故城

洛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曾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現有的都城遺址主要有夏都斟 城、商都西亳城、東周王城、漢魏洛陽故城、隋唐東都城。
漢魏洛陽故城北依邙山,南臨洛水,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先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在此建都,建都時間長達500多年,其城市規模和形制是在西周城址的基礎上,經過東周、秦代的增擴以及後來多代的修繕和增築活動,才逐漸形成的。漢魏洛陽故城作為中國古代早中期都城的典型代表,對隋唐時期的長安城與東都洛陽城的建築形制,有顯著影響,對於我們研究中國城市建築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漢魏洛陽故城,歷經滄桑,幾度興衰。東漢時,城郭巍峨、宮闕壯麗,為世界名都,東漢末年遭到破壞。曹魏都洛後,經過修復,並建金墉城,雖比不上東漢時的都城,但也相當繁華。西晉時期,都城洛陽,宮殿林立,亭台樓閣,極盡奢華。西晉末年,“八王之亂”,戰爭頻繁,“五胡亂華”,逐鹿中原,巍峨宮殿又成廢墟。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洛陽再度興盛,寺院之多,空前絕後。北魏末年,戰亂頻仍,城池宮殿再次遭到毀滅,盡成歷史遺蹟。
眼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那蜿蜒殘破的城牆還依稀可辨,尤其是北面城牆的東部,挺拔高聳,顯示了當年的雄姿。
二、漢魏洛陽故城內的重要遺址
■內城、外郭城城垣
漢魏洛陽故城內城,即漢魏晉故城、北魏時的內城。晉《元康地道記》載:“城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為地三百頃一十二畝有三十六步。”故古人稱之為“九六城”。環城有13門,門皆雙闕,門外有亭。
外郭城則為北魏新築。據史料記載,外郭城東西20里、南北15里,城內有大街24條,城外有護城河。街道最寬的40米至50米,最長的4000餘米。
■宮城
宮城是都城裡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遺址位於漢魏洛陽故城內中北部略偏西處。漢時有南北兩宮,南宮在今龍虎灘村西北,地勢隆起,老百姓稱之為“西崗”。北宮原有殿觀20多座,其中德陽殿高三丈,能容萬人。
現今金村南高地,當地民眾傳說的“金鑾殿”遺址,也叫“朝王殿”,則是北魏宮城太極殿的遺址。現存的高大夯土基址顯示了北魏洛陽宮殿建築的雄姿。
■金墉城
在漢魏洛陽故城內城西北角,今孟津縣翟泉村東北。此城為魏明帝所築,北靠邙山,地勢險要。隋末,李密的農民起義軍在鞏縣大敗王世充之後,乘勝進軍金墉城。故當地民眾至今仍稱漢魏洛陽故城為李密城。
■北魏永寧寺
位於龍虎灘村西北。東漢以來,佛教逐漸盛行,北魏時期達到了頂峰,都城洛陽成了佛教活動集中地,佛寺就有1367所,其中永寧寺是規模最大的皇家寺院,僧房樓觀達1000餘間。
永寧寺木塔居寺中心,以木架之,九層、方形,高“四十九丈”(《水經注》語),約合今137米,比我國現存最高的山西應縣木塔(67.31米)高出一倍。
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因雷電引起大火由第八層燃起,迅速蔓延。魏孝武帝元修派來御林軍撲救,但無濟於事,火經3個月不滅,“周年猶有煙氣”。
■東周墓地
位於金村東、故城內城東北部。《水經注·洛水》載:“周威烈王葬洛陽城內東北隅,景王冢在洛陽太倉中,翟泉在二冢之間。”1928年夏,洛陽一帶遭暴雨襲擊,金村部分大墓塌陷首次被發現。之後,大批墓室珍寶被盜掘,流失海外。
■太學、辟雍、明堂、靈台
太學是我國古代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可以說是古代的“國立大學”。
東漢的太學遺址位於今偃師市佃莊鎮太學村西北。始建於建武五年(公元29年),後又屢加修葺與擴建。至順帝時達到空前的規模:“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漢質帝時,太學學生多達3萬餘人。
董卓火燒洛陽以後,太學在劫難逃,後來,曹魏、西晉曾加以重修,均不及昔日舊貌。“永嘉之亂”時變成廢墟。
東漢明堂位於偃師市佃莊鎮大郊寨一帶,創建於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水經注》載:“尋其基構,上圓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
興修明堂主要在於“崇祀五帝”(光武帝配之),另還禱求皇天,請其助皇帝以誅無道者等,也就是借神權以布政。天稱明,故曰明堂。
辟雍遺址位於今偃師市佃莊鎮朱圪 一帶,西距明堂遺址約300米。中心為殿堂,四面設門,其周圍有水道。
辟雍為“天子之學”,是“行禮樂,宣德化”的場所。每年三月、九月,東漢帝王常在此舉行鄉射禮等。1931年,在辟雍遺址出土古代巨碑一通,正面篆書題額“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碑文詳細地記載了晉武帝司馬炎及其子司馬衷到辟雍視察的經過,頌揚了晉王朝重視教育的功德。碑陰刻有學官、教職員以及400多學生的名字。此即通常所說之西晉“辟雍碑”,如今保護於東大郊村之內,199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今偃師市佃莊鎮崗上村與大郊寨之間,有一座巨大的夯土台,聳立於大地之上,這便是中外矚目的東漢靈台遺址,它是東漢時國家的天文台、氣象台。
靈台是太史令下的一個機構,供職者43人。科學家張衡先後兩次任職太史令,親自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他曾設計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先進的科學儀器。公元133年、135年、137年,洛陽連續發生地震,張衡的地動儀均有顯示,“契合無異”。公元138年,它還準確測報了發生於“千里之外”隴西的一次地震。張衡的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台測報地震的儀器,早於歐洲同類儀器1700多年。東漢靈台一直沿用至曹魏、西晉。
■北魏洛陽大市、白馬寺
北魏時,洛陽有三大市場:內城東有洛陽小市,為粟米糧食、牛馬牲畜交易之所;內城西有大市,範圍占有十個里坊;內城南有四通市,多有異國商客在此貿易。
白馬寺創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中國第一所官辦寺院,被稱為我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齊雲塔初建於東漢永平已巳年(公元69年),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座佛塔。
■東漢刑徒墓地
在今偃師市西大郊村附近的一片高地上,埋葬著一批東漢時期的刑徒,刑徒墓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在發掘不到2000平方米的範圍內,就密密麻麻地分布著刑徒墓522座。
這些來自各地的刑徒大多是無辜的勞動人民,被封建政府判罪之後罰來京師,被迫從事修建宮殿、建設陵墓、修築城池、治水挖河、修路架橋、冶鑄銅鐵、燒造磚瓦、伐木漕運等繁重勞動。苛酷的勞役、惡劣的生活條件,致使其中許多人刑期未滿就被折磨而死。
■東漢墓園
位於漢魏洛陽故城內城西。此墓年代約為東漢桓帝至獻帝時期。根據《洛陽伽藍記》、《水經注》、《元河南志》記載,推想墓園的主人是東漢皇帝的早殤稚女。
漢魏洛陽故城,經歷了風風雨雨,幾度輝煌,幾度衰廢。“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是北宋司馬光對這座城市悠遠、輝煌的歷史發出的慨嘆!
古老的城池,你不僅記載著歷史的興衰,更凝聚著勞動者的智慧與力量!保護歷史遺存,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構造

據勘測南北長305米,東西寬260米,中心為木塔,木塔基座為方形,上下兩層,下層位於今地表之下,上層基座長寬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壘砌鑲包。在發掘塔基的過程中,出土一批工藝精湛的泥塑造像,給研究北魏佛教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另有石雕、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平等寺北齊造像碑俗稱寺里碑,在漢魏故城內城東垣外,今偃師市寺里碑村南。計四通,下部皆深埋於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約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薩、弟子像,結跏趺坐的六佛圖,姿態優美的飛天,慢步行進的大象,造型生動的猛獸,以及帳幔、火焰、蓮花等,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為北齊所遺存下來的少數佛教藝術珍品之一。1962年開始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工作至今仍在進行。

許昌漢魏故城

簡介

張潘故城: 位於許昌縣張潘鄉古城村東南一里許,系周時許國國都。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漢獻帝遷都於此,曾為一代帝都。該遺址分內外二城,內城系皇城,外城周長“九里一百二十九步”,曹魏時為五都之一。南北朝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32年)該城為北魏奪取,潁川太守李元德曾收復,魏大將周幾復奪取後,將城焚毀。現存遺址,仍依稀可見。故城城垣蜿延起伏,狀如小丘。在遺址內先後出土有玉璧、青銅器、陶器及建築構件等。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文物部門對遺址進行鑽探勘察,確定了內城牆及東西南北大道,並繪製圖紙,為進一步開發提供了依據。地理位置
漢魏故城
張潘故城系漢魏許都故城,位於許昌市區東南19公里,許昌縣張潘鎮盆李村。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劉協遷都於此,至建安25年(公元220元)曹丕取代漢帝遷都洛陽為止,作為一代帝都歷時25年後於南北朝初年毀於兵火,從此城廢,僅存遺址。在曹氏集團雄踞許昌的25年裡,奉天子以令不臣,使節鉞征伐四方,大興屯田,廣攬賢才,革新吏治,發展生產,完成了北方的統一,使這裡成為三國時代北方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還開創了“一代風骨,流芳百世”的建安文學,使這裡成為三國文化和建安文學的發祥地。
漢魏故城遺址漢魏故城遺址

構造

故城分為內外兩城,外城遺址依稀可見,外城周圍約7.5公里,其城垣蜿蜒起伏,狀如小丘,內城系皇城坐落在外城的東南隅,呈方型,周圍約1.5公里,占地面積1.44平方公里,內城輪廓分明,呈土丘狀,高出地面約3米。據《許昌縣誌》記載:城內的建築除街房、民宅、官署外,著名的有許昌宮、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毓秀台、丞相府等,許昌宮是漢獻帝臨朝聽政及后妃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何時無考。

歷史背景

景福殿始建於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232年)《三國志?明帝記》載:“九月行幸摩陂,治許昌宮,起景福,承光殿”。宋《太平寰宇記》云:“景福殿在許昌故城西南隅也。魏明帝所建,資費值八百餘萬”。《洛陽宮簿》曰:“許昌景福殿七間”。經發掘發現城內有夯土宮殿基址,據考證為許昌宮、景福殿、永始台等宮殿建築基址,內城有漢井多處,內城西南隅有毓秀台,高15米,面積500平方米,為漢獻帝祭天之壇。台上原有天爺殿,天王殿、東西廂房,山門等建築,均已不存。在故城遺址內,先後出土有玉壁、青銅器、陶器及建築構件等類型繁多,製作精美,玉壁經河南省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為一級文物,河南省博物館展示。據勘探,故城文化層堆積厚約6米,上層為漢文化層、中層為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文化層,下層為二里崗文化層,內涵豐富。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許昌市文化局派人對漢魏故城進行鑽探勘察,探明了內城城門及主要街道的位置,並繪製圖紙,為進一步開發提供了依據。故城處於待開發狀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